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神守气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在针灸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笔者通过研读《黄帝内经》等古医籍以及现代文献,结合临床体会,总结梳理了治神守气的内涵,并指出治神守气是源于辨证论治、中医整体观、诊疗动态观的特点必须采用的诊疗原则,在针灸临证过程中,治神守气不仅体现于单次诊疗的过程,还应贯穿到针灸诊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高晖  段行武 《中国针灸》2023,(4):409-413
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探讨针灸“调神治形”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思路。慢性荨麻疹同时存在气血功能失调和精神情志异常,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即“心身同病”,临床诊治应重视心身同治,以协同增效。针灸“调神治形”治疗慢性荨麻疹,通过调脑神、心神、脏神、气机以“调神”,调气和营、祛风止痒为则以“调形”,采用针刺配合艾灸、刺络拔罐、耳穴疗法等综合治疗,将“治神”贯穿辨治全程,医患配合,共奏气血冲和、心身安宁之效。  相似文献   

3.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认为,人体是由形、气、神3个要素构成,这3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健身气功八段锦是一套以调节脏腑功能为主要特点的健身养生导引术.文章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角度对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健身机制进行探究,揭示健身气功八段锦的锻炼实质是对人体形气神的锻炼和调控,并使人体的形气神达到三位一体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认为人体生命构成包含了形、气、神三要素,这三要素作为一个整体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三心并站桩是身心并重、动静结合的养生康复功法,勤加习练,可较好地聚气、发动真气,起到富力强身的作用。现从形、气、神三要素对三心并站桩蕴含的机理进行探析,从而证明三心并站桩对人体生命三要素具有重要且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传统的“形神一体”生命观,在现代心身医学的发展下得到新的关注。“形神一体观”对针灸临床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但历代医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讨论。本文主要从《黄帝内经》的认识出发,比较形神理论与心身医学的异同,结合临床观察,从形神病机、察神揣穴、形神治法3个方面论述“形神一体观”对针灸临床诊疗的指导,厘清了“形”与“神”在疾病、诊断、治法不同层面的指代对象,讨论了“形神一体观”视域下的针灸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阴阳五行,四诊八纲,五运六气,七情六欲,四气五味,都属于中医“气”的范畴。肺主气,以气为本,精属阴,气属阳。精和气在肺部合流。精气合一,“精气神”一体,精气和神气,构成“精神”的主要内核。气基因合一,形神一体。“阳主阴从”,同样强调了气和神在辨证施治中的重要性。“神”是精气合一的最高形式,换句话说,阴阳平衡是“神”的最佳生命存在和表达。“神者,水谷之精气”,“血气者,人之神”,形健则神旺,可见“形神合一”,是人体生理和生命力的最佳存在形式和表达形式。形与神皆根源于气,“气者,精神之根蒂也。”道法自然,天地之道,阴阳而已。本,气也,阴阳也。治病必求于本。中医所讲的神,是建立在人体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值的基础上,是对人体的宏观和整体评价,尤其是在“四诊八纲”层次的辨证施治。精属阴,气属阳。阴平阳秘是人体阴阳和谐的最佳平衡状态。现代医学对气的研究,对阴阳的研究,对神的研究,尤其是对“神”的认知,始终同临床脱节。气,神,神志,神明,是中医对“神”各阶段的不同称谓,是形神一体,精气神合一,精气和精神最佳生理外在表达和抽象评价。人体理化和功能及生命力的集中表现就是中医所讲的“神”。在“精气神”和“精神”层面,“神”只是气的高层和高端抽象评价;在治疗层面,理气调神互为因果。精气合一,气行血行,扶阳理论和甘温除大热理论,对健康的保持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精气血神”既是精神的生理过程,又是由低级向高级的“神”的抽象和表达,主宰者理,气也,神也。看病难、看病贵,要从国情出发。以最小的代价,争取最大的临床疗效。大医情诚,首先是公益性,其次是责任和服务。几千年来,人道主义和人文精神,始终是中医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7.
1调神概述《灵枢·本神》篇曰:“凡刺三法,先必本于神。”《灵枢·官能》篇亦曰:“用针之要,无忘其神。”这些均说明了针灸治病的原则,先应以患者的神气为根本,更要重视针刺的主要关键──调养神气。祖国医学把“神”与“精”“气”合为人身之三宝。《灵枢·天年》篇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含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反应。神之活动体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恒动观,故又有“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之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知一则为二,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难…  相似文献   

