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目的检测不同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中抗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A2(hnRNP A2)/类风湿关节炎(RA)33抗体。探讨其在风湿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241例RA、106例SLE、29例SSc、6例MCTD、365例其他风湿病、240例非风湿病患者血清中抗hnRNP A2/RA33抗体的滴度,比较其在各组患者中的阳性率,并检测RA、SLE、SSe组抗hnRNP A2/RA33抗体阳性患者血清中ANA、ds-DNA、ENA抗体的阳性数。结果抗hnRNP A2/RA33抗体在RA患者中阳性率为18.7%,在其他各组患者中阳性率分别为SLE 31.1%、SSc 31.0%、MCTD 16.7%、PM 11.1%、DM 11.1%、UCTD 12.1%、反应性关节炎10.0%、成人Still’s病5.9%、SS4.0%、SpA 3.5%、晶体性关节炎10.6%及非风湿病组3.8%,其中RA、SLE、SSc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风湿病组(P〈0.001),SLE组阳性率高于RA组(P=0.010)。RA组抗hnRNP A2/RA33抗体阳性患者血清中均未测出ds-DNA、RNP、SM抗体,而SLE、SSc组抗hnRNP A2/RA33抗体阳性患者血清中有不同程度表达。结论抗hnRNP A2/RA33抗体在多种风湿病中出现,有助于风湿病的诊断,但缺乏特异性,在临床鉴别诊断中需与其它自身抗体如ANA、ds-DNA、ENA等联合检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获得hnRNPA2/B1 cDNA序列,研究其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它在类风湿滑膜炎中可能的致病作用。方法:从人中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经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克隆于PUC-T1质粒上,并经酶切电泳、DNA测序鉴定分析。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利用单克隆抗体和特异的cDNA探针,检测滑膜组织中hnRNPA2/B1的含量及表达水平。结果: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并经测序证实该片段为hnRNPA2/B1的编码序列。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hnRNPA2/B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中的表达水平整体上较骨关节炎(OA)和正常对照滑膜组高(P<0.05)。结论:成功克隆hnRNPA2/B1 cDNA;初步证明hnRNPA2/B1水平在RA关节局部增高,推测它可能参与了类风湿滑膜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和免疫印迹法分析不育症患者抗精浆免疫抑制物抗体(SPIM—Ab)对特异抗原的免疫反应,并与ELISA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精浆SPIM—Ab阳性率分别为30.0%(32/107)和29.0%(36/124),ELISA法检测分别为33.6%(36/107)和31.5%(39/124),两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免疫印迹法分析的68份不育症患者的血清、精浆SPIM—Ab阳性标本中,49份(72.1%)与特异抗原的110KD和(或)94KD区带发生免疫反应,19份(27.9%)与52KD区带反应,13份(19.1%)与36KD区带反应。提示,大分子量SPIM抗原可能更容易诱导产生高效价SPIM—Ab以干扰生育。  相似文献   

4.
Tian X  Bi LQ  Li ZG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3):2334-2338
目的探讨瓜氨酸化Ⅱ型胶原及其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PAD)催化牛Ⅱ型胶原(bCⅡ)中的精氨酸转变为瓜氨酸,用ELISA和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RA患者(17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112例)、骨关节炎(OA)患者(37例)和健康对照组(160例)的血清对瓜氨酸化牛Ⅱ型胶原(Cit-bCⅡ)的抗体水平,并研究其与RA患者抗环瓜氨酸(CCP)抗体、反应蛋白(CRP)、血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及双手X线分期、病程、年龄的关系。结果RA患者抗Cit—bCⅡ抗体的阳性率为50.3%(88/175),与其抗bCⅡ抗体的阳性率33.7%(59/175)相比,有显著提高。RA患者抗Cit—bCⅡ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SLE患者的17.9%(20/112)、OA患者的18.9%(7/37)和健康对照组的2.5%(4/160)(均P〈0.05)。而SLE患者、OA患者抗Cit—bCⅡ和抗bCⅡ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患者抗Cit-bCⅡ抗体与抗CCP抗体相关,与CRP、ESR、RF、双手X线分期、病程和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瓜氨酸化CⅡ及其抗体可能在RA发病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获得hnRNP A2/B1 cDNA序列,研究其在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它在类风湿滑膜炎中可能的致病作用.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总RNA进行逆转录反应,经PCR扩增目的片段,将其克隆于PUC-T1质粒上,并经酶切电泳、DNA测序鉴定分析.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利用单克隆抗体和特异的cDNA探针,检测滑膜组织中hnRNP A2/B1的含量及表达水平.结果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并经测序证实该片段为hnRNP A2/B1的编码序列.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hnRNP A2/B1在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中的表达水平整体上较骨关节炎(OA)和正常对照滑膜组高(P<0.05).结论成功克隆hnRNPA2/B1 cDNA;初步证明hnRNP A2/B1水平在RA关节局部增高,推测它可能参与了类风湿滑膜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质性核糖核蛋白I(hnRNPI)的抗原表位多肽在系统性硬化症(SSc)中的临床意义,初步建立简便快捷的ELISA检测方法,为系统性硬化症的早期诊断寻找新的临床指标。方法根据已知的hnRNPI蛋白氨基酸序列,应用不同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图谱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表位分析,经比对筛选后,化学合成hnRNPI短肽序列2个,分别命名为hnRNPI-1(I-1)及hnRNPI-2(I-2),作为抗原,对321例包括硬皮病在内的多种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相应抗体进行ELISA检测。