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衡器》2015,(8)
本文通过对数字式智能飞机称重系统原理和力矩平衡原理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采用数字式智能飞机称重系统和运用力矩平衡原理对飞机机轮轮距(即飞机在秤台上的实际力作用点位置)准确测量的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应注意的事项,从而保证了准确、快捷、方便的测量飞机机轮轮距。  相似文献   

2.
选取JWF1278型精梳机锡林壳体在承受最大扭矩时的工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计算得出锡林壳体对锡林轴的抱紧力,估算出锡林壳体抱轴的螺栓预紧力及拧紧力矩值。在Creo 4.0软件中建立锡林壳体螺栓联接组件的三维模型,再导入ANSYS Workbench软件中对其进行静力结构分析,得出在此工况下锡林壳体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要求,且能安全可靠地运行。最后对锡林壳体所受螺栓预紧力的大小进行参数化分析,得出合理的螺栓联接的拧紧力矩范围,为设计人员及装配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路面机械     
正GJ20166084摊铺机熨平板连接螺栓组的受力分析[刊,中]/王友宝//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6,33(7).-98~101为了给减少连接螺栓数量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对摊铺机熨平板的连接螺栓受力较大的2种工况,即正常施工工况和悬挂工况进行探讨,并对连接螺栓的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连接螺栓的最大受力、预紧力及拧紧力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连接螺栓组的设计原则。此外,结合实例对连接螺栓组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摇臂机构安全性,有必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改进机构。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摇臂机构静力学分析模型,危险工况载荷由ADAMS仿真得到。基于应力分析结果,利用ADAMS/Insight对其进行参数优化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摇臂机构满足设计要求,提高了结构工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某型号机轮轮毂在不同的工况下的有限元强度分析,对其进行强度校核,并进行结构优化。采用UG建立该型号机轮轮毂及其附件的模型,运用Workbench对轮毂的所有工况进行静强度分析,并根据应力分布对其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该型号轮毂的危险部位为胎圈座,危险工况为爆胎压力和经侧向载荷一,腹板处的应力较小,胎圈座部位的安全系数较小,优化后提高到1.3。对于对开式轮毂的强度校核以及结构优化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3-RSS/S并联机构的静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联机构一般通过构件矢量法进行静力学分析,文中通过该方法分别在3-RSS/S并联机构的动平台、曲柄建立静力学平衡方程,从而得到动平台所受外力矩和3个曲柄所需输出力矩之间的数学关系,得出力雅可比矩阵,作为该机构力反馈控制的数学模型.通过力反馈控制实验,验证了并联机构的静力学分析模型可以作为低速条件下力控制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WK-75型矿用机械式挖掘机铲斗斗杆组件的疲劳特性,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其有限元模型,针对均载和偏载两种工况对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疲劳理论,应用FE-SAFE对两种工况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分析比较两种工况下疲劳寿命云图和安全系数云图,确定铲斗斗杆组件寿命薄弱部位,为结构优化提供参考。同时对已有大型挖掘机的两种运行工况进行统计,确定两种工况的时间比例,提出疲劳寿命计算修正系数,可以提高使用寿命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某车型在综合耐久工况实验中,多辆车的后转向节与前束臂之间出现力矩衰减问题。通过对实车进行受力采集及理论计算,发现问题是原连接结构力矩不足造成的。又经过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台架试验验证,确定是连接结构力矩不足造成的力矩衰减。通过对连接结构的分析,决定采用对螺栓连接结构进行优化的方法来改进。将螺栓连接由后转向节单边支撑拧紧方式改变为两边夹紧的方式。结合理论计算、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台架试验验证等方法对该改进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双面夹紧连接结构的转向节可以较大幅度提高连接的可靠性与力矩转化效率,解决了力矩衰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3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3-RRR静力全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传统的拆杆法建立机构的静力学平衡方程,考虑构件弹性,利用小变形叠加原理建立机构的变形协调补充方程,进而完成3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的静力学分析.求得包括机构输入与输出载荷关系的每个构件上的全部力、力矩.通过计算,得到在三种外载荷下构件上的全部(各)力、输入转矩与机构运动位姿的关系图.结果表明,当作用在机构的外力(仅)F通过球心时,机构的输入力矩恒等于零,而构件上的力在全空间内随着机构位姿的变化比较平缓,机构等价一般结构架体而与机构的特性无关.仅在外力矩M作用下,机构的输入力矩、构件上的作用力随着机构位姿的变化与机构的特性相关(与雅可比矩阵的奇异性一致),力与力矩在构件上所产生的两部分力是独立的,并可以分离.研究为该机构在工程中的结构设计与应用提供静力学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自动扶梯驱动基座的T型螺栓组联接断裂失效问题,运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其有限元模型.