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贮藏条件对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HPLC方法研究贮藏条件(贮藏温度、光照)对葡萄酒中四种白藜芦醇异构体含量的影响,发现:1)高温贮藏条件引起白藜芦醇总量的降低,其中反式白藜芦醇减少了45.8%;2)日光照射引起白藜芦醇含量的降低,而灯光照射后白藜芦醇总量未见明显降低;3)光照具有促进白藜芦醇向白藜芦醇糖苷转化的趋势.实验结果证明高温贮藏不利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保存,商业流通中的灯光照射对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葡萄品种、产区及酿造工艺对酒中白藜芦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了葡萄品种、葡萄产区和不同酿造工艺对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梅鹿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总量比赤霞珠葡萄酒高30.7%~34%,其中反式白藜芦醇含量显著高于赤霞珠葡萄酒,达到60%~70%;西部宁夏产区的葡萄酒白藜芦醇总量比东部天津蓟县产区的葡萄酒高10.9%;使用佳尼美德发酵罐比立式罐发酵的葡萄酒白藜芦醇总量高4.9%.  相似文献   

3.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研究了葡萄品种、葡萄产区和不同酿造工艺对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梅鹿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总量比赤霞珠葡萄酒高30.7%~34%,其中反式白藜芦醇含量显著高于赤霞珠葡萄酒,达到60%~70%;西部宁夏产区的葡萄酒白藜芦醇总量比东部天津蓟县产区的葡萄酒高10.9%;使用佳尼美德发酵罐比立式罐发酵的葡萄酒白藜芦醇总量高4.9%。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赤霞珠葡萄为原料酿制干化葡萄酒时3种不同干化处理方法(日光下晒制、日光下隔离紫外线晒制、阴制)对葡萄及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以及干化处理时天气的温度、紫外线强度及葡萄水分损失对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采用高相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葡萄及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结果表明:以未处理的鲜葡萄做对照,3种干化方法都可以提高葡萄以及用它们酿制的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相比未处理的鲜葡萄,3种干化方法使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含量分别提高了206.17%、187.65%、138.27%,所酿制的干化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分别提高了139.46%、116.22%、75.30%,干化过程中温度对白藜芦醇含量影响较大,日光下紫外线及葡萄水分含量对白藜芦醇含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葡萄酒中白黎芦醇的保健功能和机理、影响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的因素、葡萄酒中白藜芦醉的含量、以及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检测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酿造条件对模拟葡萄汁/酒体系中白藜芦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前,由于模拟葡萄汁体系中的糖保护作用,K_2S_2O_5对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而在模拟葡萄酒体系中,K_2S_2O_5可能与白藜芦醇的烯烃结构或酚类结构反应使白藜芦醇减少;发酵期间,CaCO_3及其酸碱反应生成的酒石酸钙,由于本身的吸附作用使模拟葡萄酒体系中白藜芦醇含量减少。澄清稳定期间,因皂土、明胶、PVPP、活性炭4种澄清剂自身的吸附作用均使模拟葡萄酒体系中白藜芦醇含量减少。陈酿期间,橡木片自身的轻微吸附作用对白藜芦醇的稳定性影响较少。装瓶期间,山梨酸钾处理对白藜芦醇稳定性无影响;由于稀释作用抗坏血酸溶液处理使白藜芦醇含量减少。  相似文献   

7.
采用2倍体积乙酸乙酯萃取葡萄酒样并将其浓缩至原酒样体积的1/100,用C18色谱柱,甲醇∶水=5∶5为流动相,可以将白藜芦醇的色谱峰较好的分离出来;以反式白藜芦醇(Sigma)为标样,分别测定了不同产地和品种的葡萄酒样品中的白藜芦醇含量,并分析了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与各种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昌黎、德钦酿酒葡萄产区的赤霞株干红葡萄酒具有较高的白藜芦醇含量;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含量与产区的海拔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方法同时检测葡萄酒中重要功效成分白藜芦醇及其糖苷的顺反式四种异构体,对比了错流微孔膜过滤(Cross Microflow Filtration,CMF)和硅藻土过滤(kieselguhr Filtration,KF)后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变化,发现1)不同品种葡萄酿造的葡萄酒白藜芦醇含量差异很大,赤霞珠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为4.63 mg/L,高于梅鹿辄葡萄酒含量一倍(2.05 mg/L);2)CMF过滤对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保留率达到103.90%,优于硅藻土过滤(保留率为93.08%);3)硅藻土过滤后白藜芦醇反式异构体含量降低,其中反式白藜芦醇糖苷的损失较大,保留率为78.87%.  相似文献   

