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明确钩吻素子的抗焦虑作用并探讨其对大鼠海马区神经甾体水平的影响。方法以地西泮为阳性对照药,大鼠高架十字迷宫为动物模型,评价钩吻素子的抗焦虑活性及特点;采用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大鼠海马区中神经甾体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钩吻素子不影响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的总入臂次数( P>0.05),并且能显著增加大鼠进入开臂次数和在开臂的停留时间百分率(P<0.01)。钩吻素子处理组大鼠海马区孕烯醇酮和别孕烯醇酮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钩吻素子具有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海马区神经甾体孕烯醇酮和别孕烯醇酮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复方抗焦虑胶囊对急性应激大鼠的药效及其对大鼠脑皮层及海马ERK/CREB信号通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了复方抗焦虑胶囊低、中、高剂量(0.75、1.5、3 g·kg~(-1))给药7d对急性应激大鼠行为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研究复方抗焦虑胶囊对ERK/CREB信号通路的影响,对急性应激大鼠脑皮层及海马BDNF表达的影响。结果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显示,复方抗焦虑胶囊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大鼠进入开臂时间的百分数(OT%)(P<0.05)和进入开臂次数的百分数(OE%)(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复方抗焦虑胶囊中剂量组明显减少了海马中p-ERK1/2的表达(P<0.05);高剂量组明显减少了大鼠皮层和海马中p-ERK1/2和p-CREB的表达(P<0.05)。高剂量组明显增加了大鼠皮层及海马中BDNF的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复方抗焦虑胶囊在高架十字迷宫模型中具有抗焦虑作用,且其抗焦虑机制可能与影响ERK/CREB信号通路,增加BDNF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缬草素的抗焦虑作用,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开场实验为动物模型,考察缬草素的抗焦虑活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血清皮质酮的水平。结果缬草素(10mg.kg-1)能增加大鼠在开臂内运动时间和次数百分率,并且提高大鼠在开场中央区的次数,在大鼠高架十字迷宫与开场模型上显示出抗焦虑作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表明:缬草素能降低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结论缬草素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核黄素四丁酸酯(RTB)的抗焦虑作用。方法以地西泮和丁螺环酮为阳性对照药,采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和新型食物消耗实验,评价RTB抗焦虑作用;采用转棒实验测定RTB对小鼠肌肉协调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RTB不影响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中的入臂总次数,但在20和40 mg.kg-1的剂量下明显增加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在开臂中滞留时间百分比;在新型食物消耗实验中,RTB在剂量为40和80 mg.kg-1时,明显增加小鼠单位体重的食物消耗量;转棒实验中,与阳性药物比较,RTB组明显降低了小鼠的跌落率。结论 RTB具有抗焦虑的作用,且不影响小鼠的活动能力和肌肉协调性。  相似文献   

5.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抗焦虑作用研究鲜有报道。因此,作者进行了以下试验,研究该植物根茎水提取物(AEGE)以及所含的酚类化合物4-羟基苄醇(HA)和4-羟基苯甲醛(HD)对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抗焦虑作用,并观察了AEGE与氟马西尼或WAY 100635同服对AEGE抗焦虑作用的影响。选用雄性ICR小鼠。在开场实验中,小鼠给以AEGE50、100、200、400 mg/kg,HA或HD5、10、25、50、100 mg/kg,记录给药1h后小鼠5min内水平运动能力。在高架十字迷宫(EPM)实验中,记录给以试药(剂量同上)1h后,小鼠5min内进入开臂或闭臂的次数与停留时间,以…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探讨四氢孕酮在艾司唑仑抗焦虑效应中的作用。