采用以螺栓中心点等效应力作为判定每条螺栓承担载荷的方法,结合事故过程和现场情况,对两种不同工况下的螺栓组联接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失效原因主要是螺栓防松脱措施不当,部分螺栓松脱后导致其他螺栓承担载荷严重不均,承担载荷较大的螺栓杆或螺栓头局部区域等效应力超出材料的屈服极限而断裂失效.断裂螺栓及断裂位置均与事故现场情况符合,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也以量化的方式论证了事故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了螺纹连接原理及螺栓拧紧技术,动态、静态扭矩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应用场合,阐述了汽车装配过程中不同连接件性质的扭矩衰减后动态扭矩与静态扭矩的关系。通过采集轮毂螺母拧紧扭矩数据进行SPC统计分析,同时结合经验公式验证了计算静态扭矩的控制范围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总结出一种动、静态扭矩的相互转化方法,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全地域越野车转矩套管式悬架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全地域越野车为例,对其转矩套管式非独立悬架系统的结构型式、设计特点等进行了分析.运用拓扑结构理论,对原型车悬架系统关键零部件间的连接关系、约束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悬架系统的拓扑构型,并对悬架系统关键零部件进行了性能计算分析,为转矩套管式悬架系统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卢存光  陈永 《机械设计》1995,12(5):4-7,13
本文对一种飞机起落架─—空间四封闭形12杆机构进行了动态静力分析,整个过程没有近似处理,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力学依据。所用基底矢量法便于针对运动副类型和杆件特征列方程,须联立求解的未知量少,便于将力和力矩在不同的参照系中表示,不需具体画出分离体受力图,简捷有效,此法亦可用于一般空间机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仿真和试验的方法对机载电子设备安装架在随机振动条件下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静力等效思路将随机振动载荷转化为静载荷,对安装架在静载荷下进行拓扑优化。接着,基于拓扑优化结果进行了模型设计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优化后质量不高于原设计模型的条件下,优化后安装架的强度和刚度都有显著提高。最后,通过随机振动试验验证了该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惯性释放原理在车架结构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消除有限元方法静力分析过程中约束点的反力对结构应力状态的影响,将惯性释放原理引入车架的结构优化设计中,基于拓扑优化结果所建立的车架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对比分析了两种惯性释放方法及普通约束方法在各工况条件下所得的车架应力和位移的异同。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车架结构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惯性释放方法可以消除约束点的反力造成的应力集中,有利于对车架结构的强度进行更加合理的分析与评估。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气压砂轮光整加工过程中的振动问题,对气压砂轮抛光工具进行了振动稳动性研究;通过确定抛光工具结合面的等效动力特性参数,建立结合面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出了气压砂轮抛光工具在不同工况下的固有频率,发现抛光工具的主要振动部件为保持架和连接板;在有限元模态分析基础上搭建了模态测试平台,进行了实验模态验证;对比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实验验证结果,分析了误差产生的原因;根据有限元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对振动部件连接板进行了局部增强,优化了抛光工具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抛光工具能有效提高其振动稳定性,满足光整加工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大型数控曲轴磨床MK82100/H的规格参数和开发过程,并对头尾架、工作台、及砂轮架等关键部件进行技术分析,对大型曲轴磨床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含螺栓预紧力的汽车钢圈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螺栓预紧力对汽车钢圈的弯曲强度有一定影响,采用了预紧力单元与节点耦合相结合的方法,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钢圈含螺栓预紧力作用的有限元模型,并利用Von Mises公式进行了强度分析,最后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含螺栓预紧力作用的有限元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汽车钢圈的真实工况.  相似文献   

19.
针对折叠翼飞机的折叠机构,在齿轮啮合机构基础上提出一种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实现机翼折叠,利用ADAMS软件对两种机构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对两种机构的对比分析,证明针对折叠翼飞机设计的行星齿轮机构较原齿轮啮合机构能够有效减小齿轮间的接触力,改善机构的运动平稳特性,降低对驱动电机转矩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机构的效率.经仿真分析,证明所设计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可作为折叠翼飞机的折叠传动机构方案.  相似文献   

20.
转向架是单轨车辆核心的部件之一,承担着车辆的牵引、制动和承载作用,直接影响到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构架又是转向架的承载主体,传递并衰减轮轨与车体的振动。宽轮距转向架构架通过焊接和大量螺栓连接,事实上,在复杂的动载荷作用下,疲劳破坏主要从焊缝和螺栓连接处开始。对于焊接结构,由于焊接接头部位存在较大的应力集中,且常伴随有各种焊接缺陷,因而是最容易发生疲劳破坏的区域。所以焊缝结构疲劳分析及优化在设计阶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