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璐璐  钟永志  张光玲  谢明惠  苏卫华  陈浩梁 《农药》2020,59(7):528-531,546
[目的]筛选高效低毒药剂防治入侵安徽省的草地贪夜蛾。[方法]评价了6种药剂对入侵安徽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室内杀虫活性和田间防效。[结果]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室内杀虫活性最高、田间防效最好,48 h的LC_(50)值为0.070 mg/L,7、14 d的大田防效分别达到91.90%和92.78%;其次是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和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而8000 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80亿cfu/mL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和100亿cfu/g白僵菌原粉粉剂对安徽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杀虫活性和田间防效均较低。[结论]在安徽地区,可选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防治花椰菜鳞翅目主要害虫的有效药剂,2018年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6%虫肼·茚虫威乳油和35%甲氧·茚虫威悬浮剂速效性和持效性良好,药后1 d、10 d防效均大于85%。11%甲维·虱螨脲微乳剂、10亿PIB/mL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和10%顺式氯氰菊酯·虱螨脲乳油的持效性较好,其药后10 d的防治效果均大于90%。推荐使用茚虫威和虫酰肼、甲氧虫酰肼的复配制剂防治花椰菜鳞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3.
4种药剂对甘蓝几种主要鳞翅目害虫的田间控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4种药剂对甘蓝上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菜青虫等主要鳞翅目害虫的防效,并对其田间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SC 600 g/hm2对4种害虫的整体控制效果最好,药后3 d防效均在91%以上,且对小菜蛾防效显著高于其他3种药剂。20%氟苯虫酰胺WG 150 g/hm2的整体防效次之,除对小菜蛾的防效显著低于5%氯虫苯甲酰胺SC外,对其他3种害虫的防效则与氯虫苯甲酰胺相当。150 g/L茚虫威SC 250 g/hm2对菜青虫的速效性最好,药后1 d的防效即达88.36%,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对其他3种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C 375 g/hm2对斜纹夜蛾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比较差,药后7 d最高防效分别为75.92%和66.63%,均显著低于其他药剂。  相似文献   

4.
李广伟  张建萍  陈静  徐志超  陈军 《农药》2007,46(7):486-488
室内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了9种杀虫剂对双斑萤叶甲成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氟虫腈、噻虫嗪、硫丹、啶虫脒、吡虫啉、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6种杀虫剂对该虫有较高的毒性,LC50分别为0.3593、1.9896、3.3681、7.4012、8.906mg/L和1.31×108PIB/L。田间试验表明,制剂用量5%氟虫腈SC112.5g/hm2、25%噻虫嗪WG225.0g/hm2及生物制剂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450.0g/hm2都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前两种药剂持效期长,药后7d防效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5.
苜蓿银纹夜蛾多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对蔬菜的主要害虫甜菜夜蛾、小菜蛾等杀虫效果明显,对人体和自然环境无毒无害。介绍了苜蓿银纹夜蛾多核衣壳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的工艺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6.
陈敏  李凌云  栾炳辉  王洪涛  王培松 《农药》2020,59(4):300-302
[目的]为明确9.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甘蓝主要害虫小菜蛾、菜青虫的防治效果。[方法]2018、2019年于山东烟台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9.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15、20、24 g a.i./hm^2,药后7 d对甘蓝小菜蛾、菜青虫防效分别达90.79%、92.76%以上,防效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加强。[结论]9.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可作为防治甘蓝小菜蛾和菜青虫的高效理想药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甘蓝甜菜夜蛾防治药剂氯虫苯甲酰胺的替代产品。[方法]每种药剂采取登记用量上下限作为试验剂量,用喷洒药剂悬浮液的方法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施药后3 d,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60 g a.i./hm2防效97.87%,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30 g a.i./hm2防效96.11%,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3.75 g a.i./hm2防效95.30%;药后15 d 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60 g a.i./hm2防效89.86%,200 g/L四唑虫酰胺悬浮剂30 g a.i./hm2防效88.07%,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3.75 g a.i./hm2防效80.81%。[结论] 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防治甘蓝甜菜夜蛾对作物安全,在氯虫苯甲酰胺抗性较强的地区,建议选择四氯虫酰胺和四唑虫酰胺作为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防治水稻大螟的有效药剂,开展了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等7种药剂防治水稻大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 1 200 mL/hm~2、10%阿维·甲虫肼SC 1 200 mL/hm~2、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WP 6 000 g/hm~2等3个药剂处理对3代大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保穗效果良好。34%乙多·甲氧虫SC 450 mL/hm~2、33%阿维·抑食肼WP 600 g/hm~2对大螟有一定防效。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 1 500 mL/hm~2和20%阿维·二嗪磷EC 1 500 mL/hm~2防效较低。  相似文献   

9.
