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医院病毒感染在儿科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儿科4种病毒(柯萨奇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感染的现状,建议重视对病毒感染的监测,以控制其所致的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总结近3年来本院4种病毒感染的情况。结果 近3年来本院病毒所致的医院感染占全部医院感染的30%以上,1998年8-9月份这4种病毒均出现了发病高峰。结论 有效防治病毒感染,控制其在医院的流行是医院感染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付建光  祁贤  吴斌  洪镭  张洪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288-6289,6294
目的 了解某医院的不明原因胃肠炎病例的病原学特点,为科学预防可能的流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某医院2010年12月出现胃肠炎症状的10例患者的排泄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札幌病毒、星状病毒以及肠腺病毒5种肠道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和测序分析.结果 10份粪便标本中,7例检测到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经测序分析为GⅡ.4亚型,未检测到其他病毒,确定为该病毒感染所致.结论 南京地区存在诺如病毒的威胁,导致该医院患者胃肠炎的病原是诺如病毒.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GⅡ.4亚型为主要感染亚型,应加强相应的抗病毒健康教育宣传,尤其是可能导致传播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长沙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常见病毒的流行状态。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本院儿科医学中心住院临床诊断为ALRTI的患儿1165例,采集患儿鼻咽部分泌物,应用RT—PCR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包括RSV、HRV、PIV1~3、和IFA、IFB,PCR方法检测ADV,分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病毒检出率及病毒感染与年龄、季节的关系。结果1165例患儿中,783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检出率为67.2%。其中RSV检出率27%,其次是HRV(17.4%)和PIV3(13.9%)。病毒感染的高峰在秋冬季节。不同年龄组病毒的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组病毒检出率较高为67.5%,〉60个月组病毒检出率最低为42.9%。783例中2种或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6.3%,≤12个月组混合感染检出率最高为63.7%,〉36个月组混合感染检出率仅为8.5%。结论ALRTI患儿中常见病毒感染的高峰在秋冬季节;检出的呼吸道病毒中RSV感染检出率最高,其次为HRV和PIV3;≤12个月患儿病毒感染检出率及混合感染率最高;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类型是RSV和HRV两种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系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是性传播疾病之一。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在人群中广泛存在,近10年来,其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本病具有潜伏期长、发病率高、传染性强等特点,与生殖器癌、外阴癌、肛门癌的发病有关,故已引起高度重视。目前治疗仍是物理疗法去除疣体,加其他辅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但任何方法都不能根除人乳头瘤病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硒对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的小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生中心肌损伤及死亡率的影响. [方法]昆明种小鼠常规和补硒喂养4周后,腹腔接种柯萨奇B3病毒,观察各组小鼠不同时间点心肌的病变情况、GSH-PX的活性以及21 d小鼠的死亡情况. [结果]感染后7~14 d的心肌病变最重,补硒组小鼠的心肌病理积分明显低于病毒对照组(P<0.05);GSH-PX的活性高于病毒对照组(P<0.05);补硒组小鼠的死亡率低于病毒对照组. [结论]适量的补硒能减轻柯萨奇病毒感染所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2015年3月—2018年2月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结果共纳入ARTI患者5 874例。病毒检出阳性共1 150例,检出率为19.58%。2015—2017年各年份检出率依次分别为11.48%、21.71%、21.54%。单一病毒感染患者1 131例,占阳性患者的98.35%;混合感染患者19例,占阳性患者的1.65%。检测的7种常见病毒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率最高,为11.29%。不同年龄段ARTI患者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月组呼吸道病毒检出率最高(26.37%),占阳性患者的39.83%。不同季节ARTI患者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冬季呼吸道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5.01%,其次为秋季(23.23%)。不同临床诊断ARTI患者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支气管肺炎患者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28.60%)。结论该院近3年ARTI病例中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率逐年增高,7种呼吸道病毒感染中,以RSV感染最为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多发生在秋冬季,且以1岁以下儿童为主要感染人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7.
2008年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了彻底的系统改造,从病区布局、规章制度、设备完善、消毒隔离等运行3年余,在控制医院感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血透室医院感染控制总结如下. 1血透患者感染分类 感染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与透析管路有关的感染以细菌感染为主,与血液有关的感染以病毒为主;导管感染,一般分为导管出口部感染、隧道感染和血液扩散性感染;与透析管路无关的感染包括泌尿系感染、胃肠道感染及肺部感染;与血液有关的感染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多见,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发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如何做好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方法 对医院2011年5月-2011年9月收治的17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其诊疗过程医院感染防控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具有起病急,持续高热、腹泻,明显乏力、肌肉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以及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临床特点,在做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特点做好预防控制,经治疗约10 d 17例患者中有14例痊愈、3例自动出院.结论 面对新发传染病,要加强医务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预防控制意识,同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可避免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综合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临床特征,探讨防治医院感染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儿科医院感染的疾病特点、临床特征及与医院感染发病率相关的因素.结果 儿科病房医院感染以发热、呕吐、腹泻等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为主,分别占60.00%、32.00%;临床判断以病毒感染为主占67.00%;年龄以1个月~3岁最易发生医院感染,占所有医院感染病例的68.37%;发病高峰以冬春季节为主,占61.00%,且陪护人员患病易导致患儿发生交叉感染(64.00%);住院时间越长,医院感染发病率越高.结论 儿科病房医院感染以病毒感染所致常见病为主,缩短住院时间、分类收治、避免接触感染及防止陪护人员交叉感染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据统计[1],急性呼吸道感染中90%~95%是由病毒所致,其重要性显然超过细菌等其他微生物。而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不能合理有效地用药。为了解本地区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情况,作者采用病毒单克隆抗体桥联酶标法(APAAP)对178例拟诊为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患儿进行病毒抗原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来源 均为本院1994年2月~1995年12月住院病人拟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年龄10d~7岁,其中男123例,女55例。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龙岩市流感样病例的病原体分布特点及流行特征,为其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以龙岩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8年采集送检的流感样病例标本为对象,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多种病原体检测。结果龙岩市2018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167份,病原阳性率40.7%(68/167)。68例阳检病例以1种病毒感染为主(88.2%),其次为2种病原体感染(10.3%)和3种病原体感染(1.5%);累计检出病原体77珠,其中以流感病毒占32.5%、其次为鼻病毒占18.2%、腺病毒占13.0%和肺炎支原体占13.0%。不同年龄组检出的病原分布略有不同,≥5岁年龄组检出病原前4位为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而5岁年龄组的为鼻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和副流感病毒。结论龙岩市流感样病例病原阳性率40.7%。流感病毒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鼻病毒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春季应关注人偏肺病毒感染。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例应关注腺病毒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2.
控制SARS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本院控制SARS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经验. 方法对本院2003年开设的3个SARS隔离病区在控制SARS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中采用的各种措施进行分析. 结果我院在收治SARS患者的过程中,实现医护人员和患者零感染、患者零死亡、治愈率100%的目标,有效控制了SARS的医院感染. 结论我院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是有效应对本次疫情的保证;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控制SARS医院感染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毒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其流行规律。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集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喘息支气管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咽拭子或鼻咽分泌物标本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在701份标本中,病毒阳性382份,阳性率54.5%,感染患儿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占首位,达29.0%,其次是流感病毒,占22.7%,鼻病毒占14.5%,副流感病毒占12.7%,腺病毒达到8.2%,>2种的病毒混合感染达17.5%。结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50.0%为病毒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及鼻病毒等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混合感染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联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诊治时应根据所感染病原体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991-1995年,我省流感病毒分离情况详见表1。1991年的病毒以甲1(H1N1)型占优势。1992、1993、1995年均以甲3(H3N2)型占优势。1994年以乙型流感病毒占优势。1991年夏天,以甲1(H1N1)型病毒感染所致散发病例为主,秋天,即以乙型病毒散发病例为主,1992-1993年甲3(H3N2)型病毒较活跃,夏季多为甲3(H3N2)型病毒感染,秋季即乙型病毒感染较多。1994年春,乙型流感较活跃,夏天,除了乙型病毒继续传播外,也有甲1和甲3型病毒混合感染。五年来甲1(HINI)亚型病毒抗原性非常稳定,抗原性仍类似于甲1/京防86-1。甲3(H3NZ)…  相似文献   

