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熔点聚酯复合纺丝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低熔点聚酯切片的流变性能 ,以及低熔点聚酯与普通PET皮芯复合纺丝时的皮芯层复合比、皮层组分配比、切片干燥工艺和纤维拉伸工艺。结果表明 :低熔点聚酯熔体属典型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 ,切片进行皮芯复合纺丝时 ,皮芯复合比选择 5 0 / 5 0 ,皮层采用 70 %低熔点聚酯和 3 0 %普通PET ,芯层采用普通PET ,所得纤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结构和特点、国内外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了低熔点涤纶短纤维生产中低熔点聚酯的合成及皮芯复合纤维的制备工艺路线和相关影响因素。简述了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在织物产品和非织造布行业的应用。低熔点涤纶短纤维已成为纺织品、床垫、椰棕材料、汽车内饰等绿色制造的热点原料,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替代传统纤维或产业用粘胶剂和脲醛胶,应用前景广阔;今后应在产品品质、性能及功能上缩小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差距,同时应加强其绿色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合成纤维》2015,(12):1-4
介绍了国内外对低熔点共聚酯的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低熔点共聚酯的熔融结晶行为、流变性、热稳定性以及其纺丝工艺研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低熔点聚酯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低熔点聚酯纤维的用途、熔点控制原理、分别介绍了共聚法和共混添加法两种降低聚酯熔点的途径及国内外在制造低熔点聚酯纤维方面已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张德权 《合成纤维》2009,38(5):33-36
以低熔点聚酯(COPET)为皮、普通聚酯(PET)为芯,介绍了开发COPET/PET低熔点皮芯型复合短纤维的复合纺丝生产工艺,探讨了COPET原料选择、COPET切片输送与干燥、真空双螺杆挤压机、纺丝组件、纺丝温度、卷曲机、烘干机和打包机等工艺条件和设备对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如选择合适的工艺和设备,可以生产出质量稳定、完全可以取代进口的低熔点皮芯型涤纶短纤维。  相似文献   

6.
曾新  杨瑞玲  杨昕 《合成纤维》2003,32(6):34-36
通过确定改性组分的成分及添加量,对聚合路线、聚合工艺进行探讨,确定了最佳工艺,制得的改性共聚酯的熔点最低为110~130℃。  相似文献   

7.
低熔点聚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可  郭士明 《聚酯工业》1999,12(3):21-24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纺丝的低熔点(100 ~130 ℃) 聚酯的合成工艺。通过加入第三、第四组份降低聚酯的熔点,并使其具有良好的可纺性。  相似文献   

8.
聚酯低熔点皮芯复合短纤维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军 《合成纤维》2005,34(7):31-34
介绍了聚酯低熔点皮芯复合纤维的特殊性能要求以及原料的选择,在试验设备上探索纺丝成形、后处理拉伸卷曲、纤维表面处理、复合纺喷丝组件等工艺,为批量生产高复合率聚酯低熔点皮芯复合短纤维提供可行的生产工艺指导。  相似文献   

9.
《合成纤维工业》2015,(6):29-34
基于聚酯的反应性共混原理,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为原料,醋酸锌(Zn Ac)为酯交换催化剂,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共混制备了共混产物PBT/PET嵌段型低熔点聚酯,研究了PET/PBT共混产物的制备工艺、结构、性能及其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酯交换催化剂Zn Ac的添加对共混法制备低熔点聚酯具有重要作用,且当PET∶PBT的共混质量比为25∶75,Zn Ac添加质量分数为0.2%,在275℃下熔融共混3 min,可获得熔点为210.1℃的低熔点聚酯;利用Jeziorny法分析得到了其Avrami指数大于3,表明共混产物成核机理为异相成核,呈球晶三维生长方式,利用莫志深法分析表明共混产物在单位时间内要达到一定的结晶度需要更快的降温速率。  相似文献   

10.
低熔点聚酯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主要以添加1,6-己二醇作为改性组分,通过在聚酯合成工艺中,将柔性基团和较低的玻璃化温度引入普通PET分子链中,使聚酯熔点整体下降,从而制得低熔点聚酯。  相似文献   

