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内我院住院患者中192例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未行激发试验)的临床资料。结果变异型心绞痛临床上少见,好发于男性,占85.9%,合并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饮酒,有过敏史16.7%。心绞痛的好发时间为夜间及凌晨。35例(18.2%)心绞痛发作时合并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动过速11例(5.7%)、心室颤动6例(3.1%)、窦性心动过缓7例(3.6%)、三度房室传导阻滞6例(3.1%);56.9%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固定狭窄,17例(8.9%)合并冠状动脉肌桥。结论变异型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心肌缺血,常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对于狭窄程度严重者应行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治疗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连续住院172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0.7±9.9岁(男:女=8.6),75%的患者有吸烟史。确诊所需时间中位数为2.5个月,确诊时间≥6个月占43%。22.1%患者伴发心律失常,以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主。15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无显著狭窄74例(47.7%),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分别为47例(30.3%)、24例(15.5%)和10例(6.5%)。138例有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痉挛发生在造影显示完全正常的冠脉占49.3%,发生在具有显著狭窄病变(≥50%)的冠脉占39.9%,右冠脉易发生痉挛。56例(32.6%)行介入或冠状动脉搭桥治疗,158例(91.9%)联合硝酸酯类和钙拮抗剂治疗。结论变异型心绞痛仍是易忽视的疾病,约50%患者冠状动脉正常,右冠状动脉痉挛更常见,治疗以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国人中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至2009-12期间入住我院的312例自发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未行激发试验)的临床资料,并对男女性别之间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揭示性别之间的异同点。结果:变异型心绞痛好发于男性占87.8%(274/312),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17.6%(55/312)的患者有过敏史;心绞痛发作时18.9%(59/312)的患者合并心律失常;造影发现有54.8%(155/283)的患者存在冠状动脉固定狭窄,7.1%(22/312)的患者合并冠状动脉肌桥。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支架置入术可以有效控制心绞痛的发作。与男性相比,女性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吸烟者比例低(10.5%vs 78.8%,P0.01),冠心病家族史比例高(31.6%vs11.3%,P0.01),室性心动过速(13.2%vs 3.6%,P0.05)及心室颤动(7.9%vs 1.8%,P0.05)发生的比例高。结论:变异型心绞痛为冠状动脉痉挛导致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的比例较高,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情况。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常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对于狭窄严重者应行支架置入术。与男性相比,女性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吸烟者比例较低,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较高,更容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等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对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5例明确诊断为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均口服钙离子拮抗剂,硝酸脂类调脂类药物,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血管内超声(IVUS).其中12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术后随访1~3年,6~9个月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5例患者中3例未见明显狭窄,32例有32%~75%的固定狭窄.12例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根据发病时心电图,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及IVUS判断9例痉挛在右冠状动脉,痉挛部位2例在近段,5例在中段,1例在远段,近段合并远段1例,固定狭窄40%~75%;3例痉挛在左前降支,痉挛部位在近段,2例在中段,固定狭窄50%~75%.犯罪病变多为边缘不光滑,呈偏心稳定的纤维性斑块,伴血管正性重构.12例患者相应冠状动脉成功置入(3.0~405)mm×(16~36)mm药物涂层支架,完全覆盖病变.术后随访1~3年,1例患者仍有胸痛发作;2例患者偶有胸痛,但程度及持续时间较术前明显减轻;9例患者无明显症状.6~9个月时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11例患者支架段有轻度内膜增生,未见再狭窄;1例患者支架内50%~60%再狭窄,但仅偶有胸痛症状;其他部位无明显变化.结论:正规合理的物治疗对多数变异型心绞痛患者有效,但对少数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可考虑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变异型心绞痛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类型,并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2年3月变异型心绞痛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患者34例,记录分析心绞痛发作时及发作后的心电图。随访(12~24)个月,定期复查12导联心电图和(或)Holter,总结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冠脉痉挛药物治疗,其中20例(58.8%,20/34)存在血管严重狭窄,18例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其中1例术后出现严重心动过缓,予置入永久起搏器);14例冠脉造影结果无异常或轻度异常的患者中1例并发三房室传导阻滞置入永久起搏器,1例伴室性心动过速和晕厥,置入心腔内心脏除颤器(ICD),余仅接受药物治疗。