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凹版印刷油墨转移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海燕 《包装工程》2011,32(13):79-81,85
在凹版印刷中,图像层次的变化,取决于墨层厚度的变化,而墨量不象其它印刷方式一样可以在印刷过程中调节,而是取决于网穴的体积和油墨的转移率。针对凹版印刷过程中影响油墨转移的主要因素,用凹版印刷适性仪进行了打样,测量了样张的墨层厚度,计算了油墨转移率,用油墨转移率定量分析了承印物的性质、油墨粘度、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凹版印刷油墨转移的影响,从而探讨了凹版印刷油墨转移的规律和特性。  相似文献   

2.
指定代理各类凹版、柔版印刷器械材料及零配件★凹版印刷机瑞士、德国凹版刮墨刀瑞典组合刮墨刀架日本刮墨刀衬刀日本油墨粘度杯日本磁性搅墨棒法国凹版清洗剂英国配色刮墨棒台湾标准对色箱台湾标准校样台美国印刷色卡、标台湾印刷放大镜德国印刷色差计德国印刷密度仪台湾版辊显微镜日本数显薄膜测厚仪英国薄膜处理笔德国印刷频闪仪法国洗版钢丝刷法国堵版纤维刷台湾除静电毛刷日本凹版修饰布★挤出复合机日本防粘辊高温胶带日本防粘硅油日本防粘食品级喷粉台湾电气式喷粉装置★干式复合机台湾网辊显微镜日本网辊清洗剂法国洗辊铜丝刷★制袋…  相似文献   

3.
在凹版印刷中,刮墨刀是凹版印刷机中的一个重要的配件。它的作用是刮去凹版滚筒表面多余的油墨。印刷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刮墨刀的刮墨效果。本就传统刮墨刀和新型刮墨刀的区别,新型刮墨刀的选择、使用和实际使用效果这些方面,做些对比、论述。  相似文献   

4.
徐泰 《上海包装》2007,(3):39-40
在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凹版印刷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塑料包装产品上,如:食品、饮料、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等。在这些塑料包装印刷中,所使用的凹版印刷油墨,也不断的去陈推新。由过去含苯溶剂油墨一统天下的格局逐步向无苯化推进。  相似文献   

5.
凹版印刷的主要优点是实地墨层厚实,适合大批量产品的印刷,因此很多卷烟商标采用此印刷方式。凹版印刷中纸张是印刷最主要的承印物之一,纸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印刷品的质量。不同纸张表面的光泽度、表面强度、白度、吸收性、平滑性、伸缩性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即使在印刷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同一种油墨印刷在不同的纸张上也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效果。  相似文献   

6.
传统奶粉包装的生产普遍采用凹版印刷工艺,在凹版印刷中,常使用溶剂型油墨,而甲苯、二甲苯等苯系溶剂由于其工艺性能好、价格低廉而常被作为凹印墨的稀释溶剂,众所周知,甲苯、二甲苯具有一定毒性,虽然在生产过程中会对油墨进行热风干燥以及熟化处理,但实际中,因各种工艺因素的影响,始终会有部分溶剂残留在产品中,造成一定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7.
孙帮勇 《中国包装》2005,25(5):74-75
凹版印刷一直以墨层厚实、印刷质量好而深受欢迎,在食品、药品、烟酒包装以及书刊出版中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然而,现在随着柔印的飞速发展,凹印中的很多市场被柔印抢占。其原因很简单,柔印印刷质量不错,并且具有环保性,因此在各种包装印刷中越来越受欢迎。所以,凹印想要抢回自己的市场,必须在环保上下功夫,那就是使用水性环保油墨来提高印刷品的环保特性。一、水性凹版油墨的特点水性凹版油墨首先继承了水性油墨的许多优点,如低毒(或无毒)、无刺激气味,同时它的粘度和颜料颗粒等特点又兼具凹版油墨的特性,因此它非常适合于环保要求较高的高…  相似文献   

8.
苯胺印刷是印刷工艺中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它与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并列为当代四大印刷技术,世界上印刷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都在进行认真的探讨.苯胺印刷发展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原名安尼林(Aniline Printing),是以其使用苯胺染料制成挥发性液体色墨进行印刷而得名.第一台苯胺印刷机是1890年在英国制成,经过大约三十年时间试用,到本世纪二十年代由于包装  相似文献   

