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妇科病人术后配合PCA泵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阚新杰 《吉林医学》2007,28(6):782-782
传统的术后镇痛法是根据病人的需要间断肌肉注射或持续滴注止痛药,但这种被动的镇痛效果常难以令人满意.术后自控镇痛泵PCA是70年代初问世的一种全新的术后镇痛模式,自9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传统镇痛方法相比,PCA泵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同时对其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科对妇科患者术后使用PCA泵采取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控镇痛泵镇痛自70年代由Shech Zer提出,90年代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PCEA对剖宫产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关于镇痛的基础研究大体是从脑刺激镇痛、针刺镇痛,吗啡镇痛三个方面进行的。60年代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各种镇痛产生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种种镇痛现象都是在实验条件下激活了内源性镇痛系统而产生的。也就是说在脑刺激。针刺穴位或应用吗啡的情况下,激活了脑内各个与镇痛有关的核团,这些核团发出的纤维直接或间接地下行到脊髓,对伤害性信息在脊髓的传递发生了抑制作用。这种作用称为伤害性信息的下行抑制。当然,对伤害性信息上传的抑制也可以发生在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关于神经递质(包括神经肽)在痛觉调制中的作用有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工作。早在30年代就有人提出吗啡的镇痛作用可能与中枢胆碱能系统有关。50年代又发现脑内单胺类递质减少能对抗吗啡镇痛。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利用影响中枢神经递质或肽类的工具药和刺激、损毁等手段,对参与痛觉调制  相似文献   

5.
曲马多皮下镇痛与杜冷丁效果比较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  赵光玉 《重庆医学》2005,34(4):629-630
传统采用杜冷丁作为妇科术后病人镇痛剂.根据病人需要间断肌肉注射或持续静脉滴注杜冷丁止痛药,这种被动的止痛效果常难以令人满意[1].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on,PCA)是70年代初问世的一种全新的术后镇痛模式,自9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经过对妇科5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病人分组应用自控镇痛泵皮下给药(PCSA)和杜冷丁肌肉注射的对比观察,发现PCSA的镇痛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轻,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自控镇痛是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术后镇痛模式,自90年代以后广泛应用于临床,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我科针对妇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所带来的新情况、新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镇痛应警惕呼吸抑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椎管内应用吗啡镇痛源于脊髓内阿片受体的发现。上世纪70年代末国外开始报道椎管内注射吗啡用于肿瘤患者的镇痛和手术后镇痛。我国紧随其后于80年代初,中华麻醉学杂志等期刊陆续报道此方法。在这近30年的过程中椎管内吗啡用于镇痛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即便很小的剂量,其镇痛效果也很好,且持续时间甚长,故为麻醉科医生和患者所乐用。  相似文献   

8.
电针镇痛与经皮电刺激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刺作为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经皮电刺激(TENS)却是70年代早期主要是在西方开始应用的一种新的外周刺激镇痛技术,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以皮肤表面电极代替了经典针刺时需插入穴位肌肉内的针形电极。本工作以辐射热引起的甩尾反射作为痛指标,比较了大鼠同一部位应用电针(EA)和TENS的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术后镇痛法是当病人感觉疼痛时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止痛药,但这种传统的镇痛方法常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病人自控镇痛(PCA)是70年代问世的一种全新的术后镇痛模式,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2000年以来使用PCA泵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据文献记载,我国针刺镇痛研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50年代起,我国的针灸、外科和麻醉医生就相互配合,把针刺镇痛研究创造性地运用到外科手术领域中,并获得了成功,开创了我国针刺麻醉研究的新课题。60年代和70年代,针刺麻醉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针麻施行肺切除术首先通过了国家科委的鉴定,使得针刺麻醉在临床上普遍开展起来,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由此而揭开了原理研究的序幕,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80年代为巩固、提高的年代,针麻研究被列为国家“七五”重点攻关项目之一。首先在临床上着重进行了针麻手术适应症、穴位选释、规范化研究及针刺复合麻醉等项目的研究,并  相似文献   

11.
镇痛是围手术期的一个重要问题[1],近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病人自控镇痛 (Patientcontrolledanal gesia ,PCA)是 70年代初问世的一种全新的术后镇痛模式 ,自9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 ],其所表现的优越性已得到广泛认可 ,我院近年来在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松解术  相似文献   

12.
病人自控镇痛(PCA)是70年代初问世的一种全新的术后镇痛模式,自90年代以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传统镇痛方法相比,PEA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可根据不同个体对止痛药的需求而投放用药等优点。从2004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妇产科406例术后患者接受了PEA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吗啡,布比卡因用于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术后镇痛技术.我院自1997年10月以来,在术后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达50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细胞移植镇痛,是近年来慢性疼痛治疗领域的一个热门新课题。其主要手段是将一些特殊的细胞(如嗜铬细胞等)移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调节区域,通过细胞持续分泌镇痛物质,产生长时程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乔东  张海波  高崇荣 《广东医学》2002,23(Z1):126-127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细胞移植镇痛,是近年来慢性疼痛治疗领域的一个热门新课题.其主要手段是将一些特殊的细胞(如嗜铬细胞等)移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调节区域,通过细胞持续分泌镇痛物质,产生长时程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以来硬膜外吗啡镇痛用于剖腹产术后镇痛非常广泛,但多数是单次注药,我们证实术毕一次性硬膜外注入吗啡3mg 氟哌啶2.5mg 生理盐水5ml,用于妇产科术后镇痛,可达到50%患者术后无疼痛,但剩余  相似文献   

17.
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型镇痛技术,国外广泛用于各种急性疼痛的治疗。我科从1997年起将澳大利亚(GoMedical Industrise pty,Ltd)生产的一次性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泵用于术后患者的镇痛,并改良用于硬膜外,本文就硬膜外和静脉PCA与传统方法比较,观察镇痛效果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自控镇痛(PCA)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利用微电脑在现代医学中推行的一种新型的镇痛技术.选择合理的镇痛方法处理术后疼痛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伤害性刺激,避免机体躯体性和内分泌不良反应,加速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我们对骨科手术后患者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由前脑通过缰核的下行通路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刺可以引起机体产生广泛的良好影响,镇痛效应是它的主要影响之一。临床上广泛应用针刺缓解慢性疼痛,减轻急性疼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有关针刺效应的原理研究,长期以来吸引着国内外不少学者的注意。我国对于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自50年代末期针刺麻醉临床应用之后,即已有计划地开展。到了70年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了迅猛的发展,研究的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是从所有有关的学科,都在采用可能的现代手段去研究它。从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知识和现有有关资料分析判断,针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比2007年到2011年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能有效降呼吸系并发症,从而减轻病人的负担.方法病例选自我院2007年底到2011年底手术后的病患者,采用自控镇痛泵和常规止痛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对手术患者术后降低呼吸系并发症有效,还可以为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资料和可靠的依据,也可对护理工作提供很好的指导,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