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2月底,将湛江港划分为码头和七个断面,每个断面分为三个监测点进行调查,应用灰色聚类法对其水质测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上看,各监测点水质状况好坏差别较大,断面Ⅰ、Ⅱ、Ⅲ,、Ⅶ为一类水质,断面Ⅳ、Ⅴ、Ⅵ、码头为三类水质,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
灰色聚类法在湛江港冬季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2月底,将湛江港划分为码头和七个断面,每个断面分为三个监测点进行调查,应用灰色聚类法对其水质测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上看,各监测点水质状况好坏差别较大,断面Ⅰ、Ⅱ、Ⅲ、、Ⅶ为一类水质,断面Ⅳ、Ⅴ、Ⅵ、码头为三类水质,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底,将湛江港划分为码头和七个断面,每个断面分为三个监测点进行调查,应用灰色聚类法对其水质测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空间分布上看,各监测点水质状况好坏差别较大,断面Ⅰ、Ⅱ、Ⅲ,、Ⅶ为一类水质,断面Ⅳ、Ⅴ、Ⅵ、码头为三类水质,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4.
类综合指数法对三河市地表水的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类综合指数法对三河市境内潮白河、鲍邱河和泃河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在3月和5月枯水季节选择三条河流的上游入境断面和下游出境断面共计12个监测点的10项污染指标,评价结果有8个监测点的水质在V类及以下,2个监测点的水质为Ⅳ类,2个监测点的水质为Ⅱ类.类综合指数法较客观地反映了地表水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地评价东江湖水质,选取了东江湖10个常规断面,根据11个水质指标进行评价。利用主因子分析模型分析了污染成因,并与单因子指数法、平均综合评价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0个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中小东江、头山、白廊3处水质状况最好;在两个季度中,F1和F3均在黄草镇燕子排断面出现最高点,F2最高点出现在高龙村滁口。东江湖总体水质良好,但码头、黄草镇燕子排和高龙村滁口断面比其他断面水质差,需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崔芳 《河南科学》2014,(10):2113-2116
选取渭河宝鸡市区段5个监测点进行实地采点取样,对CODCr,CODMn,NH3-N,TP 4个水质监测指标做实验分析,利用"中心化"和"均值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水样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主要断面总体水质良好,局部监测点水质存在污染.针对河流的水生态现状,提出改善和恢复水环境,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和自然风貌的河流污水截排、底泥清淤、垃圾管理、生态河堤再造等主要措施,从而为宝鸡市渭河治理与保护及流域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北盘江贵州段煤炭污染型河流水质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8年在北盘江贵州段干流布设的5个监测点,并结合历年来国控、省控断面的监测数据,具体说明了北盘江贵州段各个关键断面的水质类别以及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水平,为摸清北盘江的污染现状,提出有针对性、合理的污染整治方案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徐州市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徐州市2003年水环境监测资料,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该区的水环境质量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水污染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评价结果表明,云龙湖各监测断面水质基本能够达到Ⅱ~Ⅲ类水质,京杭运河为Ⅲ~Ⅳ类,废黄河除了三环西路监测断面为Ⅳ类外,其余各监测点以及京杭运河各支流和奎河各断面均为Ⅴ类水.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余杭区地表水中设置12个监测断面,且对其水质进行监测,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余杭区地表水质中总磷为最主要污染因子,但2014—2016年间总磷指数上塘河保障桥从5.700降至1.055,三义村也从5.450降至2.205,水质提升明显.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除北苕溪四岭水库外各断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2014年较为严重,上塘河两河流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4,但在2015年污染指数最高的上塘河保障桥断面已降至2.073,到2016年所有断面水质均有改善,监测点的河水环境综合污染指数(PIp值)维持在0.669—1.469之间,多为轻度污染.总体来看,3年期间各河流断面水质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基于熵值的集对分析评价方法对郑州市伊洛河七里铺和黄河花园口两个地表水监测点的水质进行分析,计算出这两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评价结果,并进一步将计算结果与其它两种水质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在水质分析中,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的结果较为吻合,且能更好地反映水质状况.该方法基于VBA编程,易于操作,可以为水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调水过程中望虞河水体水质风险状况,对2008年引江济太期间望虞河水质风险进行了识别,并采用三角模糊数的α-截集技术对望虞河各监测断面风险因子进行风险率计算,以分析望虞河各断面水体水质风险率及其风险等级。结果表明,造成望虞河水体水质恶化的风险因素主要为望虞河西岸支流污水汇入及污染物二次迁移;江边闸内断面各风险因子风险率较大,风险等级也较高;虞义大桥断面水体具有较低风险和较高风险两个等级;张桥断面各风险因子的风险率较小,风险等级也较低;大桥角新桥断面水体中除高锰酸盐指数外,其余风险因子风险率都较大,风险等级为较高风险;望亭闸下断面各风险因子风险率为0,无水质恶化风险。  相似文献   