方法:实验选用Sprague-Dawley (SD)大鼠,单次腹腔注射艾司唑仑(0.5,1,2 mg·kg-1)和四氢孕酮拮抗剂非那雄胺(10,30 mg·kg-1)后,选用经典焦虑模型试验(Vogel饮水冲突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检测行为。在Vogel饮水冲突试验中,检测3 min内大鼠舔水次数;在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中,检测大鼠5 min内总入臂时间与次数,以及在开臂停留的时间和次数。选取高架十字迷宫试验后大鼠前额皮层和海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四氢孕酮含量。结果:艾司唑仑(1,2 mg·kg-1)在Vogel饮水冲突试验中显著增加大鼠舔水次数,该作用被非那雄胺(30 mg·kg-1)所拮抗;艾司唑仑(1,2 mg·kg-1)在高架十字迷宫试验中增加大鼠的开臂停留的时间和次数,该作用也被非那雄胺(30 mg·kg-1)所拮抗。艾司唑仑(1,2 mg·kg-1)增加大鼠前额皮层和海马的四氢孕酮含量,而该作用则被非那雄胺(30 mg·kg-1)所拮抗。结论:艾司唑仑在动物行为模型中的抗焦虑作用可能是通过四氢孕酮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芥酸酰胺对小鼠的抗焦虑样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每天1次芥酸酰胺灌胃给药,连续7 d。第7天给药后1 h进行高架零迷宫实验或先施行小鼠强迫游泳应激后立即进行水迷宫实验,行为学实验结束后断头迅速取双侧海马备用。分别采用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海马组织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MAO)活性、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结果芥酸酰胺显著增加小鼠高架零迷宫和水迷宫实验中的开臂进入次数、开臂滞留时间及缩短寻找目标的潜伏期;降低海马组织中MAO活性,增高NE和5-HT的含量。结论芥酸酰胺对小鼠可能有一定的抗焦虑样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海马组织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钩藤源活性化合物297和315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小鼠的影响。方法应用雄性C57BL/6J小鼠,采用CUMS造模,20 mg·kg~(-1)的297和315分别伴随灌胃给药28 d;采用糖水消耗实验评价小鼠的抑郁样行为,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焦虑样行为,采用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认知功能。结果 CUMS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进入开臂时间及次数显著降低(P<0.01),在糖水消耗实验中糖水偏好指数显著降低(P<0.01),在水迷宫实验中进入目标象限的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而化合物297可显著增加CUMS小鼠进入开臂时间及次数(P<0.05)和CUMS小鼠的糖水偏好指数(P<0.05),同时显著缩短CUMS小鼠进入目标象限潜伏期(P<0.05);化合物315对CUMS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均无显著改善作用。结论 CUMS可造成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同时损伤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化合物297可显著改善CUMS小鼠的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同时可改善CUMS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提示化合物297可能具有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9.
吲哚衍生物I_(20)的抗焦虑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配基吲哚衍生物I2 0的抗焦虑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模型和小鼠明暗箱模型上评价I2 0 的抗焦虑活性 ,用放免法测定给予不同剂量的I2 0 在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清中神经类固醇孕酮的含量。结果 I2 0 (1mg·kg-1,ip)能增加小鼠在开臂内运动时间百分率和小鼠穿箱次数 ,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与明暗箱模型上显示出抗焦虑作用 ;I2 0 在实验剂量下 (2 0mg·kg-1,ip)对小鼠自主活动性无影响 ,表明该化合物在抗焦虑的剂量下无镇静的副作用。放免测定结果表明 ,I2 0 能剂量依赖与时间依赖地增加大鼠血清中孕酮的含量。结论 I2 0 可能是通过与外周型苯二氮卓受体结合 ,增加体内神经类固醇孕酮的释放 ,间接调控GABAA 受体的功能来发挥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0.
