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耐药基因相关蛋白表达与淋巴瘤治疗和预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化疗药物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耐受,是大多数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当今肿瘤治疗的一大难题。肿瘤对化疗的耐药性可分为先天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根据耐药谱又可分为原药耐药和多药耐药。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指肿瘤细胞在对一种化疗药物产生抗药性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正化疗药物诱导周围神经病变是癌症患者长期用化疗药物常见副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可诱发癌症患者持续性的自发痛或间歇性灼痛,严重的痛觉超敏反应(hyperalgesia)以及对正常无害刺激异常疼痛反应(allodynia)[1],称为化疗药物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chemotherapy-induced neuropathic pain,CNP),简称化疗痛,主要表现为手和脚的刺痛、麻木、灼和(或)烧痛等[2,3],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常见类型之一。尽管癌症患者接受化疗药物治疗后,可以提高其存活率,并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很多患者一经发现即已进展到晚期或转移,无法行手术治疗。对于此类患者,化疗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方法。但化疗不仅副反应大,肿瘤细胞的化疗耐药也日趋严重,这些均影响化疗效果。靶向药物可以在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少伤害正常细胞,与单纯化疗相比,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结直肠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相对减轻化疗副反应,为结直肠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氟嗪酸是一种新抗结核药物,我院于1988.12—1993年应用它联合化疗治疗菌阳肺结核病人58例分析:一、病例选择:选自住院肺结核菌阳病人,经院内外应用较长时间抗结核药物治疗不好或少数对多种抗结核药物有过敏或反应,经菌型鉴定均证明为人型结核杆菌病人。二、化疗方案:(一)INH+OFX+AMK;(二)INH+OFX+KM+1321th;(三)INH+OFX+1321th+EMB或PAS。疗程:根据痰菌阴转6个月或更长一些时间停  相似文献   

5.
背景:肿瘤内直接注入化疗缓释剂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目的:评价抗肿瘤缓释剂在肝癌中应用,寻找合理的治疗方案。 方法:以 “肝癌,植入化疗,缓释植入剂,化学药物为中文关键词;以“liver cancer, implantation of chemotherapy, sustained release implants, chemicals” 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1993-01/2010-12相关文章。纳入与有关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血管相关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以29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了讨论抗肿瘤缓释剂在肝癌中应用。 结果与结论:植入肝癌中瘤内或肿瘤手术中植入残留灶及可能有微小转移瘤灶区域的化疗缓释植入剂,既提高了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同时也降低或避免了全身化疗常见的毒副反应,为肿瘤的化学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给药途径;肿瘤内直接注入化疗缓释剂也为一些失去手术、放疗或不能耐受全身化疗的晚期肿瘤患者减少痛苦和带来新的希望。抗肿瘤缓释剂可作为一种较理想的缓释植入剂应用于肝癌中的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6.
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化疗耐受是制约临床肿瘤治疗的关键。耐药机制包括药物吸收降低或排除增多、药物靶点改变、细胞修复功能增强等,涉及药物作用各个环节关键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耐药发生。miRNA为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s,参与一系列重要生命过程中。越来越多研究显示miRNA参与调节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本文对miRNA与肿瘤细胞耐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本室制备的抗单链DNA (ssDNA)单克隆抗体(mAb) ,检测多种化疗药物对不同肿瘤细胞株凋亡的诱导作用 ,并根据凋亡率判断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用血浆峰值浓度 (PPC)的 9种化疗药物 ,分别诱导肿瘤细胞株K5 6 2和Hep 2的凋亡。用抗ssDNAmAb免疫组化染色法 ,检测肿瘤细胞株的凋亡并计算调亡率。结果 :以抗ssDNAmAb建立的检测细胞凋亡的免疫组化法 ,能够区分凋亡细胞和非凋亡细胞。该法检测证明 ,化疗药物可诱导敏感肿瘤细胞株凋亡 ,但不同化疗药物诱导同一肿瘤细胞株或不同肿瘤细胞株凋亡的程度不同。结论 :抗ssDNAmAb免疫组化法 ,可用于检测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肿瘤化疗药物中的表遗传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遗传事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不可分。近年来,对肿瘤化疗药物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原有单独使用经典的化疗药物,而发展到从表遗传药理(epigenetic pharmacology)角度进行单独或联合用药的深入研究。现就与表遗传药理相关的甲基化抑制剂、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两者联合使用及其与经典化疗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试图在化疗期间或化疗之后的病人中检查出染色体损伤,大量的损伤能否被用来预测继发性恶性肿瘤发展的危险率。为了排除染色体损伤是睾丸癌引起的可能性,也观察了一组只用外科手术治疗过的局部生殖细胞肿瘤。研究的对象是Gronirger医学院具有睾丸癌临床症状的患者,都曾进行腹股沟睾丸切除术。症状在Ⅰ期的不再继续治疗,Ⅱ、Ⅲ或Ⅳ期的接受化疗。最初,用PVB进行四个疗程的化疗,随后,则使用这些药物化疗一年。1983年以来,病人一直用争光霉素、  相似文献   

