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春 《机械制造》2010,48(11):72-73
论述了连杆裂解的原理及连杆裂解工艺关键技术;介绍连杆裂解技术在某型号无人机发动机连杆中应用,并根据多年生产经验给出该连杆裂解的关键工艺参数,为连杆裂解技术在小型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裂解工艺—发动机连杆制造最新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裂解工艺-发动机连杆制造技术的原理及经济性,对裂解加工生产中的加杆材料特性,初始锻造毛坯,热处理要求,裂解加工工艺与核心工序及设备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探讨了连杆裂解工艺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连杆裂解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从连杆毛坯材料、预制裂解槽加工方式与几何参数、定向胀断工艺参数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连杆裂解工艺质量的关键因素,供相关工艺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裂解工艺是航空发动机连杆制造的一项新技术,文章介绍了航空发动机对连杆质量的特殊要求,分析了连杆材料与热处理对裂解加工工艺的影响,并用20CrMoA低合金结构钢作为连杆材料,通过恰当的热处理工艺,满足了航空发动机对连杆的特殊需求。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裂解工艺的原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试验,确定了裂解工艺孔的位置、数量及尺寸,确定裂解槽槽深、张角和曲率半径的取值及加工手段,设计了同步定行程的浮动式裂解装置,提高了裂解质量及裂解可靠性,解决了用裂解加工工艺取代传统加工工艺生产航空发动机连杆的工艺难题,减少了加工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加工设备和工具,强化了航空发动机连杆的综合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连杆裂解加工技术的质量要求及常见缺陷,研究了连杆材料、锻造工艺、裂解载荷、加载速度及预制裂纹槽的加工方式与几何参数对裂解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规律,并给出了合适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介绍航空发动机连杆的特点与裂解加工的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连杆材料与热处理对裂解加工的影响;对20CrMoA渗碳淬火连杆进行裂解加工试验,确定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分析工艺孔对加工质量的影响,给出合理的裂解工艺孔数量与形式;确定初始裂纹槽槽深、张角和曲率半径的取值范围;最后介绍同步浮动裂解装置,并提出"浮动定行程"裂解工艺加工方法,使裂解加工质量得到提高,获得优良的断裂面,解决了航空发动机连杆对裂解加工要求高的工艺难题.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中,连杆主要负责对曲轴、活塞进行连接,需要对弯曲、压缩以及拉伸等交变载荷进行承担,对发动机正常运转极为关键。连杆裂解属于新型工艺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以往连杆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发动机连杆解列加工、加工工艺与核心设备以及参数设计方式三部分内容的论述,全面介绍连杆裂解加工新技术,旨在强化裂解技术运用水平,保证发动机性能的切实优化。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连杆裂解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发动机连杆裂解加工是连杆加工的一种新技术,用于裂解的材料对裂解工艺的成败起决定性作用。介绍了国内外用于汽车发动机连杆裂解的几种常用材料,并对各材料的裂解性能、力学性能与机械加工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连杆裂解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连杆裂解作为21世纪的先进加工技术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对连杆断裂剖分机理与裂解加工技术的经济性进行分析,对连杆传统加工方法与裂解加工方法的主要工艺流程进行比较,探讨裂解连杆材料特性以及加工裂解槽、定向裂解、装配螺栓等核心工序与设备等裂解加工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保证裂解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裂解槽的设计与加工是连杆裂解加工技术的核心和技术关键,将直接影响着连杆的裂解质量。为提高连杆裂解槽加工质量,采用Nd:YAG固体激光器对两种类型的连杆进行了裂解槽激光加工试验,分析了不同切割参数对裂解槽质量的影响,并对激光切割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激光峰值功率、离焦量、切割速度、脉冲频率、辅助气体压力、激光入射角等对裂解槽的加工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激光峰值功率直接影响着裂解槽的加工深度,在切割速度与脉冲频率比值约为1:3以及非正离焦量状态下所加工的裂解槽对连杆的裂解都非常有利。  相似文献   

11.
裂解工艺是汽车发动机连杆制造的一项新技术,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该工艺具有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加工工序、设备和工具投资以及节省能源等突出优点。主要介绍了连杆裂解工艺及主要裂解加工装备。  相似文献   

