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榆林炼油厂于2009年9月对联合二车间600 kt/a催化裂化装置进行MIP技术改造。MIP工艺技术改造后,装置具有较强的重油裂化能力和适宜的氢转移反应促进能力。在原料性质及组成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装置汽油收率和柴油收率较改造前有所提高,液化气和油浆收率下降,同时干气和焦炭的产率小幅降低,总液体收率上升,产品分布良好。MIP工艺技术改造后装置总能耗下降182.11 MJ/t。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对600kt/a催化裂化装置进行MIP技术改造。MIP工艺技术改造后,装置具有较强的重油裂化能力和适宜的氢转移反应促进能力。在原料性质及组成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装置汽油收率和柴油收率较改造前有所提高,汽油烯烃含量大幅降低,液化气和油浆收率下降,同时干气和焦炭的产率小幅降低,总液体收率上升,产品分布良好。MIP工艺技术改造后装置总能耗下降182.11MJ/t。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催化裂化装置柴汽比、提高汽油收率,某炼油厂重油催化装置汽油提升管开始由回炼汽油改为回炼加氢改质柴油,对前后产品分布、能耗、产品产量变化及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装置不能完全加工上游催化汽油加氢装置生产的轻汽油的问题,以提高炼厂经济效益,实现公司效益最大化,提出了催化裂化轻汽油醚化装置大处理量工业生产,装置处理量由设计处理量的60t/h提高至70t/h以上。通过一个月的工业试生产,与装置标定期间相比:醇烯物质的量比下降0.17,空速增大0.24h-1,第一、二醚化反应器入口温度分别提高10.9℃、13.2℃,醚化分馏塔塔底温度降低3.4℃,其他工艺参数与标定时相当;醚化汽油辛烷值达到99.2,装置能耗下降3.24×105 kJ/t;醚化汽油收率增加3.53%;装置运行平稳,产品质量满足汽油调和要求,年增加经济效益2 688万元。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发挥延迟焦化装置加工催化裂化油浆(催化油浆)产生的经济效益优势,从催化油浆的性质入手,实施两个阶段性试验:从正常掺炼量6%(质量分数,下同)逐步提高至15%,摸索提高焦炭塔压力,提高加热炉出口温度及装置循环比等关键参数,观察催化油浆中芳烃的转化情况,进一步分析明确影响焦化蜡油中芳烃含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对高比例掺炼催化油浆后延迟焦化装置的产品分布、蜡油质量、能耗以及对除焦取料设备的影响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汽油收率上升3.0百分点,柴油收率下降1.4百分点,蜡油收率下降5.8百分点,焦炭收率上升3.6百分点,油浆芳烃转化率约6.88%,装置能耗上升30.99 MJ/t。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1.8 Mt/a蜡油加氢装置的运转情况及该装置开工后对催化裂化装置产品分布的影响,对该装置掺炼催化裂化柴油的运转情况以及运转期间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工业运转结果表明:该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VHT技术及配套催化剂,加工焦化蜡油和直馏蜡油的混合原料,精制蜡油产品的硫质量分数降低到1 000 μg/g左右,氮质量分数降低到1 200 μg/g左右;将加氢蜡油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相比加工未加氢蜡油时,催化裂化装置的产品分布显著改善,1号催化裂化装置在加氢蜡油掺炼比为89.50% 的情况下,汽油收率提高3.590百分点,2号催化裂化装置在加氢蜡油掺炼率为65.53%的情况下,汽油收率提高1.905百分点,柴油收率略有提高,油浆、焦炭、干气等产率均有所降低;蜡油加氢装置掺炼部分催化裂化柴油原料时,反应器温升显著提高,氢耗相应提高,对催化剂活性及运行周期影响较小;装置运行期间,存在反应系统压力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开大循环氢返回线的流量、降低反应器加热炉前气油混合比的方式降低了系统压力的波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中国石化武汉分公司1.8 Mt/a蜡油加氢装置的运转情况及该装置开工后对催化裂化装置产品分布的影响,对该装置掺炼催化裂化柴油的运转情况以及运转期间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工业运转结果表明:该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RVHT技术及配套催化剂,加工焦化蜡油和直馏蜡油的混合原料,精制蜡油产品的硫质量分数降低到1 000μg/g左右,氮质量分数降低到1 200μg/g左右;将加氢蜡油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相比加工未加氢蜡油时,催化裂化装置的产品分布显著改善,1号催化裂化装置在加氢蜡油掺炼率为89.50%的情况下,汽油收率提高3.590百分点,2号催化裂化装置在加氢蜡油掺炼率为65.53%的情况下,汽油收率提高1.905百分点,柴油收率略有提高,油浆、焦炭、干气等产率均有所降低;蜡油加氢装置掺炼部分催化裂化柴油原料时,反应器温升显著提高,氢耗相应提高,对催化剂活性及运行周期影响较小;装置运行期间,存在反应系统压力波动较大的问题,通过开大循环氢返回线的流量、降低反应器加热炉前气油混合比的方式降低了系统压力的波动。