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爱儒  蒋捷  高炜  霍勇 《海南医学》2002,13(11):123-123
近年来 ,心血管疾病 ,尤其是冠心病的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研究引起了基础与临床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并取是了重要进展。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 :基因载体、转运体系和治疗性基因。临床研究主要在 :试验方案的设计、安全性和有效性。冠心病的基因治疗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性血管生成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三个方面 ,其中后二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据报道 ,国外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逐年增加 ,而且应用非病毒载体的比例较高 ,约占 4 7% ,这为其安全性提供了保证。虽然有多种促血管生成因子 ,但在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广泛…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的基本概念;然后重点描述了冠心病基因治疗的主要方向,包括与治疗性血管生成有关的基因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因治疗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基因治疗;最后扼要谈到了冠心病的干细胞治疗和基因与干细胞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目的基因的选择、基因载体的选择和心脏基因导入途径的选择等方面对冠心病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促血管生成因子-1基因在冠心病治疗中应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现状作了评述。认为基因治疗有望成为冠心病的治疗方法之一,而促血管生成因子将成为治疗性药物应用于临床,这将给重症晚期冠心病惠者的治疗提供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前,尽管在药物、外科等方面治疗心血管疾病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仍是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研究表明,促血管生成基因疗法可以恢复缺血心肌组织的再灌注,非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可校正钙离子的转运。目前虽然开展了大量的对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的临床实验,但只评价少数了的基因。研究人员会继续研究新的基因和基因组合,并开发新型的表达载体和传递系统。本文综述了正在研究中的一些基因,使用的载体以及常用的给药途径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冠心病治疗的基础研究有较大的进展,焦点集中于干细胞及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性治疗基因导入心肌细胞并获得表达,从而达到修复坏死心肌的目的.基因治疗为冠心病治疗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形式为生长因子(蛋白或基因)的应用,被称为治疗性血管再生(therapeutic angiogenesis)或分子搭桥.……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基因治疗已经成为目前肿瘤研究中的一项热门课题。肿瘤基因治疗常用的方式有导入抑癌基因、抑制癌基因的表达、自杀基因治疗、抑制血管生成、针对一些细胞因子的基因治疗、针对耐药基因的治疗和肿瘤DNA疫苗等等。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的常用载体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相信随着科学的进步,基因治疗手段的不断革新,肿瘤的基因治疗必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心衰的基因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向江  马依彤  刘璐 《新疆医学》2007,37(1):99-102
心力衰竭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当前针对病理生理变化的药物治疗只能部分缓解症状和降低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冠心病急性期死亡率的下降和人口老龄化,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增加了2倍以上,不良预后与恶性肿瘤相当。目前随着载体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完善,以及应用导管或外科手术进行在体心脏基因转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成功实践,使得基因介入治疗心力衰竭成为可能。本文将介绍基因治疗在心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兴升  王志刚 《重庆医学》2006,35(8):749-750
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冠心病患者将会不同程度受益于基因治疗的进步。有研究者提出了“治疗性血管生成(therapeutic angiogenesis)”这一治疗策略。很快,治疗性血管生成就成了冠心病治疗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其中,两种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被应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临床试验中。  相似文献   

9.
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生物治疗方法。本文从自杀基因、基因沉默、抑癌基因、免疫基因、抑制血管生成基因等几方面综述了近几年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和发展现状。自杀基因治疗系统包括HSV-tkGCV系统、H19 RNA、hTERT等,HSV-tkGCV系统是自杀基因治疗系统研究最多的一种,TK基因是药敏基因,肿瘤细胞转染该基因后,对前体药物丙氧鸟苷(GCV)或无环鸟苷(ACV)变得敏感而能被杀死。RNA干扰是基因沉默治疗的主要方式,通过沉默肿瘤相关基因IDO2、DUSP6、IGF1R、ORAOV1等基因可以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癌基因激活或过表达可以抑制肿瘤生长,p53和PTEN是两个最有意义的抑癌基因,重组腺病毒p53和PTEN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免疫基因治疗是将细胞因子或共刺激分子基因导入肿瘤细胞或体细胞内,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来控制或杀伤肿瘤细胞,常用的免疫效应细胞有TIL、CTL、LAK、NK等,可供选择的目的基因有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集落刺激因子、干扰素、趋化因子等。抑制血管生成基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来阻止肿瘤生长和侵袭,VEGF-Trap、PEDF、ES通过腺病毒导入肿瘤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目前肿瘤基因治疗在特异性、安全性和靶向性方面依然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下肢动脉闭塞基因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常所指的基因治疗就是将正常有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缺陷基因的方法。有效的基因治疗依赖于外源基因的高效、稳定的表达。因此必须选择好目的基因、良好基因治疗载体系统、方便有效的基因导入途径等[1 ] 。目前目的基因越来越多 ,治疗病种越来越广 ,如水蛭素基因治疗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 ;基因治疗的载体也不断改良 :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应用分子结合体 (molecularconjugates)包括一些能与核酸或DNA结合的蛋白或其配体介导的基因转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我国建立的基因缝线技术为心血管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方…  相似文献   