雷健  陶光利 《中国药师》2018,(5):772-775
摘 要 目的:观察脑功肽组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探讨脑功肽组方抗焦虑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EPM)观察脑功肽组方2个剂量组对大鼠焦虑行为学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HPLC FLD)法测定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脑功肽组方高剂量组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提高(P<0.05),脑功肽低剂量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脑功肽高剂量组大鼠海马5 羟色胺(5 HT)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高香草酸(HV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EPM实验中,脑功肽组方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含量测定显示可能与降低大鼠海马5 HT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Koumine, an active alkaloid of neurotoxic plant Gelsemium, has been focused on its therapeutic uses, especially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vertheless, less is known about the neurological effects of koumine, which hampers its potential therapeutic exploitation. Moreover, as the anxiolytic potential of Gelsemium has raised many critical issues, its active principles on the anxiolytic and other neurological effects need to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Here, we used functional observation battery (FOB) of mice to systematically measure the neurological effects of koumine at the effective doses, and then further confirmed its anxiolytic properties in open-field test (OFT) of mice and Vogel conflict test (VCT) of rats. Koumine exhibited anxiolytic-like activities but did not affect other autonomic, neurological and physical functions in FOB. Furthermore, koumine released anxiolytic responses and anti-punishment action in a manner similar to diazepam in OFT and VCT,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constitutes solid set of fundamental data further demonstrating anxiolytic properties of koumine at the therapeutic doses without inducing adverse neurological effects, which supports the perspectiv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afe and effective koumine medicine against pathological anxiety.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电生理方法观察注射用钩吻素子脂质体对于蛙离体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注射用钩吻素子脂质体,制备蛙离体坐骨神经干,将其分为任氏液组(C组)和注射用钩吻素子脂质体组(K组),分别用任氏液、注射用钩吻素子脂质体处理蛙离体坐骨神经干。使用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引导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测定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传导速度以及持续时间。结果任氏液组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持续时间和传导速度各观察时点比较均无变化(P>0. 05);注射用钩吻素子脂质体可使蛙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振幅变小、传导速度变慢(P <0. 05),进而使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消失。结论注射用钩吻素子脂质体能阻滞蛙离体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传导,这可能是其发挥局部麻醉效应的电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雌性大鼠长期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后的旷场行为变化,推测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通过旷场实验观察雌性大鼠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后静止闻嗅行为、探索行为、趋触性行为、运动行为和理毛行为的变化。结果Intact-T组的静止状态闻噢次数比正常组增加了47%(P〈0.05)。Intact-T组大鼠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后climbing、rearing和sniffing行为次数比正常组分别减少了43%(P〈0.05)、56%(P〈0.05)和40%(P〈0.05)。Intact—T组大鼠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后垂直运动、水平运动和总径长比正常组分别减少了46%、45%和42%(P均〈0.05)。Intact—T组大鼠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后理毛潜伏期比正常组减少了84%(P〈O.05),理毛数量和理毛持续时间比正常组分别增加了48%和41%。结论长期鼻腔给予丙酸睾丸酮增加了雌性大鼠的静止行为,减少了其活动行为。  相似文献   

14.
刘洋  王东风  黄娜 《中国药师》2012,15(1):12-14
目的:研究照山白醇提物对异丙肾上腺素( ISO)致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ISO造成心肌缺血模型,抽取暴露腹腔大鼠的腹主动脉血,取得其血清进行检测.采用试剂盒方法,测定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血清中钙、镁、钾、钠的浓度.结果:照山白醇提物可有效抑制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血清CK(P <0.001)、CK-MB(P <0.001)和LDH(P <0.001)活性的升高,及血清中钙(P<0.001)、镁(P<0.05)、钾(P<0.05)、钠(P<0.001)等离子浓度的改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照山白醇提物可以改变大鼠缺血心肌的理化参数,具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持续性房颤患者的高凝状态时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持续性房颤患者56例,年龄(57±3.7)岁,房颤病史(3.8±1.7)年。给予低分子肝素(克塞)60mg,2次/d,皮下注射,两周1个疗程。