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高强混凝土透水砖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使用正交法设计高强混凝土透水砖,以砖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为指标,分析研究骨料粒径、水灰比、骨灰比等因素,及其不同因素对透水砖性能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正交设计法可以获得符合性能要求的高强混凝土透水路面砖的最优配合比。同时,介绍了透水砖在环境改善中的应用,以及路面铺装工艺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2.
生态混凝土透水砖的研发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伟 《砖瓦》2007,6(7):14-17
介绍了使用正交法设计生态混凝土透水砖,以透水砖的抗压强度、透水系数为指标,分析研究了骨料粒径、水灰比、骨灰比等因素及其对透水砖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使用正交设计法可以获得符合性能要求的高强度透水铺地砖的最优配合比。同时,分析了生态透水砖对环境的影响变化、发展趋势。以及路面铺装工艺设计原理。  相似文献   

3.
透水砖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面型透水砖的类型、结构形式、配合比、制备及成型工艺等进行了研究,研制出一定性能指标的透水砖产品.对透水砖的铺装工艺提出建议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展示了透水砖应用的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免烧透水砖抗冻性差、易堵塞等问题和大宗工业固废规模化利用现状,以钢渣、粉煤灰、脱硫石膏为原料,采用新开发的"机械造孔-静压成型"法制备高性能固废基免烧透水砖。试验研究了原料配比对透水砖强度的影响,并测试了透水砖的抗冻性、耐磨性和透水系数等性能。结果表明,当钢渣、粉煤灰、脱硫石膏掺量分别为60%、30%、10%时,透水砖的28 d抗压强度达44.2 MPa,透水系数超过0.1 cm/s,20次冻融循环试验后抗压强度损失为7.5%,标准耐磨性试验后磨坑深度10 mm,均符合GB/T25993—2010《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废旧混凝土透水砖制备工艺中原料清洗工艺、搅拌工艺、成型工艺、养护工艺等的研究,得出其与透水砖强度、透水系数的关系,从而确定清洗,搅拌工艺,得到最佳的成型压力、保压时间以及养护手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废旧混凝土透水砖制备工艺中原料清洗工艺、搅拌工艺、成型工艺、养护工艺等的研究,得出其与透水砖强度、透水系数的关系,从而确定清洗,搅拌工艺,得到最佳的成型压力、保压时间以及养护手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室配比和中试成型方法,研究二次加水法、二次加料法和预拌水泥浆体法三种二次搅拌工艺,以及不同类型托板,对水泥基透水路面砖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二次搅拌工艺中,二次加水法制备的透水砖强度和透水系数均最优,且其投料简便;采用竹塑胶托板制备的透水砖孔隙率和透水系数偏大,强度偏低。建议采用振压成型机成型时,采用钢托板。  相似文献   

8.
砂基透水砖的制备及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沙漠中的风积沙为骨料,环氧树脂为胶黏剂,研制砂基透水砖.分析了石英粉在环氧树脂砂浆配制中的合理添加量,探讨了环氧树脂添加量的合理区间,利用正交试验方法优选砂基透水砖的配方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添加量为6%、配重块质量3200 g、振动时间15 s为最佳工艺参数,其抗压强度为41.1 MPa,透水系数为2.1×10-2 cm/s,符合JC/T945-2005《透水砖》标准要求,可为砂基透水砖的配合比和成型工艺设计提供参考及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废旧混凝土透水砖制备工艺中原料清洗工艺、搅拌工艺、成型工艺、养护工艺等的研究,得出其与透水砖强度、透水系数的关系,从而确定清洗,搅拌工艺,得到最佳的成型压力、保压时间以及养护手段。  相似文献   

10.
赵训  曹笃霞  李国忠 《砖瓦》2018,(3):14-16
利用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料制备建筑垃圾透水砖,探究了振动成型、静压成型两种成型工艺对建筑垃圾透水砖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以振动成型工艺制备建筑垃圾透水砖时,确定的最佳振动时间为60s;以静压成型工艺制备建筑垃圾透水砖时,确定的最佳成型压力为4.0MPa,最佳保压时间为90s。  相似文献   

