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  俞顺章 《实用肿瘤杂志》1994,9(3):185-186,191
肝癌二级预防的评价上海医科大学(200032)陈文,俞顺章,程晓明在我国,每年发生原发性肝癌病例110200(1984年),在恶性肿瘤发病位次中居第三位。鉴于肝癌病因尚未完全澄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与一般人群中,一时难于消除,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世界范围内第8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其91.5%.HCC是世界范围内第四位常见的恶性肿瘤[1],我国每年发病患者数占全球发病患者数的53%,是第二大疾病死亡原因[2],每年大约有250,000名患者死于HCC[3].肝癌总的五年生存率不超过15%,尤其有症状者低于10%[4].目前肝癌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改良饮用水与肝癌的预防研究进展阮萃才综述刘启福审校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11万例,占全世界病例42.5%。目前肝癌的病因尚无确切定论,但国内外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AFT)、饮水污染和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的三大危险因...  相似文献   

4.
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是世界第三癌症。全世界每年约40万人死于肝癌。肝癌手术切除后,生存率约40%左右,但仍然有一半左右的病人手术后出现转移复发。如何早期发现,早期预测可能出现的早期转移复发,并且给予及时的预防与治疗,对于肝癌病人至关重要。DLC-1基因是一个与肝癌发生,转移乃至复发关系密切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与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癌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恶性肿瘤之一,为我国癌症死亡率的第三位。估计全球每年至少有25万新病人,其中40%发生在中国。世界卫生组织肝癌预防会议指出: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癌有密切的、特定的因果关系,两者相关率高达80%。因此认为HBV仅次于烟草是第二种已知的人类致癌物。流行病学调查一、HBV与肝癌地理分布一致性南京医学院对全国肝炎、肝癌普查分析表明,近28万的自然人群HBsAg标化流行率与肝癌死亡率呈正相关(r=0.4023,P<0.05);而与胃癌、食管癌无关。启东比上海肝癌发病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因之而死亡的人数在10万以上,仅次于胃癌、肺癌居第三位。肝癌的二级预防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即预防肝癌的临床发作。一、早期诊断的必要性肝癌是一个发展迅速、病情险恶的病,至今虽说各种治疗方法都已有长足进步,但带有根治希望的疗法仍推手术切除。但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因此限制了肝切除的量,加之肝癌另有肝内播散,以致手术切除率甚低。提高手术切除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肝癌瘤体较小,作肝局部切除可望根治,即使有一定的肝硬化,亦大致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7.
2012年国际肝癌协会会议将于9月14—16日在德国柏林举办,会议讨论肝癌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问题。此次会议的计划是横向和跨学科的,从临床到实践方法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2012年国际肝癌协会会议将于9月14-16日在德国柏林举办,会议讨论肝癌的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等问题。此次会议的计划是横向和跨学科的,从临床到实践方法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11万左右。近年有上升的趋势。迄今,肝癌的病因尚无确切定论,但已有的研究认为,控制和消灭肝癌的首选战略是预防。目前肝癌的预防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是病因学预防(一级预防),二是发病学预防(二级预防),而预防肝癌的根本措施是消除环境中的致癌物质,避免人们暴露和摄入各种致突变物和/或致癌物,但在实际生活中和近期内是做不到的,尤其是肝癌高发地区。因此,利用药物和天然食物对肝癌进行化学预防是目前最现实的可行办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中史  莫志纯 《癌症》1992,11(5):372-374
本文报道了改良饮水对肝癌的预防效果,结果提示:改饮池塘水为深井水3年以上居民其肝癌发病率下降,较未改水前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改水8年以上者肝癌发病有可信的下降趋势(P< 0.01)。改水的年数越长,平均发病年龄越大,初步看到改水对肝癌发病有预防效果。本研究提示肝癌高发区居民改饮地下深井水是必要的,为现场进行干预试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肝癌病变临床转化过程,分析肝癌死亡常见原因,探讨肝癌合理治疗模式,寻求肝癌有效预防和阻断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999年度554例肝癌临床资料,结合过去临床研究,讨论肝癌防治方法。结果:我国肝癌多在肝硬化等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肝癌患92.6%与乙肝病毒(HBV)感染有关,其中76%表现抗HBe阳性,67.2%曾有慢性肝炎病史,87.2%合并肝硬化或肝纤维化,说明HBV感染可呈无症状携带、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不同病谱演变,肝癌是HBV持续感染的最后结果和重要死因。资料表明引起肝癌患死亡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结论:肝癌治疗以手术切除是较理想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聚能刀、光子刀、氩氦刀及超声聚焦刀等对缩小肿瘤亦有一定效果,但均不能彻底清除肿瘤,复发率较高。肝癌预防最有效方法是减少HBV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12.
