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抽签法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15.22%,P0.05,产生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便秘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以期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80例住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80例住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循证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循证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便秘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循证组经护理干预后其便秘发生率为2.5%,同对照组20.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7.5%,显著优于对照组82.5%,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便秘预防中循证护理的应用,可降低便秘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万荣  魏忠  方有利  王辉  郭中国  焦健  彭燕  吕东 《安徽医药》2017,21(10):1844-1846
目的 对比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有效和无效)、手术并发症(再出血、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Barthel评分(术前、术后4周和术后12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o.084).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首次手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 vs30.0%);颅内感染率(3.3%vs20.0%)、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16.7%vs40.0%)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4周和术后12周的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较之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贾继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50-2152
目的 比较微创血肿淬吸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9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行手术治疗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微创组46例,开颅组46例,观察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 微创组病死率较开颅组低(8.7%与21.7%,P<0.05),微创组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均P<0.05),微创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较开颅组高[(85.53±13.47)分与(56.12±11.72)分,P<0.05].结论 微创血肿淬吸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创伤小,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陈国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3):2012-2013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方法与疗效.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抽取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微创穿刺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对两组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导管拔除时间分别为(39±15) min、(14±3)d、(2.1±1.2)d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8±20) min、(20±2)d、(4.3±1.4)d(t =0.76、1.64、1.42,均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90%)明显低于对照组(40.48%)(x2=8.8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4.76%和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01,P>0.05).结论 两种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均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但在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微创穿刺治疗优于小骨窗开颅清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讨妊娠高血压患者运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其心理情绪与子痫发生率的改善作用.方法 自本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集的妊娠高血压病例中选取82例为试验对象,并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分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干预,比较两组实施护理前后的SAS与SDS量表评分,同时对其子痫发生率和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①经精心护理,观察组的子痫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14.6% vs.36.6%),而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95.1%vs.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施护理前,两组的SAS、SD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两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集束化护理理念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尽量避免子痫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后分别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及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清除率94.3%明显大于参考组75.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少于参考组的15.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5.21±2.65)d明显短于参考组(21.96±3.09)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进程,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小骨窗开颅术与大骨瓣开颅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7至2011年间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使用小骨窗开颅术,对照组使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3例,显著改善22例,有效率62.5%;实验组痊愈5例,显著改善30例,有效率87.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2.5%(P< 0.05),其余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比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操作更简便,术后并发症更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周松茂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96-2696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延续性护理组50例和常规护理组30例.观察两组脑出血患者格拉斯哥评分(GCS)情况.结果 延续性护理组护理后GCS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t=6.08,P<0.05),电解质失衡、肺部感染及负氮平衡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x2 =5.47、10.53、6.93,均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血糖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DM患者13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5%显著高于对照组78.26%(x 2=13.856 6,P< 0.05),两组干预后血糖水平均有下降,而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分别是t=15.933,11.050,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00%而显著高于对照组79.71%(x 2=15.580 6,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DM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满意,疗效确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CNI)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6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16%(x2=3.7888,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护理干预2周后,两组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的SF-36健康调查量表6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52%(x2=4.8158,P<0.05).结论 ACI患者给予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疗效显著,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疗效肯定,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对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AP/CPPS)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在本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CAP/CPPS) 98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治疗与基础一般护理;观察组49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而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NIH-CPSI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NIH-CPSI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9%(x 2=8.2947,P<0.05).结论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预后并改善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观察持续颅内压(ICP)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治疗中颅内压的变化,指导脱水剂的运用和调整,分析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脑外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HIGH)患者86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基础治疗及甘露醇;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颅内压监测,按照监测数值的变化及时调整甘露醇用量及治疗方案,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良好率为58.14%,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32.56%(x2=5.6770,P<0.05);观察组甘露醇的平均总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肾功能损害、应激性溃疡及脑出血复发并发症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对于HICH患者,持续ICP监测可以有效地指导脱水剂的灵活运用,并显著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明显改善预后,在脑外科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治疗混合痔围手术期的价值.方法 将106例行TST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对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情况与满意度.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30,P>0.05);两组术后第1天疼痛积分比较,t=0.635,P>0.05,第3、5天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017、3.089,P<0.05);观察组疼痛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11.556,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79%(x2=4.867 3,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11.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62%(x2=11.181 4,P<0.05).结论 全程优质护理在行TST术中具有患者疼痛轻、愈合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配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治疗混合痔、内痔的理想方法,并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也增加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评价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补气行气活血润肠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6例经补气行气活血润肠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QOL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QOL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x2=3.995 2,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对经补气行气活血润肠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因(15~30 ml中小血肿)基底节区(BJR)高血压脑出血(HICH)内科保守治疗与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抽吸术(SH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33例给予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抽吸术治疗,术后则采取对照组治疗方法,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无1例死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3例(9.09%),其中泌尿系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8例(23.24%),其中泌尿系感染2例、肺部感染4例、消化道出血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273,P< 0.05);观察组平均血肿消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27±1.69)d比(11.46±3.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41,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6.58±4.02)d比(22.14±4.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0,P< 0.05);治疗后2w、4w及12w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2w、4w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12w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创伤小,可以缩短血肿消除时间、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帕金森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帕金森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帕金森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帕金森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跌倒、烫伤、走失、压疮、漏服药物)及住院期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94% vs.2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247,P<0.05);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7.06%vs.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98,P<0.05).结论 帕金森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护理安全隐患,通过对帕金森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可减少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帕金森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