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糖尿病患病率已达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已占糖尿病患者的 35 %~ 5 0 % [1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iadeticretinopa thy ,DR)也逐渐成为眼科的临床常见病。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将我科 2 0 0 2年 12月~ 2 0 0 3年 6月DR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血糖变化的研究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共 30例 ,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2 7~70岁 ;糖尿病病程 1~ 4 1a ,10a以上者 18例 ;伴高血压 17例 ,糖尿病性肾病 1例 ;术前平均血糖 (6 .2 …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眼底血管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随年龄和病程增长而增高,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1].我国DR病人一般在进入病变中晚期,也称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方来就诊,此时因玻璃体新生血管膜出血机化,牵引视网膜脱离,预后不良.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治疗PDR唯一有效的方法[2],手术难度大,护理要求高,恢复时间长.现将我院2000年至2002年66例PDR病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术后疗效。方法 回顾2004年1~12月我科收治25例(25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结果 24例DR患者术后疗效满意,安全、成功率高。结论 DR患者经责任护士术前术后耐心地健康宣教、心理疏导、舒适的卧位指导,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实施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致盲原因,大约25%的糖尿病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其中5%为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其合并严重的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糖尿病病人失明的重要原因。严重的PDR是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适应证^[1]。随着眼科手术设备的更新和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PDR取得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为全球性疾病,其患病率有不断增加和低龄化趋势,且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率比例也逐渐增加。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血液透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增殖前期和增殖期时需给予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但部分患者延误治疗时间,并发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时,需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后再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为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科2009年2月~2010年6月对收治的6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在手术期间进行了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病,糖尿病可引起许多眼部损害造成视力残疾,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以视网膜微血管方面的变化为特征,能导致双眼不可逆性盲。糖尿病黄斑水肿、难以吸收的玻璃体积血和纤维血管性增殖所引起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是DR致盲的三大原因。李立新对216糖尿病患者盲目原因结果表明,因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病人的主要致盲原因,大约25%的糖尿病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其合并严重的玻璃体出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糖尿病病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是玻璃体切割手术的适应症.随着眼科手术设备的更新和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病变取得巨大进步,不仅清除玻璃体积血,切除增生组织,恢复屈光间质清晰及治疗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还可防止新生血管的过度生长,对术后视力改善,稳定病情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8例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护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8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精心、科学护理,尤其术后体位护理,有利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50例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后再出血并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13.8%,再出血的时间为手术后1~210 d,在出血的主要原因中,依次为视网膜表面新生血管膜剥除不彻底,视盘表面残存新生血管膜处理不当,视网膜激光光凝不足等.结论 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后再出血的主要是视网膜残留新生血管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10.
罹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妨碍术前检查、术中操作和术后的观察,老龄患者更是如此。即使术前晶状体混浊不严重,玻璃体切割本身也会加速白内障的发展,影响视力恢复。在玻璃体术后,经过十年的随访,白内障发生率是75%。  相似文献   

11.
梁丽芬 《全科护理》2015,(10):891-892
[目的]总结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护理配合。[方法]对2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行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护理配合。[结果]28例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加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行微创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眼内注射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糖尿病是严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致残率、致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及癌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病人的患病率在过去10年中提高了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通常分为非增殖性和增殖性,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由于玻璃体出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可使视力严重减退,甚至失明。  相似文献   

13.
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驾  肖健雄  鞠远英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2):2350-2352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玻璃体视网膜患者215例(223眼),其中单纯视网膜脱落69例(73眼),血管性视网膜病变97例(101眼):视网膜静脉阻塞 43例(43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49例(53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5例(5...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手术后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观察并总结对3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结果 体位、心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 规范而得当的护理是保证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丁燕兰 《当代护士》2014,(6):107-109
对施行复杂玻璃体切割及光凝、注气或硅油术的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116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错失早期治疗时机的相关因素。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未及时接受治疗的因素为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健康教育缺失、个人心理因素、社会家庭因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依次为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健康教育不全面和个人心理因素。认为要重视和加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前期(DR)患者早期及时接受治疗,有效控制由糖尿病引起的视觉残疾。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在城市糖尿病患者中约占50%。患者视网膜供氧量少于需求量,病理反应是形成新生血管,趋向于发生新的视网膜出血及玻璃体出血,引起视力急剧下降,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能预防和控制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视网膜激光光凝是针对增殖前期和增殖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必要方法。但由于激光光凝治疗并不直接提高视力,还可能产生一些并发症,患者对于这种治疗方法的认识有许多的误区,甚至不理解,临床上会出现一些矛盾和纠纷。因此,向患者普及宣传相关知识尤其重要。由于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健康教育会有不同需求,知识宣教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选择进行。  相似文献   

17.
马张芳  刘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8):7018-7018
目的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与围手术护理总结。方法北京同仁医院2009-05-2010-05间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113例128只眼,通过对患者实施同步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住院治疗,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得到较好的控制,并对糖尿病的一般知识和糖尿病眼病的专科知识有进一步了解,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未发现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术前宣教,术后全身和眼部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米立 《家庭护士》2009,7(2):111-112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通过对43例(46只眼)视网膜玻璃体病变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复位、光凝、注气、注硅油等治疗,手术前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特殊姿势训练以及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问题进行宣传教育;术后采取灵活的体位及自制多种支撑物的特殊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给予及时处理.[结果]43例病人均能顺利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对护理表示满意.[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手术是眼科手术中相对比较复杂的手术,手术前及手术后的良好护理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23G+、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2例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6例.参照组开展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研究组开展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比较两组的临床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手术后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观察并总结对3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结果体位、心理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结论规范而得当的护理是保证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