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IKeda国际先进工业科学技术协会现开发出一种溶胶凝胶制作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把半导体纳米晶体嵌入玻璃的基体内,所获材料不但具有玻璃基质的物理特性,而且也具有纳米晶体的光学性质。这种材料可作为一种发光材料,对LED基的照明设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两种不同尺寸的CdTe纳米晶体与明胶溶液生长出均匀稳定的CdTe纳米晶体-明胶复合薄膜.研究了这种复合体系中两种尺寸的CdTe纳米晶体之间的共振能量迁移过程.荧光光谱显示:当复合薄膜中两种尺寸的纳米晶体之间的距离逐渐靠近时,较小尺寸的CdTe纳米晶体荧光峰强度逐步减弱,而较大尺寸的纳米晶体的荧光峰强度逐渐加强.荧光光谱的变化来源于大小尺寸纳米晶体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迁移.小尺寸的纳米晶体作为施主,它的荧光光谱与大尺寸的纳米晶体(作为受主)的光吸收谱完全重叠,因而当施主和受主距离逐渐靠近时(明胶浓度逐渐降低时),施主将会把吸收光子得到的能量直接地共振传输给受主.从光谱分析可以得到荧光淬灭效率随颗粒间距的变化关系图,这种关系图可以被用来快速简捷地估计发光纳米晶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它们在化学和生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用两种不同尺寸的CdTe纳米晶体与明胶溶液生长出均匀稳定的CdTe纳米晶体-明胶复合薄膜.研究了这种复合体系中两种尺寸的CdTe纳米晶体之间的共振能量迁移过程.荧光光谱显示:当复合薄膜中两种尺寸的纳米晶体之间的距离逐渐靠近时,较小尺寸的CdTe纳米晶体荧光峰强度逐步减弱,而较大尺寸的纳米晶体的荧光峰强度逐渐加强.荧光光谱的变化来源于大小尺寸纳米晶体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迁移.小尺寸的纳米晶体作为施主,它的荧光光谱与大尺寸的纳米晶体(作为受主)的光吸收谱完全重叠,因而当施主和受主距离逐渐靠近时(明胶浓度逐渐降低时),施主将会把吸收光子得到的能量直接地共振传输给受主.从光谱分析可以得到荧光淬灭效率随颗粒间距的变化关系图,这种关系图可以被用来快速简捷地估计发光纳米晶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它们在化学和生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用两种不同尺寸的CdTe纳米晶体与明胶溶液生长出均匀稳定的CdTe纳米晶体-明胶复合薄膜. 研究了这种复合体系中两种尺寸的CdTe纳米晶体之间的共振能量迁移过程. 荧光光谱显示:当复合薄膜中两种尺寸的纳米晶体之间的距离逐渐靠近时,较小尺寸的CdTe纳米晶体荧光峰强度逐步减弱,而较大尺寸的纳米晶体的荧光峰强度逐渐加强. 荧光光谱的变化来源于大小尺寸纳米晶体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迁移. 小尺寸的纳米晶体作为施主,它的荧光光谱与大尺寸的纳米晶体(作为受主)的光吸收谱完全重叠,因而当施主和受主距离逐渐靠近时(明胶浓度逐渐降低时),施主将会把吸收光子得到的能量直接地共振传输给受主. 从光谱分析可以得到荧光淬灭效率随颗粒间距的变化关系图,这种关系图可以被用来快速简捷地估计发光纳米晶体之间的距离,从而为它们在化学和生物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纳米多孔玻璃中的掺Eu^3 离子的YOCI固体粉末和EuCl3溶液的光谱性质.与普通的YOCI荧光粉末相比,纳米基YOCI:Eu^3 粉末中Eu^3 的电偶极跃迁^5Do→^7F2的发射光谱被展宽,同时蓝移7 nm;Eu^3 的^5Do→^7F1跃迁与^5Do→^7F2跃迁的相对强度之比在两种激发波长(254 nm及393nm)下均得以增大。与普通的EuCl3的溶液相比,纳米基溶液不具有典型的小尺寸效应及量子限域效应,但Eu^3 高能级的激发态引起的发光得以增强。由于这种复合方法同时吸收了纳米多孔玻璃形状一定、机械强度高等优点,这种基于纳米微孔玻璃的复合材料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实用光学材料。  相似文献   

