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8 毫秒
1.
《塑料科技》2015,(8):90-94
以微胶囊所采用的不同包覆原料为主线,综述了三聚氰胺、密胺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聚脲、聚氨酯、富羟基材料、含硅材料等作为囊材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包覆效果、用于聚合物材料时的阻燃效果以及具体应用情况。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寻求稳定高效的囊壁材料,研究微胶囊化膨胀型阻燃剂与阻燃基体间的相容性,使膨胀型阻燃剂实现可控包覆,通过分子设计等手段使阻燃剂各组分配比更加合理等。  相似文献   

2.
董延茂  王聪迪  袁妍  赵丹 《橡胶工业》2021,68(6):0415-0420
研究废芳纶蜂窝粉末在阻燃天然橡胶(NR)胶料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随着废芳纶蜂窝粉末用量的增大,NR胶料的阻燃性能和拉伸性能呈规律性的变化;当NR/膨胀型阻燃剂WX-P28/废芳纶蜂窝粉末用量比为100/70/5时,NR胶料的阻燃性能和拉伸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微胶囊化膨胀型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聚磷酸铵(APP)进行微胶囊化,复配了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IFR)。利用IFR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对包覆APP和IFR阻燃PP体系的表面形态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包覆的APP粒度均匀致密;在PP中添加IFR阻燃剂不小于30份时,有明显成炭效果,获得良好的阻燃性能,UL-94阻燃级数为V-0。阻燃PP体系的热稳定性也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微胶囊化技术合成了新型磷氮体系无卤膨胀型阻燃剂ANTI-6用ANTI-6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阻燃剂ANTI-6中聚磷酸铵的微胶囊包覆;考察了阻燃剂对PP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覆的聚磷酸铵粒度均匀致密,热稳定性提高;PP中添加25%ANTI-6阻燃剂可以获得良好的阻燃效果,氧指数达到30,阻燃性达UL94V~0级,改性PP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耐热水性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膨胀型阻燃剂的分类、发展历史和近况。介绍了混合型膨胀阻燃剂和单组分膨胀阻燃剂的性能、优缺点及研究现状。罗列了蒙脱土、二氧化硅、沸石以及金属化合物等多种膨胀协同阻燃助剂在膨胀阻燃体系中的作用。简单介绍了纳米化表、面改性以及微胶囊化三种膨胀型阻燃剂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合成的新型磷氮体系无卤膨胀型阻燃剂IFR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考察了阻燃剂IFR中聚磷酸铵(APP)的微胶囊包覆效果以及阻燃剂IFR对PP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表面形态等的影响。结果发现包覆后的APP粒度均匀致密,效果比较良好;在PP中添加的IFR阻燃剂质量分数达到30%左右时,有明显的成炭效果,氧指数达到32%,阻燃性能提高;力学性能下降也趋于平缓;且IFR与PP的界面相容性比较良好;阻燃PP材料的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塑料膨胀阻燃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塑料膨胀阻燃技术的研究进展。磷氮类膨胀型阻燃剂(IFR)阻燃塑料存在着吸湿性大、热稳定性和相容性差等缺点,通过对IFR的表面处理、微胶囊化、协同阻燃以及使用“三位一体”型IFR可以减低上述缺点,提高膨胀阻燃塑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膨胀型阻燃剂的组成(酸源、炭源、气源)、分类(有机含磷膨胀型阻燃剂和无机膨胀型石墨阻燃剂)、阻燃机理及研究现状,列举了磷-氮膨胀型阻燃剂和膨胀石墨阻燃剂两种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分析了这两种阻燃剂在应用过程中的阻燃机理及阻燃效果。最后提出了要从协同阻燃、表面改性、微胶囊技术等方面来提效膨胀型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赵杰  解田  秦军 《塑料科技》2018,(2):107-110
合成了一种微胶囊化N-P膨胀型阻燃剂(MF-NPR),并通过FTIR、TG-DTG和SE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丙烯(PP)/MF-NPR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最高可达29.79%,燃烧时无滴落、无烟、炭层完整,达到UL94V-0阻燃等级。  相似文献   

10.
微胶囊红磷膨胀型阻燃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微胶囊红磷/季戊四醇/三聚氰胺膨胀型阻燃剂(IFR)。采用吸湿性、抗氧化性、SEM、TG等测试方法对阻燃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胶囊红磷的吸湿性减小、抗氧化性增强;TG分析显示,微胶囊红磷在385~422℃、470~553℃有两个失重阶段;600℃时,未包覆红磷残重仅为6%,而微胶囊包覆红磷的残重为12%;微胶囊红磷膨胀型阻燃剂的最佳组成为:微胶囊红磷:季戊四醇:三聚氰胺=4.00:0.75:2.00(摩尔比);500℃下,IFR残重高达65.06%;当IFR添加量为30%时,阻燃环氧树脂的氧指数从未添加IFR时的19.0%提高到26.3%。  相似文献   

