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子宫肿块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子宫肿块的MRI表现,探讨MRI的诊断价值及其诊断能力。方法:对经手术理证实的38例(69个病灶)子宫肿块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超声检查相对比。结果:良性病变26例,分别为子宫平滑肌瘤、腺肌病、慢性血肿。恶性病变15例,分别为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子宫平滑肌肉瘤、滋养细胞肿瘤和转移瘤。有3例良恶性肿瘤同时并存。所有病例均于T2WI显示较好,T1WI对于判断肿瘤是否宫外侵犯较有帮助。MRI对子宫肿块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94.2%、89.8%,均高于B超(82.6%、75.3%)。结论:MRI能较准确地显示病灶数目、大小、范围、内部结构及与周围的关系,对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肿瘤的分期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乳腺非增强组合序列与 MR 增强扫描(CE-MRI)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探讨非增强 MRI 序列作为常规乳腺筛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7例(良性92例,恶性65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变的 MRI 资料,计算 T1 WI & DWI、FS T2 WI & DWI 和 CE-MRI 三种方式诊断乳腺病变的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3种方式的诊断效能,并总结乳腺恶性病变在非增强组合序列上的特征。结果:T1 WI & DWI、FS T2 WI & DWI、CE-MRI 对乳腺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81.53%、89.17%和94.90%,三种方法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5)。三种方法对乳腺癌的检查率为95.38%(62/65)、96.92%(63/65)和96.92%(63/65),对肿块型乳腺癌为98.31%、98.31%和98.31%,三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FS T2 WI &DWI 诊断乳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25、0.898、0.836、0.911和0.929,其 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5,与 CE-MRI(0.929)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14>0.05)。FS T2 WI 和 DWI 上乳腺恶性病变的特征:①肿块型居多,边缘多不规则,伴或不伴毛刺;②FS T2 WI 上多呈稍高或混杂信号;③诊断恶性病变的ADC 阈值=1.13×10-3 mm2/s。结论:FS T2 WI 结合 DWI 对乳腺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乳腺疾病筛查的 MRI技术。  相似文献   

3.
MRI区分肺癌肿块与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与CT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CT对照,探讨MRI信号强度区分肺癌及其继发改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114例肺癌均经病理证实,包括男性82例,女性32例;年龄26-80岁,平均56.49±8.09岁。应用Disonics0.35T超导成像系统,以10mm层厚行横断T1、T2及冠状面T1加权成像。结果:MRI显示阻塞性炎症40例(35.1%),T1WI27例肿块与阻塞性肺炎可区分,占67.5%;T2WI第一回波上25例可分开,占625%;第二、三回波上28例可区分开,占70%;第四回波上29例可分开,占72.5%。虽然在第四回波上区分率最高,但各序列之区分率之间无明显差别。阻塞性肺炎信号强度大于或小于肿块之间亦无显著差别。33例发生肺不张,占28.9%。T1WI36%(12例)的病人肺不张与肿块可分,64%的病人不可分;T2WI第一回上17例可分,占52%;第二及第三回波上均有18例可分,各占56%;第四回波上对例可分,占64%。也就是说在T1WI上大多数肺不张难与肿瘤区分开,而T2WI上尤其是长回波图像上大部份可与肿瘤区分。统计学结果表明,T2WI区分率明显高于T1WI。CT增强与MRIT1WI相仿,CT平扫最差。后三者的区分率都在50%以下,即多数都难以区分。MRI上肺不张的信号多低于肿块,尤其在T1WI上;CT平扫以低密度居多,增强后肺不张的密度多大于肿块。T1WI上可区分的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与常规CT对照,评价3.0T删对中央型肺癌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中央型肺癌行3.0T MRI成像,通过与常规CT对照分析中央型肺癌基本征象包括病灶部位、大小、支气管改变、肺门肿块、阻塞性改变的检出及显示能力。结果:3.0T MRI对显示中央型肺癌病灶部位、大小、支气管改变、肺门肿块的显示能力与CT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0TMRI对显示中央型肺癌肿瘤组织与阻塞性病变的改变方面与CT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0 T MRI可以较好地显示中央型肺癌的基本征象,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