9.
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江峰  王帅 《酿酒科技》2009,(9):102-106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的药理、生物活性,葡萄酒酿造工艺过程中白藜芦醇含量变化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上述研究领域今后预期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葡萄酒中的保健物质白藜芦醇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介绍了葡萄酒中重要的保健物质白藜芦醇的来源、在各种葡萄酒中的含量、影响含量的因素以及它对人体保健作用的机理,此外还探讨了国内外对白藜芦醇的研究和利用趋势。  相似文献   

11.
李婧  高美玲  车帅 《酿酒科技》2012,(10):87-89
采用赤霞珠、玫瑰香为原料,单品种发酵酿造干红葡萄酒,发酵期间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的变化情况直接采用HPLC直接进样方法检测。主发酵温度控制在26℃左右,主发酵前添加60mg/L的二氧化硫,在后发酵时补充加入10mg/L的SO2,能有效降低白藜芦醇的损失。两个单品种酿造的干红葡萄酒经过苹果酸一乳酸发酵后白藜芦醇总量都略微提高,分别达到4.92mg/L和3.87mg/L。  相似文献   

12.
分别测定干红树葡萄酒与2种干红葡萄酒(法国干红葡萄酒、国产干红葡萄酒)中的总多酚、总黄酮、白藜芦醇、单宁、酚酸、维生素、花青素及矿物质等功能性成分,采用DPPH法、ABTS法、邻二氮菲法和FRAP法分析3种酒的抗氧化能力,并对其差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干红树葡萄酒与2种干红葡萄酒功能成分种类及含量各有特点和优势。干红树葡萄酒中没食子酸、VA、VC、Mn与Zn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国产干红葡萄酒和法国干红葡萄酒;法国干红葡萄酒中总多酚、总黄酮、白藜芦醇、儿茶素、咖啡酸、香豆酸、阿魏酸、矢车菊色素及Fe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国产干红葡萄酒和干红树葡萄酒;国产干红葡萄酒中单宁、VD、飞燕草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锦葵色素、Ca和Mg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法国干红葡萄酒和干红树葡萄酒。3种酒抗氧化活性亦各具特色,树葡萄红酒对DPPH·的清除能力最强,法国干红葡萄酒对·OH的清除能力最强,国产干红葡萄酒对ABTS~+的清除能力及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3.
杨晶  朱圣陶  周莉  朱瑛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8):355-358
目的:葡萄酒中的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功效,为了提升葡萄酒品质,有利于消费者健康,我们探讨将多酚类生物活性物质作为干红葡萄酒营养质量指标。方法:选取了消费者购买量较大的国产干红葡萄酒,测定了其生物活性成分、糖度、酸度、酒精度、干浸出物以及矿物质的含量,并尝试推荐了营养质量指标及其含量。结果及结论:总酚、钾、白藜芦醇可作为干红葡萄酒的营养质量指标,首选总酚(1300mg/L)和钾(900mg/L),二者可以反映葡萄酒生产过程中葡萄的用量和品质,同时由于二者之间正相关(r=0.484,p<0.01),设立这两个指标可以明显增加掺假的难度,次选白藜芦醇(2mg/L),白藜芦醇虽然含量较低,但可能是总酚中的重要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4.
Resveratrol content in wines and musts from the south of Spai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rans- and cis-resveratrol and their glycosides have been determined in eighty-one samples including musts, substrate wines and commercial wines (red, white and Sherry-type wines) from the south of Spain. Sampl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a direct injection technique by HPLC with photodiode array detector. Prior to the injection, the sample was filtered using a filter selected through a complete filtration study. Climatological data can affect total resveratrol levels. Values obtained for total resveratrol content in red wines ranged from 0.038 mg/l in a dry year to 1.164 mg/l for a normal year. The pressure applied to the berries to obtain must, has been object of study in order to ascertain its influence in final resveratrol content. For the same vintage, the total resveratrol content ranged from 0.032 mg/l in a wine, obtained from the lighest pressure musts, to 0.873 mg/l for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highest pressure musts. No resveratrol has been found in Sherry wines, being present in the substrate wines in all cases.