11.
低熔点共聚酯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对苯二甲酸(PTA)、间苯二甲酸(IPA)、丁二醇(BDO)共缩聚制备了低熔点共聚酯。采用Rosand RH7型毛细管流变仪对不同摩尔百分比组成的共聚酯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低熔点共聚酯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随着温度升高,剪切黏度下降,非牛顿指数增大;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低熔点共聚酯黏流活化能降低。比较了两种组成的低熔点共聚酯的流变性,发现随着第三单体IPA的增加,低熔点共聚酯的剪切黏度降低,非牛顿指数减小。分析了第三单体对低熔点共聚酯流变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自制钛基聚酯催化剂在聚合工艺及合成产品性能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钛催化剂用于聚酯生产时,可以生产出具有低二甘醇含量、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点的聚酯。  相似文献   

13.
对比了锑、钛两种催化剂合成PET在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干燥切片熔点、流变性能方面的差异,进一步研究了适合钛系聚酯的熔融塑化工艺。结果表明:钛系聚酯的分子量分布宽,小分子多;钛系干燥切片的熔点低;在所选剪切速率范围内,钛系聚酯熔体的剪切粘度ηa小于锑系聚酯熔体。塑化工艺研究表明,钛系聚酯熔融塑化温度可降低10℃。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纺丝的低熔点共聚酯的合成工艺及其纺丝性能。通过改变其组分降低聚酯的熔点,研究表明共聚酯的熔点随第三组分含双羟端基单体的加入量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降低,当第四组分丁二醇的加入量为所加醇总量摩尔比的40%时,可得熔点为128%的共聚酯,所得共聚酯具有一定的结晶性和良好的纺丝性能。通过DSC、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法等对共聚酯切片及其纤维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酯中的亚甲基含量增高。通过提高亚甲基含量,可降低熔点,具有一定的结晶能力。  相似文献   

15.
低熔点聚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共聚反应在PET大分子链中引入第三组分、第四组分合成低熔点聚酯,对合成的低熔点聚酯 的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和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第三组分(间苯二甲酸)、第四组分(丁二醇) 可以降低聚酯的熔点,当第三组分的添加量为20%(占所有二元酸的摩尔分数),第四组分的添加量为35% (占所有二元醇的摩尔分数)时,可以得到熔点为110℃的低熔点聚酯,而且所得的低熔点聚酯结晶性能、热 稳定性较好,其流体属于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  相似文献   

16.
在皮层采用了低熔点聚酯(LMPET),芯层为普通聚酯(PET)的皮芯复合纺丝过程中,由于低熔点聚酯的软化点远低于水的沸点,先要在真空转鼓中除去切片中的非结合水,使切片达到一定的结晶度,防止切片黏结,然后真空转鼓逐渐升温并与干燥塔相结合完成对LPET切片的干燥;采用双螺杆挤压机对低熔点聚酯(LMPET)进行熔融输送,可防止低熔点聚酯(LMPET)切片软化黏连造成环结阻料;采用三箱结构的纺丝箱对2种熔体和复合熔体的温度进行控制,纺丝工艺容易调节;选用合适喷丝孔尺寸,保证2种熔体在喷丝头挤出处的熔体黏度尽可能相近,防止流体复合界面迁移与形变,导致黏板或破皮。  相似文献   

17.
采用PTA路线合成一系列低熔点共聚酯,在不改变其它条件的基础下,通过改变单体的配比,将所获得的聚合物的熔点控制在110℃左右。利用核磁共振对聚合物的序列结构进行表征,发现所制得的聚合物的无规度均接近1,表明所得共聚酯均接近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18.
通过DMT法合成了结晶性低熔点共聚酯,采用差式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聚酯体系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加入的间苯二甲酸二甲酯(DMI)和1,4-丁二醇(BDO)在降低共聚酯熔点的同时可使共聚酯保持一定的结晶度;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可知共聚酯结晶存在二次结晶阶段,球晶接近三维生长,在一定降温速率下共聚酯的结晶能力越往后越困难。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2月19日,上海石化首批1.1 t聚酯低熔点切片成功出口韩国,实现了该公司高附加值聚酯差别化产品走出国门的愿望。据了解,低熔点聚酯切片是一种与普通聚酯有良好相容性的聚合物,具有熔点低、热黏合强度高、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等优  相似文献   

20.
最新专利     
正一种有色低熔点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公开号CN112760743A/公开日2021-05-07/申请人扬州富威尔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题述制备方法采用原液着色的方法,在低熔点聚酯中加入酸碱调节剂,按FDY工艺进行纺丝制得有色低熔点聚酯纤维;该纤维的聚酯链段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乙二醇和二甘醇链段;该酸碱调节剂为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锌。有色低熔点聚酯纤维的色差小于等于0.25,线密度偏差率小于等于1.0%,断裂强度大于等于3.60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45.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