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提出一种条件温和、工艺简单的"常温水溶法"制备纳米级有序介孔氧化硅空心球,研究了该空心球作为药物伊利替康(CPT–11)的载体的载药和缓释性能。结果表明:"常温水溶法"能够制备出球形形貌规整、粒径均匀(460 nm)、高比表面积(1 237 m~2/g)且具有有序介孔孔道结构(2.7 nm)的介孔氧化硅空心球,该空心球在药物传输领域具有良好的性能,CPT–11的载药率为14.50%,在pH为7.2、5.5和4.2的环境中108 h药物的释药率分别达28.49%、39.22%和77.72%,该方法适合产业化应用,制备出的纳米级介孔氧化硅空心球有望作为CPT–11药物载体在抗肿瘤领域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有机硅源1,2–二(三氧基硅基)乙烷和双–[3–(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通过微乳液体系常温常压一步合成了含有双有机功能基团的纳米级介孔氧化硅空心球。合成的氧化硅空心球不仅具有球形形貌、均匀粒径(75~135 nm)、空腔结构(10~25 nm)和介孔结构(2.70 nm),高比表面积(1 465 m~2/g)和孔体积(1.38 cm3/g),更重要的是,其含有的─C─C─和─S─S─键赋予材料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其他特殊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3.
杨惠  黄超  廖世军 《化工进展》2014,33(8):2089-2095
具有特殊形貌的介孔氧化硅不仅具有比表面积高、孔径均一可调、形貌多样可控等优点,而且其特殊的介孔结构赋予了材料特殊的用途;不仅是制备高性能催化剂和药物分子的理想载体,而且在吸附分离、金属防腐以及光电磁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特殊形貌介孔氧化硅材料的合成研究,这些材料包括纳米花状介孔氧化硅、新型球状介孔氧化硅、带状介孔氧化硅、立方体介孔氧化硅等,以及这些特殊结构的介孔氧化硅材料作为载体或前体在催化及药物控释等领域特殊应用的研究进展。指出特殊形貌的介孔氧化硅在电池和能源等方向的研究应用将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PI/介孔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四乙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制备八(四甲基铵)倍半硅氧烷(TMA-POSS),以TMA-POSS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荆,制备了六方有序纳米介孔氧化硅.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介孔氧化硅复合材料,并讨论了介孔氧化硅的含量对PI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介孔氧化硅有利于降低PI的介电常数和提高热稳定性,当其质量分数为5%时,PL/介孔氧化硅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可降至2.69.  相似文献   

5.
《化学工程》2016,(8):11-14
为了制备介孔氧化铈,并研究其对CO的催化氧化活性,本文以介孔氧化硅(KIT-6)为模板,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了有序介孔氧化铈。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氮气吸脱附、傅里叶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荧光光谱等技术对介孔氧化铈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该催化剂催化氧化CO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为萤石结构的有序介孔氧化铈,平均孔径约为3.4 nm,比表面积高达123.9 m2/g,平均晶粒尺寸为8.2 nm,表面存在质量分数3.3%的氧化硅。介孔氧化铈对CO的催化氧化实验表明,CO转化率达到50%时的温度即t50为284℃,明显优于沉淀法制备的普通氧化铈的催化性能(t50为320℃)。  相似文献   

6.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ATB)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介孔二氧化硅;通过氨基硅烷偶联剂和巯基硅烷偶联剂(1∶1)的共同作用,在无水体系中制备氨基和巯基共同修饰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并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修饰前后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粒子形态均一,平均粒径在100nm左右,分散性良好;修饰后的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粒子形貌及分散性依然良好,平均粒径在150nm左右。该研究为纳米介孔二氧化硅载药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氨水为碱性催化剂,采用无模板法制备介孔二氧化硅和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选用持效期较短的阿维菌素作为模型药物构成缓释体系,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比表面仪(BET)、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紫外分光光度计(UV)对二氧化硅材料的形貌、粒径、载药量进行表征和测定,同时测试其缓释性能。探讨了溶剂蒸发法和超声浸渍法两种不同载药方法对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农药缓释载体均呈球形,平均粒径500 nm,其中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具有独特的中空介孔复合结构,超声浸渍法载药效果较好,两种载体的载药量分别为48. 89%和52. 58%,中空介孔二氧化硅-阿维菌素缓释体系的缓释区间较大,缓释效果较好,31 h才基本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8.