MRI在良、恶性胸膜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良、恶性胸膜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胸膜肿瘤患者(良性8例,恶性37例)进行了CT和MRI检查。评估分析良、恶性胸膜肿瘤的CT和MRI形态学特点及其分别在T1WI、T2WI和增强T1WI上的信号特点。结果:在CT图像上,共出现弥漫性胸膜增厚30例(恶性29例,良性1例),纵隔胸膜受累28例(恶性27例,良性1例)、环绕或不规则胸膜增厚23例(恶性22例,良性1例),胸壁或膈肌浸润9例(全部为恶性);在MRI上,共出现弥漫性胸膜增厚32例(恶性31例,良性1例),纵隔胸膜受累29例(恶性27例,良性2例)、环绕或不规则胸膜增厚24例(恶性23例,良性1例),胸壁或膈肌浸润1例(全部为恶性)。根据前述形态学特点,CT与MRI对诊断胸膜恶性肿瘤总的敏感性分别为83.8%和86.5%,总特异性均为62.5%。结论形态学及信号特点,MRI对诊断良、恶性肿瘤病变的敏感性为97.3%,特异性为100%。结论:单纯依据其形态学特点,MRI对胸膜肿瘤的发现与诊断价值与CT相仿。但当MR信号与形态学特点结合时,其对良、恶性胸膜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则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6.
嗅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ONB)的CT和MRI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3例经病理证实的ONB患者CT(21例)和MRI(14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块中心位于鼻腔顶部的中后方17例;位于鼻腔顶部的前方2例;位于中鼻道、筛窦、上颌窦和鼻咽部各1例。形态规则13例,不规则10例。CT像上肿块密度多不均匀,CT值30~60HU,3例见钙化,1例见囊变。18例邻近骨质破坏。MRI示肿块信号多不均匀,在T1WI以等或略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或稍高信号为主,明显强化。肿瘤侵犯筛窦19例,颅内16例,眼眶15例。结论鼻腔顶部肿块并穿越筛板侵犯嗅沟区,是ONB的特征性表现。CT可清楚显示肿瘤周围骨质情况,MRI能准确显示肿瘤侵犯范围,两者结合更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增强MRI对四肢软组织实性肿块的良恶性鉴别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增强MRI对四肢实性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实性软组织肿块的增强MRI表现,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按肿瘤的大小、信号特征、边界、瘤周有无水肿及其强化方式进行分类,分析病变的MRI特征。结果:18例软组织肿块包括恶性肿瘤4例(其中脂肪肉瘤2例,恶性纤维肌瘤1例,纤维肉瘤1例);良性肿瘤14例(其中血管脂肪瘤3例,血管瘤3例,神经鞘膜瘤4例,神经纤维瘤2例,其它类型2例)。MRI征象中,良性组中肿块平均直径为(4.96±2.60)cm,恶性组(8.75±3.40)cm,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良性组肿块内部信号T1WI、T2WI上以均匀等信号为主;恶性组T1WI、T2WI上呈不均质、等高混杂信号(P〉0.05);良性组中,13例表现为均质强化,恶性组中3例表现为病变不均质强化(P〈0.05);良、恶性组中各有1例,肿块边界不清,瘤周可见水肿(P〉0.05)。结论:MRI能明确显示四肢实性肿块的边界、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手术计划的制订有重要意义。肿块较大,不均质强化,更提示恶性肿块,这一结论尚需在更大样本的资料中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先天性支气管闭锁(CBA)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CBA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复习。5例均行X线及CT检查,1例行普通X线断层摄影,2例行MRI检查。结果X线胸片示3例肺门区肿块样阴影.1例局部肺野多发结节阴影,1例囊肿周围肺野过度透亮。胸部CT示5例黏液囊肿显示为多发分支状和棍棒状肿块或结节样阴影及周围肺野的过度充气改变。2例显示周围肺野支气管扩张改变。2例胸部MRI示囊肿T1、T2均为高信号。结论黏液囊肿和周围肺野的过度充气是CBA典型表现,CT对CBA的诊断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筛窦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筛窦脑膜瘤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 CT表现3例呈巨大囊性肿块;2例呈巨大囊、实性肿块;1例呈巨大实质性肿块;囊性部分囊壁周围骨质硬化;实性部分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和囊变区,明显增强。MRI表现(1例)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T1WI与T2WI均为等信号,有增强。平片表现(3例)均见筛窦密度增高,体积变大,窦壁光整。结论 筛窦脑膜瘤CT表现颇具特征性;MRI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平片定性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10.
