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腺瘤和20例癌旁甲状腺组织中MMP-9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中MMP-9表达阳性率(64.0%)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37.8%)和癌旁甲状腺组织(25.0%,P〈0.05)。MMP-9表达阳性率与甲状腺癌组织类型无关;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病理分期Ⅲ~Ⅳ期病例显著高于Ⅰ~Ⅱ期病例(P〈0.05);MMP-9阳性的甲状腺癌复发及病死率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MMP-9表达对甲状腺癌恶性程度判断、生物学行为预测和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水通道蛋白-1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20例甲状腺癌患者癌组织,其中15例的癌旁正常组织和15例甲状腺腺瘤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中AQP-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甲状腺癌组织AQP-1mRNA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正常甲状腺组织明显增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QP-1mRNA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甲状腺8种类型良、恶性肿瘤中表达的定量研究。从定量角度探讨其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分型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石蜡包埋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麦克奥迪真彩色病理分析图像分析系统,对TTF-1表达强度的阳性单位(PU)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甲状腺腺癌组细胞胞核的PU值大于甲状腺腺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胞核的PU值大于其他类型的甲状腺腺癌及甲状腺腺瘤4种亚型(甲状腺单纯型腺瘤、胎儿型腺瘤、胚胎型腺瘤、胶样型腺瘤)的PU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滤泡癌细胞胞核的PU值小于乳头状癌组,大于未分化癌和髓样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组细胞胞核的PU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组的4个亚组的细胞胞核的PU值较为接近,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TF-1在甲状腺良、恶性细胞的胞核表达,其表达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未分化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依次递减;在甲状腺单纯型腺寰、胎儿型腺瘤、胚胎型腺瘤、胶样型腺瘤中表达量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TF-1表达的定量测试有助于良、恶性甲状腺肿瘤鉴别诊断及恶性肿瘤分型。不同的甲状腺腺瘤其TTF-1具有基本类同的表达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亚型(ER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各组织学变型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56例甲状腺腺瘤和3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 ERα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Rα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05%、58.93%和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VEGF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1%和39.29%,而在正常甲状腺无表达,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的高细胞型和弥漫硬化型PTC中ERα和VEGF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的乳头状微癌(P <0.05)。在PTC中ERα和VEGF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 =0.514,P = 0.033)。结论:ERα对甲状腺滤泡上皮的增生和分化以及甲状腺肿瘤的血管生成均具有促进作用,其过度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朱卫东  王鑫  张一兵 《河北医药》2010,32(20):2820-2822
目的研究EZH2基因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对50例甲状腺癌和20例甲状腺瘤组织进行EZH2检测。结果EZH2蛋白和mRNA在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甲状腺瘤组织(P〈0.05);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EZH2表达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EZH2基因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作为辅助诊断有助于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甲状腺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抑制因子(p7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某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癌和6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同期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VEGF和p73的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组织中VEGF和p73的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癌组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86.7%(52/60)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71.7%(43/60),高于正常对照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组织中p73阳性表达率93.3%(56/60)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80.0%(48/60),高于正常对照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组织中VEGF和p73呈正相关,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相关系数r=0.723,P<0.05,在甲状腺腺瘤组织中相关系数r=0.542,P<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组织中VEGF和p7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柳逸斌  丁志敏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0):3075-3077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MMP2、MMP7在原发性甲状腺肿瘤中表达及其与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8例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腺癌38例,腺瘤40例)标本中MMP2、MMP7表达。结果:MMP2及MMP7蛋白在各甲状腺肿瘤组织中,腺癌表达显著高于腺瘤(P〈0.05),MMP2与MMP7呈正相关性(r=0.774,P〈0.01);MMP2及MMP7蛋白表达与腺癌转移(P〈0.05及P〈0.01)、预后指数(P〈0.01及P〈0.05)有相关性,MMP7在甲状腺乳头癌表达显著高于滤泡性癌(P〈0.05)。结论:MMP2、MMP7的表达与甲状腺肿瘤显著相关,在原发性甲状腺癌病变中高度表达,检测MMP2及MMP7水平对于鉴别原发性甲状腺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周鸣  张平  郭锡熔 《江苏医药》2006,32(7):601-603,i0001