11.
对高性能混凝土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浩 《建筑技术》2003,34(1):29-31
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设计优先而不以强度设计优先。采用低水胶比和掺加足量的矿物细掺料与高效外加剂等技术措施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手段。要求混凝土具有全面的高性能不仅是不科学的。而且也将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片面强调混凝土的高强度必将影响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提高。在许多情况下,含有碱活性成分的骨料也是可以使用的。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化海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雁  易永胜  高全  殷惠光 《建筑技术》2010,41(2):162-164
采用五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高性能化海砂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细骨料种类、掺合料掺量及种类和养护时间等不同试验因素对高性能化海砂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分析了每个因素水平对高性能化海砂混凝土配合比的作用及各个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水胶比、养护时间、细骨料的种类、掺合料掺量和种类。  相似文献   

13.
外墙外保温用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文  刘兴亚  朱清华 《混凝土》2012,(3):131-134
低密度泡沫混凝土是一种可以替代传统有机材料用于外墙外保温的无机硅酸盐材料。在分析了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结构形成机理的基础上,试验研究了水泥品种、水灰比、矿物掺合料种类及掺量、有机胶、纤维等因素对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力学及热工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泡沫混凝土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指出独立封闭的泡孔、较高的孔壁机械强度、近似于球形的泡孔结构以及尺寸均匀且较小的孔径是泡沫混凝土强度提高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魏东  王嵩  胡海峰 《山西建筑》2012,38(13):139-140
通过分析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的技术难点,从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方面研究了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并采用合适的外加剂,控制混凝土含气量,从而成功完成了C8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  相似文献   

15.
梁凯  朱惠英  陈正  邓鹏  卢凌寰 《混凝土》2020,(4):134-137
利用再生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分析多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基本物理性能进行试验和分析,研究了不同水平下目标孔隙率、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等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有效孔隙率、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等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拟合28 d抗压强度与透水系数试验数据的相关关系,研究建立了两者的线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影响的综合排序为:目标孔隙率>水胶比>矿物掺合料掺量;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呈反相关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模型可用于实际工程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张瑶  刘荣桂  徐荣进 《混凝土》2012,(4):97-99,102
透水型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保证透水性能的同时,必须保证其强度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目前多数的透水混凝土都是无砂的,因此强度会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该混凝土具有多孔性,势必会造成它的强度下降,研究了加入砂料,以此来提高其强度。针对目前为了保证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大多数添加硅石粉等其他的辅助原料和高效减水剂来提高其强度的情况。通过添加自主研制开发的ZS-1外加剂探讨了透水型生态混凝土的合适的配合比,且在不同水灰比和不同的掺量下研究了其对透水型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碱矿渣水泥及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长辉  刘先锋  刘建 《混凝土》2006,(4):17-18,28
碱矿渣混凝土具有高强、快硬、低热、耐久、节能等优点,但是凝结时间短、拌合物粘度大、硬化体收缩大是制约碱矿渣水泥及混凝土应用发展的关键技术.掺化学外加剂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技术途径,也是国内外研究者一直关注的课题.本文介绍了碱矿渣混凝土化学外加剂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碱矿渣混凝土化学外加剂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高活性矿物掺合料浆的制备过程及其对净浆基本性能、水化热、化学收缩及混凝土制品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活性矿物掺合料浆按固含量替代10%~30%的水泥可配制出C30~C50的高性能混凝土,其工作性及后期性能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实现了低水化热、低收缩、低成本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金塘大桥承台数量多、混凝土量大、强度高、所处环境恶劣等特点研究海工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制技术。配合比设计以耐久性为核心,以混凝土各项性能的均衡发展为目标,遵循抗氯离子渗透性与抗裂性并重的原则。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和料、性能优良的聚羧酸减水剂、低水胶比技术路线,配制出抗氯离子渗透性好、水化热低、体积稳定性好、抗裂性能优良的承台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何世钦  王海超 《工业建筑》2003,33(8):8-10,41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研究对实际工程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高性能混凝土研究领域的主要方面之一。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了试验 ,研究了水泥、硅灰、粉煤灰和外加剂等不同试验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分析了每个因素水平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作用及各个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 ,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依次为外加剂、硅灰、水灰比和粉煤灰。并用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线性回归 ,给出了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