随访期间共2例失访,1例5个月时无法取得联系,另1例7个月时院外猝死,随访率94.1%,余32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后定期复查12导联心电图和(或)Holter,未见严重心律失常、心悸及晕厥。结论通过选择合理治疗方案,变异型心绞痛并发的严重心律失常可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痉挛变异型心绞痛发作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17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确诊为变异型心绞痛病人73例,依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结果分为狭窄组与无狭窄组,并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无不良事件组与不良事件组,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影响变异型心绞痛病人发作与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73例病人完成随访64例(87.7%),失访9例(12.3%);无冠状动脉狭窄49例,冠状动脉狭窄24例;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40例,发生MACE事件24例。男性、吸烟、饮酒、既往合并高脂血症者易发生血管痉挛;狭窄组年龄、吸烟比例、家族史比例、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脂蛋白(a)[Lp(a)]高于无狭窄组(P<0.05);不良事件组年龄、男性比例、家族史比例、吸烟比例、冠状动脉狭窄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Lp(a)高于无不良事件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胆固醇、长期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是冠状动脉痉挛变异型心绞痛病人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老、有吸烟史、有心血管家族史、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高Lp(a)者易出现冠状动脉狭窄;年老、男性、有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状动脉管腔有狭窄者易发生不良事件。变异型心绞痛病人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等)、调脂,减少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7.
1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初始Holter记录到Ⅱ度房室传导阻滞、V2~V4导联ST段呈下斜型抬高,继而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及阵发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明显异常。此例可能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冠状动脉痉挛,局部代谢产物作用于房室结,导致胸痛时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变异型心绞痛患者12导联24h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对25例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5例动态心电图发现与症状相关的ST段抬高的患者中,17例患者68%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存在>50%冠状动脉狭窄动态心电图判断的痉挛血管、LAD20例、LCX2例,RCA4例,其中1例LAD及RCA同时发生。其中动态心电图提示LAD痉挛的20例患者,8例未见冠状动脉存在>50%以上狭窄。对于7例双支或多支病变者,仅有1例动态心电图诊断与CAG结果完全符合。结论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对变异性心绞痛诊断有重要价值,此类患者常合并有冠状动脉病变,以LAD最多见。  相似文献   

9.
变异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分析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经心电图及Holl-ter检查明确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治疗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变异型心绞痛多发于男性患者,其中吸烟者占63.6%,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及脂代谢紊乱者分别占27.3.2'.2%,心电图变化于下壁导联占72.7%,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6例(54.5%),轻微病变者3例(27.3%),冠状动脉有严重狭窄并给予支架置入治疗者2例(18.2%)。经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均能有效预防再发,对于严重狭窄病变,介入治疗也是有效治疗手段。随访6~48个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02年1月~2011年1月入住我院的冠状动脉痉挛患者36例,分析其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和治疗方法.结果 36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发作时均有心绞痛症状,全部合并有缓慢性和(或)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缓慢性心律失常6例,Ⅱ、Ⅲ度房室阻滞21例,窦性停搏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7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5例,心室颤动2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17例患者冠状动脉完全正常,4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其余15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全部患者均接受大剂量钙离子拮抗剂及硝酸酯类抗血管痉挛药物及他汀类药物的治疗.4例冠状动脉有明显狭窄的患者接受了支架置入治疗,4例反复发作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行心室单腔起搏器置入治疗,1例反复发作心室颤动与窦性停搏的患者植入单腔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律失常,针对其病变基础采用在稳定斑块、抗血管痉挛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植入支架及起搏支持治疗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