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食管粘膜下鳞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通过随访及SP免疫组化技术P^53蛋白在30例管粘膜下粘癌的表达,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30例食管粘膜下鳞癌的P^53蛋白阳性率为66.7%,经病理证实术时淋巴经吉的转移率为60%,术后各种转移率为47.8%,其中伴肺转移4例,单纯肺转移1例,其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0.0%、31.3%和11.1%。结论 食管青草古鳞癌术时及术后转移  相似文献   

2.
食管早期表浅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观瑞 《中国肿瘤》2000,9(5):218-219
我国在食管脱落细胞学。病理组织学、X线和内镜检查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早期诊断经验。近年来,内镜介入治疗早期食管癌取得明显进展,通过内镜食管粘膜切除术或激光治疗可使食管上皮内癌和粘膜内癌获得根治性效果。1早期食管瘤的内镜诊断1.1提高早期食管癌检出率的内镜检查技术 认识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形态特征,对可疑病灶多点活检和刷片是提高早癌检出率的关键。杨观瑞等在对河南省食管癌高发区43137人群普查中确诊的265例早期食管癌脱落细胞学、X线和内镜检查的对比分析中,内镜确诊率达93%。早期食管癌内镜下形态特征是…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食管粘膜下鳞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通过随访及SP免疫组化技术P53 蛋白在 3 0例食管粘膜下鳞癌的表达 ,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3 0例食管粘膜下鳞癌的P53 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66.7% ,经病理证实术时淋巴结的转移率为 60 % ,术后各种转移率为 47.8% ,其中伴肺转移 4例 ,单纯肺转移 1例 ,其 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 10 0 %、70 .0 %、3 1.3 %和 11.1%。结论 食管粘膜下鳞癌术时及术后转移率较高 ,术后肺转移率较高 ,P53 蛋白阳性表达率高 ,予后差。鳞化伴异型增生的食管腺上皮细胞的阳性表达提示食管粘膜下鳞癌可能发生于食管腺。  相似文献   

4.
 例1,男,56岁.吞咽不适8个月,胸骨后疼痛20天.既往身休健康,无肝炎及呕血、黑便病史.查体:消瘦、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正常,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食道钡剂造影见中下段食管粘膜显著增粗、纤曲、管腔无明显狭窄,钡剂通过顺利,病变段食管周围未见软组织块影,X线拟诊为: 食道静脉曲张,食管癌待排.纤维食道镜活检,病理诊断食管鳞癌.术后大体病理标本的剖面见粘膜明显粗大、表面糜烂、无管腔狭窄及腔内肿物,显微镜检查见癌组织侵及粘膜层及粘膜下层,术后随访存活7年半.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肉瘤五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通过5例食管癌肉瘤术前X线钡餐造影术、纤维内窥镜观察,并术后病理检查、免疫组化学染色、随访。结果 5例食管癌肉瘤术前仅1例确诊,4例诊断为鳞癌。肿瘤为带蒂的息肉型,癌的浸润限于粘膜层。癌与肉瘤成分相间混杂但无移行过渡,免疫组化染色各自表达相应抗体。术后随访:5年以上3例,2 ̄5年2例,患者健在。结论 食管癌内瘤术前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难以确诊。其组织学上有别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1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5个月,呕血3日而来我院就诊。拟诊为食管下段癌入院。查体:轻度消瘦,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钡餐检查:食管下段不规则的巨大充盈缺损,呈倒杯形(图l)。图1X线食管造影纤维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0~36cm见4cm×3cm×5cm的肿块向腔内突起,质脆、易出血。取材病检示恶性肿瘤(倾向鳞癌)。于2000年10月15日在气管内麻醉下行左剖胸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下段,大小约6cm×5cm×3cm,未侵及外膜。行食管肿瘤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清扫区域淋巴结。术后恢复良好,于2000年…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切除长度与预后的关系(附536例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536例食管癌术后患者1~4年的随访,发现癌旁食管切除长度从1至10cm以上时,复发率为20.0%至0%,转移率为65.0%至11.7%,死亡率为40.0%至8.8%,未发现转移及复发的“无瘤”生存率为25.0%至88.2%,表明癌旁食管切除长度与术后复发,转移,死亡率呈负相关,而与生存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肺腺鳞癌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1987年4月至1994年4月50例肺腺鳞癌采用单纯手术、术后放疗、术后化疗、术后放疗和化疗、放疗加化疗。其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og-rand检验。结果肺腺鳞癌患者出现临床症状1月内有32%为晚期,80%患者有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病检癌转移率为70.6%;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0%、16.0%和3.3%。结论肺腺鳞癌具有侵袭力强、早期转移、进展迅速等低分化癌特征。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是获得长期生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内外放射治疗剂量与疗效关系的随机前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研究内外放射剂量和放射治疗中食管X线片变化对中晚期食管癌局部控制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146例食管鳞癌病人随机分外照射50Gy、外照射70Gy、外照射50Gy+腔内照射6Gy、外照射50Gy+腔内照射12Gy,2分次4个组,分析各剂量组生存率和外放射40Gy时X线片变化与生存率的关系;并观察59例食管癌病人术前放射治疗剂量与切除标本病理反应的关系。结果(1)各组病人的1,2,3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意义;(2)外照射40Gy时的食管X线片变化与预后有关。外照射40Gy时X线片为1,2级者和3,4级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个月和12个月;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3.7%,56.4%,33.3%和48.9%,22.3%,13.0%,P=0.00026;(3)术前放射40~49Gy与50~70Gy比较,标本无癌率分别为32.2%和39.3%,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不论是外照射还是腔内照射,在本研究采用的剂量范围内,高剂量并不能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放射治疗效果。外照射40Gy时食管X线片变化可作为估计放射治疗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5406 例不同类型食管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小细胞癌、癌肉瘤等少见食管肿瘤以及小年龄组食管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406例食管肿瘤术后的病理诊断结果,观察各种肿瘤的早诊率、淋巴结转移率及年龄分布情况,对比分析所见各种食管肿瘤的特点。结果 5406例中29例双原癌(同时合并贲门腺癌);5377例均为单发食管肿瘤,其中鳞癌95.5%,腺鳞癌1.8%,腺癌0.5%,其他类型4%。全部病例中早诊率为9.1%,淋巴结转移率为39.6%。各型早诊率和淋巴结转移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7.384,12.677;P=0.597,0.178)。小细胞癌与鳞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4.704,P=0.030)。小年龄组(≤40岁)与其他年龄组比较,两组间早诊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显著性(x^2=0.186,0.558;P=0.666,0.455)。结论 食管胸中段是各型肿瘤的好发部位。食管肿瘤以鳞癌最多,腺鳞癌次之,其次为小细胞癌、腺癌及癌肉瘤等。各型肿瘤的早诊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均相似,仅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鳞癌。各年龄段食管肿瘤早诊率及淋巴结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提高食管肿瘤的早诊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