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毒(MDV)引起的鸡淋巴组织增生性传染病,对养禽业危害巨大。MDV线性基因组末端具有与宿主鸡序列相同的端粒重复序列(TMR),这些TMR有助于在潜伏期将MDV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端粒区,从而使病毒终生留在宿主体内。整合到宿主端粒对于MDV致病及诱导肿瘤发生至关重要,也能够有效地重新激活整合的病毒基因组。除TMR外,MDV还编码端粒酶RNA亚基(vTR),其与鸡基因组中端粒酶RNA(chTR)具有88%的序列相似性。vTR在病毒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高度表达,增强端粒酶活性并在MDV诱导的肿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文章重点介绍MDV基因组TMR序列和TR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与其毒力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MDV毒株的毒力越强,其在宿主体内的病毒载量就越高.MDV在宿主体内的复制动力学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主要包括有:MDV的组织嗜性及毒力、宿主的免疫情况及马立克氏病(MD)遗传抗性、MDV的基因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MDV在宿主体内的复制情况.本文就MDV在鸡体内各个组织器官复制动力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马立克氏病毒(MDV)新型疫苗及MDV致病机理,将MDV强毒GD0908株的全基因组作为细菌人工染色体(BAC)转化进大肠杆菌,构建GD0908株的感染性克隆.利用同源重组将BAC载体插入MDV基因组的US2区,将包含BAC载体的MDV DNA电转化入大肠杆菌菌株DH10B,最后将鉴定成功包含GD0908株全基因组的BAC DNA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成功拯救出重组病毒,命名为rGD0908,其与父代病毒GD0908株在CEF细胞上的生长速度没有差异.该感染性克隆将为MDV的相关研究提供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
1 分子生物学特性 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基因组为双股线性DNA,长度约为175 kb.MDV的DNA浮力密度为1.706 g/mL,碱基组成的G+C含量为46%.火鸡疱疹病毒(HVT)DNA浮力密度和G+C含量与MDV相似.裸露的病毒DNA对单层细胞和易感鸡都具有感染性.  相似文献   

5.
病毒受体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清  李冬 《动物医学进展》2009,30(7):95-100
受体在宿主细胞与病毒的相互作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病毒受体的特性与病毒的宿主范围、组织嗜性有密切关系,是病毒致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病毒受体的研究方法有经典的研究方法,也有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病毒受体的研究中,通常以分离纯化的细胞膜代替活体细胞来研究病毒受体。通过对病毒与细胞受体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已经发现很多受体阻断剂例如植物凝集素和肝素等物质可以阻断病毒与受体的结合,从而为病毒病的防控提供繁殖一些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兴起的病毒基因组或部分目的基因以及蛋白表达分析技术,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宿主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了有利帮助.本文主要综述了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开展的有关MDV致病机理、宿主对MDV反应、MD遗传抗性或易感性以及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应用miRNA以及RNAi技术对基因、蛋白和信号通路在MDV与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效应单位进行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出H5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HA基因、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马立克氏病病毒(MDV)Rispens CVI988毒株基因组的sorf 1和sorf 2序列、两端带loxp位点的lac/smGFP标志基因,构建含这些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MHA;以MDV Rispens CVI988毒株的基因组DNA和PMHA质粒DNA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采用同源重组方法将LTR、lac/smGFP和HA基因插入到MDV基因组,获得重组病毒rMDV-HA/GFP;以cre介导的同源重组去除lac/smGFP标志基因,再转染CEF,获得仅带LTR启动子和HA基因的重组MDV疫苗毒株rMDV-HA.rMDV-HA仍保留了MDV RispensCVI988疫苗毒株的复制特点,并能稳定表达AIV的HA.  相似文献   

8.
芦花鸡REV与MDV混合感染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某鸡场收集临床有发病表现的发病鸡只,采取新鲜组织样品,分离DNA,做PCR检测.用细胞培养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的方法从这些病料中同时分离到了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方法表明该鸡场的疫病为REV和MDV共感染引起的肿瘤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兴起的病毒基因组或部分目的基因以及蛋白表达分析技术,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宿主对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的免疫应答机制提供了有利帮助。本文主要综述了从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开展的有关MDV致病机理、宿主对MDV反应、MD遗传抗性或易感性以及疫苗诱导的免疫反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应用miRNA以及RNAi技术对基因、蛋白和信号通路在MDV与宿主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效应单位进行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从潜伏期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鸡淋巴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梯度PCR的方法获得MDV的L-meq、meq基因,将其插入pMD18-T克隆载体,经测序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L-meq、meq基因同源性很高,L-meq中只有180 bp与meq不同.但是采用同样的方法在发病期病鸡淋巴组织中却只能获得MDV的meq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发病期L-meq基因消失的原因,试验对L-meq、meq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结构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meq基因中含有9个PRR(proline-rich-reapts)区域,meq中含有6个PRR区域,从而推断PRR区域可能与基因的转录激活及调控病毒DNA复制的功能有关,该180 bp插入序列也许能解释初期感染MDV不致瘤的原因,同时也意味着L-meq基因对于潜伏期的维持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