8.
从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对微观辨证的辨治思路进行阐述。围绕微观指标与形、气、神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病理状态下微观指标的异常涉及形、气、神三个不同层面,且在不同病变过程中,微观指标的异常可能反映形、气、神失常程度和侧重的动态变化。据此提出中医辨证论治应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统一,并应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微观指标与宏观指标所反映出的形、气、神的失调状态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最终恢复人体“形与神俱”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中医十分重视人体心身活动之间的联系,在对患者的诊疗中讲究“因人制宜”,主张把人体的形和神、躯体与心理视作统一的整体,形神合一,形神兼治.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的各种疾病大多都与心理因素有关,病理变化往往与心理因素交叉形成复杂的病因,这需要在治疗躯体病症的同时找到心理病因的根源,才能达到对患者的有效治疗和预防.针灸作为重要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神”的关注尤其重视.《灵枢·官能》载:“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相似文献   

10.
针灸是中医治病调气的常用方式,其最终目的在于调气,“气至”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杨继国教授在临床中总结出“三步调气法”,即针灸得气、以神驭气、点穴导气三步。针灸得气依靠针刺手法和控制灸量达到“气至”,强调“得气”,注重患者的“针感”和“灸感”;以神驭气是通过治神、调神引领经气到达病所,用于针灸得气失利之时;点穴导气即运用点按、揣揉、敲打穴位等方式调气,用于前两步均未实现“气至”时。附病案3则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1.
形、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作为中医重要的思想理论,至今仍指导着中医诊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对临床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分析,探讨基于形气神理论针刺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思路。调形,主要作用于皮肉筋骨,纠正异常生物力学改变;调气,通过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以止痛;调神,通过对高级中枢脑的调节对机体进行调节;通过对形、气、神的共同调节,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值得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认为急性腰扭伤是由于腰部筋脉、肌肉急剧损伤,致使局部经脉涩滞不畅,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失于调和,乃至人的精神活动的改变,从而导致整个机体功能活动的异常。现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分析急性腰扭伤,分别从“形”的改变、“气”的变化及对“神”的影响三方面加以阐述,探讨急性腰扭伤后机体所产生的病理性变化,指出临床治疗应注重“养血活血、通络止痛、调气安神”,并结合患者具体病情因证施治,共调形、气、神,达到形、气、神的协调统一及自然合和的状态,临证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从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看其研究方法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玉辉 《中医杂志》2005,46(5):326-328
中医学对人体的基本认识包括三个方面:(1)人体在本质上是形气神的统一体;(2)人体在功能结构上是由五脏构成的整体;(3)人体的形气神和脏腑是通过经络联系在一起的.中医学研究方法的特点主要是:研究对象的三元性、现象类比性、功能主导性和整体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中医和气功一样,都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中医的研究,侧重于人体“外而形体百骸。内而五脏六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关系。气功的研究,侧重于心——县统一,神、形、气相辅相成的整体关系。正是这样的研究方法,才把中国古代人体生命科学的研究推向相当高的水平。中医和气功的研究方法,直到今天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就方法而言,中医和气功虽均以整体观为指导原则,但前者以外环境因素(如药、针灸、按摩)的输入为主,对机体(内环境)进行调整。而后者则以内环境因素(心。神、意识)的自我控制为主沙D气治疗除…  相似文献   

15.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渐进性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多见。文章介绍中医对阿尔兹海默病的认识,从"形气神"角度入手,基于"形气神"三个方面分析阿尔兹海默病,从而形成形、气、神三位一体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行针调气是《内经》论刺法的主要内容之一,“调气”是调和机体失去平衡的阴阳之气。《灵枢·根结》云“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精神乃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明确指出针灸治病在于调整经络腧穴的气机,使机体的阴阳气血恢复动态平衡状态,而达到“合形与气,使神内存”的治病目的,因此后世医家在《灵枢集注》注云:“行针者,贵在得神取气”。说明行针调气、得神、气至病所是针灸治病的基础,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强调:“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而针灸取效的关键,是在临床中根据机体阴阳气血虚实而采取不同行针手法,因此调气即是得气的前提,也是得气后施行补泻的一种方法,故在得气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手法,促使气至病所,以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兹将笔者多  相似文献   

17.
罗诗荣老中医学术特长与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月伟 《中国针灸》2003,23(3):162-164
该文全面总结了全国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者。罗诗荣主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五十余年的学术特长与临证经验。罗老临床诊疗重视督肾证治。善用“铺灸”疗法;针灸取穴,善用“五输”“原”穴;针灸治病,辨病辨经相得益彰;针刺施治。重视治神,得气,守气,临证治疗妙用温灸。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从"形"切入,对《黄帝内经》加以探究形气神三位一体。通过对原文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形气神三者相合构成人体的整体性;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并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从"神"切入,对《黄帝内经》加以探究形气神三位一体。通过对原文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形气神三者相合构成人体的整体性,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并互相影响的。  相似文献   

20.
道教哲学特色鲜明,对中医养生学影响深刻。道教“无为而治”、“虚而无形”、“精、气、神调和”的哲学思想,既构成了道教养生的理论基础,又融通于中医养生学之中,中医养生的“不妄作劳”、“精神内守”、“形恃神而立”的思想和原则与道教哲学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