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CRC(冷再生催化剂循环)专利技术在大港石化公司1400kt/a催化裂化装置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催化裂化装置实施CRC技术改造后,装置运行正常,操作平稳,调节灵活。在原料性质相同的情况下,与改造前对比,汽柴油液化气收率增加1.99%,轻油收率增加0.31%,装置总能耗降低6.73kgEO/t原料。汽油烯烃含量降低8.72%,芳烃含量增加5.96%,汽油硫含量降低27mg/L。由此可见,催化裂化装置经过CRC技术改造后,产品分布得到优化,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节能效果显著,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优化改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点介绍了呼和浩特石油化工公司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再生系统优化改造的目的、内容及运用的新技术;着重从物料平衡、原料及产品性质、催化剂性质、装置能耗、操作参数等方面与改造前进行了对比。装置改造后,在原料明显变重,催化剂单耗明显降低的情况下,生焦率下降了0.13个百分点,轻质油收率提高了3.54个百分点;汽油诱导期较改造前延长了140min,烯烃体积分数降低了1.9个百分点;柴油十六烷值比改造前提高了4个单位;装置能耗较改造前下降了906MJ/t,年创经济效益1030.9×10~4RMB¥。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与南京工大釜鼎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基于膜射流乳化理论、“微爆”理论和“分子聚集与解聚”理论,联合开发了催化裂化原料非均相乳化及高效雾化技术,显著增强重油催化裂化进料雾化效果,改善产品分布。该技术在中国石化荆门分公司2.80 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成功应用,标定结果表明装置液化石油气收率提高0.66百分点,汽油收率提高0.46百分点,液化石油气+汽油收率合计提高1.12百分点,柴油产率降低2.12百分点,装置柴汽比由0.360降低到0.308,显著提高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经济效益。非均相乳化及高效雾化技术对催化裂化装置汽油、柴油和油浆等产品的性质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稳定汽油烯烃含量,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4.8 Mt/a催化裂化装置将部分粗汽油走急冷油线进提升管回炼改质。研究了粗汽油回炼对产品分布、产品性质、能耗、油气线路压力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粗汽油回炼量达15 t/h时,稳定汽油烯烃体积分数降低了1.3百分点;与粗汽油回炼前相比,粗汽油回炼后转化率由76.07%增加到76.12%,焦炭产率由7.29%增加到7.74%,总液体收率略有下降,硫传递系数由2.89%降至2.28%,汽油产品中苯在芳烃中的占比由4.07%降低至3.93%;轻柴油密度(20℃)由948 kg/m3升至951 kg/m3;粗汽油回炼后,该装置能耗增加90 MJ/t以上,旋流式快分系统(VQS)罩外至气压机入口的压降增加2.5 kPa。粗汽油回炼还能够缓解分馏塔顶部塔盘和塔顶循环系统结盐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使出厂汽油硫含量达到国Ⅳ汽油排放标准,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引进法国Prime-G+技术建成1套1.8 Mt/a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装置。标定结果表明:装置加工硫质量分数为195 μg/g的催化裂化汽油时,所得混合汽油产品硫质量分数为38.5 μg/g,硫醇硫质量分数为3.5 μg/g;研究法辛烷值损失为1个单位,达到设计(不大于1.8个单位)的要求;混合汽油产品的收率为99.91%,高于设计值(99.90%);能耗为934.6 MJ/t,低于设计值(937.2 MJ/t)。在满负荷条件下装置运行较为平稳,经济效益明显,每年可增加效益6.9亿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在压力1.25~2.00MPa、温度513~593K、氢油体积比100~300、体积空速3~20h~(-1)条件下获得的FCC汽油窄馏分加氢脱硫宏观动力学模型,应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考察了回流比、温度、塔釜采出率和氢油体积比等主要操作条件对FCC汽油重馏分催化精馏加氢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回流比、高温、高氢油体积比和高塔釜采出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氢脱硫率的提高。分析结果可为优化FCC汽油重馏分催化精馏加氢脱硫工艺的操作条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加氢脱硫技术(HDS)存在的操作条件苛刻、装置投资及操作费用高等缺点,无锡蓝星石化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合作,采用后者研制的催化剂SW-Ⅰ对无锡蓝星石化公司FCC汽油进行烷基化脱硫中试试验研究。在SW-Ⅰ催化剂用量0.61%、反应温度60 ℃、压力0.5~0.8 MPa、空速3.77 h-1的条件下,100 mL催化剂SW-Ⅰ可处理原料油27.5 L,烷基化脱硫汽油的硫含量为191 μg/g、收率为87.90%,。