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成纤维细胞株辐射诱导凋亡与辐射敏感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放射敏感性人成纤维细胞株经辐射诱导后的凋亡情况,应用Tunel法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以^60Coγ射线处理细胞。结果表明(1)^60Coγ射线照射后,集落形成实验表明,6号细胞株辐射敏感性高于8号细胞株。(2)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凋亡率与辐射敏感性成正比,同样反映出6号细胞株辐射敏感性高于8号细胞株。(3)检测还发现,凋亡率与辐射剂量和辐射后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2.
辐射诱发细胞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燕  张连珍 《辐射防护》1999,19(6):466-469
本文采用多核细胞检测法(CB法),研究了^60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所诱发的体细胞HPRT基因位点的突变频率。实验结果表明,0-5.0Gyγ射线可诱发HPRT基因位点突变,HPRT基因位点突变的频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升高,突变频率Y(10^-3)与照射剂量D(Gy)间可拟合为Y=0.903+0.869D。  相似文献   

3.
外源RNA促进小鼠肠腺辐射损伤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BALB/ c小鼠1040cGy^60Coγ射线腹部照射后,采用不同一源的RNA、不同的注入剂量、途径、时间和次数等因素,研究外源RNA对空肠肠腺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的RNA均可明显提高受照小鼠的腺存活率。(2)酵母RNA的洲入剂量与肠腺存尖率之间呈一钟形曲线,局部肠腔注入的最适剂量为40-60μg/小鼠,腹腔和肌肉注入时为80μg/小鼠。  相似文献   

4.
C57BL/6小鼠经^60Coγ射线一次整体照射8Gy后,分成三组:(1)单纯照射8Gy组,(2)照射后单纯骨髓移植组,(3)照射后混输脾基质细胞(SSC)与骨髓细胞(BMC)组,以观察骨髓移植和回输脾基质细胞对大剂量照射后受体存活率及造血干细胞(CFU-S)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单纯骨髓移植组受体存活率比单纯照射组高出27%;而照射后混输SSC组之存活率比单照射组高47%,比  相似文献   

5.
姜雅梅  何介薇 《辐射防护》1996,16(3):178-184
采用60Coγ射线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在照射前、后给予不同剂量的甲2巨球蛋白(α2M),用细胞色素C法、TBA法及邻苯二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细胞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释放、脂质过氧化(LPO)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发现细胞受照后O2释放和LPO水平显著增高(p<0,01);O2释放与照射剂量呈正相关(r=0.966,P<0.01),SOD活力显著下降(P<0.01),且与照射剂量呈负相关(γ=0.966,P<0.01)。照射后给予α2M能显著抑制O2释放(P<0.01)、降低LPO水平。  相似文献   

6.
纪刚  郭勇 《辐射防护》1998,18(1):18-23
本文利用^60Coγ放射源和72cm×72cm×90cm(长×宽×高)体模,在大射野(10.0cm×10.0cm~50.cm×50.0cm)和大深度d(10.0~70.0cm)照射条件下实测的组织-空气比数据,按Melski计算^60Coγ射线组织-空气比深度函数公式,Ae^Bd+Ce^Dd,利用高斯-牛顿逐次逼近的计算方法,拟合出该公式参数A,B,C和D的最佳估计值,5组数据的残差平方和小于1.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放射治疗时野外组织器官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非均匀组织等效似人体模型,模拟鼻咽癌放射治疗,研究了^60Coγ射线和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6MVX射线对野外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结果表明,离照射野越近组织器官受照剂量越高,加眼晶体、垂体、甲状腺等,但睾丸的受照剂量明显高于腹部;^60Coγ射线照射时野外组织器官的剂量明显高于6MVX射线;^60Coγ射线照射时,在耳前野野外挡铅可使眼晶体、视网膜受照剂量下降20%,睾丸表面挡铅可使睾丸受照  相似文献   

8.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离体培养后6h时,预先受到小剂量1、2、5、10或20cGy^60Coγ射线单次照射,能降低随后100cGy照射所引起的染色单体畸变,而0.5或30cGy则不明显。1.0cGy诱导的适应性反应最明显,是诱导适应性反应的最适剂量(饱和剂量)。淋巴细胞分别在培养后6h和12h、6h和42h或36h和42h时,预先受到0.5cGy^60Coγ射线两次照射,均能显著降低在培养后48h受到  相似文献   

9.
选择昆明种雄性小白鼠以^60Coγ射线单次整体照射2.5-10cGy后9h,用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免疫后4d小鼠血清特异性溶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其中10cGy为最适宜刺激剂量。小鼠照射10cGy后9h免疫,在免疫后不同时间测定血清特异性溶血素水平,其结果表明照射组溶血素水平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峰值,而且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小鼠照射10cGy后不同时间用SRBC免疫。结果受照射后1d、3d、  相似文献   

10.
将正常HeLaMR细胞用^60Coγ射线分别进行0-8.0Gy照射后,在含6-巯基鸟嘌呤(6-TG)的培养基中克隆和筛选hprt基因突变细胞。细胞的突变民γ射线的照射剂量有关,共获得3个自然突变的细胞克隆和18个γ射线诱导的突变细胞克隆,用8对hprt寡核苷酸引物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从培养细胞提取DNA中分别扩增hprt基因的9个外显子片段,分析突变细胞的hprt基因外显子突变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11.
应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技术,探讨了X射线与^60Coγ射线,以及不同剂量率的^60Coγ射线诱发微核率与辐射剂量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剂量率相同,照射剂量相同,^60Coγ射线辐照所得微核频率明显高于X射线照射所得微核频率。  相似文献   