筛窦脑膜瘤影像诊断误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筛窦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筛窦脑膜瘤平片、CT及MRI表现。结果:CT表现:3例呈巨大囊性肿块;2例呈巨大囊、实性肿块;1例呈巨大实质性肿块;囊性部分囊壁周围骨质硬化;实性部分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可有钙化和囊变区,明显增强。MRI表现(1例):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部分T1WI与T2WI均为等信号,有增强。平片表现(3例):均见筛窦密度增高,体积变大,窦壁光整。结论:筛窦脑膜瘤CT表现颇具特征性;MRI对鉴别诊断有帮助;平片定性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肛管一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AMM患者的临床、CT、MRI和病理资料。11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1例行CT和MRI检查。结果:15例AMM中,10例病变位于直肠远端与肛管交界处,2例位于直肠,3例位于肛管。肿瘤形态呈蕈伞形肿块9例,肠壁环形增厚4例,肠壁未见明显增厚2例。4例有肺部或者肝脏转移,5例有周围淋巴结转移。15例患者均未见明星的肠梗阻征象。CT平扫示肿块呈稍低密度,最大径约2~4cm,增强后强化方式不一,以中度强化为主。MRI示肿瘤在T2wI上以等信号为主,T2wI上以稍高信号为主,D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均有明显强化。结论:AMM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AMM病灶较大时,MRI信号不具有黑色素瘤特异性的典型信号。CT检查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灶,MRI检查对其鉴别诊断有提示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7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的CT表现。结果:17例肺淋巴瘤样肉芽肿的CT表现分为4种类型:①类肺炎型3例,表现为两肺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其中2例病灶内可见含支气管的气象;②肿块型5例,表现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的不规则肿块;③结节型4例,表现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小于3cm);④混合型5例,表现为两肺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及不规则肿块或结节影。17例中3例出现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伴有胸腔积液。结论:CT对各种类型的肺淋巴瘤样肉芽肿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最终确诊仍需依靠活检病理。  相似文献   

13.
李培岭  翟昭华  王萍  黄亮  杨振峰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56-1158
目的:探讨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鼻腔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9例患者主要CT表现为单侧(8例)或双侧(1例)鼻腔内密度均匀、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无钙化,8例(8/9)伴邻近结构的侵犯,2例增强后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MRI表现:1例表现为典型的T1...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输卵管癌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洁  陈文新  吴晶涛  王守安  叶靖   《放射学实践》2013,(11):1144-1147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卵管癌(PFTC)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FTC病例,其中9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10例为单侧病灶,2例为双侧病灶。CT表现:输卵管区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实性肿块1例;不规则囊实性肿块5例;腊肠形、“C”形实性肿块3例;管状囊性肿块伴管壁软组织结节3例。增强后实性部分轻到中度强化,呈延时强化,囊性部分不强化。MRI表现: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DWI呈高信号。5例伴有输卵管积水。8例患侧子宫圆韧带均匀增粗,走形自然,增强后均匀强化。结论:PFTC典型表现为附件区腊肠样实性肿块,管形囊性肿块伴乳头状突起,伴输卵管积水。患侧子宫圆韧带增粗是PFTC重要的间接征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周围神经鞘瘤的CT和MRI征象及病理组织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神经鞘瘤30例的CT和MRI征象及病理表现.结果:病变发生在颈部10例、胸部6例、腹部7例(含胃部4例)、四肢7例.30例周围神经鞘瘤中25例为良性,5例为恶性.20例行CT检查,其中17例良性病灶平扫密度较均匀,4例可见点状钙化灶,增强扫描病灶呈轻至中度强化,3例恶性病灶瘤体巨大,囊变、坏死多发,增强扫描强化不均匀.10例周围神经鞘瘤行MRI检查,MRI表现:T1WI病灶呈等或稍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10例病灶中,2例为恶性周围神经鞘瘤并伴淋巴结转移.结论:周围神经鞘瘤的CT和MR1表现具有特征性,CT和MRI能准确地显示肿瘤形态、部位、内部结构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对诊断有重要帮助,对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和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IMT患者的CT和MRI表现,其中14例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结果:20例中病变发生于肺部8例、会厌部1例、鼻腔1例、腘窝1例、胸壁2例、臀部2例、下颌磨牙区1例、膀胱1例、浅表软组织3例。肺内病变3例为中央型,CT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实变灶;5例为周围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或结节。肺外病变表现为不同部位实性肿物或结节。MRI表现为稍长T_1稍长T_2信号的软组织肿块;增强扫描后肿块实性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坏死、囊变区无明显强化。病理示肿瘤由梭形细胞及炎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肌源性蛋白阳性表达。结论:IM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CT和MRI检查能为其提供准确的解剖部位等信息,在定性诊断方面有一定价值,但最后确诊还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7.