11.
基因治疗病毒载体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眭维国  邬俊勇  陈洁晶  戴勇 《医学综述》2008,14(24):3702-3703,3739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的缺陷或发挥治疗作用,因此它可用来治疗一些后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其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载体。目前应用的载体主要有包括病毒和非病毒载体,但在基因治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载体是病毒载体。本文就近年来病毒载体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改进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8):731-734
基因治疗作为当今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之一,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其主要问题是如何将治疗基因送入目的细胞或组织并有效发挥作用。由于基因治疗中的病毒载体安全性备受诟病,因此,安全性较高的非病毒载体已成为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主要回顾了基因治疗中的非病毒载体,尤其是脂质体及多聚物载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以期了解其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阳离子脂质体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昌明  吴永寿  余宏 《医学综述》2009,15(12):1768-1770
肿瘤基因治疗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研制安全有效的基因转染载体。基因治疗载体一般分为病毒性载体和非病毒性载体。由于病毒型载体存在安全性问题,目前非病毒性载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脂质体作为常用的非病毒性载体容易制备,安全性高,但亦存在质控要求高,体内基因导入效率较低,且无靶向性,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pH敏脂质体、阳离子脂质体等大大提高了脂质体的转运效率,也为非病毒载体在临床上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就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周东 《医学综述》2011,17(17):2610-2613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但疗效欠佳;基因治疗因其效果佳,不良反应小,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大肠癌基因治疗的方法包括基因修正或基因置换、基因免疫治疗、RNA干扰技术等。选择肿瘤基因治疗的理想载体和靶点,提高基因治疗的安全性、靶向性、高效性和可调控性,是目前大肠癌基因治疗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人类腺病毒(Ad)载体特性,人肺囊性纤维化(CF)细胞分子生物学进展.及包含正常人肺囊性纤维他穿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cDNA的复制缺陷型Ad载体(Ad CFTR)介导的CF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主要从安全性和有效性两方面,论述了Ad—CFTR指导的CF临床基因治疗要求与进一步研究策略,痘苗病毒、逆转录病毒和腺病毒载体分别介导的CF基因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正常CFTR基因在呼吸上皮的低水平表达,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从而为治疗CF展示了光明前景。CF基因治疗的人体安全性试验已在美国批准实施,不久将进行有效性试验。  相似文献   

16.
正答:基因治疗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基因治疗主要是治疗那些对人类健康威胁严重的疾病,包括:遗传病(如血友病、囊性纤维病、家庭性高胆固醇血症等)、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类风湿等)。基因治疗与常规治疗方法不同:一般意义上疾病的治疗针对的是因基因异常而导致的各种症状,而基  相似文献   

17.
肝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肝癌新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迫切。基因治疗途径(依赖遗传物质转染细胞如溶瘤病毒、抑癌基因、自杀基因、编码抗血管生成因子基因、小干扰RNA(siRNA)和免疫调节分子基因)为肝癌治疗提供了富有希望的治疗途径,并且已经在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动物模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评估,治疗的载体和基因的多样性,单独或联合应用基因治疗的途径可能在控制肝癌生长方面产生有利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冠心病(CAD)患者中,进行性动脉阻塞经常导致侧支血管形成,籍以为缺血区提供血液.然而,这一自身代偿过程并不足以改善组织的缺血状况,以致绝大多数患者仍需手术或介入治疗使血管重建.闭塞血管造成缺血区域的部分代偿性血管生成不足的原因,可能是自身生成的促血管生长因子产量太少.治疗性血管新生则是通过外源干预促进血管的生成,以改善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目前,治疗性血管新生已进入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阶段,蛋白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抑制等技术的研究逐步深入,但也面临着安全性、有效性、临床可行性等问题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关骨肉瘤基因治疗的研究在基因治疗方法、基因载体、载体导入途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骨肉瘤的基因治疗主要有免疫基因治疗、反义基因治疗、抑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及联合基因治疗等。基因载体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20.
腺相关病毒体是一种有DNA缺陷的非致病性细小病毒,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rAAV)源于非致病的野生型腺相关病毒,具有安全性好、宿主范围广等优点.rAAV已成为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在心血管疾病机制探讨和治疗研究中应用广泛.在过去几十年里,rAAV在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硬化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基因治疗中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