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场中磁场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癌MRI及MRCP检查资料。结果16例胆管癌表现为胆管行程区肿块,胆管中断、扩张,肝内胆管“软藤”征。肝内胆管癌3例,肝门部胆管癌8例,肝外胆管癌5例。肿块在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且信号不均匀。动态增强扫描有延迟强化,MRCP检查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胆管扩张或中断。结论胆管癌的MRI和MRCP表现具有特征性,对胆管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袁忠武 《中国现代医生》2015,(2):110-112,161
目的探讨MRI及MRCP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0.35 T磁共振成像系统,回顾分析2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MRI及MRCP表现。结果 MRI显示肝门部肿块26例,增强动脉期大多数轻中度强化,延迟明显强化;肝门部胆管形态改变20例,肝内胆管扩张26例;MRCP显示肝门区胆管的空虚区,左右肝管在汇合前中断、肝内胆管呈中度或重度扩张,呈软藤征。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在磁共振成像上有特征性的表现,MRI及MRCP是显示胆管癌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场强MRI结合CT对肝内胆管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肝内胆管癌,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MRI平扫及MRCP检查,全部病例均行乙型肝炎全套检查和甲胎蛋白(AFP)检查,有12例行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及CA242检查.结果 CT表现中有5例动脉期病灶周边不规则环状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进一步强化,中心大片低密度坏死区,7例动脉期周边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时期逐步向心性强化,2例表现为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表现为肿块性向肝外生长,1例表现为肝内多发肿块及结节,明显强化,2例表现为肝内胆管轻度扩张,未见明显肿块,5例合并胆管结石.MRI表现中14例在T2WI上呈等、稍高信号.3例在T2WI上为明显高信号,在T1WI上为明显低信号.有1例见中心瘢痕形成,在T1WI和T2WI上均为低信号.合并结石的5例MRI仅检出2例,检出率不及CT敏感.18例病例均可见胆管扩张,13例AFP检查为阴性,12例肿瘤标记物均有明显升高.结论 肝内胆管癌在CT与MRI上表现均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分析明显有助于提高对肝内胆管癌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4.
贾天礼  林井副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4):1117-1119
目的评价低场强MRCP对胆管恶性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39例胆管梗阻恶性患者,常规T1WI、T2WI及脂肪抑制T2WI检查后,行MRCP检查,结合手术、病理结果、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9例患者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胆管及胰管扩张显示满意,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82%。3例MRCP仅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8例肝门区癌肿MRCP表现为肝门区不规则或类圆形信号缺损,肝内胆管扩张以肝门区为中心呈“枯枝”状或“蟹足”样扩张,肿块T2WI高信号。16例胆总管中段截断,胆管断端呈横形或“鸟嘴”样截断,近段胆管、肝内胆管扩张,肿块T2WI稍高信号5例;12例胆管末端截断或狭窄,胆管断端呈横形、“鸟嘴”样或“鼠尾”状截断,90%(10/12)伴“双管征”,肿块T2WI稍高信号8例。结论MRCP能较好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和病理变化,可为恶性胆胰肿瘤术前可切除性提供评价,对不可切除的癌肿行介入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和MRCP对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矬收集43例经手术稿理及临床随访证实的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l资料,其中包括肝细胞癌和肝内转移癌20例,肝门部转移瘤12例,肝门胆管癌11例。所有患者常规接爱T1WI、T2WI、T2/SPIR(脂肪抑制T2WI)及冠状位B-FFE检查后行MRCP检查。MRI、MRCP表现与临床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MRI平扫显示肝内肿块20例(4例为肝内多发肿块),肝门部转移瘤包括肿大淋巴结12例。11例肝门胆管癌中显示浸润型8例,肿块型2例。MRCP显示梗阻端的形态特征,锥状26例,截断状13例,乌嘴状4例。肝内胆管呈树枝状和软藤状扩张。结论常规MRI和MRCP结合有助于肝门自E恶性胆道梗阻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以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RI及MRCP检查诊断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诊治的4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MRI及MRCP检查,观察所有患者的检查诊断结果。结果 41例患者中,有21例患者为肿块型、16例患者为浸润型、4例患者为乳头状型,MRI显示T_1WI为等信号或者略低信号,T_2WI为等信号或者略高信号,对病灶增强扫描显示其持续强化;MRCP能够将病变胆管的形态显示出来,并显示走形存有中断或者狭窄的情况。