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腔扣式电池异物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预防鼻腔扣式电池异物并发鼻中隔穿孔的方法.方法:对34例鼻腔扣式电池异物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8例在全身麻醉下,6例在局部麻醉下取出异物.取出鼻腔扣式电池后25例局部经冲洗、换药治疗,另9例未行任何治疗.结果:34例中25例经过继续治疗并发鼻中隔穿孔 1例,其余9例未经过继续治疗均并发鼻中隔穿孔.结论:取出异物后进行局部冲洗、换药,修复腐蚀糜烂的鼻黏膜,黏膜糜烂得到有效的控制,使腐蚀面积不再扩大,有效防止并发鼻中隔穿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腔钮扣式电池异物对鼻腔黏膜的损害及其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3例钮扣式电池鼻腔异物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取出异物后均在鼻内镜下行鼻腔仔细清理及冲洗,受损黏膜表面覆帖涂有红霉素眼膏的明胶海绵。结果:13例患者中,10例术后恢复良好,未见明显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鼻腔粘连;1例患者术后发生鼻中隔穿孔。结论:一旦发现异物为钮扣电池应尽快取出,术中仔细清理术腔,术后系统用药,最大程度避免鼻出血、鼻中隔穿孔、鼻腔粘连和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儿童鼻腔异物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117例鼻腔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17例患儿中98例在表面麻醉下成功取出异物,19例在全身麻醉鼻内镜下成功取出异物。其中8例碱性纽扣性电池异物患儿取出时伴有鼻中隔穿孔2例,术后1周穿孔1例,经对症支持治疗后穿孔部位未持续扩大;术后并发鼻一鼻窦炎患儿16例,经鼻用激素、抗生素及黏膜促排剂治疗后好转;鼻腔粘连7例,经激光切除粘连带。结论加强儿童看护人员的宣教杜绝鼻腔异物的发生。发生鼻腔异物应及时正确处理。对于碱性纽扣式电池,需尽早异物取出后重视鼻腔反复冲洗及创面药物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出现及加重。  相似文献   

4.
鼻腔扣式电池异物并发鼻中隔穿孔9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 ,由于电器玩具的增多 (手表、玩具手机、音乐卡、计算器等 ) ,鼻腔扣式电池异物时有发生 ,现将鼻腔扣式电池异物并发鼻中隔穿孔 9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鼻腔扣式电池异物并发鼻中隔穿孔患儿 9例 ,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1岁 8个月~ 5岁 ,平均 2岁8个月。其中门诊 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纽扣式电池鼻腔异物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相关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纽扣式电池鼻腔异物误诊6例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并发症及愈后。结果 6例均成功取出异物, 其中1例无明显并发症, 2例发生鼻中隔穿孔, 2例发生鼻腔粘连, 1例鼻甲部分坏死。结论 纽扣式电池鼻腔异物可致严重并发症, 应早发现、早诊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儿童扣式电池消化道异物的诊疗水平。方法:14例扣式电池消化道异物中,食管6例,胃、下消化道7例,食管、胃多发异物1例,平均年龄2岁1个月。胃、下消化道异物7例未予特殊处理,密切观察;食管异物6例在全身麻醉下行食管镜检+异物取出术;食管、胃多发异物1例行食管镜和电子胃镜异物取出术。取出后均行对症治疗。结果:胃、下消化道异物7例1~2d自行排出;食管异物6例,4例取出治愈,1例取出后出现食管狭窄,1例死亡;食管、胃多发性异物1例,取出后治愈。结论:扣式电池食管异物腐蚀性强,危害大,易危及患儿生命及形成食管狭窄,及时诊断、合理手术是治愈的关键。扣式电池胃、下消化道异物由于消化液的中和,嵌顿概率低,密切观察,多可自行排出。  相似文献   

7.