12.
裂解槽作为初始裂解源其尖端的应力状态尤其是厚度方向的应力分布直接影响着剖分类零件的裂解性能,是裂解加工成败的关键。文中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脆性剖分类零件(轴承座)启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裂解槽应力集中效果明显,随着载荷的增加,裂解槽根部的最大正应力逐渐增加,趋近于材料的断裂强度;最大正应力从裂解槽的中间部位向两侧均匀递减;对于脆性材料,最大正应力出现在裂解槽顶端,启裂发生在工件中心对称面裂尖附近,这种启裂位置的唯一性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断裂面,减少裂解缺陷。  相似文献   

13.
王力  陈东  张永俊 《机电工程》2012,29(9):1015-1018
针对基于连杆裂断时所需裂断力的问题,利用断裂力学理论及有限元方法,采用KIC判据对与拉杆位移、裂断力及应力强度因子KI三者关系展开了研究。通过数值分析求解了应力强度因子达到断裂韧性KIC时拉杆所需的位移,以确定拉杆提供的裂断力。理论分析结果显示:裂纹槽宽为0.2 mm、槽深为0.4 mm的BYD473连杆,拉杆在位移27.25 mm处,连杆应力强度因KI达到断裂韧性KIC,此时连杆裂断所需的裂断力为32.75 kN,拉杆裂断力与应力强度因子KI呈线性关系。采用实验的方法分析了连杆裂断所需的裂断力及连杆的裂断质量。研究结果表明,连杆裂断时,所需的裂断力为32.75 kN,连杆裂断质量良好。数值分析与裂断实验数据对比结果显示,数值分析误差为11.4%,数值分析结果良好,可为液压系统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连杆尖锐裂解槽的脉冲YAG激光切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激光加工连杆裂解槽工艺进行了研究,根据材料状态、能量平衡和孔形变化,将脉冲激光加工裂解槽孔过程分为起始、准稳定破坏及收尾3个阶段;对脉宽、波形、脉冲频率、切割速度等影响裂解槽槽根半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新的激光脉冲波形,以满足槽根尖锐度的要求。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长脉冲宽度与切割速度的合理匹配是获得尖锐裂解槽的关键,当脉宽取1ms,切割速度为10mm/s时,获得了根部尖锐的裂解槽。对于要求深且尖锐的裂解槽,可增加频率转化为多个长脉冲加工;当频率增加到40Hz,脉宽取0.5ms,得到的裂解槽纵横比大且根部尖锐。裂解槽形貌对比表明,对于脉宽和频率进行优化,可在加工裂解槽孔的各个阶段合理地注入能量,获得高质量的裂解槽。  相似文献   

15.
The fracture splitting method is an innovative processing technique in the field of the automobile engine connecting rod (con/rod) manufacturing.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the technique has remarkable advantages. It can decrease manufacturing procedures, reduce equipment and tools investment and save energy. Hence the total production cost is greatly reduced. Furthermore, the technique can also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and bearing capability. It provides a high quality, high accuracy and low cost route for producing connecting rods (con/rods). The method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and has been used in some types of con/rods manufacturing. The process and its key factors such as materials, notches for fracture splitting, fracture splitting conditions and fracture splitting equipment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6.
激光切割头摆动机构的动力学仿真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切割裂解槽机床是连杆裂解加工的关键设备之一,用于完成连杆初始裂解槽的切割.本文介绍了该机床的激光头摆动机构,对摆头机构进行了ADAMS动力学仿真.根据仿真结果确定了合理的液压参数(液压压力为2.5 MPa,溢流阀流量系数为0.2),并完成了摆头机构的物理切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条件下,摆头机构的定位精度达到±0.02 mm,且工作稳定、可靠,连杆裂解槽槽深均为(0.5±0.05) mm.提出了伺服电机驱动激光头摆头方案,对改进的摆头方案进行了ADAMS运动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摆头机构可在0.4 s内完成摆头动作,且摆动角度调整方便,说明改进后的摆动机构是较理想的激光头摆动方案,可为连杆初始裂解槽激光加工主机结构优化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