结论肝门部胆管癌采用MRI及MRCP检查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附5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51例,采用MR平扫、MRCP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51例肝门部胆管癌均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软藤样扩张",肝门区胆管狭窄、中断或腔内充盈缺损;32例MRI肝门区可见稍长T1、稍长T2的肿块影,19例未发现明确肿块;增强扫描32例可见肿块延迟期缓慢持续强化,19例表现为管壁增厚强化、管腔狭窄。结论增强前后MRI可以显示HCC的特征性改变,如联合应用MRCP则有助于提高其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MPd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16例,采用NR平扫、NRCP及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 16例肝门部胆管癌均表现为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呈软藤样改变;14例MRI肝门区可见稍长T1、稍长T2的肿块影,2例未发现明确肿块;15例MRCP检查显示肝门区胆管狭窄、中断或腔内充盈缺损;14例增强扫描中9例行动态增强扫描及5例行常规增强扫描(相当于延迟期扫描),10例可见肿块延迟期缓慢持续强化,4例表现为管壁增厚强化,管腔狭窄;6例淋巴结肿大转移中3例也表现为延迟期缓慢持续强化。结论 MR平扫及增强扫描可显示肝门部胆管癌的特征性改变,联合应用MRCP有助于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的MRI的影像学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结果 6例具有原发性肝癌典型MRI征象,胆管癌栓表现为胆管内具肝动脉血供的柱状、结节状稍长T1稍长至中等长T2信号影,快速梯度回波正反相位T1WI序列5例可见高信号胆固醇结晶形成的环靶征或新月征,T1WI序列1例扩张肝内胆管呈高信号,远端肝内胆管呈软藤样或螃蟹状扩张,胆管壁未见明显受侵征象,癌栓分布于肝内胆管至胆总管的不同部位,5例合并门脉癌栓。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癌栓形成具有原发肿块典型的MRI表现及胆管癌栓的特征性MRI征象,结合其典型临床表现可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肝门型胆管癌的动态增强MRI表现,其中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刷检细胞学检查证实。结果21例肝门部肿块位于肝总管8例,肝总管+左(右)肝管7例,左(右)肝管6例;平扫T1WI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分别为13例(61.9%)和8例(38.1%),T2WI为高信号、稍高信号和等信号分别11例(52.4%)、7例(33.3%)、3例(14.3%),动脉期强化6例(28.6%),门脉期强化18例(85.6%),延迟期强化8例(38.1%)。远端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15例(71.4%)扩张的胆管近端呈“笔尖样”变细、僵硬,19例经MRCP发现梗阻部位。结论MRI对肝门型胆管癌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较高价值,扩张的胆管近肿块处呈“笔尖样”变细、僵硬,有助于癌肿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晚期胰腺癌的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CT和MRI检查资料。结果:中晚期胰腺癌的影像表现为胰腺肿块,肿块与正常肝实质相比,在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CT平扫呈低密度,MRI信号强度和CT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轻度强化,可见坏死及囊变,胰、胆管扩张,双管征,邻近血管和脏器受侵,肝脏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结论:CT和MRI检查对中晚期胰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判断手术可切除性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B超或CT检查怀疑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I平扫及MRCP检查。结果48例中36例得到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2例与临床综合诊断相吻合。良性梗阻21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8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以上胆总管均匀扩张,肝内胆管均呈枯树枝状扩张。恶性梗阻27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胆总管癌7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呈截断征,肝内胆管软藤样扩张;胰头癌8例,壶腹部癌6例,MRCP可见双管征。结论MRCP安全、简便、无创,结合MRI平扫对胆道梗阻}生疾病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何平  杨学俊  李建文  张剑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2):1149-1150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及胆系水成像(M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诊断价值。方法对54例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患者进行常规T2WI、T1WI、脂肪抑制T2WI序列及胆系水成像检查。结果54例中胆道结石21例(38.8%),胆道扩张17例(31.4%),胆道狭窄11例(20.3%),残留胆囊或胆囊管余留过长5例(0.09%)。结论MRCP对胆囊术后综合征具有较高的病因诊断符合率,一定程度上可取代创伤性ER-CP检查。  相似文献   

14.