11.
EP微胶囊化APP对阻燃PP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胶囊化技术合成的新型无卤膨胀型阻燃剂(IFR)制备阻燃聚丙烯(PP).考察了IFR中聚磷酸铵(APP)用环氧树脂(EP)的微胶囊包覆效果以及不同包覆EP量所复配的IFR对PP的阻燃性、耐水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P包覆量为7%时,包覆APP的粒度均匀致密;随着包覆壁材EP用量的增加,阻燃PP的氧指数稍微变大.耐水性有所改变.力学性能下降变化幅度不大,电性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聚磷酸铵为主的膨胀型阻燃剂的协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以聚磷酸铵(APP)为主的膨胀型阻燃剂用协效剂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膨胀型阻燃剂及其协效剂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分子筛类的硅铝酸盐、金属氧化物及其盐类、金属氢氧化物、膨胀石墨等协效剂与膨胀型阻燃剂的协同阻燃机理。协效剂的加入能明显提高膨胀型阻燃剂的阻燃效率,减少了阻燃剂对基体性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各类协效剂的成功开发为APP的表面改性和微胶囊化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环氧树脂(EP)为壁材,聚磷酸铵(APP)为芯材的微胶囊阻燃剂(MCAPP).通过垂直燃烧测试、极限氧指数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的阻燃剂配比对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PUR-T)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比了微胶囊包覆前后的APP对PUR-T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膨胀型无卤阻燃剂能有效提高PUR-T的阻燃性能,但却大幅降低了PUR-T的力学性能,而MCAPP在保持阻燃性能的同时,减少了其对PUR-T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微胶囊化阻燃剂改善了阻燃剂兼容性、流散性差等缺点,提高的阻燃剂的使用效率和适用范围,并且随着对微胶囊技术的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囊材、新的包覆方法研制出来.本文对微胶囊的常规制备方法及囊材进行了介绍,并综述了微胶囊阻燃剂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专利文摘     
《橡胶科技市场》2011,(2):58-58
超支化膨胀阻燃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支化膨胀阻燃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超支化膨胀阻燃橡胶材料的配方为:橡胶,100;硫化剂,3~4;促进剂M,1~2;促进剂D,0.3~0.5;硬脂酸,1~2;氧化锌,3~5;防老剂4010NA,2~4;超支化膨胀型阻燃剂,60~80。本发明在橡胶胶料中加入的超支化膨胀型阻燃剂大大提高了阻燃剂与橡胶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微胶囊化阻燃剂改善了阻燃剂兼容性、流散性差等缺点,提高的阻燃剂的使用效率和适用范围,并且随着对微胶囊技术的研究发展,不断有新的囊材、新的包覆方法研制出来。本文对微胶囊的常规制备方法及囊材进行了介绍,并综述了微胶囊阻燃剂现状。  相似文献   

17.
膨胀型阻燃剂是阻燃性能优异的无卤阻燃剂,在阻燃过程中具备低烟、低毒、防火效率高等特性,是目前阻燃剂研究的1个重要方向。文章介绍了膨胀型阻燃剂的不同分类与组成以及膨胀型阻燃剂阻燃机理,总结了现有的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从膨胀型阻燃剂表面改性、单成分膨胀型阻燃剂开发、阻燃协同剂的使用和新型膨胀型阻燃剂组分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总结,指出膨胀型阻燃剂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未来膨胀型阻燃剂应该向绿色化、环保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膨胀型阻燃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型阻燃剂是一类环保型阻燃剂,目前用于聚丙烯的膨胀型阻燃剂在国内外己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丙烯的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硅烷协效剂、金属协效剂和其它一些协效剂在阻燃体系中的应用,并对研发具有优良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聚丙烯膨胀型阻燃剂的一些研究思路进行了归纳和介绍。  相似文献   

19.
环保高效膨胀型阻燃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庆东  曹有名  岑兰 《塑料科技》2008,36(2):104-108
阐述了膨胀型阻燃剂的阻燃机理,重点介绍了单组分膨胀型阻燃剂、混合膨胀型阻燃剂和膨胀型石墨阻燃剂,指出了当前膨胀型阻燃剂中存在的问题、相应的改进方法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白度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微胶囊红磷阻燃剂的白度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囊材、囊材含量、粒径分布等因素对白度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囊材中,以蜜胺树脂包覆的微胶囊红磷白度化效果最好,其含量的15%时,白度可达46.38%,且在囊材含量小于50%时,囊材含量越高白度效果越好。粒径分布窄的材料要比粒径分布宽的白度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