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肿清除率、颅内压、脑水肿体积及GC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两组颅内压、脑水肿体积、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d,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脑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B超引导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可降低颅内压,缩小脑水肿体积,改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苏俊  陈艾  吴海  程波  谈志辉  文亮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3024-302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其对手术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观察组患者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Barthel指数评分、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及GO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选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可有效降低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较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10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9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观察组予神经内镜辅助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予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评分、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NIHS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两组GOS和ADL量表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GOS和ADL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可提高血肿清除率,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型可调式神经内镜辅助鞘在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发性脑出血患者64例,根据是否采用辅助鞘分为有鞘组和无鞘组。分别统计2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信息,观察有鞘组手术前后相关指标结果,并比较2组患者短期与长期预后指标。结果 2组患者术前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有鞘组患者血肿量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短期预后结果显示,有鞘组的血肿清除率高于无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长期预后结果显示,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3~8分的患者中,有鞘组术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高于无鞘组,Barthel指数(BI)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低于无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血肿量30~60 m L患者中,有鞘组术后GOS评分高于无鞘组,术后BI评分低于无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型可调式辅助鞘在神经内镜治疗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中存在明显优势,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Kronlein定位法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1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基于改良Kronlein定位法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血肿清除率为100.0%,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h、24h与7d的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d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1d,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Kronlein定位法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颅内压,提高患者的GCS评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探讨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对侧脑室穿刺颅内压监测组(A组,20例);锥颅血肿穿刺引流术组(B组,25例);开颅血肿清除术组(C组,23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的甘露醇使用次数、术后监护时间、气管切开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1)甘露醇使用次数:A组使用甘露醇次数(17.25±2.55)明显少于B组(20.32±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监护时间:A组(63.60±11.74)h明显少于B组(104.64±16.80)h和C组(138.78±23.9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气管切开率:A组患者的气管切开率(5.0%)明显低于B组(36.0%)和C组(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预后:A组患者的预后(100.0%)优于B组(72.0%)和C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是一种明确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显微镜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显微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颅内压、神经功能、预后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颅内压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3、7 d两组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NIHSS评分、GC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GCS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结论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相比显微镜手术具备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且康复速度快等优势,更有助于提升血肿清除率,降低术后颅内压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神经功能及意识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联合球囊导管经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陆丰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应用神经内镜联合球囊导管经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为研究组(n=25),医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n=25)。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术后1-3d复查头颅CT,研究组血肿完全清除者20例(术后第一次复查CT血肿量5 ml),少许残留者5例(术后第一次复查CT血肿量5-10 ml);对照组血肿完全清除者22例,少许残留者3例。研究组手术时间、留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下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时间,两组术前及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两组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内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NICU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血肿清除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7 d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明显增加,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内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对HICH颅内血肿清除效率高且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能显著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80例脑出血患者展开研究,采用双色球随机模式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术前血肿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残留血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也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治疗前两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脑出血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较传统开颅手术疗效更佳,能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及显著提升患者恢复效率,改善患者预后,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短期预后危险因素及其对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微创组(65例)和开颅组(25例)。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2组血肿清除量、术后并发症及炎症因子水平。分析微创组各影响因素和短期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开颅组对比,微创组术后血肿量清除率更高(P0.05);术后并发症更少(P0.05)。年龄、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出血量、是否破入脑室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患者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高龄、入院GCS评分≤5分、破入脑室、出血量≥50 m L。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创伤小、预后好。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包括高龄、入院GCS评分≤5分、破入脑室、出血量≥50 m L。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神经导航系统引导多靶点穿刺与CT定位单靶点穿刺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9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神经导航系统组46例,多靶点穿刺抽吸脑内血肿;CT定位组52例,根据CT片直接穿刺、抽吸血肿。术后随访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引流天数、术中血肿抽吸率、住院天数和GO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导航多靶点技术微创穿刺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CT定位单靶点穿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47例,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和B组(43例,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A组血肿清除率(92.84±4.73)%明显高于B组(87.52±5.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再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评分量表(NIHSS)均明显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分别为93.62%和83.7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微创术可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微创钻孔引流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两者均安全、可靠,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61-3263
目的探讨锥颅血肿穿刺术联合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行锥颅血肿穿刺术联合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GC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的GC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血肿穿刺术联和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2014年8月确诊为基底节区脑出血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107例按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两组,A组(n=55)发病至手术时间6 h,B组(n=52)发病至手术时间为6-48 h;比较两组患者出院GOS结局评分(GOS)、3个月随访的改良Rankin评分(MRS)和术后脑血肿量变化。结果:A组Mares和GOS评分均明显优于B组(P0.05);两组术后脑血肿量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并评价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术和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法将90例HICH患者分为3组:小骨窗开颅术(A组),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B组),神经内镜手术(C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死亡率、GCS评分、GOS评分、再出血率、肺炎发生率、颅内感染率等并发症。ELISA方法测量所有脑出血患者外周血IL-4、IL-6、IL-8、IL-10和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成功完成所纳入的各组脑出血患者手术,A组、B组、C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分别为74.5%、43.1%、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患者手术时间、再出血率、肺炎发生率、死亡率低于A组和B组(P < 0.05)。手术6月后GOS评分显示C组患者Ⅰ级和Ⅱ级人数高于A组和B组(P < 0.05),而III级、IV级和V级人数分别低于A组和B组(P < 0.05)。C组患者术后72 h外周血液IL-10水平高于A组和B组(P < 0.05),而IL-4、IL-6和IL-8水平低于A组和B组(P < 0.05)。在术后28 d,C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于A组和B组(P < 0.05)。结论神经内镜技术的微创、直观、较高的血肿清除率,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明显改善临床预后,可能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有前景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开颅手术和锥颅穿刺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将两组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85.00%)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格拉斯哥评分优良率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术治疗脑出血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优势明显,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优良率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与分析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内镜组(行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组(行显微镜手术)各45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术后7 d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内镜组与显微镜组比较,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血肿清除率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术后GOS评分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相比于显微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对急性脑出血伴脑室破入患者血肿清除效果及颅内感染风险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伴脑室破入患者共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及C组(40例),分别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显微镜血肿清除+置管引流术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置管引流术,比较3组患者手术用时、置管时间、随访血肿清除率、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 B和C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C组患者置管时间明显短于A和B组(P0.05);3组患者随访脑实质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随访脑室内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A和B组(P0.05);C组患者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明显高于A和B组(P0.05);同时C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A和B组(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脑室外引流和显微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联合置管引流术治疗急性脑出血伴脑室破入,可有效缩短置管时间,提高脑室内血肿清除效果,改善临床预后,并有助于预防颅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压持续监测治疗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9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n=52)与联合治疗组(n=57).手术治疗组患者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压持续监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内压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联合治疗组患者颅内压显著低于手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7、14 d,两组患者GC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联合治疗组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硬膜下积液、癫痫和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术后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和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GOS评分,联合治疗组预后良好患者比例为28.1%(16/57),显著高于手术治疗组的15.4(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颅内压持续监测可有效治疗老年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