以甜菜夜蛾为试虫,研究了荧光增白剂OB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荧光增白剂OB能显著提高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毒力。在0.10%~0.90%的浓度范围内,增效作用随着荧光增白剂OB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持平。添加量为0.50%时,就可达到较好的增效效果,然而荧光增白剂OB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随着供试昆虫虫龄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胡冬松  赵灵杰  郁季平  邢家华 《农药》2020,59(3):226-227
[目的]明确氯氟氰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活性以及田间防效。[方法]采用浸叶法和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测定了氯氟氰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活性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氯氟氰虫酰胺药后48 h对草地贪夜蛾的LC50值为0.2957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氯氟氰虫酰胺悬浮剂在剂量为15、30、45 g a.i./hm2时,药后1、3、7 d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分别为75.1%~89.4%、86.1%~97.5%、92.2%~99.0%。[结论]氯氟氰虫酰胺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效,可以用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李凌云  栾炳辉  陈敏  王培松  王英姿 《农药》2020,59(7):523-524,536
[目的]评价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方法]2016—2017年喷雾法于山东省海阳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33~66 g a.i./hm~2对黄瓜白粉病防效显著,药后9 d防效为88.15%~92.84%,末次药后11 d防效为89.75%~94.86%,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10%环氟菌胺悬浮剂。[结论]11%戊唑醇·环氟菌胺悬浮剂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之一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氟啶虫胺腈对褐飞虱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仁魁  邹华娇  吴德飞 《农药》2012,51(8):619-620
[目的]明确240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对褐飞虱的田间控制作用及最佳使用剂量。[方法]采用田间喷雾法,对氟啶虫胺腈37.5、50、75、100 ga.i./hm2四种不同剂量处理防治褐飞虱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37.5、50ga.i./hm2两种剂量处理,药后1~3 d对褐飞虱的防效为51.42%~68.51%,药后7~14 d的防效为61.00%~79.10%,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12.5ga.i./hm2剂量处理相比,速效性相当,但持效性差;而75、100ga.i./hm2两种剂量处理,药后1~3 d防效为67.18%~74.11%,药后7~14 d防效为81.26%~89.22%,与对照药剂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12.5ga.i./hm2剂量处理相比,速效性更好,而持效性相当。[结论]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75~100 ga.i./hm2剂量喷雾处理,能有效控制褐飞虱的发生为害,可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农药》2016,(10)
[目的]明确3.6%烟碱·苦参碱CS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田间控制效果及使用剂量。[方法]采用喷雾法测定3.6%烟碱·苦参碱CS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田间防效。[结果]该药剂在18.0、24.0 g a.i./hm~2时,药后1~7 d对苜蓿蚜虫的防效为93.3%~98.5%和95.3%~99.4%,防效均显著好于12.0 g a.i./hm~2剂量和2种对照药剂。该药剂在12.0、18.0、24.0 g a.i./hm~2时,药后1~7 d对苜蓿蓟马的防效分别为84.7%~95.8%、94.8%~96.6%和95.6%~98.6%,防效显著好于2种对照药剂。[结论]3.6%烟碱·苦参碱CS对苜蓿蚜虫和蓟马均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其使用剂量为12.0~18.0 g a.i./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农药》2021,(7)
[目的]确定12%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配方。[方法]采用湿法研磨工艺,通过对粒径、黏度、分散性、析水率等指标检测,确定润湿分散剂、增稠剂、防冻剂各组分的最佳配比。采用田间药效试验,验证对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确定了12%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配方的最佳配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虫螨腈10%,DSC-2006 2.5%,W-10 1.0%,4913 2.5%,乙二醇4.0%,黄原胶0.2%,硅酸镁铝0.7%,消泡剂QS-308 0.2%,去离子水补足至100%。该悬浮剂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较好,使用量为18 g a.i./hm2对小菜蛾防治效果尤佳,药后3 d的防效为70.12%,药后7 d的防效为82.67%,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结论]该配方制得的12%甲维盐·虫螨腈悬浮剂贮存稳定性好,分散性优,各项指标均符合检测要求,生物活性较高,为甲维盐和虫螨腈复配悬浮剂配方的研发提供参考数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悬浮剂1400倍、10%除尽悬浮剂1400倍、20%美满悬浮剂20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5%抑太保乳油1400倍等杀虫剂对花椰菜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长,对蔬菜安全;药后3d防效在84.80%~92.96%;药后7d防效在87.92%~95.61%;药后10d防效在87.22%~93.77%。这6种杀虫剂是防治蔬菜小菜蛾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6.
