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赤芍粗提物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产酸、粘附及合成胞外多糖的影响。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赤芍粗提物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的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确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再以MIC及低于MIC的4个倍比稀释浓度配制含药的胰酶解酪蛋白-植物蛋白胨-酵母提取物(trypticase-phytone-yeast extract medium,TPY)液体培养基,测定赤芍粗提物对变形链球菌产酸、粘附及合成胞外多糖能力的影响。结果赤芍粗提物抑制变形链球菌体外生长的MIC为12.5g/L;当赤芍粗提物浓度≥3.13g/L时有较明显地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粘附、合成水溶性胞外多糖的作用;当赤芍粗提物浓度≥6.25g/L时能明显抑制变形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结论达到一定浓度的赤芍粗提物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产酸、粘附及合成胞外多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蜂房粗提物对致龋菌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蜂房粗提物对致龋菌生长,产酸及产胞外多糖的影响。探讨蜂房粗提物是否能有效调节口腔菌群的生态平衡。方法 测定蜂房粗提物对3种口腔内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再测定低于MIC的4个浓度的蜂房粗提物对上述3种细菌产酸及产生水溶性和水下溶性多糖能力的影响。结果 蜂房粗提物对3种细菌的生长,产酸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产生水不溶性葡聚糖,但对糖性放线菌合成水不溶性葡聚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蜂房粗提物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生长,产酸及变形链球菌和血链球菌产生水不溶性葡聚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五倍子及其主要成分鞣酸在体外对变链菌及远缘链球菌的抑制作用,并摸索适宜剂型和浓度。方法:本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五种浓度五倍子煎剂,五倍子浸剂,鞣酸标准品抑制变链菌及远缘链球菌生长的作用。结果:65.2mL/L以上浓度五倍子煎剂,浸剂,鞣酸对变链菌及远缘链球菌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五倍子浸剂抑菌作用最强。抑菌作用随着各剂型浓度的增国而增强。结论:五倍子可以抑制变链菌及远缘链球菌生长,其中浸剂效果最优,鞣酸组效果较差,可初步推测五倍子中含有其他协同鞣酸抑菌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国际标准株UA159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液体倍比稀释法结合酶标仪测OD600值测定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利用酶标仪测定不同浓度的黄芩苷药液中变异链球菌UA159的OD600值,绘制生长曲线;计算黏附率及黏附抑制率;用结晶紫定量法测定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细菌总量的影响。结果黄芩苷对变异链球菌UA159最低抑菌浓度为12 mg/mL;随着黄芩苷药液浓度的增加,变异链球菌UA159生长速度缓慢,并且其黏附率下降,黏附抑制率增加(P<0.05)。结晶紫定量法结果显示,与菌液组相比,0、6、12 h时加入黄芩苷药液变异链球菌UA159生物膜形成量显著降低(P<0.001)。扫描电子显微镜下,0、6、12 h时加入黄芩苷后细菌总量均明显下降。结论黄芩苷能够抑制体外变异链球菌UA159的生长繁殖;同时其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黏附、生物膜形成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有机弱酸苯甲酸、苹果酸、柠檬酸对口腔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的作用,并与氟化钠进行比较;探讨上述弱酸作为防龋剂的可能性。方法 将变形链球菌Smutans Ingbritt置入含有不同浓度的氟化钠、苹果酸、柠檬酸、苯甲酸的液体培养基TSB中生长48h,测定菌液的终末pH值,推测上述弱酸对细菌产酸能力的抑制作用,结果 苯甲酸、苹果酸、柠檬酸的抑菌所需浓度较氟化钠浓度高,且具浓度依赖性。结论 氟化钠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作用最好;而有机弱酸苯甲酸、苹果酸、柠檬酸在较高浓度下,才有不同程度抑制变形链球菌产酸作用,但该浓度却有可能对牙釉质产生脱矿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载银氧化石墨烯(GO/Ag)纳米复合物对变异链球菌(S.mutans)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方法应用梯度稀释法检测GO/Ag、氧化石墨烯(GO)、纳米银(AgNPs)对变异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比较GO/Ag、GO、AgNPs对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和XTT法测定变异链球菌24 h生物膜的生成量和活性;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生物膜形态和计算24 h生物膜的活菌比例。数据以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LSD-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GO/Ag对变异链球菌的MIC为0.16 mg/mL。0.64 mg/mL GO/Ag对变异链球菌的抑菌率为(82.90 ± 4.87)%,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804,P<0.001)。而GO和AgNPs材料浓度提升至2.56 mg/mL时,肉眼观察细菌仍未见明显减少。在0.16 mg/mL GO/Ag浓度下,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生成量和活性的减少率分别为(25.12 ± 0.01)%和(38.90 ± 3.42)%,活菌比例为(42.76 ± 19.48)%,与空白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生成量= 7.274,P生成量<0.001;t活性= 7.765,P活性<0.001;t活菌比例= 10.412,P活菌比例<0.001)。 结论与AgNPs和GO相比,GO/Ag新型纳米复合物对变异链球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其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7.
中药白芨对变链菌产酸和黏附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芨水煎剂(BSD)对变链菌的产酸和黏附是否具有抑制作用,初步探讨中药白芨防龋作用的机理.方法:利用液体稀释法测出MIC值,选取MIC值以下4个浓度梯度,分别加入含有变链菌的培养基中,用pH计测定培养前后上清液的△pH值,并用比浊法观察其对变链菌黏附的影响.结果:△pH值实验前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白芨水煎剂对变链菌的黏附抑制率最高为66.67%.结论:白芨水煎剂具有抑制变链菌产酸和黏附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复方五倍子煎剂对变形链球菌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五倍子制剂对变形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五倍子、大黄、甘草等10味中草药制成煎剂(GER) ,测量其不同浓度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粘附等作用的抑制效果。结果:当GRE浓度为10 0 %时(最终浓度2 0 %W /V) ,细菌生长量仅为对照组的3 5 .6% ;粘附率下降12 .7% ;pH值升高1.5 4。药物浓度为5 0 %时(最终浓度10 %W /V) ,与对照组比较,细菌生长和粘附作用分别下降43 .8%和10 .6% ,pH值升高1.18。结论:GRE对变形链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对口腔细菌致龋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通过研究茶多酚对致龋菌生长,产酸及产胞外多糖的影响。探讨茶多酚是否能有效调节口腔菌群生态平衡,方法:测定茶多酚对三种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再测定低于MIC的4个浓度的茶多酚对三种细菌产酸及产生水溶性和水不溶性多糖能力的影响。结果:茶多配合酚对三种细菌的生长,产酸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茶多酚能够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产生水溶性葡聚糖,但对变形链球菌产生水溶性葡聚糖以及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合成胞外多糖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茶多酚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粘性放射菌和血链球菌的生长,产酸及变形链球菌产生水不溶性葡聚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甘草水煎剂对体外培养的变异链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取粒径为0.2~3.2 mm的甘草颗粒加去离子水煎煮后过滤,滤液为实验用甘草水煎剂。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在不同浓度甘草水煎剂中培养变异链球菌,分别于培养0﹑3﹑7﹑12﹑23、40 h时测定细菌悬液光密度值和培养液pH值,绘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结果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的MIC为50 mg·mL-1,浓度小于等于100 mg·mL-1的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无杀菌作用。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甘草水煎剂对变异链球菌的产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培养12 h时抑制作用最强。结论甘草水煎剂对体外培养的变异链球菌生长和产酸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