儿童纽扣式电池食管异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儿童纽扣式电池食管异物临床表现,探讨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误咽纽扣式电池患儿12例,其中1例异物位于食管第二狭窄,其余11例均位于食管第一狭窄。结果 8例经食道镜取出,1例电子胃镜取出,1例经电子胃镜取出困难,改行食道镜取出,1例采用Foley管取出,1例Foley管取出困难进一步行食道镜取出。9例并发食管周围炎,食管腐蚀伤,2例并发食管穿孔,1例并发食管气管瘘。结论 食管异物为小儿常见急诊,其中纽扣式电池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纽扣式电池含有重金属及化学化合物,对食管壁具有腐蚀性,造成食管壁的损伤,伴发食管穿孔、狭窄等,损伤程度与异物嵌顿时间成正比,及时采取合理的手术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扣式电池致儿童鼻中隔穿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 ,男 ,6岁。因异物塞入左侧鼻腔 4d余 ,于 2 0 0 2年 1 2月 1 5日来我科就诊。体检 :左侧鼻腔有血性分泌物及黑色结痂 ,吸引器吸净后见鼻腔内有一白色圆形异物。用耵聍钩取出异物为一直径约 0 .8cm的计算器用的扣式电池 ,未做任何处理。 4d后因左侧仍有鼻塞伴血性分泌物 ,家长考虑异物残留再次就诊。专科检查 :左侧鼻腔有大量黑褐色痂皮 ,取出痂皮见鼻腔宽畅 ,未见异物 ;左侧下鼻甲前端及对应的鼻中隔有炎性坏死物 ,左侧下鼻甲肉芽组织增生。给予 0 .5 %呋麻滴鼻液、氯林氟滴耳液交替滴鼻 ,罗红霉素 0 .2 5 g,2次 /d ,口服 ,并嘱每日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侧切开术治疗异物穿孔并纵隔脓肿患者的适应证及临床诊疗要点。方法i6例异物穿孔并纵隔脓肿患者均在入院后12h内行颈侧切开术。结果i6例患者中,4例取出异物;1例入院前已在当地医院取出异物;1例未找到异物。除1例声嘶、术后1年恢复外,余均无并发症。结论:异物穿孔并纵隔脓肿是颈侧切开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鼻中隔褥式缝合并留置通气管(简称通气管组)与单纯鼻中隔褥式缝合(简称单纯缝合组)两种不同手术操作患者术后舒适程度,以期找到鼻中隔偏区矫正术后患者更为舒适的方法。方法 将80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管组(40例)和单纯缝合组(40例),通气管组患者常规行鼻中隔偏曲矫正,下鼻甲骨折外移并等离子打孔消融,鼻中隔褥式缝合后双侧鼻腔留置自制通气管;单纯缝合组患者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行鼻中隔褥式缝合,下鼻甲骨折外移并等离子打孔消融,术后双侧鼻腔不予填塞。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鼻腔渗出血、鼻腔通气、头痛、流泪、睡眠质量、口干、吞咽困难及术后换药抽取鼻腔留置通气管时的疼痛和出血的VAS评分。术后门诊复诊时,记录患者有无再次出现鼻出血、鼻中隔穿孔、鼻中隔血肿、鼻腔粘连等情况。