结果抗hnRNPI-1及抗hnRNPI-2多肽抗体在SSc组中阳性率为43.4%及47.8%,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P﹤0.05),在SSc中敏感性分别为43.4%及47.8%,特异性分别为88.6%及87.6%,二者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与SSc患者病程相关外,该二抗体与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器官受累、血沉、抗Scl-70抗体及抗着丝点抗体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1及I-2分别是位于hnRNPI蛋白表面的抗原表位之一,具有抗原性,其抗体对SSc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且在病程早期具有更高的阳性率,有助于SS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法、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RA组202例、非RA组(其他风湿病患者)103例和正常对照组(正常献血人员)20例的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和类风湿因子(RF)。结果:RA组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82.67%(167/202),非RA组为3.83%(4/103),正常对照组为0%(0/20)。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67%、94.17%,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63%、71.84%,AKA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91%、99.03%。在RA患者中抗CCP抗体与AK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CCP抗体与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间存在相关性。结论: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CCP抗体简便、结果可靠,对RA诊断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异质性核糖核蛋白Ⅰ(hnRNPⅠ)的抗原表位多肽在系统性硬化症(SSc)中的临床意义,初步建立简便快捷的ELISA检测方法,为系统性硬化症的早期诊断寻找新的临床指标.方法 根据已知的hnRNPⅠ蛋白氨基酸序列,应用不同的蛋白质抗原表位图谱分析软件对其进行表位分析,经比对筛选后,化学合成hnRNP Ⅰ短肽序列2个,分别命名为hnRNP Ⅰ-1(Ⅰ-1)及hnRNP Ⅰ-2(Ⅰ-2),作为抗原,对321例包括硬皮病在内的多种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相应抗体进行ELISA检测.结果 抗hnRNP Ⅰ-1及抗hnRNP Ⅰ-2多肽抗体在SSc组中阳性率为43.4%及47.8%,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组(P<0.05),在SSc中敏感性分别为43.4%及47.8%,特异性分别为88.6%及87.6%,二者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除与SSc患者病程相关外,该二抗体与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器官受累、血沉、抗Scl-70抗体及抗着丝点抗体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Ⅰ-1及Ⅰ-2分别是位于hnRNP Ⅰ蛋白表面的抗原表位之一,具有抗原性,其抗体对SSc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且在病程早期具有更高的阳性率,有助于SS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65例,健康人血清35例,检测血清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并将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65例RA中,CCP阳性率67.7%(44/65),RF阳性率70.8%(46/65);35例健康人中CCP阳性率2.9%(1/35),RF阳性率17.0%(6/35)。RA组与健康人组比较:抗CCP抗体阳性率及RF阳性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CCP抗体对诊断RA具有较好的敏感性,是RA一个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价值,并了解抗CCP抗体与R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和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79例RA、52例非RA病人血清抗CCP抗体和RF。结果79例RA病人中单一抗CCP抗体阳性12例,单一RF阳性20例,两项同时阳性40例,同时阴性7例,一致率为59.5%(47/79)。52例非RA病人中单一抗CCP抗体阳性2例,单一RF阳性14例,无1例两项同时阳性。RA病人抗CCP抗体与RF阳性率显著高于非RA病人(Χ^2=49.713、30.666,P〈0.01),RF阳性率高于抗CCP抗体,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RA病人RF阳性率显著高于抗CCP抗体(Χ^2=10.636,P%0.01)。抗CCP抗体诊断RA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2%、96.3%,灵敏度为65.8%。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诊断RA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91.1%、83.7%、82.4%。抗CCP抗体与RF无相关性(P〉0.05)。结论抗CCP抗体诊断RA具有满意的特异度及很高的阳性预测值,对RA有较高诊断价值。抗CCP抗体与RF联合检测更有助于RA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病程中抗CCP抗体浓度变化与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比较90例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治疗前后抗CCP抗体的浓度变化。同时,检测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等指标,并进行疾病活动评分(DAS),以分析抗CCP抗体与RA患者病情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 RA患者使用缓解病情药物治疗6个月后,疾病活动度减轻的同时抗CCP抗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不仅在RA诊断而且在RA病情监测方面是一个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抗异质性胞核核糖核蛋白(hnRNP)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CTD)中的抗hnRNP抗体主要是针对hnRNPA/B蛋白质,其中针对3 种hnRNP蛋白质A2、B1、B2(RA33 复合物)的自身抗体又称抗RA33 抗体,检查抗RA33 抗体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抗hnRNP抗体不仅是有价值的诊断指标,而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及抗RA33抗体的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和抗RA33,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共检测50例RA患者和25例非RA患者(包括骨性关节炎20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RA组RF、抗CCP及抗RA33显著高于非RA组(P〈0.05),并且RA组RF与抗CCP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RA患者RF、抗CCP及抗RA33均明显升高,抗CCP可以协助诊断RA,其与RF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MCV)抗体、抗RA33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03例RA患者、41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和104例健康人进行抗CCP抗体、抗MCV抗体、RF和抗RA33抗体测定,RF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其余三种抗体均使用相对应的试剂盒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果 RA患者中抗CCP抗体、抗MCV抗体、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分别为74.8%、80.6%、91.3%明显高于非RA组(P〈0.01).