袁明智  黄永  任瑞美   《放射学实践》2012,27(8):893-897
目的:探讨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软骨肉瘤的X线、CT和MRI资料。结果:25例软骨肉瘤中原发23例,其中普通型20例,去分化型、黏液型及透明细胞型各1例;继发2例。X线及CT表现:原发的23例中溶骨性骨破坏5例,混合性骨破坏18例,形成软组织肿块20例,其中表现为低密度19例,等密度1例。20例普通型及1例黏液型见散在钙化。MRI表现:普通型软骨肉瘤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黏液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稍高、低的混杂信号,钙化T2WI呈低信号;透明细胞型病例T1WI及T2WI呈近乎等信号;去分化型T1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6例普通型及1例继发型出现环形、间隔样中等-明显强化,黏液型及去分化型呈不均匀中等-明显强化。结论:普通X线及CT是软骨肉瘤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MRI显示软骨信号为重要提示。MRI显示病变范围更为清楚、准确,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2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影像学表现,讨论其影像学诊断。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MFH 26例,男15例,女11例,40岁21例,占80.77%。病史3个月~5年。7例摄有X线平片。CT平扫17例,增强扫描8例。MR平扫15例,增强扫描8例。病灶大多位于大腿、小腿、前臂和臀部。23例位于深部软组织,3例位于表浅软组织。结果:21例(80.77%)呈不规则长圆形或长条形软组织肿块,直径5cm。3例X线平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伴邻近骨质侵蚀性破坏,2例伴有骨膜增生。CT平扫多呈等、低或略低密度,仅1例高密度。CT增强均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界均不清,累及邻近肌肉。CT上2个病灶内可见弧形钙化,其病灶直径均5.0cm。13例可见邻近骨骼破坏或骨膜增生。MR平扫15例,T1WI多呈等或低信号,合并出血4例。T2WI多呈高信号或混杂信号,10例病灶周围可见片状水肿信号。MR增强扫描8例,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边界清楚,邻近肌肉受压推移,12例边界不清,邻近肌肉侵犯。6例可见邻近骨骼受侵。结论:发生于中老年人,位于下肢、前臂深部软组织的巨大肿块,尤其是呈长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长条状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伴有邻近骨质破坏或骨膜反应,增强扫描呈明显不均匀强化者,应首先考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相似文献   

19.
倪恩珍  王亚非   《放射学实践》2012,27(1):89-92
目的:总结分析外周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恶性神经鞘膜瘤的影像学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11例中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4例,CT和MRI均检查4例。结果:CT平扫表现为等、低混合密度软组织肿块影,形态不规则,病灶边缘较光整2例,边缘毛糙5例。CT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坏死区不强化,网格样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5例。T1WI呈等、略低信号,内见局灶性长T1信号影;T2WI序列以略高信号为主,内见局灶性长T2信号,周围软组织见片状浸润高信号;MRI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