结果 通气管组患者术后鼻腔通气、口干、睡眠困难的VAS评分均值小于单纯缝合组(P 均<0.05),出血、头痛、流泪、吞咽困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均>0.05),通气管组抽取填塞物时和单纯缝合组患者清理鼻腔换药时的疼痛感和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鼻中隔褥式缝合术后不填塞患者痛苦小,但鼻腔黏膜及下鼻甲术后反应性水肿导致鼻腔通气差;术后留置通气管可有效改善患者鼻塞、口干及睡眠困难,提高患者舒适度,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儿童扣式电池食管异物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小儿扣式电池食管异物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4例扣式电池食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儿因诊断时间、手术时机不同,1例死亡,3例治愈。结论:扣式电池食管异物临床报道少见,因扣式电池为碱性,腐蚀性强,危害大,临床应该引起重视。及时诊断、及时合理手术是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儿童纽扣电池食管异物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特征,为纽扣电池类食管异物临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341例食 管异物中8例纽扣电池食管异物的患儿,结合纽扣电池大小、嵌顿时间、术中食管黏膜损伤情况及预后,综合分析纽扣电池类食管异物的临床特征。结果 8例患儿均为学龄前儿童;最短异物嵌顿时间3小时20分钟,最长243小时35分钟;7例异物位于食管第一狭窄,1例位于食管第二狭窄;食管黏膜轻度充血水肿1例;黏膜明显烧伤4例;食管狭窄,可疑穿孔1例;食管穿孔1例;气管食管瘘1例。术后胃肠减压最短3天,最长12天,1例气管食管瘘予空肠营养127天后治愈。结论 儿童纽扣电池类食管异物需急诊手术取出,门急诊需警惕纽扣电池类食管异物;术中需仔细检查食管黏膜损伤情况,并彻底清洗创面;术后并发症种类较多,需密切观察和积极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纽扣电池鼻腔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将127例于2014年8月~2018年7月到深圳市儿童医院诊治的纽扣电池鼻腔异物患儿纳入研究,分析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位置以及纽扣电池存留时间、取出方法、伴发症和并发症。结果 纽扣电池鼻腔异物常发生于2~5岁儿童(94.49%)。男孩发生率(61.42%)高于女孩(38.58%)。患儿以自诉鼻腔塞入异物或监护人发现而就诊。大多数纽扣电池(96.85%)留存≤1天。右侧鼻腔发生率(62.99%)高于左侧鼻腔(37.01%)。大多数纽扣电池(93.70%)门急诊即可取出,少数(6.30%)需要全麻取出。纽扣电池鼻腔异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结论  纽扣电池鼻腔异物并不罕见,其所致的后果严重,需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鼻中隔较大穿孔修补比较困难。1 995年1月~ 1 998年 3月 ,我们利用上颌骨前壁带蒂骨膜瓣修补鼻中隔前部中等穿孔 5例 ,穿孔全部闭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5例患者中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2 8~ 54岁。2例有不良的挖鼻习惯 ,3例为鼻中隔矫正术后继发性鼻中隔穿孔。均有鼻腔干燥、结痂及反复鼻出血病史。鼻腔检查 :无炎症、肉芽及肿物 ,无全身性慢性疾病。鼻中隔穿孔呈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 1 .0~1 .5cm。穿孔全部在鼻中隔软骨前部或鼻中隔软骨与梨鼻软骨交界处。术前准备 :术前 1周用生理盐水 50 0 ml加庆大霉素 8万 u冲洗鼻腔 ,…  相似文献   

15.