10.
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或基因治疗单独使用治疗肿瘤均具有较多缺陷,而将两者联合应用能协同治疗肿瘤,克服单一疗法的不足.纳米载体既能包载化疗药物又能递送基因,其用于肿瘤的联合治疗,可减少化疗药物的剂量,增加药物在靶器官的分布量,减轻毒副作用,从而提高抗肿瘤效果;同时保护携带基因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一定程度上提高基因的转染效率,以达到减轻毒副作用及提高疗效的协同目的.基因和化疗药物纳米共载体系用于肿瘤的联合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就基因和化疗药物纳米共载体系的类型及负载基因类型,特别是纳米共载体系用于肿瘤联合治疗的研究进行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陈艺  简黎 《医学信息》2008,21(1):128-130
由于很多血液病人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静脉支持治疗,临床传统的用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病人痛苦及化疗药物对血管的破坏,导致静脉炎或药物漏入皮下造成组织损伤等严重后果,不仅给病人增加痛苦,而且延误治疗,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12是否能够恢复化疗药物对人抗原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及其机制。方法人PBMCs在抗CD3和抗CD28共刺激条件下,加或不加化疗药物和IL-12,不同的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产生及其mRNA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术或Western blotting检测T细胞不同亚群细胞因子IFN-γ和转录因子T-bet、p-STAT-1、p-STAT-4的表达。利用卡介苗(BCG)刺激PPD+PBMCs,检测化疗药物及IL-12对抗原特异性细胞IFN-γ和TNF-α的表达影响。结果化疗药物对人IFN-γ和TNF-α的产生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同时IL-12对其抑制作用的恢复也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性;BCG刺激PPD+PBMCs实验证明,化疗药物抑制抗原特异性细胞产生IFN-γ和TNF-α,IL-12能够恢复其免疫抑制功能。进一步研究发现,化疗药物通过下调STAT-1和STAT-4的磷酸化以及T-bet的表达影响IFN-γ和TNF-α的产生,IL-12通过上调STAT-4的磷酸化恢复了免疫的抑制作用。结论化疗药物抑制人的细胞免疫应答,而IL-12通过上调STAT-4的磷酸化完全恢复其抑制作用,从而对肿瘤化疗病人重建免疫功能(包括抗感染和抑制癌细胞的复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增长,治疗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其中,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大多刺激性较强,一旦发生药物外渗或处理不当,就会增加患者痛苦,轻者可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重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功能障碍.为探讨如何预防和治疗药物外渗,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1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定义 是指经皮穿刺股动脉,在X线透视下将导管插至固有动脉或其分支注射抗肿瘤药物和栓塞剂等材料,使肿瘤局部区域化疗药物浓度较高,栓塞后阻断动脉对肿瘤的血液供应,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可导致肝癌组织坏死,使肿瘤体积缩小,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化疗药物外渗会引起局部皮肤组织的毒性反应,导致皮肤损伤甚至坏死,一旦发生,应通过采取局部冷敷、热敷、湿敷或应用特殊解毒药物等措施,给予及时有效的局部处理,使患者痛苦及局部组织损伤程度降至最低。在化疗药物使用过程中,护士除应重视药物本身的性质及其毒性反应外,还应提高穿刺技术、加强巡视及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防止药物外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静 《医学信息》2009,22(7):1359-1360
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血液病.化疗药物的进展及强化疗的应用使白血病缓解率得以显著提高,因此化疗在临床治疗白血病中得以广泛运用.但由于化疗的药物种类繁多,药物的生物化学性质、吸收、分布、代谢各不相同,在取得疗效的同时对机体组织和重要脏器也造成各不相同的严重损伤.临床表现出一系列特异症状.  相似文献   

17.
腹腔积液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并发症。腹腔内应用化疗药物是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主要方法。但有一部分患者因肝肾功能异常或体质过弱,难以接受腹腔灌注化疗药物。我们应用辛洛尔(上海华新生产重组自介素—Ⅱ)治疗恶性腹腔积液,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疾病的药物治疗,尤其是肿瘤化疗中的毒副作用始终伴随着药物疗效同时存在,人们一直设想建立一种方法,把药物导向和定位于某个特殊需要的靶器官或靶组织,使药物按人们的目的在体内分布,以达到最大疗效而避免发生周身的毒副作用,近年来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使这种设想可能成为现实。过去几  相似文献   

19.
张美玲 《医学信息》2010,23(14):2425-2425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增长,治疗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其中,化疗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大多刺激性较强,一旦发生药物外渗或处理不当,就会增加患者痛苦,轻者可引起局部组织肿胀、疼痛,重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功能障碍。为探讨如何预防和治疗药物外渗,现将笔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研究的双气囊四腔管食管癌局部化疗器,为治疗食道癌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解决了食道癌对化疗药物敏感性低,静脉化疗严重的毒性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用量及时间的效果不满意的问题。我们研制的双气囊食道癌局部化疗器的作用是使药物能在病灶局部较长时间的存留,通过局部应用高浓度,高效价的抗癌药物,使癌细胞脱水,萎缩,坏死,癌灶缩小,给手术治疗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