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瘤疾病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13K/Akt)信号转导途径之间的关系。方法 外科手术中获取19例单发结节型甲状腺腺瘤组织及瘤旁组织,采用RT-PCR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腺瘤及瘤旁组织中P13K、ARt的表达。结果 (1)甲状腺腺瘤组织中P13K、AR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瘤旁组织(P〈0.01);(2)免疫组化P13K、ARt染色均分布于细胞胞浆中,腺瘤组织中P13K、ARt的平均积分光度值均显著高于瘤旁组织(P〈0.01)。结论 P13K/Akt信号转导途径功能异常可能参与甲状腺腺瘤增殖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陈洪杰  孟予城  孙革 《河北医药》2011,33(3):341-343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与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的表达与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49例甲状腺癌(包括39例乳头状癌和10例滤泡癌)、3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p53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Ki-67在甲状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6%和69.38%,两者呈正相关(P〈0.05)。两者与甲状腺腺瘤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Ki-67在甲状腺癌中的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结节数量无关(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p53和Ki-67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Ki-67增殖指数乳头状癌要高于滤泡癌。结论 p53与Ki-6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Ki-6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癌中的增殖指数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结肠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p53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p53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和p53基因在59例结肠癌、20例结肠腺瘤、19例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PTEN、突变型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66.1%,结肠腺瘤组织中分别为95%、0,突变型p53基因在正常结肠组织和结肠腺瘤组织中不表达,PTEN基因在正常结肠粘膜和结肠腺瘤组织中几乎全部呈阳性表达。结肠 癌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与正常结肠黏膜和结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组织中突变型p53的表达显著高于结肠腺瘤以及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5)。随结肠癌临床分期增加、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的转移、Duckh分期的增加,突变型p53基因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5),PTE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P〈0.05),PTEN基因与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TEN和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和病理学特征有关;PTEN、p53基因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的CT影像特征及对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7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超声检查和CT检查.分析比较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结节的CT影像特征,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T诊断与超声诊断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效能(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78例患者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58例(72个结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细胞bcl-2、c-myc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MT法检测甲状腺肿瘤细胞bcl-2、c-myc蛋白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甲状腺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30例腺瘤中bcl-2、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27例)、50.0%(15例)鸦30例腺癌中分别为63.3%(19例)、93.3%(28例)。二者在腺瘤和腺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0例腺瘤中AI为0.12±0.28,30例腺癌中AI为0.39±0.39,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甲状腺癌中,bcl-2阳性组AI低于阴性组(P<0.05),c-myc阳性组AI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bcl-2、c-myc蛋白和AI可作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bcl-2蛋白的丢失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形成有关;bcl-2蛋白高表达抑制细胞凋亡,c-myc蛋白高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黄平  李德祥 《贵州医药》2004,28(1):20-21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组织中抑癌基因产物p16蛋白的表达,探讨p16、p63蛋白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0例甲状腺肿瘤标本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60例甲状腺肿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6.7%(28/60)。其中30例腺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0%(18/30),其中30例腺癌中为33.3%(10/30),腺瘤和腺癌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甲状腺肿瘤中p63蛋白的表达与p16蛋白的表达在腺瘤和腺癌组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p16蛋白表达的缺失参与了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抑癌基因p16、p63共同参与了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其发生过程可能存在p16、p63蛋白的协同作用,其异常表达对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钙化在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中的表达及超声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8例TMC和60例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病灶钙化情况和相关资料。