介孔硅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介孔结构高度有序、表面易修饰及对药物缓控释等特点,被广泛用作诊断、治疗药物递送的载体材料。综述了介孔硅纳米材料的基本特性、制备方法、在药物缓控释系统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介孔硅纳米材料的孔径、表面性质、孔隙结构等因素是影响其缓控释性能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改变制备工艺参数得到不同结构的介孔硅纳米材料,进而调控其载药释药性能。因此,设计、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药物缓控释性能的介孔硅纳米材料是目前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法制备出载银介孔氧化硅(Ag-MSN)粉体,通过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纳米材料的微观形貌和尺寸,利用X射线衍射(XRD)确定纳米材料的成分并结合公式确定纳米银的粒径;通过平板培养法和分光光度计法揭示载银介孔氧化硅对于海洋微生物(需钠弧菌)的抗菌效果和机理。将载银介孔氧化硅粉体作为主要颜料与有机硅树脂复合,得到具有一定抑菌性能的涂层。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揭示纳米银防污机理,并对绿色海洋防污剂的制备与应用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兰海  姚棋  游经鹏  张彪 《精细化工》2020,37(7):1297-1303
集空腔与介孔结构于一体的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材料(HMSNs)因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低密度和高渗透等特性,而在诸多领域展现了极大的潜在应用前景。该文对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概述,着重阐述了硬核模板法、液体界面组装法和界面重组与转换法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在生物医药、催化和光学领域方面的应用。最后,对其制备和应用目前存在的挑战以及后续突破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工业催化》2010,(5):39-39
<正> 以介孔氧化硅空心球为载体,采用双溶剂法浸渍硝酸钴溶液制备高分散度的钴催化剂,并表征了催化剂中Co_3O_4颗粒的负载情况和F-T反应性能。结果表明,Co_3O_4颗粒在介孔硅球孔道内形成  相似文献   

12.
《广东化工》2021,48(5)
研究介孔硅作为难溶性药物依非韦伦的载体材料在提高其溶解性方面的应用。称取依非韦伦400 mg,溶解于1 mL甲醇,向溶液中加入400 mg介孔硅,采用溶液吸附法制备依非韦伦介孔硅载药物。对比依非韦伦原料药,依非韦伦/介孔硅物理混合物及依非韦伦介孔硅载药物在2%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60min内的溶出曲线;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依非韦伦介孔硅载药物的表面形貌;利用N2吸附对比介孔硅材料载药前后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通过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表征载药物的性质。溶液吸附法制备的依非韦伦介孔硅载药物中依非韦伦含量为29.6%,药物全部以无定型态装载于介孔硅孔道中。与原料药和物理混合物比较,依非韦伦介孔硅载药物的溶出速度明显提高,溶出度与原料药和依非韦伦/介孔硅物理混合物相比提高2.5倍。介孔硅作为载体材料能显著提高依非韦伦的溶解度,为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集空腔与介孔结构于一体的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因其高比表面积、可调孔径、低密度和高渗透等特性,而在诸多领域展现了极大的潜在应用前景。本文对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主要制备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概述,着重阐述了硬核模板法、液体界面组装法和界面重组与转换法;同时介绍了中空介孔氧化硅纳米颗粒在生物医药、催化和光学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对其制备和应用存在的挑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从香蕉树皮中提取香蕉纤维素微晶,将甲钴胺、香蕉纤维素微晶和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成载甲钴胺香蕉纤维素微晶/PLGA介孔材料。运用SEM、BET、TG-MS和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载甲钴胺介孔材料进行了载药率、包封率、体外释放度测定。红外谱图分析表明,所制备的香蕉纤维素微晶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ET法测定结果表明,载甲钴胺香蕉纤维素微晶/PLGA介孔材料的平均孔径(4V/A)(V为孔体积,A为表面积)为17.89 nm;TG-MS结果表明,载甲钴胺香蕉纤维素微晶/PLGA介孔材料分解温度约为300℃;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材料对甲钴胺有较好的控释作用,药物释放遵循零级释放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St(o)ber法制备粒径约100 nm的SiO2纳米粒子,并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在纳米粒子表面再合成介孔SiO2层.在磷酸盐诱导剂的作用下可使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快速沉淀出来.再通过煅烧除去表面活性剂获得粒径均匀的球形介孔纳米载体.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测定(BET)和氮气吸附脱附测定等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纳米载体的平均有效粒径约为183 nm,介孔孔道为5.5 n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PDI:0.076),比表面积高达158.6 m2/g,孔容积0.22 cm3/g.