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冷方式对长枣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  刘贵珊  何建国  李月  陈亚鹏 《食品科学》2022,43(23):261-268
为了探究不同预冷方式对长枣保鲜效果的影响,本实验采用真空、压差和冷库预冷处理长枣,分析(1±1)℃贮藏期间长枣品质及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预冷相比,3 种预冷处理均抑制了长枣的质量损失和软化,维持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及抗坏血酸含量,延缓了丙二醛积累和细胞膜透性增加。同时,预冷处理通过提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增强了细胞抗氧化能力,延缓了果实的氧化褐变和衰老。其中,压差预冷与其他处理组相比,能更显著抑制丙二醛积累和细胞膜透性增加,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保护细胞结构,同时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活力,抵御氧化胁迫,抑制褐变,从而维持较高的贮藏品质,保鲜效果更佳。主成分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压差预冷处理长枣贮藏稳定性更高,保鲜效果优于真空预冷和冷库预冷。综上所述,压差预冷能够有效维持长枣贮藏品质,延缓成熟和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真空预冷处理提升西兰花贮藏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9):213-218
将西兰花分别在600、800和1 200 Pa真空预冷压力下,预冷至终温5℃,然后于4℃贮藏15 d,以常压冷藏样品为对照,研究真空预冷处理对西兰花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营养指标和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真空预冷处理可有效延缓西兰花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劣变,保持其可溶性蛋白质、总糖、Vc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同时,它也能有效降低呼吸强度,抑制与酶促褐变密切相关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的升高。其中,1 200 Pa处理组在保持西兰花可溶性蛋白质、Vc含量和抑制PPO及POD酶活力升高方面最为显著。1 200 Pa真空预冷压力处理可有效提高西兰花的贮藏品质。该研究结果为真空预冷技术在西兰花贮藏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为了探究流态冰预冷处理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西兰花为实验材料,将其用流态冰预冷处理后,待温度降至0±1℃后于货架温度(20±1℃)贮藏。测定贮藏期间西兰花的黄化指数、感官评分、叶绿素、硫代葡萄糖苷、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探究流态冰预冷处理对西兰花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流态冰预冷技术可以快速将西兰花降温至0.4℃,降温时间缩短至4 h;在贮藏第3 d,经过流态冰处理的西兰花,叶绿素和维生素C(Vc)含量高于CK组2倍,丙二醛(MDA)含量高于CK组1倍,可溶性固形物(TSS)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保持了西兰花的营养品质;贮藏第3 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分别提高了32%、23%和64%,增强了其抗氧化酶活性。故流态冰预冷处理可有效维持西兰花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不同预冷方式对西兰花货架期品质的影响。将三组西兰花分别做如下三种预冷处理:冷库预冷(对照)、冰预冷、冷水预冷。西兰花中心品温度降至(1±1) ℃后,将西兰花从箱中取出后将西兰花放入温度为(20±1) ℃的库中贮藏。取降至(1±1) ℃的西兰花作为初值,之后每24 h取一次样,用于各种指标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与冷库预冷比较,冰预冷和冷水预冷处理可以有效抑制西兰花黄化,保持西兰花的色泽和良好的感官品质;提高了西兰花VC含量、叶绿素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贮藏至4 d,冰预冷和冷水预冷处理西兰花的VC含量要比CK处理分别高出15.6%和39.2%,叶绿素含量分别是CK组的1.87倍和2.44倍,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仍能达到0.71 mg/g;抑制了西兰花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提高了西兰花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岐化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中冷水预冷的西兰花POD活性变化最为显著,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清除了西兰花体内的H2O2和过氧化物、促进了抗氧化系统中的物质,增强了西兰花的抗氧化能力。冰预冷和冷水预冷处理可提高西兰花感官品质,延缓西兰花衰老,延长货架期2~3 d。  相似文献   

5.
不同预冷温度对采后番茄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预冷温度对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挑选出的番茄分别在0、4、7℃和10℃下进行预冷,当最底层果实中心温度达到10℃时结束预冷,并于(10±1)℃下贮藏。通过测定番茄果实中心温度、失重率、硬度、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番茄红素、丙二醛、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等指标来确定番茄的合适预冷温度。结果表明,0℃预冷处理和4℃预冷处理可以抑制番茄呼吸,降低失重率,保持番茄硬度,维持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和番茄红素等营养成分;然而提高丙二醛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但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0℃预冷处理和4℃预冷处理差异不显著,由此表明0℃~4℃预冷处理对番茄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6.
