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及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艺纯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1):2133-2134
【目的】探查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方式的利弊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住院分娩产妇268例,其中156例直接实行剖宫产(剖宫产组),112例选择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组),比较两组母婴并发症。【结果】阴道试产组中,有89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组),试产成功率79.4%,有23例试产失败改剖宫产(试产失败组)。阴道试产组的先兆子宫破裂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产后出血及产后发热发生率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P〈0.01),阴道试产失败组的先兆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及产后发热发生率、住院费用较阴道试产成功组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经阴道试产有其优缺点,但要严格掌握指征。  相似文献   

2.
祁志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590-6590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并发症及分娩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86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妊娠分娩资料.结果 286例瘢痕子宫中,再次剖宫产233例,经阴道试产63例,成功53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粘连、产后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风险增加,并发症多,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率是改善母儿预后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70例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唐丽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27-322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海口市琼山区妇幼保健院17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110例与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119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51例与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51例进行对照。结果:170例中73例行阴道试产,5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9.9%;RCS119例,手术产率70.0%。VBAC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VBN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CS组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时间比VBAC组长,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发生率均较PC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妇女156例,将阴道分娩50例(A组),再次剖宫产106例(B组)与随机抽取同期的非瘢痕子宫孕妇阴道分娩50例(c组)及首次剖宫产106例(D组),对其产后出血、母婴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156例中68例选择阴道试产,试产成功50例,试产成功率为73.5%。A组与C组在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与先兆子宫破裂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在产后出血、住院时间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瘢痕子宫并不是手术指征,适合试产条件的在严密监护、孕妇配合家属理解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围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9月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阴道分娩25例产妇(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非瘢痕子宫足月妊娠拟经阴道分娩25例孕妇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分娩结局及对母儿的影响等。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20例(占80%),对照组21例(占84%)产妇顺利分娩,两组产妇均无一例发生子宫破裂和产后感染。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患者再次足月妊娠选择阴道试产者,在掌握好适应证的前提下,产前积极准备,产中严密观察,产后防止出血,阴道分娩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向红英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45-2246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对本院收治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住院分娩产妇8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母婴结局。结果 86例产妇,阴道试产24例,阴道试产率为27.90%,阴道成功分娩20例,成功率83.33%。阴道试产组4例阴道试产未成功,改为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产妇发热、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5)。结论 瘢痕子宫孕妇,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并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临床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19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对其发生前置胎盘情况进行了解,分析母婴结局。结果:195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中,110例择期剖宫产组出现前置胎盘49例,占44.5%;85例阴道试产失败组出现前置胎盘12例,占1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早产儿率、新生儿ICU入住率对比中,择期剖宫产组中,并发前置胎盘孕妇发生率均高于未并发前置胎盘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阴道试产失败组中,并发前置胎盘孕妇与未并发前置胎盘孕妇在胎盘植入对比中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早产儿率与新生儿ICU入住率对比中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中,前次选期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的概率显著高于阴道试产失败剖宫产患者,且前者母婴不良结局更加严重,需要对其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341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妊娠结局及对母儿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341例孕妇中,86例(25.22%)选择阴道试产,其中54例(62.79%)试产成功.有255例(74.78%)选择剖宫产.两组孕妇均无母儿死亡及子宫破裂的发生.阴道试产组轻度窒息2例(2.33%);剖宫产组轻度窒息4例(1.5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阴道分娩组出血量(150.47±50.76)ml,再次剖宫产组出血量为(339.92±174.55)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在降低剖宫产率的同时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足月妊娠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部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20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发生子宫破裂2例,均为阴道试产过程中疑先兆子宫破裂紧急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中见子宫肌层部分断裂,因处理及时未造成严重后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率、产后2 h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者(P0.05),观察组剖宫产分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产后出血率、产后2 h出血量高于同组阴道分娩产妇(P0.05)。结论阴道分娩未显著增加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发生率,而再次剖宫产分娩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385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临床资料,依据分娩结局分为阴道分娩69例、急诊剖宫产135例及择期剖宫产181例。比较三组产时出血量、产程、子宫破裂率、产后感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385例产妇中,选择阴道试产者共91例,阴道试产成功者共69例;选择剖宫产者294例,实际剖宫产共316例,其中急诊剖宫产135例,择期剖宫产181例。阴道试产产妇产时出血量、产程及产后感染率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及择期剖宫产(P0.05);择期剖宫产产妇产时出血量、产程显著低于急诊剖宫产(P0.05);三组子宫破裂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出血量少、产程短、产后感染率低,在严格掌握阴道分娩指征的前提下,应适当鼓励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肌瘤类型合并妊娠分娩方式选择,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子宫肌瘤类型结合产科情况选择分娩方式,对手术情况、产后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①合并浆膜下肌瘤组阴道分娩方式较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肌壁间肌瘤、多发性肌瘤组阴道分娩方式均较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阴道分娩时间均较剖宫产手术长(P〈0.01)。②合并浆膜下肌瘤组两种分娩方式比较术后出血量差异不大(P〉0.05);合并肌壁间肌瘤组两种分娩方式比较术后出血量差异显著(P〈0.01)。③三种分娩方式中以单纯剖宫产复发率最高(34.93%),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复发率最低(7.35%)。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复发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根据不同子宫肌瘤类型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可降低手术创伤、术后出血量,有利于产妇康复及子宫肌瘤治愈。  相似文献   

