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大型听神经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对18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将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率达33.3%,听神经保留率22.2%。结论对大型听神经瘤通过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有效地保护相关颅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34例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分析。方法:采用单侧枕下乙状窦后小骨窗及经内听道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直径大于4cm肿瘤。结果:肿瘤镜下全切除28例(82%),次全切除6例(18%)。面神经解剖保留20例(60%),功能保留11例(32%)。术前尚存听力25例,术后听力保存3例(12%),无手术死亡。结论:大型听神经瘤的治疗,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及内听道入路,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是提高肿瘤切除率,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手术切除技术,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神经保留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并对面听神经和肿瘤的关系及手术要点进行讨论.结果 本组22例,肿瘤全切20例,全切率为90.9%(20/22);术中解剖保留面神经19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6.4%(19/22).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77.3%(17/22);听力保留率23.1%(3/13).22例面神经均位于肿瘤前方(腹侧),其中正前方13例,4例位于前上方,5例位于前下方;14例耳蜗神经位于肿瘤下极或前下方,8例无法辨认;无手术死亡.结论 熟悉听神经瘤病变时面听神经局部显微解剖特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取正确的肿瘤切除方法和技巧,是提高听神经瘤手术切除率和面神经解剖保留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肿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方法以及神经功能保护效果。方法对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并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及面神经监测治疗的68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4年。结果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94.1%(64/68),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Ⅰ、Ⅱ级)保留率为86.8%(59/68),听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8.2%(60/68),听力保留率47.0%(32/68)。结论在有效的术中神经功能监测条件下,出色的显微外科技术以及对面神经解剖关系的充分认识是面听神经解剖保留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随着CT、MRI等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手术显微镜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的提高 ,听神经瘤在全切除的基础上较大程度的保留了神经功能 ,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由于听神经瘤所在的特殊位置及复杂的毗邻关系 ,至今为止 ,手术全切的风险性 ,术后并发症及面听神经保留率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科自 1996年 6月以来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切除听神经瘤 4例 ,收到一定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 本组共 4例 ,男性 3例 ,女性 1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5 8岁 ,平均 4 0岁。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4年 ,平均 3年 2个月。肿瘤位于左侧 …  相似文献   

6.
随着神经外科显微解剖、显微手术的进步,听神经瘤全切除率和面、听神经功能保留率明显提高[1~3].我科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初发听神经瘤32例,采用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的显微外科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中面神经保留技术方法21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枕下开颅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在面神经监护下,观察肿瘤与面神经的病理解剖关系,术后随访时间9~29个月。结果肿瘤全切除19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0例,解剖未能保留成功2例,其中1例术中行面神经端-端吻合。结论面神经监测技术,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病理解剖知识对面神经保留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全切除、保留面、听神经是听神经瘤诊治方面的新进展。许多作者报道,小型听神经瘤(<2cm)手术已无死亡,面神经保留率已达100%,听神经保留率已达20~25%。大型者,(>4cm)手术死亡率为2.7~15.9%,面神经保留率为6.9~49%。因此,早期诊断、应用显微手术是提高听神经瘤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小骨瓣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大型及巨大型垂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根治性切除的手术入路、方法及效果。方法22例大型及巨大型侵袭性垂体腺瘤采用小骨瓣经纵裂显微外科手术,大型者肿瘤最大径3.5~4 cm,巨大型侵袭性肿瘤最大径4.2~5.7 cm。结果大型8例全切7例,近全切1例;巨大型肿瘤全切11例,3例大部切除。全部病例术后无脑脊液漏,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小骨瓣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大型及巨大型垂体腺瘤是对脑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全切率高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技巧与重要神经功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总结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经显微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12例,全切率为80%,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功能保留7例,保留听神经2例,死亡0例。术后脑脊液漏2例,吞咽困难2例,术后再出血1例。结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对于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有助于保护面神经,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听神经瘤是桥小脑角区域最常见的肿瘤,占80%以上,手术切除后可治愈。目前,听神经瘤手术的目的不仅是肿瘤全切除,保留面、耳蜗神经功能同样重要。