不同真空预冷处理条件对鲜切芹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完善对蔬菜真空预冷机理的研究,试验选取典型叶菜类柱状蔬菜——芹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相同贮藏条件下,不同真空预冷处理条件对芹菜品质的影响。选择1、3、5、7℃4种预冷终温进行比较,得出了真空预冷过程中芹菜温度、真空室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贮藏过程中芹菜品质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不同预冷终温对于芹菜质量、质构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真空预冷能够很好地起到保鲜芹菜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预冷方式对甜玉米储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 种预冷方式(冷库预冷、压差预冷和流态冰预冷)处理甜玉米,测定其预冷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预冷后将甜玉米储藏于0 ℃冷库,测定其储藏期间感官品质、色泽、呼吸速率、乙烯产生速率、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质量分数以及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流态冰预冷在储藏期间保鲜效果最佳,其次是压差预冷。流态冰预冷可快速降低甜玉米内部温度,延缓苞叶黄化,保持籽粒色泽,维持其感官品质,抑制甜玉米呼吸和乙烯释放速率;此外,流态冰预冷可以较好地维持甜玉米籽粒TSS质量分数及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在储藏第28天时,流态冰预冷组TSS质量分数为13.8%,压差预冷组为13.4%,冷库预冷组为13.1%,流态冰预冷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压差预冷组和冷库预冷组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流态冰预冷组的蔗糖含量为120.4 mg/g,压差预冷组为118.0 mg/g,而冷库预冷组仅为92.3 mg/g,流态冰预冷处理甜玉米蔗糖含量高于其他两种处理,压差预冷次之,冷库预冷处理蔗糖含量在储藏末期较低,由此可见,流态冰预冷处理可以明显延缓甜玉米储藏品质劣变。综上,本研究为甜玉米预冷方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预冷方式对韭薹常温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压差预冷和冷库方式预冷韭薹至中心温度4℃,于常温(26~29)℃条件下模拟货架期,每天取样测定韭薹的感官和生理品质,以未预冷为对照。结果表明:采后预冷可以有效延缓韭薹品质劣变和感官下降,其中压差预冷对延长韭薹货架期效果更明显;较冷库预冷相比,压差预冷缩短预冷时间4.5倍,可有效降低韭薹呼吸强度和腐烂指数,减少质量损失,延缓叶绿素降解和纤维素老化,较好地保持了韭薹贮藏期的色泽。压差预冷处理可提高贮藏期韭薹感官品质,保持常温贮藏5 d内有较好的商品性。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真空预冷压力对菠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将菠菜分别置于600、800和1000 Pa真空预冷压力下冷却至4℃,然后于(4±1)℃贮藏15 d。以常压冷藏样品为对照,通过分析菠菜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色差、失重率、维生素C、叶绿素和酶活变化,研究真空预冷压力对菠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预冷处理可有效延缓菠菜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劣变,降低失重率和VC、叶绿素等成分损失,抑制色泽变化,抑制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下降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升高。综合来看,1000 Pa预冷压力处理组菠菜的贮藏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0.
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对西兰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对西兰花保鲜品质的影响。贮藏期间每14d测定西兰花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与直接冰温贮藏或冷藏相比,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处理对延缓西兰花VC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均有明显效果,且可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提高西兰花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延缓相对电导率的升高。研究表明西兰花经低温驯化结合冰温贮藏的效果优于直接冰温贮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预冷处理结合低温贮藏(0 ± 1)℃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苏青”6号西兰花试验材料,定期感官评定及测定呼吸强度、色差、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酶活性、VC含量、总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异硫氰酸酯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结果显示,预冷处理结合低温贮藏西兰花,可有效延缓其黄化,保持较低的呼吸强度和较高的维生素C、叶绿素、游离酚、硫代葡萄糖苷和异硫氰酸酯含量,其中异硫氰酸酯含量在第31 d达241.41 mg/100 g·FW;有效保持较高的APX、CAT活性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有效抑制POD和叶绿素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相关性分析显示:西兰花的叶绿素含量与叶绿素酶活性呈极负显著(P<0.01)相关,与POD活性显著(P<0.05)负相关;硫代葡萄糖苷、异硫氰酸酯含量与MDA含量呈显著(P<0.05)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叶绿素含量、CAT活性、总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叶绿素酶活性、呼吸强度和丙二醛含量可作为评价西兰花品质特性的关键指标。本研究可为西兰花的保鲜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2):203-207
为探究双孢菇保鲜新方法,采用真空预冷技术,研究了不同真空压力和预冷温度处理对双孢菇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预冷终温下,对预冷压力为800、1 000、1 200 Pa真空预冷处理的蘑菇进行冷藏保鲜时,经1 000 Pa真空预冷处理的双孢菇质量损失和硬度减少最低;在1 000 Pa预冷压力下,对预冷终温为5、7、9℃进行真空预冷处理的蘑菇进行比较,得出经5℃真空预冷处理的双孢菇质量、硬度、色差变化率最低。双孢菇经真空预冷处理后可明显延长其保鲜期。双孢菇的最佳真空预冷工艺条件:预冷压力为1 000 Pa,预冷温度为5℃  相似文献   

13.