测定1周后和两周后的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D-二聚体、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抗Xa因子活性、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结果用药1周后PT、aPTT升高,而两周后恢复正常,tPA、抗Xa因子活性增高,血浆D-二聚体减低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克塞)60mg,2次/d,皮下注射,两周1个疗程治疗持续性房颤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去势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压的影响,及给予去势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不同剂量的十一酸睾酮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压的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0-220g)32只.行左侧肾动脉结扎手术,4周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造模成功。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去势(双侧睾丸切除)组,小剂量睾酮(TU)组(去势后皮下注射TU13.7μg/g)和大剂量.TU组(去势后皮下注射TU625μg/g)。30d后,测量血压(BP)。测血压后,取血检测血清总睾酮(TT)、血浆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取左侧肾脏,检测组织肾素活性(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单纯去势组血清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小剂量TU组血清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大剂量TU组血清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单纯去势组的血浆RA、An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小剂量TU组的血浆RA、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大剂量TU组的血浆RA、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单纯去势组肾组织的RA、Ang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小剂量TU组肾组织的RA、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大剂量TU组肾组织的RA、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单纯去势组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小剂量TU组BP低于对照组(P〈0.05),大剂量TU组B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雄性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去势及去势后给予不同剂量的十一酸睾酮可产生不同水平的TT,同时也使血浆及组织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压发生变化。去势及去势后给予十一酸睾酮可能通过血浆及组织局部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影响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观察单用阿托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对择期PCI术患者围手术期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预处理对PCI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先后入选88例具有典型稳定性心绞痛症状或/和负荷试验阳性的患者,在基础治疗相同前提下,随机分为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mg/晚)及联合组(阿托伐他汀10mg/晚+依折麦布10mg/晚),分组治疗7d后行PCI术,术前、术后8h、24h、48h、7d分别检测CK、CK—MB、cTnⅠ。结果 ①组内比较,两组术后8h与术前比较,CK、CK—MB、cTnⅠ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24h达高峰(P〈0.01),48h持续升高(他汀组P〈0.01,联合组P〈0.05),术后7d与回落至术前水平(P〉0.05);②组间比较,两组PCI术前CK、CK—MB、cTn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h、24h、48h联合组CK、CK—MB、cTnⅠ升高水平低于他汀组(P〈0.05),48h cTnⅠ更显著(P〈0.01),术后7d两组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较阿托伐他汀单用对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损伤具有更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铁剂与口服铁剂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选的60例肾性贫血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在皮下注射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静脉注射铁剂(静脉组)和口服铁剂(口服组)治疗。静脉组患者给予蔗糖铁静脉滴注,完成总量后,根据患者铁蛋白和血红蛋白(Hb)水平,定期给予100mg维持量。口服组患者口服琥珀酸亚铁200mg,1日3次。以铁剂治疗前后患者Hb和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等衡量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Hh、Hct、血清铁(SI),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患者Hb、Hct改变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患者SF、TSAT上升幅度显著高于口服组(P〈0.01)。结论:静脉组比口服组疗效更好,对于慢性肾衰竭内生肌酐清除率为10~30ml/min的患者,在皮下注射EPO的基础上,联合静脉注射铁剂治疗肾性贫血比口服铁剂更具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探讨山茱萸多糖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可能机制,为其预防和治疗寻找新的药物和靶点。方法:选用60只昆明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为对照组(C组)、衰老模型组(A组)和山茱萸多糖给药组(D组)。在相同环境下,C组正常饮食,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剂量计算参照其他给药组D-半乳糖给药量;A和D组正常饮食,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00mg/(kg·d);连续皮下注射45d后,C和A组每日按照等剂量灌药量灌服温开水;D组按照多糖0.4g/蛞灌服山莱萸多糖,连续灌服30d。试验终期颈椎离断术处死大鼠,4℃迅速取眼分离晶状体置于液氮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间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变化,RT—PCR(逆转录cDNA的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检测各组Sirt1、p53和FOXO1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A组和D组大鼠晶状体中Sirt1 mRNA的表达较C组均显著上升(P〈0.05、P〈0.01),且D组较A组显著上升(P〈0.01);A组和D组大鼠晶状体中p53 mRNA的表达较C组显著上升(P均〈0.01),而D组较A组显著下降(P〈0.05);A组和D组大鼠晶状体中FOXO1 mRNA的表达较C组显著上升(P〈0.05、P〈0.01),且D组较A组显著上升(P〈0.01)。另外A组和D组大鼠晶状体中T—SOD的活性较C组显著上升(P均〈0.01),且D组较A组显著上升(P〈0.01);A纽和D组大晶状体中鼠T-AOC的活性较C组显著上升(P均〈0.01),且D较A组显著上升(P〈0.01)。结论:山茱萸多糖可能通过调节Sirt1的表达,从而调节下游基因p53和FOXO1的表达,最终抑制或延缓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凋亡,减缓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