结果表明,该法可以简单快速地制备纳米载体.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SBA-15和SBA-16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材料,利用浸渍法将模型药布洛芬负载于2种载体上,通过溶出实验测定了载药后载体的释药行为,并利用SEM、TEM、IR、XRD、N2吸附-脱附对载药后载体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BA-15和SBA-16的载药量分别为30%和29%,药物成功装载于介孔孔道中没有影响介孔二氧化硅的骨架结构,但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都有所降低。药物负载于SBA-15载体上呈速释特性,负载于SBA-16载体上呈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2):359-362
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CM-48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材料,利用浸渍法将水难溶性药物茴拉西坦负载于MCM-48载体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仪、小角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IR)、差热-热重(DTA-TG)对载药前后MCM-48的表面形貌、粒径、孔径、孔容、比表面积、晶胞参数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CM-48外形为球形颗粒,介孔结构为三维立方结构,孔径3.55 nm,孔容及比表面积分别为0.86 cm3/g和764 m3/g和764 m2/g;MCM-48负载茴拉西坦的载药量为16%,载药后药物以非晶态装载于介孔孔道中或吸附于载体表面,没有影响MCM-48的骨架结构,但使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下降。通过在不同pH溶液中载药MCM-48与茴拉西坦原料药的溶出度比较发现,MCM-48载体能够提高茴拉西坦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MCM-48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材料,利用浸渍法将水难溶性药物茴拉西坦负载于MCM-48载体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仪、小角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红外光谱(IR)、差热-热重(DTA-TG)对载药前后MCM-48的表面形貌、粒径、孔径、孔容、比表面积、晶胞参数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CM-48外形为球形颗粒,介孔结构为三维立方结构,孔径3.55 nm,孔容及比表面积分别为0.86 cm~3/g和764 m~2/g;MCM-48负载茴拉西坦的载药量为16%,载药后药物以非晶态装载于介孔孔道中或吸附于载体表面,没有影响MCM-48的骨架结构,但使孔径、孔容及比表面积下降。通过在不同pH溶液中载药MCM-48与茴拉西坦原料药的溶出度比较发现,MCM-48载体能够提高茴拉西坦的溶出速率。  相似文献   

19.
以聚多巴胺(PDA)为反应平台,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MSN)进行RGD肽和聚(2-乙基-2-噁唑啉)(PEOz)双重修饰,构建了RGD肽和PEOz共同修饰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载体(HMSN-PEOz-RGD),以盐酸阿霉素(DOX)为模型药物构建载药体系DOX@HMSN-PEOz-RGD,用红外光谱法(FTIR)对载体进行结构表征,考察载药体系的载药量、包封率及载体的形态、粒径及Zeta电位,通过体外释药实验研究载药体系在不同pH值下的响应性释放,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模型,考察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及载药体系的细胞毒性及细胞摄取过程。结果表明,HMSN-PEOz-RGD的平均粒径为(256.1±26.5) nm,粒径分布较均匀;DOX@HMSN-PEOz组和DOX@HMSN-PEOz-RGD组的体外释药都表现出明显的pH依赖性,即酸性(pH值5.0)条件下药物快速释放,而在生理pH值(pH值7.4)条件下药物释放缓慢;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显示,各载体在2.5~8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与MCF-7细胞共培养24 h后,细胞存活率均在89%以上,表明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余载药制剂组,DOX@HMSN-PEOz-RGD组细胞的生长明显得到抑制,RGD修饰显著促进了DOX的细胞摄取。本研究所构建的纳米载体能够特异性靶向递送DOX,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从香蕉树皮中提取香蕉纤维素微晶,将甲钴胺、香蕉纤维素微晶和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成载甲钴胺香蕉纤维素微晶/PLGA介孔材料。运用SEM、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BET)、热重-质谱联用仪(TG-MS)和FT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载甲钴胺介孔材料进行了载药率、包封率、体外释放度测定。红外谱图分析表明,所制备的香蕉纤维素微晶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ET法测定结果表明,载甲钴胺香蕉纤维素微晶/PLGA介孔材料的平均孔直径[4V(孔体积)/A(表面积)]为17.89nm;TG-MS结果表明,载甲钴胺香蕉纤维素微晶/PLGA介孔材料分解温度约为300℃;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材料对甲钴胺有较好的控释作用,药物释放遵循零级释放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