我们对2006年1月-2011年1月58例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现就手术技巧及面、听神经功能保留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显微外科技术和术中监测手段的进步,以及神经外科与有关专科如耳鼻喉科、颌面外科、眼科、整形外科等密切合作,使颅底外科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许多先前认为根本无法切除的颅底肿瘤和颅底疾患,现已有可能经手术而根治,手术死亡率和病残率亦明显降低,但是由此而造成的脑神经损伤及其功能障碍,依然相当常见,例如巨大听神经瘤切除后,面神经保留率增加,但不能保留率仍较高。国外Yasargil(1997)报道171例,面神经保留串为79%,不能保留率仍占21%。国内同齐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听神经瘤面听神经解剖和功能保留的影响。方法对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6例术后病理确诊为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全切除62例(93.94%),次全切除4例(6.06%);面神经解剖保留63例(95.45%),听神经解剖保留17例(25.76%)。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年听力情况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6例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4例(6.06%)、肺部感染2例(3.03%)、术区出血1例(1.52%)、脑积水1例(1.52%)、暴露性角膜炎1例(1.52%),合计发生9例(13.64%)。结论对听神经瘤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听神经瘤切除率较高,可获得良好面听神经解剖保护与听功能保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手术切除颅内巨大或者大型肿瘤时瘤内切瘤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住院治疗的48例颅内肿瘤患者采用瘤内切瘤微创技术切除最大径为4~7cm的颅内巨大或者大型肿瘤。该手术的技术要点如下:在手术中选取最合适的入路,在此处建立一有效的微创的显露通道,肿瘤起始显露只要适宜安全便利的实施瘤内切瘤即可;针对有瘤蒂的脑膜瘤患者则应该从蒂部开始切除,在肿瘤的最浅表处开始切除胶质瘤和听神经瘤,否则则采取从中央开始切除的方案,在切除中采用瘤内层层推进的方式,切记不要突破存在于肿瘤和脑组织之间的胶质增生带或者肿瘤包膜,最后通过牵引瘤壁和显微分离争取扩大切除或者全切除肿瘤。结果 48例患者中有27例全切除,16例次全切出,5例大部分切除。其中有1例患者术后发生瘤腔积血再行手术清除,1例发生脑室内感染,2例在术后出现了面神经瘫痪(H-BIII级),经过有效的控制和治疗,3个月之后患者身体康复。通过最近对患者随访(平均16个月),胶质细胞瘤1例、嗅神经细胞瘤3例、听神经瘤1例总计5名患者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患者在术中平均出血量<400mL,输血量200mL,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在对颅内巨大型肿瘤患者手术切除时,科学合理的充分运用瘤内切瘤技术,可以在实现较好切除肿瘤的同时,明显的减少手术损伤神经和血管结构,取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瘤内切瘤在治疗颅内巨型肿瘤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可广泛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面神经的保留。方法对59例听神经瘤病人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经迷路入路,开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肿瘤最大径6.2cm×6.0cm,术中注意肿瘤与蛛网膜边界,并沿该边界分离并分块切除肿瘤,锐性分离面神经与肿瘤的界面;磨开内听道,神经内镜辅助下切除内听道内肿瘤。注意保护面神经的滋养血管,如面神经与肿瘤包膜粘连紧密,则不强求全切除肿瘤;同时注意保护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岩静脉、后组颅神经及脑干。结果肿瘤全切除57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解剖保留率为83.3%,手术死亡1例。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1]:Ⅳ级31例,Ⅲ级19例,Ⅱ级9例,Ⅰ级1例。术后一年随访,肿瘤均无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技术能有效地全切除肿瘤,大大提高了面神经的保全率,做到微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1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总结听神经业微手术治疗的经验,对我科近10年经显微手术治疗的12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组肿瘤全切率为100%,面神经保留率90.5%,有4例进行了面一副神经吻合,2例行颅内离断的面神经对端吻合。本组仅有1例死亡,死亡率0.8%,结论:显微手术治疗听神经瘤是更为安全和有效的方法,熟练的手术技巧和手术前后的处理是保留面神经功能及降低手术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额下入路经眶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鞍区巨大型肿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5例位于鞍内、鞍上并向鞍区周围部位侵袭生长的巨大型肿瘤采用一侧额下入路经眶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切除。结果肿瘤显微镜下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8例,无一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此入路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鞍区巨大型肿瘤均可做到显微镜下全切除或次全切除,具有操作简便,显露良好,创伤小的微创优点,是治疗鞍区巨大型侵袭性肿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小型听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中小型听神经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肿瘤生长控制率,并就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保留情况、听力保留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生长控制率92.5%与对照组8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保留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6.05%,听力功能保留率88.37%也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小型听神经瘤患者行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其效果较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更好,能够快速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保留患者听力功能,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听神经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切34例、次全切4例,面神经功能保留33例。结论:正确认识听神经瘤显微解剖和毗邻结构的解剖关系,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有助于肿瘤全切和面神经功能的保护,术中行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对保护面神经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与神经功能保护的技巧,减少医源性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2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的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cm)手术情况。结果肿瘤全切除19例(86.36%),次全切除3例(13.64%)。面神经解剖保留20例(90.91%),听神经解剖保留7例(31.81%),后颅窝积液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耐心充分的囊内切除、熟练的显微手术技能及术中面神经的电生理监测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