抗CCP抗体、抗MCV抗体和抗RA33抗体的特异性高达97.2%、97.9%和95.9%.三组(抗CCP抗体、抗MCV抗体、RF联合检测组和抗MCV抗体、抗RA33抗体、RF联合检测组和四种抗体共同检测组)联合检测均出现高特异性99.3%,但敏感度较低.结论 RA相关抗体抗CCP抗体或抗MCV抗体与RF的联合检测具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此结果可用于RA的早期诊断预防不可逆性骨损伤.抗RA33抗体对早期症状不明显的RA患者可作为一个较好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7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45例非RA的风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ESR、抗CCP抗体和RF水平;比较抗CCP抗体和RF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示值;测定RA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结果RA组和非RA组抗CCP抗体、RF、hs-CRP、ES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RA组抗CCP抗体和RF水平均高于非RA组(P〈0.05),而RA组的hs-CRP和ESR水平与非RA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抗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CRP、ESR均高于阴性者(P〈0.05)。结论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有利于提高RA检测的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有意义;抗CCP抗体对疾病活动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类风湿因子(RF)、抗RA33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确诊RA患者266例、非RA风湿病患者228例(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健康体检者215名,检测3组抗CCP、RF、抗RA33数值,统计各指标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通过Spearman 相关分析探讨各指标之间的关系;ROC曲线比较各指标的诊断性能;通过平行试验与系列实验探讨3项指标联合检测RA的诊断效能。结果:RA患者各指标数值均显著高于非RA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P <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RA患者抗CCP与抗RA33之间不存在关系,RF与抗CCP、RF与抗RA33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抗CCP、RF、抗RA33的AUC值分别为0.942、0.922、0.653;3项指标中,阳性率:RF>抗CCP>抗RA33,敏感度:RF>抗CCP>抗RA33,特异度:抗RA33>抗CCP>RF;平行试验敏感度增高(98.50%),但特异度降低(64.91%),系列实验敏感度为15.41%,特异度为98.68%。结论:抗CCP、RF、抗RA33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RA的敏感度与特异性,适用于RA的早期诊断,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类常见致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传统的治疗药物主要有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但仍有部分病人病情无法控制,最终导致关节进行性破坏。近年来,多种生物制剂的出现为难治性RA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可以有效控制风湿病活动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文就生物制剂在RA中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上的应用。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4例,非类风湿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5例,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类风湿因子,分析各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有无相关性。结果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敏感性为79.7%,特异性为52.7%。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敏感性为51.4%,特异性为96.4%。类风湿因子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72.9%、特异性为86.7%。结论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敏感性比类风湿因子低,但特异性比类风湿因子高,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的联合应用,更有助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厉向  夏君慧  张旭 《浙江医学》2013,35(20):1795-17,981,801
目的:探讨血清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抗体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意义。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测定23例MS、57例临床孤立综合征(CIS)、41例其他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OIND)、37例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ONND)患者的血清抗MOG抗体水平。并对MRI发现中枢神经脱髓鞘患者的病灶负荷进行测定,将其与患者血清中抗MOG抗体水平作相关性分析。通过绘制受试者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血清抗MOG抗体水平、脑脊液IgG指数、24h鞘内IgG合成率等参数对M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MS组患者血清中抗MOG抗体的水平及抗MO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CIS组、OIND组和ON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S组活动期血清抗MOG抗体的水平及阳性率高于缓解期(P<0.05)。中枢脱髓鞘病变(MS和CIS)患者MRI显示的病灶负荷与其血清抗MOG抗体水平呈正相关(P<0.01)。抗MOG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脑脊液IgG指数、24h鞘内IgG合成率。结论血清抗MOG抗体可以成为可靠的诊断MS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