结果 TMC和甲状腺良性疾病病灶钙化超声检出率分别为67.6%和33.3%(P<0.01);病理检查结果病灶钙化率分别为72.1%和35.0%(P<0.01)。微钙化在良、恶性钙化结节中所占比例各为20.8%和79.2%(P<0.01)。结节钙化中有70.0%为恶性,无钙化结节中32.8%为恶性(P<0.01)。TMC病灶微钙化发生率为55.9%,乳头状癌微钙化率为72.5%。女性及年龄<45岁TMC患者的病灶钙化率较良性疾病均明显为高,(P<0.01)。结论 TMC绝大多数为乳头状癌,微钙化是TMC特异性最高的超声表现特征,对TMC的诊断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的病理学特点并结合文献探讨其性质、起源和功能。方法 观察9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 ,在光镜观察的基础上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甲状腺球蛋白 ( T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SE)、波形蛋白和降钙素。结果 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以细胞质嗜酸性、粗颗粒为特点 ,细胞形态多样 ,排列成滤泡型、小梁型和实体型 ,细胞角蛋白 ( + ) 8例 ,TG( + ) 7例 ,NSE( + ) 7例 ,波形蛋白 ( + ) 9例 ,降钙素 ( + ) 3例。结论 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是有病理形态特点的潜在恶性肿瘤 ,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不具有功能活动 ,区别良恶性不能靠特殊检查 ,要依赖传统的包膜、血管浸润及转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BP1和CyclinD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意义。方法收集洛阳市中心医院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共51例行甲状腺乳头状癌癌手术切除标本和同期住院手术之22例良性甲状腺疾病及周围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P1蛋白和CyclinD1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对BP1蛋白差异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临床病例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①BP1、CyclinD1在良性甲状腺疾病和正常组织组织中低表达,而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存在显著高表达(P〈0.0001),二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kappa值为0.6095;P〈0.001)。②BP1和CyclinD1的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BP1和CyclinD1高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亚型、性别及年龄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论 BP1和CyclinD1表达上调可能参与调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进而影响其生物学特点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直方图检查的CT强化扫描用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临床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邯郸市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具有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人264例278个病灶临床资料,根据结节性质分为良性组(130个)和恶性组(148个);比较两组平扫和强化扫描CT直方图相关指标,描绘ROC曲线评价平扫及强化扫描CT直方图相关指标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临床效能。结果 恶性组CT平扫直方图均值,第10、50及90百分位数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CT强化扫描直方图均值,第1、10、50及90百分位数均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CT强化扫描直方图方差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平扫及强化扫描直方图指标中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CT强化扫描直方图第10百分位数的AUC最高(0.7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26%,63.75%(P<0.05)。结论 基于直方图检查的CT强化扫描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具有良好价值,其中CT强化扫描直方图第10百分位数可作为重...  相似文献   

18.
王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36-137
目的分析研究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病理基础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进行了超声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对其超声征象进行良性、恶性结节对照研究。结果 74例患者中,良性者39例(95结节),恶性者25例(49结节)。结节数目与良性、恶性结节的发生率无关(P〉0.05);恶性结节多表现为边界模糊、形态不完整、实性、低回声、周边无声晕、微小钙化,且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的血流分布以Ⅰ型、Ⅱ型为主,恶性结节的血流分布以Ⅲ型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明确,结合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病理基础对超声征象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有效地提高其鉴别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核受体共激活因子( AIB1)蛋白在甲状腺瘤、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情况,以及AIB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AIB1在97例甲状腺癌、3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与16例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AIB1蛋白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组织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间相关性.结果 AIB1表达的阳性率在甲状腺癌(81/97,83.51%)、甲状腺瘤组织(20/32,62.50%)中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2/16,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510和x2= 10.741,均P <0.001),其中以甲状腺癌表达最高,甲状腺瘤与甲状腺癌AIB1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47,P<0.012).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组织中AIB1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40,P=0.512),但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x2= 7.222,P<0.027).结论 AIB1蛋白高表达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