9.
贾环  何邦贵  夏家良 《包装工程》2021,42(23):225-231
目的 改进冰花锤纹的印刷工艺,提高云龙烟标印刷效率,并为BOBST印刷设备加装UV固化系统.方法 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实验验证的思想,改造设计凹版印刷设备,并将改进结果与"胶印+丝印"工艺做对比分析.结果 得到了可用于生产的凹版印刷设备,确定冰花锤纹凹版印刷速度为130 m/min,将云龙烟标的印刷速度提高了约6倍.结论 成功解决了冰花锤纹印刷工序繁复、生产过程离散、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并开发出现有凹版印刷设备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0.
凹版印刷网点增大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邓普君  金杨 《包装工程》2006,27(6):19-21
主要利用实验室的凹版印刷适性仪(IGT F1)设备,在纸张和塑料上进行打样,并利用了相关的其它测试仪器,重点考察凹版印刷中,不同油墨分别在纸张和塑料上网点增大计算方法的探讨,并对凹版印刷中网点增大的特性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凹印纸铝复合的印刷速度和压力,为凹印银墨印刷生产烟标内衬纸提供基础生产数据。方法以幅宽650mm凹印复合机为基础,进行内衬纸原纸和银墨的复合印刷,并在预实验过程中采集数据,并通过插值拟合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确定最佳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结果根据油墨转移量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1000 r/min,3 MPa条件下得到较好的油墨转移量;对上机实验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插值拟合,插值并进行十阶拟合计算后得出,在1050 r/min,2.79 MPa时,内衬纸表面银墨油墨转移量效果最佳。结论初步验证了凹印印刷银墨进行烟标内衬纸的可行性,为烟标内衬纸复合提供了一种新的复合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苯型塑料凹印表印油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骆光林  李润 《包装工程》2006,27(5):95-98
研制了无苯型塑料凹印表印油墨,讨论了选择凹印油墨的基本组分--溶剂、树脂和颜料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实验方法,确定了油墨组分,优化了油墨配方.利用物理分散方法制备了油墨样品,对样品墨的印刷适性进行了评价.通过测试表明研制的样品墨的印刷适性与甲苯型墨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3.
凹版胶印油墨转移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孟才  唐正宁  吴琰嘉 《包装工程》2012,33(17):118-121
应用流体体积法,对非牛顿流体油墨的凹版胶印油墨转移的第2阶段进行了数值模拟,以研究油墨在网穴与橡皮布之间的转移。通过模拟结果,分析了油墨与平板及梯形槽壁的接触角、网穴深度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获得最大油墨转移率的接触角组合。  相似文献   

14.
水披覆转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披覆转印工艺包括水转印膜的制作、水转印和后处理3个部分,主要材料有载体薄膜、印刷油墨、油墨活化剂及底漆与面漆,其印刷方式一般采用传统的凹版印刷。水披覆转印的载体薄膜一般为水溶性PVA薄膜,油墨通常为溶剂型油墨,活化剂主要是以芳香烃为主的有机混合溶剂。以水性油墨替代溶剂型油墨、无毒活化剂替代有毒或微毒活化剂、彩色喷墨印刷方式替代传统的凹版印刷方式等绿色环保、生产效率高的水披覆转印技术是今后水转印技术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5.
付文亭  陈锦新 《包装工程》2016,37(11):181-185
目的实验研究适合凹印连线生产,且具有凹印连线印刷适应性,低VOCs含量,可实现高速、环保印刷的UV磨砂油墨的配方。方法采用相关的检测设备对新的UV磨砂油墨进行性能检测与比较,主要包括油墨的细度、粘度、干燥时间、VOCs含量等;同时对比了该油墨印制的烟包产品的质量,包括磨砂度、色度等。结果该配方油墨各项检测性能优异,满足高速凹印机进行磨砂效果的印刷的基本条件;同时通过目测和手触实验对凹印印制的烟包产品磨砂质量与传统丝印工艺进行对比,目测效果基本一致,手触实验显示凹印机印制产品磨砂颗粒更细腻、磨砂感更强。结论新的UV磨砂油墨配方节能环保,可用于凹印连线生产,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LWC在凹版印刷中网点扩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新广  孙艳  庞冬梅 《包装工程》2007,28(5):13-14,31
计算机中设置的网点面积从5%到100%的系列色块,通过电子雕刻机在凹版滚筒上雕刻出来,在凹版印刷实验机上使用LWC制得反映不同浓淡油墨配比的实验样张,然后用密度计测量样张上色块的网点百分比,画图分析不同油墨浓淡状态下LWC样张上凹印网点扩大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冲淡剂的增加使得网点扩大程度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交互正交设计在凹印水性油墨中的应用,以快速获得印刷品中所用水性油墨的最佳搭配配方。方法采用色差仪、目测等方法对9色凹印机印制的18种水性油墨印刷品进行外观质量评价,通过设计交互正交试验,并运用极差分析、方差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对18种水性油墨印刷品的外观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A2B1C1为最佳组合,印刷品的平均分值为91;通过分析银色色块得知,A2B1为最优组合,此时银色色块平均分值为41;分析红色色块得知,A1C2或A2C1组合较佳,平均分值分别为47和46;白墨与红墨,白墨与银墨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结论交互正交试验设计在凹印水性油墨配方中的运用是一种高效率、快速、经济的试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凹版胶印油墨传递过程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应用溶剂吸收机制和油墨与凹版及橡皮布之间的黏着力比率,对油墨转移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橡皮布、滚筒半径、油墨性质及工艺参数对印刷质量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比较得出线条高度是较为适宜的参数,以期更好地控制、检查凹版胶印的印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引入聚氨酯预聚体的末端,制备了新型可UV固化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并以其为连接料,制备了UV固化水性凹印油墨,研究了DMPA质量分数对UV固化水性聚氨酯乳液性能的影响及UV固化水性凹印油墨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DMPA质量分数的增加,乳液的颜色由乳白不透明逐渐转变为半透明泛蓝光,稳定性能增强,粒径不断减小,固含量随之增加,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DMPA质量分数为6.25%;制得的UV固化水性凹印油墨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性烟包凹印油墨的性能要求,基本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印刷适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