12.
松花江黑龙江段水质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松花江黑龙江段5个断面水质为目标,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其在2003—2010年间的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在松花江黑龙江段超标频次较高,超标程度较深,是影响松花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同时应用Speraman秩相关系数法对松花江黑龙江段5个断面在近8年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探究,分析结果表明松花江黑龙江段5个断面中江南屯断面水质呈显著好转趋势,其它4个断面水质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PCA分析的大沽夹河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沽夹河2004年水质监测资料年均值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大沽夹河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全流域水质污染程度不是很重,基本满足功能区需求.只有福山水闸下、新夹河桥和宫家岛3个监测断面水质污染较为严重,其他断面水质较好.  相似文献   

14.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以资江流域益阳段12个地表水断面为研究对象,结合近3年地表水断面21个污染因子的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资江流域益阳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资江流域益阳段水质总体为优;干、支流3个国控断面和9个省控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1个,占91.7%,Ⅳ类断面1个,占8.3%;2016~2018年,志溪河入资江断面水质污染级别均为尚清洁,其余11个断面均无超标情况,水质污染级别均为清洁。  相似文献   

15.
以2016—2018年山东省聊城市4条主要河流16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为基础,采用水质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识别水质空间异质性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卫运河水质整体状况最好,金堤河和马颊河从上游到下游沿程水质变化较大,仲子庙、任堂桥、李凤桃、王堤口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相对较差;16个监测断面可分为5组,水质相对较差的李凤桃、王堤口、仲子庙和任堂桥监测断面均位于聊城市西南部;任堂桥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物为氮、磷等营养元素,源自农业活动和畜禽养殖,仲子庙、李凤桃和王堤口监测断面主要污染为有机物,来源于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太湖水质时空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2001年太湖12个月25个监测点的实测水质资料,结合太湖监测点的空间地理位置,基于相关系数法,对太湖水质时空相关性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动态聚类分析法将太湖所有监测点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水质存在很强的时空相关性,月份之间的相关性变化比较明显,可能与太湖水位、水体的流动情况以及入湖排污口污染物排放量有关;动态聚类分析的结果可以直观地了解太湖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6-2015年黑河干流(张掖段)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黑河干流(张掖段)水质状况,并对该段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河干流(张掖段)各断面水质均符合目标水质类别,总体状况为优,水质呈明显好转趋势.黑河干流(张掖段)空间差异性较大,区域分布特征明显,沿程水质平均污染指数呈抛物线型变化,莺落峡断面水质较好,高崖水文站断面水质较差,蓼泉桥、六坝桥断面水质有所好转.影响黑河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为有机污染因子和营养盐类因子.  相似文献   

18.
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阜新新邱露天煤矿排土场附近(于家沟),地下水污染区的水质监测点分类优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研究区内的12眼水井分别采样,进行水质分析,识别出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等主要污染因子;进而采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区内的12个监测点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可从于家沟地下水污染区的12个监测点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7、11号监测点进行监测,节省了人力、物力及资源.  相似文献   

19.
1、问题的提出为配合黑龙江沿岸右岸随着中、俄边贸飞跃发展而日益需要增加的水工建筑(堤防、码头、船坞……)和即将来的黑龙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本文对黑龙江水在混凝土侵蚀性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给有关方面提供参考,有所帮助。2、黑龙江水质化验断面位置和侵蚀性指标数据2.1化验断面位置洛古河水文测流断面,地理位置东经121.31’,北纬53”21’。上马厂水文站测流断面,地理位置东经127“21’,北纬50.16’。卡伦山水文站测流断面,地理位置东经127”31’,〕③50.06’。2.2指标数据见(表一)3、黑龙江水对混轻土里蚀性奖定…  相似文献   

20.
陈润羊  王坚  花明 《江西科学》2007,25(3):341-345
以“十五”期间抚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9个监测断面和9个污染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抚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除2002年度西津渡断面、2004年度南城断面和2005年度南丰断面为Ⅲ级水质外,其它各年度和各断面的水质等级都处于Ⅰ级和Ⅱ级,符合功能区水环境质量标准;在各污染因子中COD、BOD5、挥发酚类对河流水质的贡献率较大。由此分析了相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