12.
欣母沛用于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132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32例因前置胎盘行腹部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同时肌内注射欣母沛250μg。单次注射效果不佳时,可于15min后重复注射1次。总剂量不超过2mg。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对2组患者术中,术后2、24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8例,占11.11%,对照组产后出血22例,占3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2、24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欣母沛是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胎盘附着部位对凶险性前置母婴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其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胎盘附着于子宫疤痕处46例(研究组),胎盘附着位置未跨越子宫疤痕处59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妊娠特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分析讨论两组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胎盘粘连或植入、产后出血、输血、子宫切除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也高于对照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妊娠距末次流产时间小于半年者,前次剖宫产术在二级及以下医院开展者,研究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疤痕处者导致胎盘粘连或胎盘植入、产后出血、输血、子宫切除及新生儿窒息的风险显著增高,是实际意义上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前次剖宫产术于二级及以下医院开展,流产后半年内再次妊娠为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应提高剖宫产缝合技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流产,降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凶险性前置胎盘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期、围手术期临床特点。方法53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32例(凶险前置胎盘组),初次剖宫产前置胎盘21例(初次前置胎盘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围产儿资料等。结果2组年龄、确诊时孕周、分娩时孕周、文化程度、职业、Apgar评分〈7比例、出生体质量、是否转NIC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次、产次、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肠粘连松解率、输血率、胎盘植入率、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产后出血率、胎盘植入率、子宫切除率、输血率及早产率较高,早期干预可降低母婴致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出血低危孕妇出血量的影响。  方法  对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正规产检足月单胎妊娠分娩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 排除产后出血高危人群(包括前置胎盘、胎盘早剥、重度子痫前期)。所有入选产妇均于分娩前及产后48 h测定血常规, 比较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的变化值, 分析影响产后出血量的因素。  结果  (1) 择期剖宫产组产后HGB下降中位数是-3 g/L(-10, -3 g/L), HCT下降中位数是-1%(-3.1%, -1.1%); 阴道分娩组HGB下降中位数是-8 g/L(-17, 0 g/L), HCT下降中位数是-2.8%(-5.4%, -0.1%)。剖宫产组HGB和HCT差值明显小于阴道分娩组(P=0.000)。(2)阴道分娩组中未行侧切组HGB下降中位数是-2.0 g/L(-12.7, 4 g/L), HCT下降中位数是-1.0%(-3.98%, 1.4%), 与择期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61, 0.691)。(3)吸引器助产、会阴侧切、产后刮宫是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量多的危险因素。  结论  产后出血低危孕妇, 阴道分娩出血量多于剖宫产分娩; 导致阴道分娩出血量增加的高危因素包括吸引器助产、会阴侧切和产后刮宫。  相似文献   

16.
地塞米松预防羊水栓塞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预防阴道分娩、剖宫产术羊水栓塞(AF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3月-2007年12月在湖北省天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0728例作为试验组,与同期在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10812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阴道分娩破膜前10rain和剖宫产于手术前10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高危分娩和高危手术者另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20mg,对照组不用地塞米松,观察2组AFE的发病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结果:AFE的发病率:试验组0.19‰,对照组1.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的发病率:试验组0.98%,对照组6.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试验组5.87%,对照组17.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娩前和手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可起到预防AFE的作用,同时还可降低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可作为阴道分娩和手术前的预防性用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处理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本院收治的2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及合并植入性胎盘,产后大出血的处理。结果26例患者均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早产13例,围产儿窒息15例,围产儿死亡3例,合并胎盘植入17例,产后大出血16例,子宫全切11例。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前置胎盘,同时降低胎盘植入患病率,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及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年间分娩的92例单胎前置胎盘病例(前置胎盘组)和186例单胎非前置胎盘对照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前置胎盘发生率为0.93%(92/9 620)。前置胎盘组产妇年龄大于对照组(≥35岁,OR=8.75,P<0.01),胎次(≥3次,OR=5.70,P<0.01)产次(≥2次,OR=6.77,P<0.01)、流产次数(≥3次,OR=7.03,P<0.01)、前次剖宫产史(P<0.01)均多于对照组。前置胎盘组新生儿早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7.83%比7.07%,P<0.01),早产儿1min 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7.04±2.06)分比(9.09±0.81)分,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新生儿出生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35岁)、多产(≥2次)、多胎(≥3次)、多次流产(≥3次)及前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前置胎盘发生率高,且易导致早产和新生儿窒息,是产前重点监护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PP)类型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临床前置胎盘患者的诊断和处置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为胎盘前置,并最后诊断为胎盘前置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前置类型来看,将患者分为完全性(36例)、部分性(43例)、边缘性(17例)3组。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母亲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结果完全性组的年龄、孕次和剖宫产史率高于边缘性和部分性,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前置胎盘类型在胎盘粘连、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性前置胎盘组的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和早产率间高于部分性组和边缘性组,卡方检验显示,3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胎盘前置具有更差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状况。因此,对于完全性前置胎盘患者,应加强产前保健和监护,并做好充分准备,以改善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具备阴道试产指征的6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孕妇,做好产程观察和心理护理等护理。观察记录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情况。结果60例阴道试产孕妇54例成功阴道分娩,其中自然阴道分娩42例(77.78%),阴道助产12例(22.22%);6例阴道试产不成功改为行剖宫产。产程过程中应用催产素加强宫缩40例,1例发生产后出血,无1例发生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结论加强产程的监护和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