12.
电离辐射作用后粒—巨噬细胞修复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粒-巨噬细胞集落(CFU-GM)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了受次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骨髓CFU-GM的修复能力。实验测得正常小鼠每根股骨中CFU-GM的总数和骨髓有核细胞总数分别为4.89×10^4和2.4×10^7,经6Gy剂量照射后第3d,两计数值分别下降到正常值的0.8%和4%,照射后第5d出现回升。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数与CFU-GM的变化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采用PCC技术,观察CHL(Chinesehamsterfibroblastcelline)细胞受^60Coγ射线照射后,染色体的损伤及修复动力学,结果表明,染色体损伤的修复分为两个时期,快修复在照射后的30min左右开始,半修复时间约为6h,与FADU(FluorometricanalysisofDNAnuwinding)技术观察DNA损伤修复动力学比较,DNA损伤修复在照射后5min内即已开始  相似文献   

14.
电离辐射对小鼠小肠和结肠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不同剂量r射线照射对小鼠小肠和结肠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60Cor射线全 身照射 BALB/c 小鼠;剂量分别为 1、 6、 12Gy,于照射后 24h内分批取材,常规石蜡包埋, HE染色, Olympus显微镜下观察辐射诱导小肠和结肠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表明:正常小鼠小 肠细胞有自发的凋亡现象,平均每个隐窝的凋亡细胞数为0.038±0.059个,结肠在正常情况下没 有细胞凋亡发生;不同剂量r射线照射后小肠隐窝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增加(p <0.05),其中 1Gy 照射组凋亡峰在照射后 12h明显, 6Gy和 12Gy组分别在照射后 24h和 6h凋亡细胞最多。结 肠未见或偶见凋亡细胞;各照射剂量组及照射后不同时间(照射后 6、 12、 24h)组小肠隐窝细 胞凋亡数较相应结肠组显著增加(p<0.05)。说明在电离辐射的情况下,小肠较结肠能更有效的 清除辐射损伤的细胞,而后者在体内的蓄积可能与以后的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
p53和Bcl—2/Bax在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昆明小鼠接受75mGy和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胸腺细胞内细胞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75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4h,p53基因蛋白产物的表达显著降低,而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4h,p53基因蛋白表达则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6.
C57BL/6/小鼠经60Coγ射线一次整体照射8Gy后,分成三组:(1)单纯照射8Gy组。(2)照射后单纯骨髓移植组,(3)照射后混输脾基质细胞(SSC)与骨髓细胞(BMC)组,以观察骨髓移植和回输脾基质细胞对大剂量照射后受体存活率及造血干细胞(CFU-S)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单纯骨髓移植组受体存活率比单纯照射组高出27%;而照射后混输SSC组之存活率比单照射组高47%,比单纯骨髓移植组高22%(P<0.05)。混输SSC可明显提高脾CFU-S、CFU-F及ANAE染色(+)(-)细胞数。在体外混合培养中脾基质细胞对实质细胞增殖起支持与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早先受照者的染色体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泽云  金璀珍 《辐射防护》1999,19(4):272-276
应用2号染色体特异性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研究^60Coγ射线照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浸色体的易位畸变,结果表明,离体照射诱发的畸变率与剂量呈现良好的相关,^60Co辐射事故受照者在照后第6,7年的易位畸变率保持相对稳定,约占照后立即检测双+环畸变率的40%~50%,并且易位畸变率与最初照射剂量相关良好。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A对CD4^+和CD8^+细胞辐射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D4和CD8单克隆抗体,采用铺皿法分离并获得CD4^+和CD8^+细胞亚群,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细胞纯度分别为89.2%和85.8%,以^3H-TdR参入法比较CD4^+,CD8^+细胞辐射敏感性及加入VitA后对两种细胞亚群DNA合成的影响,发现CD4^+和CD8^+细胞经过不同剂量^60Coγ照射后其^3H-TdR参入均明显下降。加入5μg/mlVitA后,受照射的CD4^+细胞参与无明  相似文献   

19.
利用小鼠胚胎细胞探电离辐射与镉之间的细胞遗传学交叉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预先给孕9d小鼠全身照射1,2,4和8cGy^60Coγ射线,可降低由随后按体重4mg/kg镉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率,相反,预先给予孕鼠0,25,0.5,1.0和2。.0mg/kg镉处理可降低随后由1.5G^60Coγ一全身照射引起的染色体畸变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应用细胞质分裂阻滞法,检测了^60Coγ射线对人胚肺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损伤效应,分析了硒对γ射一照射所致细胞HPRT基因突变损伤效应的保护作用,人胚肺细胞经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后,HPRT基因突变变异子数,在各剂量组与对照组射组相比均明显增加。细胞HPRT基因突变变异子数随着剂量增加而逐渐增加,两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人胚肺细胞与1*10^-mol/L硒作用24h后接受照射,细胞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