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龙清  陈怡 《石油沥青》2003,17(Z1):78-82
从原材料的检验、混合料的级配与最佳沥青含量的设计以及混合料的性能检验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罗长高速公路上面层Sup12.5混合料设计.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81/2in和121/4in两种PDC钻头,对嘉陵江石灰岩和香溪砂岩两种典型岩样进行钻进,在不同钻头转速和钻压下,测得了扭矩和机械钻速.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对于表面刮削破碎和体积破碎两种岩石破碎状态,钻压对扭矩的影响不一样.当钻压没有达到体积破碎钻压时,钻压对扭矩的影响较小;当钻压超过体积破碎钻压时,钻压对扭矩的影响非常明显.钻头转速对钻头扭矩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独山子石化公司加氢重汽油中的硫醇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加氢重汽油中硫醇主要为正戊硫醇、正己硫醇和C7异构硫醇.采用固定床脱硫醇催化剂BXMC,以不同硫醇含量的加氢重汽油为原料,在实验室采用100mL固定床装置进行脱硫醇工艺评价试验,考察了体积空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等工艺条件对脱硫醇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1000h寿命试验.结果表明,体积空这是影响脱硫醇效果的关键因素,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对脱硫醇效果的影响较小,固定床脱硫醇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体积空速1.5 h-1、反应温度45℃、反应压力0.1 ~0.3 MPa,活化剂加入量100 ~200 μg/g.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1000h寿命试验期间,能够将加氢重汽油中的硫醇质量分数降至10 μg/g以下,说明该脱硫醇催化剂对加氢重汽油中的二次硫醇有较好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目前常用的SGC旋转压实原理.研究了不同旋转次数下微表处混合料体积指标的变化。对于微表处混合料,Ndesign、Nmax分别给出了建议取值。分析了不同油石比下微表处混合料的体积指标.并推荐了采用Superpave体积设计方法评价微表处混合料性能时混合料应满足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采用马歇尔设计方法,以马歇尔试件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等作为控制指标.在成型马歇尔试件时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会对这些体积指标有很大影响,因此马歇尔试件的均匀性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基础.着重分析了质量损失、温度离析和材料离析对马歇尔试件均匀性的影响,提出了保证马歇尔试件均匀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砂体连通体积的大小,特别是与井连通的砂体体积大小对于油气田的产量、井位的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砂体连通体积的计算包含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常规的评价方法需要大量的计算。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砂体连通体积的不确定性参数进行定量评价,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以河流相储层为例,首先分析了影响砂体连通体积计算的6类不确定性因素,并依据油气田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因素设置了3种参数水平。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了18组模拟方案,分别进行模拟计算,并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对影响砂体连通体积的不确定性参数进行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7.
李德超 《石油沥青》2006,20(1):49-54
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特征参数对沥青路面路用力学性能具有重大影响,在采用体积设计方法时各种集料的密度参数设计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等各项体积指标的影响,得出了三种不同的计算模式下混合料体积指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基于南京市247省道养护大中修工程,介绍了Sup9.5混合料在干线公路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路面构造深度,以及矿粉细度对混合料质量的影响,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油机械》2020,(6):91-97
为研究井下旋流器在含砂工况下的应用并得到最佳分离效果,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雷诺应力模型,以轴入倒锥式水力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开展采出液含砂对旋流器的流场特性及分离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了含砂体积分数的变化对旋流器速度场、压力场、浓度场及分离效率的影响并开展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砂体积分数的逐渐增加,旋流器的油水分离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含砂体积分数小于1. 0%时,分离效率随着含砂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在含砂体积分数为1. 0%时,分离效率达到最大值98. 74%;随着含砂体积分数的继续增加,分离效率随之逐渐降低,在含砂体积分数达到7. 0%时,旋流器分离效率降低到97. 01%。研究结果可为油水分离水力旋流器的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体积压裂已经成为页岩气增产的必要措施,如何评价体积压裂效果是页岩气藏提高压裂水平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体积压裂井产能评价、压裂效果多因素影响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的理论基础之上,建立了压裂投产效果评价指标和压裂工艺效果评价指标,通过理论计算明确裂缝几何参数对页岩气藏压裂效果的影响程度,同时引入体积压裂井产能变化指数,建立评价方法,将压后生产动态情况综合到压裂效果评价中,并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计算,解决了压裂效果评价中的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之间的矛盾。实例计算表明:数据支持系统能够满足页岩气体积压裂效果评价现场需求,应用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显著。图2表4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