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比较认知行为治疗(CBT)、西酞普兰和CBT+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疗效。方法: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CBT组、西酞普兰组和CBT+西酞普兰组。采用HAM D量表在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进行有效率评价。结果:CBT组、西酞普兰组和CBT+西酞普兰组4周有效率分别为43.3%、70%和80%,8周有效率分别为66.7%、76.7%和86.7%。结论:CBT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效果更好且需要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2.
黄继蔷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819-2820
目的:比较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诊断为抑郁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和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西酞普兰不良反应少。结论: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抗抑郁药,适合老年患者应用。  相似文献   

3.
氟西汀与其联合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氟西汀与氟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择14-19岁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和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组(联合组),用BD I和HRSD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第6周和12周,氟西汀组有效率为52%和67%,联合组为61%和84%。结论:心理治疗联合氟西汀治疗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氟西汀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西酞酱兰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西酞酱兰组和氟西汀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西酞酱兰组与氟西汀组疗效相仿;疗后HAMD总分均有显著减少,西酞酱兰显效快,不良反应小。结论:西酞酱兰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5.
氟西汀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氟西汀合并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将符合条件的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合并阿米替林组和氟西汀组,各35例。结果:合用组和氟西汀组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前者比后者副反应明显增多。结论:氟西汀合并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并不比单一用药好。  相似文献   

6.
长春西汀治疗血管性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VD患者42例随机分为长春西汀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给予长春西汀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的瑞文测验联合型(CRT)及临床记忆量表(CMS)评分。结果:长春西汀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无明显好转。结论:长春西汀对改善VD患者的认知障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氟西汀和氯丙咪嗪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8例强迫症患者分别应用氟西汀或氯丙咪嗪治疗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氟西汀和氯丙咪嗪疗效相近,两者差异无显著性,但氟西汀不良反应低于氯丙咪嗪。结论:氟西汀与氯丙咪嗪对强迫症均有较好疗效,但氟西汀有服用剂量小,使用方便,副反应较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舍曲林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的:评价舍曲林与氟西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和分析。方法:将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104例门诊与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平分两组,分别给予舍曲林和氟西汀治疗,疗程10周。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舍曲林与氟西汀对抑郁症治疗接近,但舍曲林可改善强迫状态、改善社交焦虑、不良反应明显低于氟西汀。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惊恐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58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西酞普兰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定期评定疗效,疗程6个月。结果:西酞普兰并认知行为治疗后病人HAMA评分和减分率与单用西酞普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治估疗惊恐障碍疗效优于单独西酞普兰治疗。  相似文献   

10.
李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5840-5841
目的:评价米氮平与氟西汀对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6例首次住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选用米氮平、氟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最表、焦虑量表(HAMD、HAMA)评分观察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米氮平组于治疗第一周HAMD和HAMA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氟西汀组于治疗第二周HAMD评分、第四周HAMA评分差异显著(P〈0.01)。米氮平组、氟西汀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4%、39.3%。结论:米氮平较氟西汀抗抑郁作用起效早,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张爱平 《华西医学》2001,16(1):51-52
目的:研究氟西丁治疗隐匿性抑郁症(MD)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用Zung量表总粗分大于40分,有2种以上躯体症状者,服用氟西丁20mg~40mg/日,4周后作自身前后对照。结果:氟西丁治疗4周后,治疗总显效率为87.5%,各躯体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3.8%~97.4%,副作用极少。结论:氟西丁治疗M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针灸解郁方治疗抑郁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4):8348-8349
目的:比较针刺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组以头体穴并用,针刺1次/d,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0次;西药组氟西汀治疗亦30d。结果:两组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与氟西汀相当,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治疗眩晕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34例眩晕综合征患者,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每次3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qd,疗程3d。结果:长春西汀对头晕总有效率为91.2%,对呕吐总有效率93.8%,对耳鸣总有效率为87、5%。无明显不良的反应。结论:长春西汀治疗眩晕综合征,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生物学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安罗替尼以及地西他滨+安罗替尼处理MM细胞系和原代细胞,CCK-8法检测两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协同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c-Myc蛋白的影响。结果:地西他滨和安罗替尼单药均能有效地抑制MM细胞系NCI-H929和RPMI-8226的增殖,并且诱导细胞凋亡;两药联合组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效果明显强于单药组。两药联合在原代MM患者细胞中也显示出较强的细胞毒性。地西他滨和安罗替尼能够下调MM细胞中c-Myc蛋白的水平,并且联合用药组的c-Myc水平最低。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安罗替尼能够有效地抑制MM细胞的增殖并且诱导其凋亡,这为地西他滨联合安罗替尼治疗MM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金花  金守男  李美子 《中国康复》2011,26(4):282-283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对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及焦虑症状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均给予常规降血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加服西酞普兰20mg,每日1次。结果:治疗12周后2组HAMA、HAMD评分及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减低,观察组更明显(均P〈0.05,0.01)。结论:加服西酞普兰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症状,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黄寅平  姚建军  季庆 《中国康复》2005,20(4):251-252
目的:探讨穴位刺激调控法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方法:6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氟西汀治疗,研究组同时行穴位刺激调控法。采用强迫症量表(Y—BOC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8周末时分别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Y—BOCS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更明显。结论:穴位刺激调控法合并氟西汀治疗强迫症可以增强疗效,且临床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疾病监测》2011,(8):600+603+610+650-600
重要事实:西尼罗河病毒能够引起人类致命性神经系统疾病。但是,约80%的病毒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西尼罗河病毒主要通过受感染蚊子的叮咬传播给人类。该病毒能够导致马患上严重疾病,甚至死亡。有可供马使用的疫苗,但没有用于人类的疫苗。鸟类是西尼罗河病毒的自然宿主。西尼罗河病毒可以导致人类罹患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死亡。西尼罗河病毒在非洲、欧洲、中东、北美和西亚很常见,以鸟和蚊子之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文拉法辛缓蚀剂和氟西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综合效果。方法:以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文拉法辛组和氟西汀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一个疗程的系统治疗,文拉法辛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氟西汀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抑郁症的治疗中,文拉法辛的治疗效果略优于氟西汀,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西吡氯铵在牙周病治疗中的改善情况。方法:选60例233颗牙的牙周病患者,先基础治疗记录基线时的临床症状、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及受试部位探诊深度PD≥5 mm,附着丧失AL为受试牙。左侧牙周外用0.1%西吡氯铵为实验组;对侧为对照组。结果:两组6个月后PD、AL较基线水平都显著下降,而PLI、GI无差异;实验组的牙位PD≥2 mm,牙龈附着增加≥2 mm的受试点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西吡氯铵能用于牙周病治疗。  相似文献   

20.
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对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西酞普兰组显效率为86%,阿米替林组显效率为82%,两者疗效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0.17,P&;gt;0.05),但西酞普兰起效快于阿米替林。西酞普兰组的副反应明显较阿米替林组轻。结论: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起效快,副反应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