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环境工程综合实验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实验内容设置趋于全面合理,综合性和创新性不断增强,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巫杨  岳梅 《广州化工》2014,(17):215-216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是了解学习国外先进环保理念及技术经验,开展国际化环保合作的重要语言基础,该课程对于现代化环境工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分析了当前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改进专业英语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孟秋冬  肖谷清  胡拥军 《广东化工》2014,41(24):144-145
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是现代社会人才类型的"空白"。论文从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为环境工程与化学工程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余丽  曹昉  张峰  董静 《云南化工》2023,(1):169-171
《环境工程CAD》是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奠定基础。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应掌握相关工艺及工程设计方法,具有工程设计与表达能力、并用工程图纸的形式表达设计思想。基于课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将同步异步混合教学模式用于课程教学改革中,在课堂同步教学和线上异步教学两种方式的融合下,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攻克学生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实践能力薄弱的难题,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的发展历程,针对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对本校环境工程核心课程体系的设置,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按新的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活动,可望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环境工程专业补充标准的规定,对于实现国际互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娟  赵东风  赵朝成  李石  刘芳 《广州化工》2012,40(11):230-231
在分析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的基础上,作者通过在前期的教学改革和创新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对适合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思考,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提高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生在环境工程领域运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工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工程设计和管理能力。因此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中需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不断发展壮大的环保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文章对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便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程CAD是环境工程设计中的一门必修课,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学生对CAD的掌握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在环境工程领域的适应能力,为了提高环境工程专业CAD课程的实践教学水平,促进与培养学生绘图技巧和实际操控能力,针对环境工程CAD课程理论性强、知识而广、概念方法多等特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和体会,重点探讨了教材与教学内容的衔接、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特色培养与学习兴趣、合理安排内容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CAD上下游软件衔接关系、案例设计教学的实施过程、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提高、CAD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新旧教学效果比较等多方面,阐述了CAD课程教学的实质与内容,通过可视化教学和图形化的引导,将繁杂多样环境设备零件和各装置的工程原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对设备感知的认识,实验证明其方法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方而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环境工程原理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霞  焦学然 《广东化工》2010,37(2):110-111
文章从环境工程原理的课程特点出发,分析探讨了环境工程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通过双向式教学方法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理论阐述与工程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强化教学效果;通过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简化公式推导过程、把握教学重点和上好习题课等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改革实验课程内容设置突出实验间知识点的联系,加强视频教学应用,突出电力特色推进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试题库建设等方面课程改革建设及实践,完善网络平台等方面的努力,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性,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雷艳秋  赵文芝  田福利  苏海全 《广州化工》2013,(22):174-175,184
《功能材料》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更新快,且与多种学科相关,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本门课程的需要。我们结合"功能材料"课程特点与课程定位,从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思路与目的、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以促进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反应工程课程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反应工程是化工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通过在反应工程教学中,根据化学反应工程课程的学科特点,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思考和有益的教改探索,达到在传授反应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并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在化工基础教学中,根据化工基础课程的学科特点,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加强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教学思考和有益的教改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裴晓梅  宋子旺  宋冰蕾 《广州化工》2012,40(21):188-189
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对于培养高素质化学化工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理化学课程离不开实验教学。本文对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教学改革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现代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静波 《广州化工》2009,37(5):246-247
《现代分离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进行了探讨,着重从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祁小云  胡泉源  刘绪峰 《广东化工》2013,(19):160-160,169
文章阐述了综合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综合化学实验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验内容的设置应有利于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学方法的改进应有利于提供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给出了师资力量培养和实验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何自强  张惠玲 《广州化工》2014,(19):184-185,226
通过改革精细化工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精细化工实验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同时对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分离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燕  周天  程水明  刘杰凤 《广州化工》2013,(24):142-143
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结合课程教学实践,就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环节和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四个方面进行总结,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体会,力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期形成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分离工程独特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碳一化工是煤化工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使碳一化工的专业知识有条理地融于讲授的过程中,达到了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对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制药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旭东  容元平 《广东化工》2011,38(12):169-169,127
制药工程导论是一门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文章围绕制药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特点,并结合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