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在临床实施的效果.方法 在示范病区实行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并完善排班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制定护士绩效考核方案.比较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实施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以来,未发生一起护理不良事件,护理质量、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责任包干制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析医护一体式整体护理责任包干方式在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病区住院患者2 032例和护士24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 016例,每组护士12名。观察组采用1名主管医生配备1名固定责任护士的一体式整体责任包干的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责任护士分管数个病房但不与具体医生搭配的分体式整体责任包干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6.0%(926/965)、91.7%(11/12)]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1.1%(875/961)、75.0%(9/12)],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2.6%(26/1 016)]明显低于对照组[9.0%(91/1 016)],患者住院时间[(5.6±1.2)d]明显短于对照组[(7.3±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一体式整体责任包干的护理方式在以系统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融合病区的应用可有效改善责任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提高责任护士与主管医生的沟通效率、默契程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户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119-120
目的探讨弹性排班对精神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排班模式,观察组采用弹性排班,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质量。结果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排班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排班有利于实现护理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责任组长对神经内科护理质控的作用.方法 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2012年设立责任组长,在护士长的领导下由责任组长全面负责本组患者的治疗护理等工作,并对本组护士进行技术指导,对比责任组长设立前后病区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 优质护理、病房管理、科室培训、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及危重症管理质量均较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责任组长负责制前后,5次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每次考核人数为20人)成绩对比均较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行责任组长负责制前后,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均较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责任组长负责制前后,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均较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责任组长负责制前后,护士对护士长排班模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均较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设立责任组长,由责任组长全面负责本组患者的护理和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及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适的产科护士排班模式,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方法 该科2011年6~12月实施传统排班模式(传统排班模式组,产妇944例),病房和产房护士分开排班,人员相对固定;2012年6~12月实施一体化排班模式(一体化排班模式组,产妇1 248例),病房和产房护士统一排班,各班根据能级对应原则合理安排不同层级护士值班,每3~6个月轮换1次。比较2种排班模式下产妇及家属、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自然分娩、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护理缺陷数。结果 一体化排班模式组产妇及家属、医生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排班模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数较传统排班模式组明显增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护理缺陷数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一体化排班模式既能体现对产妇的人性化护理,又能体现对护士的人性化管理,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郑竹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282-28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患者需求的方法与效果和护理服务文化。方法选择骨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在2010年4月至9月期间的住院患者452例为对照组,即按传统的整体护理服务模式与一贯的派班方法实施护理工作,骨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期间的住院患者556例为观察组,即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结合APN派班的方法实施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改革病区的管理,逐步完善护理服务文化,比较两组对作息时间、病区管理、文化氛围、健康教育、护士工作能力、主动服务、关爱与沟通等七项模块的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相比,护理后所有患者的七项满意度均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一种优秀的护理文化,可有效满足病房患者的需求,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夜制排班模式在肿瘤血液病房实施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作为传统排班模式组;2013年实施全夜制排班模式作为实施组,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通过与护士护生访谈、发放患者满意度问卷,比较两种排班模式在交接班次数;护士和患者、家属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人力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变化。结果实施全夜制排班模式后交接班次数由每日4次减少为每日3次;护士满意度达100%,患者、家属满意度上升到97.6%;护理质量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夜制排班模式充分考虑患者的需要及病区安全,尊重护士及其家庭的意愿,符合连续性无缝隙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8.
