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丽乡村"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人居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合理评价乡村的人居环境水平,本文从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医疗及教育投入和治理能力五个维度,系统考虑人居环境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了一套"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力求通过指标量化分析,展现多维并重的乡村发展新模式,为我国"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综合价值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1):126-129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更好地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已有阐述,但是缺乏反映和数量化评价美丽乡村发展程度的研究,不能实现不同地区美丽乡村间的比较。基于此,笔者提出美丽指数的概念,以数量化地反映乡村的美丽程度,具体是通过村庄规划、卫生状况、绿化情况、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共5项指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基于德尔菲法、内梅罗指数评价法,计算出乡村美丽指数,反映出不同美丽乡村的美丽度及其特征。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种直观的、数量化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20,(1)
随着"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迅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文章基于美丽乡村研究领域兴起的系统论视角,分析了广州增城大埔围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效果和创新之举,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提供新的分析思路。大埔围村的特色在于其统筹推进包括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社会文化等在内美丽乡村子系统的功能提升,突显了美丽乡村子系统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用地指标限制、村民利益协调难等中国农村面临的普遍问题情况下,大埔围村通过一系列策略创新和制度建设,实现了从"角落村"到"明星村"的蜕变。  相似文献   

4.
张炎良 《城乡建设》2014,(11):19-19
正一、美丽乡村建设的"浙江实践"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承载了亿万农民的美好梦想,是美丽中国建设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2013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自此"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式起步,浙江省与贵州省共同列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13)
<正>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省委书记王宪魁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强调,用三年时间,把龙江乡村规划好、建设好、美化好,为农民群众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林口县委、县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建设美丽乡村动员大会。提出"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6.
在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建设"美丽乡村"成为联系城市与乡村、引导乡村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大埔围村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有效地破解了"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在"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本文在解读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要求及反思当前村庄规划建设问题的基础上,以增城区大埔围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实践为例,探索面向实施的美丽乡村规划路径及建设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中国乡村千村一面、特色丧失的局面,乡村振兴注重文化、生态、产业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金寨大湾村农民安置点的研究,分析其规划设计思路,并对大湾村安置点建设后现状进行评价,为其再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也给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设计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四宜”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偏离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规划建设策略,以乡村景观的乡土特色为策略依据,分析了"四宜"规划建设的内涵,借助AHP层次分析法及数学模型确定"四宜"策略评价模型与方法,得出了"四宜"策略的各个指标权重,依托"四宜"评价的指标权重,结合乡村景观特色,提出"四宜"建设内容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建立乡村评价指标是乡村建设理论及实践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从文献时间分布、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角度,对"乡村评价"相关的2111篇期刊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通过对现有乡村建设评价体系相关文献的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在此基础上,对评价体系的一级评价指标框架、二三级指标筛选及使用频度、指标权重等内容做出详细分析。最终总结现有评价体系所存在的包括指标重复、指标可操作性差、指标不明确、缺乏标准值、公众参与度弱等不足,为今后的乡村建设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参考,以提高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及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胡斌 《四川建材》2019,(9):63-64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号召,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本文对乡村振兴与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了对比分析,对实施乡村振兴、创建美丽乡村的途径给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作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在中国,建设美丽中国,起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村,实现也在农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当注意处理好政府与农民群众的关系,做到"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形成强有力的内外推力;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形成规范有序、各具魅力的村庄院落;处理好现代文明与乡风民俗的关系,共筑美丽乡村的精神家园;处理好建设与管理维护的关系,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开展。  相似文献   