将烷基化脱硫汽油与直馏汽油、C9芳烃以及MTBE按质量比67:15:10:8调合生产车用汽油,调合汽油RON为93.4,密度为0.721 5 g/cm3,硫含量为142 μg/g,硫含量符合国Ⅲ标准。与HDS相比,FCC汽油烷基化脱硫技术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条件缓和、不损耗辛烷值、装置投资及操作费用低、能耗低,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重金属钒对催化裂化催化剂污染机理入手,分析了高钒原料对催化裂化催化剂以及产品分布的影响。针对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0 Mt/a催化裂化装置原料油中钒含量高的情况,试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最新开发的CGP-1YZ型专用抗钒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与装置原用催化剂相比,CGP-1YZ型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抗钒能力,使用抗钒催化剂后,转化率和汽油产率分别增加9.51和5.67百分点,焦炭选择性显著改善,催化剂单耗降低了0.15 kg/t。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流程模拟技术,从装置负荷率、产品含硫量指标、装置能耗构成、主要用能点等方面,对催化裂化(FCC)汽油加氢脱硫装置的关键能耗因素进行定量分析,针对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克石化公司) 50万t/a FCC汽油加氢脱硫装置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影响FCC汽油加氢脱硫装置能耗的主要因素为装置负荷率和产品含硫量指标,装置综合能耗主要由燃料、电、蒸汽、循环水和除盐水等构成,燃料占50%~60%;针对克石化公司装置,采用增加预加氢反应产物与装置进料换热流程的方案A,控制预加氢反应产物进分馏塔温度稳定,优化后重汽油加氢反应产物出口温度从92.0℃升至121.5℃;在方案A基础上,采用增设重汽油加氢反应产物热分离罐的方案B,能够增加精制重汽油低温热输出,按照重汽油加氢反应产物进热分离罐温度5.9℃,低温热水来水温度75℃、换热温差10℃计算,优化后装置可输出低温热169.6×10~4 kcal/h,可节约低压蒸汽2.8 t/h;在方案A和方案B基础上,采用装置进料为热进料的方案C,能够避免有效能损失,增加低温热输出,按照混合原料温度60℃计算,优化后稳定汽油输出低温热由169.6×10~4 kcal/h增加至210.9×10~4 kcal/h,折合1.0 MPa蒸汽3.5 t/h,可降低装置能耗1.4 kg/t。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全厂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在4.8 Mt/a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掺炼减四线油的工业实践。结果表明:减四线油掺炼比(w)达8.59%时,总液体收率降低0.77百分点,焦炭产率增加0.33百分点,能耗增加116.47 MJ/t;催化裂化干气的H2/CH4物质的量比略有增加,液化气和汽油中的烯烃体积分数分别增加0.21百分点和1.3百分点,汽油的密度(20 ℃)增加2.1 kg/m3,研究法辛烷值增加0.6个单位,芳烃体积分数增加1.9百分点,苯体积分数下降0.08百分点;平衡剂上的镍、钙质量分数分别增加388 μg/g和2 462 μg/g,并且随着掺炼减四线油时间的延长,平衡剂上的镍、钙含量仍持续上涨,需采取优化原油品种、加强原油脱盐、提高催化剂置换速率、加注多功能金属钝化剂等措施保证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8.
ZSM-5/MCM-41复合分子筛汽油降烯烃反应条件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加压连续微反装置上,对纳米组装法合成的ZSM-5/MCM-41复合分子筛的汽油降烯烃反应条件进行考察。通过对不同反应温度、压力和空速条件下反应产物的族组成分布、液体收率和积炭量变化的分析,得到了复合分子筛汽油降烯烃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73 K,反应压力2 MPa,空速3.0 h-1。复合分子筛失活主要是由积炭产生,ZSM-5/MCM-41复合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再生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尼日尔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使用LRC-99增产柴油催化剂和LDO-75催化剂期间的运转情况及产品分布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与使用LDO-75催化剂时相比,使用LRC-99催化剂后,柴油收率提高1.52百分点,汽油收率降低0.84百分点,轻质油收率提高0.68百分点,表明LRC-99催化剂比LDO-75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增产柴油性能,目的产品收率较高; LRC-99催化剂比LDO-75催化剂具有更强的抗磨性能和抗重金属污染能力,在原料中Ni质量分数为22.55 μg/g、平衡剂上Ni质量分数接近15 000 μg/g的情况下,催化裂化装置仍具有较好的产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