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以‘赤霞珠’单品种干红葡萄酒为基酒,添加不同比例的‘丹菲特’单品种干红葡萄酒,旨在通过改变‘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酚类物质组成,改善其颜色表现。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对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进行测定,并结合CIELAB颜色评价体系对调配葡萄酒的颜色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丹菲特’单品种干红葡萄酒的添加比例在20%和25%时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颜色改善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红色色调,降低黄色色调,同时显著提高调配葡萄酒的类黄酮类物质含量,其中添加比例为20%的葡萄酒黄烷醇含量最高(25.27 mg/L),添加比例为25%的葡萄酒花色苷(371.72 mg/L)和黄酮醇类物质(16.23 mg/L)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影响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葡萄品种、年份、酿酒酵母、果胶酶、SO2、澄清剂等对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品种对白藜芦醇含量有显著影响,年份的影响不显著。以2005年梅鹿辄葡萄为原料,用3号酿酒酵母发酵酿制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果胶酶有利于白藜芦醇的浸出,SO2可防止白藜芦醇的氧化,明胶处理白藜芦醇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鲜葡萄酒与传统陈酿干红葡萄酒的有机酸和单体花色苷进行了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鲜葡萄酒共检出7种花色苷,传统干红葡萄酒共检出9种花色苷,但是鲜葡萄酒花色苷的总含量高于传统干红葡萄酒;鲜葡萄酒中共检出6种有机酸,总含量为7.82 g/L,传统干红葡萄酒中共检出5种有机酸,总含量为5.50 g/L;鲜葡萄酒及传统干红葡萄酒均共检出12种香气成分,总含量分别为62.327 μg/mL、20.107 μg/mL。酿造工艺的不同,使得鲜葡萄酒与传统干红葡萄酒的花色苷、有机酸和香气物质的种类与含量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研究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陈酿过程颜色特性和花色苷变化规律。以贺兰山东麓同一酒庄10个垂直年份(2005—2006年、2008—2015年)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实验材料,测定其CIELab颜色空间参数,利用光谱和液相色谱方法量化分析葡萄酒样品中花色苷的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随着酒龄的增加,明亮度L*、黄色色调b*呈增加趋势,红色色调a*呈降低趋势;综合指标色调角H*ab呈增加趋势,在陈酿前4年增量明显,在陈酿第8年之后趋于稳定。反映在葡萄酒颜色上,供试酒样在前4年由紫红色迅速向黄红色转变,8年后稳定在棕红色;葡萄酒总花色苷的含量呈下降趋势,最高为2015年酒样197.85 mg/L,在陈酿前4年迅速下降至71.18 mg/L;陈酿第8年下降至16.53 mg/L并趋于稳定,其变化规律与颜色“黄移”规律一致。从颜色的变化来看,贺兰山东麓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与法国波尔多地区相比稳定性略差,与之前对宁夏产区葡萄酒颜色稳定性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实验建立了酒龄与色调角、总花色苷含量间的回归方程,拟合度好,可以作为判定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酒龄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9.
山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洁 《酿酒科技》2004,(5):103-10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山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发现不同品种的山葡萄酒白藜芦醇的含量不同,陈酿期间白藜芦醇的含量下降,山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高于普通葡萄酒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溶解氧与游离SO2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在陈酿中的颜色及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吐鲁番鄯善县新葡王酒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酿制试材,在葡萄酒陈酿过程中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游离SO2与溶解氧,观察其对葡萄酒色度、色调和花色苷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溶解氧与游离SO2浓度较低时葡萄酒呈鲜艳的酒红色,充氧量为2 mg/(L·30 d)时可促进葡萄酒中花色素苷、单宁适度聚合,改善葡萄酒品质;游离SO2质量浓度为15~30 mg/L时对葡萄酒的色调值影响不大,但对色度影响较为明显,超过30 mg/L时会使葡萄的酒颜色逐渐显橙色。结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陈酿的适宜游离SO2质量浓度为25 mg/L,充氧量为2 mg/(L·3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