马慧 《中国医药指南》2012,(25):319-320
目的探讨责任小组包干制在骨科病房应用效果。方法将12名护士分为三个层次,分为2组,根据护士层级不同分管不同病情的患者,实行责任包干,改变排班方式,增加晨间护理、晚间护理以及治疗高峰时段的班次,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和连续性。结果实施责任小组包干制后患者对护士满意率达99.1%,病区护理质量也明显提高。结论实施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模式增强了护士责任心,调动了护士工作热情,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建立基于临床医疗组为单位的护理组在病区进行护理工作的实施效果,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将本院泌尿外科两个病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建立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组成的护理组,各临床医师医疗小组分别对应一护理组组成医疗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式对病区患者进行医疗护理。实施前对两病区患者及医师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病区实施研究措施前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区建立基于临床医疗小组为单位的护理组可显著提高住院患者及临床医师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DN固定制护理排班模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护士44例,对照组22例实施APN小组责任制护理排班模式,研究组22例实施DN固定制护理排班模式,两组护理排班模式对护士的影响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对比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采用DN固定制护理排班模式后护士工作压力明显减少,能自由安排时间,患者饮食习惯、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护士采取DN固定制护理排班模式能强化其自身的工作责任感,改善护患关系,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深化优质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护理管理在应急状态下重症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实施基于安全隐患自查培训后的30例重症病房患者(随机抽取)设为观察组,同时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莆田市第一医院实施基于安全隐患自查培训前的30例重症病房患者(随机抽取)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指标包括:护理文书、病区管理、病房消毒隔离、护理管理)和两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及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护理文书、病区管理、病房消毒隔离、护理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重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基于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护理管理在应急状态下重症病房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士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对传统功能制护理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即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并比较新旧两种护士排班模式对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对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有显著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利用合理化。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排班模式可以做到护士包病人,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田小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94-395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的示范病房护士排班方式。方法 2010年9月至2011年10月外一科根据病区护理工作任务、专科特点和护理人员结构,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要求设计班次,将病区护理工作分为两个组,对患者实施责任制包干护理。结果该排班方式运行一年来,患者对护理组投诉现象明显减少,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论该排班方式科学合理,对患者有益,护士满意,对科室发展有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病区实施医护联合查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护士38例,按照数字发随机分两组,对照组19例给予护理传统查房模式,观察组19例给予医护联合查房模式,统计并分析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合格率为78.95%,明显低于观察组护士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内医生对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明显提高医生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明显提高管床护士对患者病情了解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查房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东 《家庭医药》2016,(6):127-128
目的:探讨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对产妇满意度调查分析。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的责任制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两组的满意度和责任护士认识率。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和责任护士认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团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互联网+”背景下人文病房创新护理模式在医院老年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期间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高新医院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受试者对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并纳入21名护士。依据老年患者所在病房是否为人文关怀示范病房及“互联网+”情况,分为创新组(n=30例)与普通病房组(n=30例)。普通病房组实施传统护理服务,创新组实施“互联网+”背景下老年人文病房创新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科室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创新组护士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均较普通病房组的高,而不良事件发生率较普通病房组的低(P<0.05);创新组科室护理质量的总分为(94.62±3.15)分,较普通病房组的(91.60±3.44)分高(P<0.05)。结论:在医院老年病房中实行“互联网+”背景下老年人文病房创新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显著,在改善护士、患者满意度方面效果明显,且能大幅度提升内科科室的护理管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综合排班模式在消化内科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消化内科2011年5月~2012年5月实行传统排班模式,2012年6月~2013年6月实行综合排班模式,分析和对比两种排班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综合排班模式后,患者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铃声呼叫率明显降低,查房次数和交接次数明显减少,与传统排班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排班模式在医院消化内科优质护理中应用,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包干制在优质护理活动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全面推行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包干制.内容包括:改革分工方式,实施责任护士包干病人制;改革工作模式,落实护理职责;实行护士层级分类管理;量化绩效考核标准.结果 实施责任护士包干制后,病房护理质量与实施前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住院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明显提高(x2=15.39,P<0.01).结论 在优质护理活动中推行责任护士包干制,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探讨病区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病区护士分为2个责任小组,每个小组分别管理10~15名住院患者,采用APN排班+护士床边工作制等模式,责任护士对所管的患者的治疗护理全面负责。结果病区基础护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知晓率等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显著提高,患者满意程度显著提高,护士满意度提高。结论小组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能明显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并能体现护士职业价值,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病房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院治疗的老年科住院患者13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的实验方法,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者680例设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患者68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分组护理工作制模式,实验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护理质量指标及满意度,并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后基础护理等六项护理质量、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科病房,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士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