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实地调查,对沈阳市5个城区中部分利用全民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揭示中老年人通过全民健身路径进行体育锻炼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了解利用全民健身路径进行锻炼的中老年人对健身路径的认识和评价,并对如何使全民健身路径更好地为沈阳市中老年人服务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沈阳市得到更好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西安市体育锻炼群体及"全民健身路径"利用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西安市各个晨晚练点锻炼群体体育活动的特征、体育人口的构成、利用"全民健身路径"锻炼状况等进行分析.认为目前西安市体育锻炼群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体育活动缺乏组织者和管理者,场地设施不足,居民的健身意识不高等.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引导居民进行体育活动从而带动其他全民健身示范点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全民健身路径”产品性质及供给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我国推出了全民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建设项目.自1997年第一批"全民健身路径"建成以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政府是当前"全民健身路径"的主要供给主体.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对"全民健身路径"的产品性质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政府与非政府供给方式的可行性.主要观点为:"全民健身路径"是一项公共产品,它可由政府、社区、非营利性组织联合供给.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更加突出。全民健身路径的开展给老年人提供了一种绿色、健康的锻炼方式。但老年人在全民健身路径实际锻炼中,面临诸多问题。文章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制定老年人在全民健身路径中的运动处方,及对锻炼方法提出改进和建议,为老年人在全民健身路径锻炼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对南京市238名普通残疾人和98名管理干部进行调查,目的是了解残疾人群众体育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残疾人体育人口远低于健全人体育人口比例;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以个人或家庭为主;锻炼方式主要是步行、在社区健身路径或健身点锻炼、在家做简单运动等;体育锻炼的场所主要集中于家中、社区健身路径或健身点、马路空地和公园、公共绿地或广场.影响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较多,残疾人和管理者对于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对2000年辽宁省国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锻炼的主要场所、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以及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周锻炼的次数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找出了在体育锻炼中存在的问题,为我省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以及辽宁省的全民健身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从锻炼的动机、场所、时间、时段、频率、项目以及体育消费水平等方面对吉首市区女性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影响女性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客观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化的对策研究,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以期为吉首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8.
加强体育锻炼过程控制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体育锻炼效果。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控制理论中的反馈等基本原理,结合体育锻炼的基本规律和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对体育锻炼过程控制进行研究。以适应在世界范围兴起的大众体育的健身热潮,为有效贯彻《全民健身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市区全民健身工程的使用与管理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以期全面了解延安市全民健身工程的使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对全民健身工程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使这项工程在居民体育锻炼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郭宁 《体育风尚》2023,(9):146-148
全民健身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战略,旨在促进全民健康,提高国民体质。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重要实现途径和表现形式,具有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学生的锻炼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人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而且大多数人喜欢由单人就可以参加的项目,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和宣泄情绪。  相似文献   

11.
宗延伟  张应龙 《体育世界》2014,(2):59-60,63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市区全民健身工程的使用与管理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以期全面了解延安市全民健身工程的使用与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对全民健身工程的规划、建设、使用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使这项工程在居民体育锻炼过程中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浙江省新农村村民参与健身路径工程锻炼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得出:浙江省新农村村民参与全民健身路径锻炼以晚饭后锻炼者为多,持续时30min以上者超过40%,锻炼频率不高,经常锻炼者为27.3%,村民基本能掌握健身路径的使用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损伤出现,主要原因为使用不当和动作出错,他人致伤及器材损坏致伤值得重视,持续发展村民参与健身路径锻炼需要科学的指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健身意识与健身行为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江苏地区724名居民的调查,分析研究了江苏地区居民对健身重要性的认识、态度、健身锻炼的现状以及影响居民积极锻炼的主要因素等问题。结果表明,江苏地区居民对体育锻炼健身意义的认识和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不一致性,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居民主观因素外,客观上场地设施的限制及没有科学的指导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还应进一步宣传全民健身意义,强化主体意识,进而影响其行为。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乡村农民体育锻炼的现状,研究全民健身发展情况。本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乡村农民体育健身和锻炼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我全民健身计划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对晋中市城区的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使用、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表明,晋中市城区健身路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健身路径的设置建设不合理、健身路径数量小种类少、锻炼者盲目使用健身路径、锻炼人群两极分化、锻炼时间频率不足、健身路径使用的季节性差异大、健身路径管理维护不健全、指导人员缺乏等。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为晋中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引导襄垣县居民科学进行健身路径应用,促进和推动晋中市全民健身运动的良好发展,并为晋中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使用、管理现状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城市社区空巢老人体育健身现状及体育需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闲暇时间得不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大多数空巢老人的休闲生活被电视、媒体所占有,没有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全民健身运动中;体育项目主要集中在步行跑步、棋牌、健身路径和健身操,而篮球、网球、排球等运动技术和场地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参与人数较少;部分空巢老人已经能够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倾向于集体锻炼;社区成为城市空巢老人首选的体育锻炼场所,体育公共服务购买意识不强;体育锻炼价值取向主要是强身健体和消遣娱乐。以期为老龄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以及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太原市城区全民健身路径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近几年随着全民健身路径的推广,促进了"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与落实,增强了人们的健身意识,提高了人们的健身水平,改善了人民群众健身的条件,丰富了群众参加健身的内容和文化生活,但是全民健身路径的种类、安排、管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多数锻炼者缺乏科学锻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职业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已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职业青年体育锻炼人数与比例、锻炼目的、锻炼意识、锻炼场所、锻炼的变化特点、锻炼时间段、锻炼时间、锻炼周频率与强度、锻炼项目、锻炼组织形式及影响职业青年体育锻炼因素等方面。文章对目前职业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的局限性和继续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对职业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探讨全民健身情境中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的凝聚力特点。以9个案例共49份访谈文本的编码分析,提出自发性体育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内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又对56个自发性锻炼群体共497名锻炼成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与验证性因素分析,对理论框架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自发性锻炼群体的凝聚力包括领队吸引力、积极交往、任务协作、价值认同与资源共享5个维度,它们从个体、团体和组织3个水平上构成了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内容;锻炼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动力爱好、群体锻炼氛围、团队建设、活动组织、经费收支、组织发展保障等,它们从个体、团体、组织与社会4个层面上构成了自发性锻炼群体凝聚力的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对福建省19条“全民健身路径”锻炼者的情况及社会效益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 全民健身路径”促进了“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和落实;促进和提高了人们的健身意识; 锻炼人群、年龄、文化层次、锻炼方式多样化;“全民健身路径”的设计、布局、管理有待 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