李立祥  熊奇如 《陕西肿瘤医学》2007,15(12):1869-1872
肝癌是全球第五位常见肿瘤,死亡率位于第三位,每年新诊断病例1万多例。我国肝癌的死亡率每年为34.7/105人,是癌症导致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虽然肝脏外科技术和诊断水平取得很大进展,但长期随访发现多数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仍死于肿瘤复发转移,5年复发率32.5%~61.5%,无瘤生存率16%~38.6%。复发转移已成为影响病人疗效和获得长生存的关键之一,也是当前肝癌研究的重点。本文就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部分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全世界每年新发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26万例。我国每年发生肝癌病例约110 200例(男性80 700例,女性29 500例,1984年),死亡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为控制肝癌的发病率,降低死亡率,肝癌防治已列入我国预防重点。鉴于肝癌病因、癌变原理、早期发现研究的进展,一个  相似文献   

14.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50万例病人死亡,其中约40%在我国,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数已由70年代的15.33/10万上升至如今的27.32/10万,居各种恶性肿瘤死亡之首。对Ⅰ、Ⅱ期及选择性Ⅲ期患者,施行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措施,近年,肝癌的手术切除治疗已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由于肝癌发病隐匿,进展迅猛,早期难以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而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自从1976年Goldstein首创用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获得成功后,肝动脉栓塞化疗已成为不能切除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因肝癌是由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且肝癌对抗癌药物不甚敏感,因此相当部分病人的疗效欠佳。用放射性玻璃微球栓塞治疗肝肿瘤,具有作用持久并有后作用的的优点,对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治疗效果都具有显著效果,已成为治疗不能切除肝肿瘤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研究者Sitia等报告的研究显示,抗血小板治疗可抵制或延缓免疫介导的肝癌发生,血小板可能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免疫介导的坏死性炎症反应是慢性乙肝发展成肝癌的重要原因。(ProcNatlAcadSciUSA.2012年7月2日在线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江苏省扬中市1991-2015年肝癌发病和死亡的长期时间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方法根据1991-2015年江苏省扬中市肝癌发病与死亡登记资料,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拟合肝癌发病与死亡趋势,同时运用年龄-时期-出生队列(APC)模型,评估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发病和死亡趋势的影响。结果 1991-2015年江苏省扬中市共有新发病例1 759例,死亡病例1 425例。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1991-2015年男性肝癌标化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2.38%(P<0.01),男性肝癌标化死亡率在1991-1993年呈快速上升趋势,平均每年增加65.03%(P<0.01),在1993-2005年呈稳步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4.85%(P<0.01),转折点出现在1993年;女性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在1991-2015年均呈稳步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分别为3.32%和4.57%(P<0.01)。在APC模型分析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肝癌的发病与死亡风险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时结果显示时期和队列效应对于男性与女性的发病和死亡趋势变化有一定影响。结论 1991-2015年江苏省扬中市男性和女性肝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男性死亡率呈先快速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女性死亡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男性发病与死亡人数均高于女性。同时,随着年龄增长,患肝癌的风险也会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肝癌病人HBV血清学标记的常见组合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肝癌病人二对半组合。方法 用放免法测二对半。结果 622例原发性肝癌的二对半组合。常见组合有6种,HBsAg、抗-HBc、抗-HBe同时阳性者占6种组合的50.09%。本文按每10年为一年龄组分析了各组发病的年龄分布,结论 HBsAg、抗-HBc、抗-HBe同时阳性者,较易发生癌变。HBsAg( )的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年龄较早,因此,HBsAg与HBsAb的转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为防治肝癌,我们必须加强对乙型肝炎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0年全球因肝癌死亡者达54.86万人。全球每年新发肝癌病例约53%发生在我国,肝癌是我国第2位肿瘤死亡原因,在部分肝癌高发区已跃居第一位。目前一致认为外科手术切除仍是治疗PLC的首选方法和最有效的措施。但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微创技术的开展和肝移植技术的普及,肝癌的治疗强调个性化和综合性,形成以外科为首选的治疗方法,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为补充手段的外科综合治疗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钦伦秀  任宁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24):I0001-I0004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全球第5位常见恶性肿瘤,每年约100万人死于肝癌。欧美的肝癌发病率正逐年增加。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肝癌发病率增加了75%。其主要原因是病毒性肝炎感染人群的增加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对高危人群的随访以及诊断技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简称肝癌)在世界上广泛流行,在我国肿瘤死因中占第2位,在部分农村占首位,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估计,2000年全球肝癌发病56.4万例,其中中国30.6万例。肝癌起病隐匿、发展迅速、预后凶险,有“癌王”之称,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在肝癌病因学方面,目前倾向于多因素、多步骤发生且各因素间有交互作用的观点。其中在病毒病因中,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认为,HBV持续感染是肝癌最重要的病因之一,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WHO肝癌预防会议指出:HBV与肝癌相关性高达80%。本文主要简述近年HBV与肝癌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