15.
Epstein-Barr(EB)病毒属疱疹病毒群,是一种普遍感染人类的病毒,具有潜伏与转化的特征,因其与越来越多的恶性肿瘤相关,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儿童EB病毒感染临床表现较为多样,与其相关的疾病很多,易误诊.近来有关EB病毒致死性的报道越来越多,涉及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非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3大类[1].为提高诊治水平,现将两家医院2001~2003年收治的225例EB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EB病毒(EBV)DNA的检出率,了解儿童EB病毒感染情况,以及与性别、年龄和季节的关系,以有效的预防EBV感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8 348例疑似EBV感染患儿EBV-DNA检测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8 348例疑似EBV感染患儿总体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其病因复杂,不单纯为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感染,还有食饵性、长期使用抗生素所致的菌群紊乱及消化功能异常所致,其中感染因素主要为病毒感染,所以很大一部分患儿应用抗生素无效.  相似文献   

18.
1.根据目前的IFAT方法检测我国22省、市、自治区临床上诊断为EHF的病人血清抗体水平结果,我们认为我国各地所发生的EHF可能是由具有共同抗原性的EHF病毒感染所致。
2.不同地区不同种自然感染EHF病毒的鼠肺抗原片,应用IFAT方法,可以用于EHF的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3.EHF疫区健康人群中存在EHF病毒隐性感染。其阳性率为3.23%。  相似文献   

19.
某机关医院感染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院是一所主要收治省级机关干部的综合性医院 ,为降低和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了解和分析医院感染的特征是十分必要的 ,现将该院近 3年发生医院感染的 14 0例患者回顾性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为医院近 3年收治住院的 3 2 3 6例机关干部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所有患者。1 2 调查方法 检索医院近 3年来住院的所有省级机关干部的病历 ,查看感染个案登记表 ,按发生感染的原发基础疾病、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进行统计并找出其特征。2 结果2 1  3 2 3 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者 14 0例 ,发生感染的次数为162例次 …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喉炎患者肺炎支原体和EB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2017年4月406例急性喉炎住院患儿作为急性喉炎病例组,另选406名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儿童急性喉炎患者根据是否感染肺炎支原体分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未感染组,根据是否感染EB病毒分为EB病毒感染组和EB病毒未感染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CD_3~+、CD_4~+、CD_8~+百分比。结果 406例急性喉炎住院患儿中,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89例,占21.9%,发生EB病毒感染40例,占9.9%;急性喉炎病例组患儿CD_8~+百分比低于对照组(t=17.364,P0.001),CD_4~+/CD_8~+比值高于对照组(t=4.893,P0.05),两组CD_3~+、CD_4~+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未感染组CD_3~+、CD_4~+、CD_8~+、CD_4~+/CD_8~+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B病毒感染组和EB病毒未感染组CD_3~+、CD_4~+、CD_8~+、CD_4~+/CD_8~+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喉炎患儿常伴有肺炎支原体和(或)EB病毒感染,并导致CD_8~+百分比的降低,CD_4~+/CD_8~+比值的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