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国内外风电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对风电工程中主要原材料使用状况的剖析,对风电工程建设所需的主要钢材品种及市场状况、国内风电用钢技术的突破与国际市场的发展方向、国内风电用钢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探讨,为风电工程用钢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是我国风能资源蕴藏最丰富的地区,文章分析了西北地区用风电钢的性能要求及质量控制要求。介绍了八钢公司开发风电钢的技术难点、产品规格拓展状况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风力发电是我国新能源发展和建设的重点方向。为适应大型化海上风电机组的发展要求,太钢充分利用生产特殊钢的独特优势,采用"电炉+真空处理+电渣"生产工艺,成功开发出应用在3 MW级海上风电机组上的大功率风电主轴轴承用钢,产品质量得到用户认可。据此对如何控制钢中的[O]、高倍夹杂物及超大规格电渣锭重熔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钢公司采用"EAF→LF→RH→圆坯连铸"工艺路线生产高韧性风电法兰用钢的试制情况,着重分析了高韧性风电法兰用钢试制过程中电炉冶炼、LF精炼、RH真空精炼、连铸4个关键工艺环节,确定了高韧性风电法兰用钢的冶炼工艺参数和对有害元素的控制措施。试验钢化学成分满足要求,夹杂物级别低,各项力学性能优良,为以后的批量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风电法兰用钢不同的微合金化成分低温冲击值的大小不同,及同一炉钢中低温冲击值的大小不均匀的问题,分析了影响低温冲击韧性的因素,提出了工艺优化措施,使风电法兰用钢低温冲击韧性均匀性有明显的改善,并显著提高了其低温冲击值,达到了低温冲击韧性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莱钢利用100 t电炉短流程生产线开发生产风电用渗碳齿轮钢17CrNiMo6的工艺和产品性能,结果表明,钢的生产工艺设计合理,产品质量稳定,低倍、力学性能、淬透性、非金属夹杂物、显微组织、晶粒度及表面质量满足了标准及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7.
风电用钢S355NL大圆坯因N含量过高,影响产品的低温冲击韧性和塑性。根据S355NL钢浇注工艺特点,在钢包浇注、中间包液面保护、中间包浇注等工序优化保护浇注措施,使连铸工序增氮得到了有效控制,铸坯质量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八钢风电钢生产的工艺优化,系统性分析了LF精炼、RH真空处理、连铸浇铸过程钢水中氧氮变化、夹杂物的组成变化、夹杂物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变化及不同夹杂物百分数变化。得出八钢风电钢洁净化水平为钢中氧含量≤12×10~(-6)、氮含量≤50×10~(-6),夹杂物数量≤20个/mm~2,10μm以上夹杂物约占2%。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八钢公司第二炼钢厂3座120吨转炉在炼风电钢过程中出现的氮高问题,对工艺控制过程的关键环节的控制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行业资讯     
本刊 《新疆钢铁》2013,(1):17+23+53
八钢风电用钢畅销新疆及甘肃北部地区八钢开发的风电用钢已基本覆盖新疆及甘肃北部地区,产品深受用户欢迎。风电用钢主要用于制造风力发电设备部件——塔筒的中厚板产品。  相似文献   

11.
八钢在150t转炉冶炼42Cr Mo高强螺栓用钢过程中采取高拉碳、双渣脱磷、精炼渣系优化、连铸强化保护浇注措施等工艺手段,生产出了质量满足用户要求的风电高强螺栓用42Cr Mo钢。  相似文献   

12.
由于风电板的使用的特殊要求,对钢中氮含量的要求较高,通过对转炉冶炼、精炼及连铸生产过程控制关键点进行分析,找出整个过程中控制钢中氮的工艺措施,降低了钢中氮的含量,保证了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谱仪、金相显微镜及SEM,对风电螺栓用钢42CrMoA拉拔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钢在中频感应炉内去应力退火时,局部产生过烧现象,从而导致了脆性断裂。经计算,其过烧温度在1 415~1 492℃之间某一温度以上。通过严控加热制度,细化装钢操作,定期维护校准,42CrMoA钢再未出现断裂问题,各项性能检测合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行业也不断进步,在世界风电装机和新增装机量中,中国已成为第一大国。随着风电普及平价上网需求,风力发电机组升级为大兆瓦大规格机组,竞争激烈,同时运输成本也不断增加,对于风电机组工装最重要组件,运输支架要求越来越高。在风力发电机组中,运输支架是重要的焊接支撑件,无论是运输过程中全部的零部件重量,还是外力载荷,运输支架基本上都需要承载,一但更换和返修,拆卸其他零部件就会影响到风机整体,从而增加巨额维护成本。因此,前期生产工艺及控制质量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利用超声波探伤设备对风电紧固件钢材进行探伤,生产实践表明,探伤合格的原材料,经过调质处理后,钢材中未超探伤标准要求的缺陷可能被放大,复探后达不到该标准要求,因此建议风电用高强度紧固件钢,热处理后进行探伤,可有效的发现紧钢材内部和近表面缺陷,降低紧固件产品因缺陷导致的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16.
6月中旬,华锐风电、金风科技、维斯塔斯、西门子、国电联合动力、通用、歌美飒等全球顶级海上风电整机制造商集体亮相“2011海上风电及风电产业链大会暨展览会”。全球风电业“大佬”集体亮相,又一次印证了我国海上风电日益看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从铝电解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应用大型铝电解系列消纳风电的新思路。首先通过分析铝电解行业及风电分布的特征,探索了铝电解消纳风电的理论可行性;进而基于铝电解工业的特征,从安全性、热平衡及磁流体稳定性等方面深入剖析了铝电解消纳风电的关键问题;最后,从风电消纳理论值、消纳现场评估及工业试验等角度,提出了铝电解消纳风电的具体实施方案。仿真结果验证了电解槽对于风电的巨大消纳潜力,在理想的工艺技术条件和消纳制度下,电解槽能够在较稳定的状态下消纳风电。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连铸圆坯18CrNiMo7-6钢的生产工艺及控制要点,制作风电齿轮的性能、探伤等方面的检测结果及评价反馈。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全球面临的能源与环境危机,及风能的其自身的特点,风能发电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但是风电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阐述了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措施建议,对实现我国风电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保障风力发电系统和公共电网安全稳定及提高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LF精炼渣组元对风电用钢板中夹杂物的影响,在冶炼过程LF工位吊包前10 min取渣样进行渣样组元分析.经过对比50炉次渣样和钢板中夹杂物的分析结果,发现精炼渣组元对钢板夹杂物影响较大.当精炼渣组元控制在以下范围,即TCa含量为39% ~ 41%、Si含量为6.5% ~8%、Al2O3为25% ~ 29%、TFe< 0.6%、碱度为6.5~8.2、MI值为0.25~0.30、CaO/Al2O3比为1.94~2.4时,钢板中的B类夹杂物级别较低.此项研究成果为风电用钢生产现场LF精炼造渣工艺改进指明了方向.冶炼风电用钢时通过在LF精炼过程中取消萤石添加、使用精炼预熔渣化渣以及增加石灰、电石用量等工艺优化措施,钢液纯净度得到提升,钢板中1.5级以下B类夹杂物占比由原来的85%提升至98%以上,满足了客户对钢板探伤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