12.
"美丽乡村"成为乡村建设的主题,但"美丽乡村"的内涵是什么?国内研究缺乏对于乡村建设模式的统一梳理,社会各层级对于乡村建设模式以及新时期下"美丽乡村"的建设理解不够深入。该文以时间为轴,通过探究现代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多元化模式,来深入分析乡村建设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乡村是人类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化的进程日新月异,但城乡差距也随之不断加大。我国依然有部分地区农民生活贫困、发展缓慢、生存环境问题得不到提升。这些与农民切身利息相关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既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也无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因此我们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这一任务。2016年贵州省第五届小城镇建设观摩会在六枝特区召开,岩脚镇作为其中一个观摩点,投资1.36亿元,按照"村寨景点+历史文化+乡村旅游"的模式创建,以传承古镇文化发展乡村旅游为目标。本文从美丽乡村的景观建设层面出发,通过对六枝岩脚镇的地域特色的研究,以就地城镇化为指导方针,总结了在景观方案阶段和后期建设中实际操作层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改进意见。为促进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0)
<正>自国家"十五"计划实施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千户农宅建设示范、塞上农民新居建设、幸福村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进行了自治区农村建设探索实践,取得一定的成绩。自2014年进入美丽乡村建设阶段,并出台《宁夏美丽乡村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建成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风尚美的美丽乡村具体目标。本文基于2014年以来贺兰县美丽村庄建设工程工作,总结贺兰县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举措及成效,提出新时期贺兰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新思路和建议。1贺兰县乡村发展现状贺兰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地理位置优越,距首府银川市区12公里。2015年年末,贺兰县县域常住人口为253328  相似文献   

15.
蒋闻  孙新旺 《建筑与文化》2016,(10):248-249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乡村环境整治规划设计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热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研究背景,以江苏省盱眙县黄庄村为例,提出了乡村环境整治规划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期对"美丽乡村"环境整治规划有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房屋性能评价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房屋性能提升的基础和关键。美丽乡村房屋在建筑“安全、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对“美丽、宜居”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针对美丽乡村房屋,从“建筑本体”的视角,提出了一套房屋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用于衡量房屋的整体性能水平和明确性能提升重点。该体系围绕美丽乡村房屋“安全舒适、美丽宜居”的建设目标,构建并量化了美丽乡村房屋的4个特性指标——“乡土性、安全性、功能性、舒适性”,并下设18个分因素层指标,涵盖了建筑学、结构、水电、消防等多个领域,使房屋性能评价较全面客观。同时,为提高量大面广的乡村房屋评价效率,提出了“整体评价、专项评价”的两层次递进评价策略。其次,考虑各层指标特点,采用集成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得出美丽乡村房屋性能的关键指标,如结构安全、使用功能、热湿环境等。而且,提出采用得分概率分布的方法,确定了房屋综合性能评价的四个等级。最后,通过不同地方的不同年代、改造前后房屋实例的应用表明:该体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能够实现房屋性能的综合高效评价;2000年后的房屋宜重点提升乡土特色、热湿环境等性能。  相似文献   

17.
郭茹  廖婷 《城乡规划》2018,(4):66-7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表明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愈加重要。当前的乡村建设聚焦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物质层面,对以生态文化培育为核心的精神层面发展关注有限。本研究首先依据系统分析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生态文化村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框架模型,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治理五大维度解析生态文化村的特征;其次利用PSR、AHP方法,建立"五维三级一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多轮专家咨询,经过两轮筛选最终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的上海市生态文化村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从强化农民生态文化意识、传承发展乡村生态文化、加强乡村生态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生态产业发展、加大生态文化村创建保障力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聚宝湾美丽乡村建设过程,运用使用后评价方法对建成后聚宝湾乡村人居环境进行评价,选取与使用者相关的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进行调查分析整理,对嘉兴市聚宝湾乡村人居环境进行评估,从使用者角度印证聚宝湾乡村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9.
张铱格 《居业》2021,(2):55-56
到2020年乡村振兴已经取得重要进展,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庆阳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实地踏勘调研并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庆阳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模式,同时提出了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规划应需更切合农村实际、公民的权利差距明显、人口老龄化严重"空心村"等普遍存在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6)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农村、和谐农村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为确保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榕江县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此项工作,本人依次为课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结合榕江县的县情,提出了榕江县建设美丽乡村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