陈美航  鲁道旺  罗海荣  唐红  刘鹏 《农药》2023,(2):151-153+156
[目的]筛选出有效防治天麻地下害虫的药剂。[方法]将2%吡虫啉颗粒剂、1%噻虫胺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5%二嗪磷颗粒剂、1%氟氯氰菊酯颗粒剂、2%联苯菊酯·噻虫胺颗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5亿PIB/g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剂、10亿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颗粒剂这10种药剂对天麻地下害虫进行田间试验。[结果]供试的10种药剂对天麻地下害虫都有好的防治效果,其中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的剂量为18.0 kg/hm2时,对天麻地下害虫防治效果最好(90.13%),产量为6.4 kg/m2,增产率为28.0%;当剂量为30.0 kg/hm2时,联苯菊酯·噻虫胺颗粒剂和2%噻虫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对天麻地下害虫防治效果次之,产量分别为6.0、6.2 kg/m2,增产率分别为20.0%和24.0%。其他药剂对天麻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均较差。[结论]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是防治天麻地下害虫的理想药剂,不仅能有效防治天麻地下害虫的为害,还可以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防治危害紫云英的苜蓿叶象甲,笔者测定了5种杀虫剂对叶象甲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喷施10%联苯菊酯乳油30 mL防治苜蓿叶象甲幼虫,速效性和持效性优异,药后7 d和14 d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2.2%和98.2%;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0 mL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 mL的防效次之,药后14 d平均防效分别为86.5%和69.8%;喷施10%虫螨腈悬浮剂50 mL防治苜蓿叶象甲速效性好,药后7 d平均防效为62.4%;喷施5.7%甲维盐水分散粒剂10 g持效性好,药后14 d平均防效为83.4%。  相似文献   

18.
《农药》2016,(12)
[目的]明确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苹果红蜘蛛的防治效果,为农药登记及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4、2015年以当地常用药剂15%哒螨灵乳油为对照药剂,在苹果树上进行该药剂防治苹果红蜘蛛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43%联苯肼酯悬浮剂除最低剂量(有效成分160 mg/L)药后1、5、10 d的防效低于对照药剂外,其高剂量(有效成分240 mg/L)和中剂量(有效成分200 mg/L)药后各天的防效均显著高于或相当于对照药剂。[结论]43%联苯肼酯悬浮剂对苹果红蜘蛛有良好的速效性,持效期可达10 d以上,且对苹果蚜虫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田间试验中阿维菌素及其混剂对棉花棉铃虫、柑桔红蜘蛛、蔬菜甜菜夜蛾理想的防治效果。即 :1 .8%阿维菌素EC80ml/ 667m2 ,药后 7d对棉铃虫的防效达 90 %以上 ,保蕾铃效果在 89.5%左右 ;0 .9%阿维菌素EC50 0 0倍 ,药后 3d对柑桔红蜘蛛的防效为 92 .9% ,略高于化学药剂 1 5%哒螨酮EC30 0 0倍的防效 (90 .8% ) ;1 .2 %高渗阿维·高氯EC4 2~53ml/ 667m2 ,药后 5~ 7d对甘蓝甜菜夜蛾的防效均在 90 %左右 ,比两单剂 0 .9%阿维菌素EC50ml/ 667m2 和 4 .5%高效氯氰菊酯EC4 5ml/ 667m2 高出 2 .7%~ 5.7% ,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并能提高初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黑刺粉虱和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喷雾法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2种茶园害虫防治效果良好,30、40、50 mg/kg处理药后14 d对黑刺粉虱和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效分别为87.25%~90.80%、83.63%~88.84%,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 g/L联苯菊酯EC40 mg/kg处理(防效分别为83.61%、79.37%)。[结论]10%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是防治黑刺粉虱、小贯小绿叶蝉的理想药剂,推荐使用剂量为30~5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