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在鼻腔鼻窦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有效的治疗鼻腔、鼻窦肿瘤手术方法。方法 :利用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治疗 2 4例鼻腔、鼻窦肿瘤的病人 ,其中 6例结合内镜技术。该术式将传统正中翻揭术的鼻前庭环形切口改为鼻中隔的贯穿切开和鼻腔外侧壁的骨膜下切开。本组病例 ,筛窦骨瘤 2例 ,鼻中隔血管瘤 1例 ,鼻腔、筛窦血管瘤 3例 ,鼻腔、上颌窦血管瘤 3例 ,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 7例 ,鼻腔筛窦鳞癌 2例 ,鼻腔鳞癌 3例 ,上颌窦鳞癌 2例 ,复发性上颌窦鳞癌 1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和恶性肿瘤 ,皆未侵犯前筛窦、前颅底及眼眶。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和鳞癌术后皆行放疗。结果 :2 4例手术皆成功。该手术切口可变通 ,对鼻腔、鼻窦、鼻咽及前中颅底皆可充分暴露 ,结合内镜技术可减少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患者对术后外形皆满意。无鼻前庭狭窄、鼻中隔穿孔、口鼻瘘管等 ;12例面部麻木术后 6个月均渐好转 ;5例溢泪皆行泪道冲洗后好转 ;1例复发性上颌窦癌病人再次手术后 3个月因肺部转移死亡 ;1例鼻腔筛窦内翻乳头状瘤术后 8个月复发。结论 :改良面部正中翻揭术是一种变通而实用处理鼻腔、鼻窦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18例鼻中隔大穿孔(直径≥15 mm)患者,鼻内镜下采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间断缝合,明胶海绵贴敷固定,术后观察修补物的存活情况。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全部随诊6个月至1年,17例完全修补成功,术后半年复查移植物全部成活;1例在术后半年复查时残留有小穿孔(直径为2 mm),门诊在局麻鼻内镜下重新创建新鲜创面后对位缝合,换药2个月后完全愈合。结论 鼻内镜下采用耳屏软骨联合带蒂鼻腔黏骨膜瓣修补鼻中隔大穿孔,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鼻腔粘连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 鼻腔粘连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13例.其中11例在施行粘连分解术的同时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Merocel膨胀海绵持续性填塞鼻腔,1例施行单纯粘连分解术,1例联合施行粘连分解和鼻中隔偏曲黏膜下切除术.术后观察比较鼻腔创伤愈合情况及其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第1组病例均获得痊愈;行单纯粘连分解术的1例症状无改善,改用第1组所用治疗方法后获得成功;第3种术式治疗的病例虽然粘连成功分解,但发生了鼻中隔穿孔.结论 对鼻腔粘连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患者,需在分解粘连的同时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重建鼻中隔,并行Merocel膨胀海绵持续性鼻腔填塞,有利于创伤愈合.  相似文献   

18.
外耳道异物和鼻腔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尤以儿童多见。近年来,儿童耳鼻异物中各种铁质玩具小零件和小电池数量逐渐增多,而成人外耳道异物中新型的、高科技隐形耳机也屡见不鲜。针对耳鼻磁性异物的取出方法有很多,如钩、夹、粘、冲洗、吸引等方法。我科自2011年以来针对耳鼻磁性异物采用眼用电磁铁吸引取出法,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口吹气取鼻腔异物的临床实践,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5年5月诊治的125 例儿童鼻腔异物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结果 经口吹气组45例患者中有6例患儿异形硬质异物、瓜子未取出(后通过其他有创方式取出),其余异物均顺利取出,无一例患儿出现鼻黏膜出血、鼻腔损伤及异物后坠等风险;使用鼻腔异物钩、枪状镊等器械组85例患者中1例患儿在取异物过程中发生异物后坠,后经检查坠入支气管内经全麻手术取出;5例患儿鼻腔表面麻醉后仍不能配合,后改为全麻下取出。由于患儿配合情况不同,出现不同程度鼻黏膜损伤致鼻腔少量出血者7例,鼻出血较严重经压迫止血者1例。 结论 经口吹气是针对婴幼儿的一种简单、有效、无损伤的取鼻腔异物方法,尤其是对表面光滑、无明显棱角的异物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10岁。因左侧外耳道异物取出后持续流脓5个月于1998年4月14日入院。5个月前误将扣式电池塞入左外耳道内,于当地医院反复夹取未能取出。转我科门诊在全麻下行异物取出术。术中见异物嵌于外耳道峡部,外耳道皮肤肿胀,骨段皮肤广泛擦伤,鼓膜无穿孔。异物取出后,于外耳道内填塞凡士林纱条,并给抗生素治疗。门诊观察1日后患儿自动离院,耳内遗留一凡士林纱条。数日后发现左耳持续流淡黄色粘性脓液,量不多,味臭,伴左耳听力下降,于当地医院治疗无效,再次转治我科。检查:左外耳道完全被肉芽组织阻塞,有黄色粘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