张建英  张福洲  胡凌云  蒋瑾  何孔明 《西部医学》2018,30(11):1658-1661,1671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充市中心医院13例经病理及临床治疗后证实的AIP的CT及MRI特征。1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0例行磁共振成像(MRI)及薄层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结果 CT检查发现13例患者中,8例胰腺弥漫性肿大,5例局限性肿胀,呈团块样肿改变;CT平扫为均匀一致的略低密度,有9例出现明显延迟强化,8例患者胰周显示模糊,7例出现鞘膜征。10例MRI检查者在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薄层MRCP显示3例胆总管呈鼠尾状狭窄,且3例均被误诊为胆总管胰腺段占位;5例胰管呈节段性狭窄或轻度扩张,3例患者与周围血管分界不清。结论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与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根据影像学表现可对多数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MR 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肝内外恶性胆管阻塞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5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治疗证实的胆管恶性肿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MR I检查采用T1W I和T2W I常规序列,所有病例均做MRCP扫描。结果:15例患者MR I均表现为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阻塞性扩张。阻塞性病变中,胆管腺癌9例,肝细胞癌4例,转移瘤2例。阻塞部位在肝门部7例,胰腺部2例,壶腹部及十二指肠乳头部6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结论:MR I与MRCP结合能显示胆管阻塞性扩张及阻塞部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壶腹部胆管癌的直接肿块征像较少,以间接阻塞征像为主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SSFSE-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目的 评价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SSFSE-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有64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接受SSFSE-MRCP检查,其中肝外胆管结石34例,恶性胆管梗阻30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全部64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结合常规MRI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1%。结论 SSFSE-MRCP检查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快速,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 常规MRI扫描,对肝外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原发性胆囊癌的MRI表现,以提高胆囊癌诊断价值.方法 对102例资料齐全的原发性胆囊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常规的磁共振平扫、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结果 肿块型54例、腔内型26例,胆囊壁增厚型20例,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延时强化明显,DWI呈高信号,合并肝脏局部浸润38例,肝脏转移31例,胆囊结石87例,淋巴结转移64例,胆总管梗阻57例,腹水13例,胆胰管汇合异常5例.结论 MRI对原发性胆囊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单次激发屏气重T2加权厚层快速自旋回波(SSTSE)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值,并与其它传统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CT和B超)相对比。方法分析我院经临床证实的胆系结石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磁共振成像平扫、MRCP和B超检查,56人接受CT检查。回顾性分析所得影像资料,并对单纯厚层投射MRCP、厚层投射MRCP结合真实稳态进动(TrueFISP)T2WI、CT和B超诊断胆系结石的敏感性进行双盲法比较。应用计数资料的配对c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诊断肝外胆管结石,MRCP与CT、MRCP与B超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8.10,15.06,P<0.01),MRCP结合T2WI与单纯MRCP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1.33,P>0.05);诊断胆囊结石,MRCP与CT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82,P<0.05),MRCP结合T2WI与CT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2=9.09,P<0.01),而MRCP与B超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80,P>0.05)。结论SSTSEMRCP图像清晰,成像速度快,是一种诊断胆系结石安全简便、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SSTSEM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优于B超和CT,诊断胆囊结石的效果优于CT。SSTSEMRCP与TrueFISPT2WI相结合,可提高胆系结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胆系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胆系结石(胆囊结石6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肝外胆管结石11例)进行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和(或)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证实。MRCP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度T2WI扫描,结合呼吸触发及脂肪抑制技术,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全部20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19例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胆系结石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5%,其中MRCP诊断肝外胆管结石准确率为100%。结论MRCP检查成功率高,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MRI扫描,MRCP对胆系结石特别是胆囊及肝外胆管结石诊断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