丁艳 《现代食品科技》2019,35(5):131-136
为了降低生鲜农产品在流通与销售过程中的数量和质量损失,本文研究了不同预冷时间对生鲜农产品贮藏品质的影响。将新鲜采摘的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蒜薹四种生鲜农产品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在实验平台预冷0 h、10 h和20 h,通过微孔袋包装并扎口,放入冷藏库中冷藏18 d,每3 d进行一次取样。研究不同预冷时间对农产品失重率、硬度、呼吸速率与乙烯生成速率、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感官评分、丙二醛、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时间达到18 d时,未经预冷处理的农产品腐烂率与失重率最高,分别是21.51%,63.29%,可溶性固形物最低,含量仅为12.11%,10 h预冷时间下腐烂率、失重率与可溶性固形物均控制得较优。针对抗氧化性能,10 h与20 h预冷时间下抗氧化性能和未预冷相比明显升高,且10 h预冷时间抗氧化性能最高,农产品外观品质保持较好。说明经预冷处理农产品贮藏品质均优于未经预冷处理,整体看来10h预冷时间农产品贮藏品质优于20 h预冷时间,可以降低农产品在运输销售途中的损失,使得农产品的新鲜程度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14.
基于真空预冷技术应用果蔬冷藏保鲜的预处理机制,以生姜、油麦菜、春油菜和鲜切生姜片为真空预冷试验的研究对象,对比并分析不同蔬菜真空预冷时预冷温度和失重率的变化情况,重点研究了不同真空预冷处理条件对鲜切生姜冷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真空预冷过程中,生姜、油麦菜、春油菜和生姜切片的表面温度降低速率较大,大于内部中心处降温速率;表面未经预湿润和预湿润处理的试验组在达到相同预冷终温时,未经预湿润试验组的预冷时间相对较长、降温速率较为缓慢;(2)对生姜切片进行表面喷洒其质量5%的水量、1000 Pa预冷处理后,失重率为1.59%~2.72%,预冷后贮藏15 d,其失重率约为9%,即生姜切片最佳喷水量为其质量的5%;(3)经过喷水5%预冷处理、采用聚乙烯PE袋包装生姜切片,置于冷风机出口控制风速为1.6 m/s的冷库,贮藏15 d后失重率为5.5%,相比经过喷水5%预冷处理、未进行PE袋包装生姜切片的失重率减小3.1%,有利于改善生姜切片的冷藏质量。  相似文献   

15.
UV-C和LED红光复合处理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红光复合处理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 kJ/m~2的UV-C辐照和50μmol/(m~2·s)的LED红光辐照单独和复合处理采后西兰花,并将处理后的西兰花贮藏于(20±1)℃条件下,观察其外观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UV-C、日光(LIGHT)和LED红光分别单独处理西兰花相比,UV-C和LED红光复合处理可有效保持西兰花感官品质,抑制质量损失率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延缓叶绿素和VC含量下降,提高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综上,UV-C和LED红光复合处理可以有效保持西兰花品质,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6.
荷兰豆真空预冷及其对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刘宝林  宋晓燕 《食品科学》2013,34(6):276-279
真空预冷可在果蔬采后迅速移除果蔬田间热,有效延长产品保质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果蔬保鲜技术之一。为考察真空预冷对荷兰豆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1、3、5、7℃四个终温和3%、5%的补水率,8组交叉实验分别对样品进行真空预冷处理。结果表明:补过水的荷兰豆经真空预冷处理后,不仅货架期得到延长,而且贮藏品质较好,差异突出体现在失水率及感官品质方面。其中,经5%补水预冷终温为5℃的荷兰豆在16d的贮藏过程中各项指标均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真空预冷条件对叶菜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选择菠菜为试材,考察在贮藏温度4℃,预冷终温为0℃和4℃,补水率分别为0%, 1%和2%(w/w)不同真空预冷条件下,菠菜的失重率、营养品质(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感官品质(色泽、形态、质地)在贮藏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真空预冷终温4℃处理的保鲜效果优于对照组,能更有效降低菠菜失重率,保持其感官品质。真空预冷处理以预冷终温4℃,补水率2%条件下贮藏保鲜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8.
选取典型叶菜类——小青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经不同真空预冷处理条件对小青菜品质的影响。选择4、8、12℃3种预冷终温进行比较,得出了真空预冷过程中小青菜温度、真空室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贮藏过程中小青菜品质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不同预冷终温对小青菜质量、质构和呼吸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真空预冷能够地起到保鲜小青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预冷是鲜蛋冷藏的重要环节,采用强制通风预冷方式对鲜鸡蛋进行处理,研究冷风温度、通风速度对鸡蛋预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风温度越低,预冷速度越快,达到设定温度的预冷时间越短;一定范围内风速越大,预冷速度越快.当选择风温0℃,风速1.67m/s时预冷效率最高,最有效的预冷时间为60min,试验为鲜鸡蛋储藏保鲜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延长西兰花货架期,采用4 种膜包装鲜切西兰花,研究其在贮藏期品质的变化。将鲜切西兰花分别用 聚偏二氯乙烯(polyvinylidene chloride,PVDC)、聚乙烯(polyethlene,PE)、低密度PE、聚甲基戊烯4 种膜 包装,贮藏期间每3 d测定西兰花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西兰花的品质逐渐下降;贮 藏12 d时,采用PVDC膜包装的西兰花的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过氧化物酶活力最高,质量损失率、 呼吸强度、丙二醛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力最低;但PVDC膜在叶绿素保持及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方面不如PE 膜。综合分析得出,鲜切西兰花贮藏0~9 d,PVDC膜保鲜效果最好;贮藏9~12 d,PE膜包装的商品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