6.
氩氧气氛下沉积的CdTe薄膜及太阳电池的性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在氩氧气氛下近空间升华沉积CdTe的技术.发展了在表面十分平整的玻璃衬底上沉积优质CdTe薄膜的方法,对比了在玻璃衬底和CdS薄膜上CdTe薄膜的结构特征.通过研究氧分压对CdTe薄膜择优取向的影响,证实了在恰当的近空间升华沉积过程中,两种衬底上的CdTe薄膜具有相同的结构.研究了玻璃衬底上CdTe薄膜的电学与光学性质,观察了后处理对上述薄膜性质的影响,并研制出了效率达1338%的小面积CdTe 薄膜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7.
较小尺寸的半导体结构是近来最为强化研究的固体介质。对这种结构的兴趣不仅由该材料的独特性质的基本研究引起,而且它们在光电子学和集成光学的应用中具有新的前景。小尺寸量子结构的一个类型是准零尺寸系统或量子点,其中准粒子的运动在三维的各维上都受到限制。扩散至电介质基质中的半导体纳米晶体可在高温玻璃合成[1]时、溶胶-凝胶工艺[2]或借助半导体材料或电介质的磁控管溅射[3]生长。作者曾对扩散至沸石和聚合物基质中的半磁性半导体CdMnTe和CdMnSe纳米晶体[4]、以及激光溅射的CdMnTe薄膜[5]进行…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氩氧气氛下近空间升华沉积CdTe的技术.发展了在表面十分平整的玻璃衬底上沉积优质CdTe薄膜的方法,对比了在玻璃衬底和CdS薄膜上CdTe薄膜的结构特征.通过研究氧分压对CdTe薄膜择优取向的影响,证实了在恰当的近空间升华沉积过程中,两种衬底上的CdTe薄膜具有相同的结构.研究了玻璃衬底上CdTe薄膜的电学与光学性质,观察了后处理对上述薄膜性质的影响,并研制出了效率达13.38%的小面积CdTe薄膜太阳电池.  相似文献   

9.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利用低功率、稳定飞秒激光脉冲制备大小均匀纳米颗粒的方法,而且只要改变烧蚀时的背景气体就可以制出不同的颗粒结构,如立方体、核一壳结构体。制成的纳米颗粒均匀散落在基质上,而不会出现集聚的情况。研究人员称,这种技术的优点之一就是简单,而且与基质材料无关,不需要加热过程。这意味这纳米颗粒可以沉积在热敏基质上,如玻璃、塑料和聚合物薄膜。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中红外材料及其隐身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红外技术与光电对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红外窗口的雷达隐身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介绍了一种中红外光学玻璃--氟镓酸盐玻璃IRG-05,以IRG-05为基质成功研制出了具有雷达隐身功能的中红外功能材料.与以往采用镀膜一刻蚀技术在表面制备周期性的金属网栅而实现的隐身功能的红外材料相比,这种雷达隐身红外材料在3~5μm波段有着更高的红外透过率和更加稳定的金属网栅.对红外晶体与红外玻璃直接复合以及由超强超快激光诱导实现的雷达隐身中红外材料的研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以纳米压印技术为基础制备了具有纳米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薄膜.将纳米结构中间聚合物模板(IPS)薄膜覆盖在有PDMS溶液的玻璃基板上,真空加热后在玻璃基板上得到PDMS网格结构薄膜.这种方式得到的网格结构形状保持较好且厚度均匀无气泡,IPS薄膜不仅可以反复使用以减少Si母版的材料损耗,还可以缩短网格结构的制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虽然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在努力寻找适合外延Hg_(1-∞)Cd_∞Te(简写MCT)的衬底材料,然而,由于CdTe晶体和MCT都是闪锌矿结构,其晶格常数相当匹配,这样,CdTe块晶仍是外延MCT的主要衬底材料。遗憾的是目前尚无一种成熟的制备优质CdTe单晶体的方法。为了提高CdTe晶体的质量,人们在汽相外延方面做了大量  相似文献   

13.
用退火法在玻璃衬底上生长ZnO籽晶,然后将衬底置于醋酸锌和六亚甲基四胺溶液中,分别对溶液温度和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调控,生长了棒状、片状和菊花状等多种形态的纳米晶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纳米晶体的结构及择优生长和排列特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纳米晶体的形貌,研究了生长温度的起伏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对ZnO纳米晶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ZnO纳米晶体生长过程中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对纳米晶体形态的影响很小,而温度的起伏对纳米晶体的形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媒体扫描     
Yb∶BOYS晶体激光器产生更短的超短脉冲法国科学家已发展一种激光晶体,可在钇基晶体基质中产生迄今最短的光脉冲。此种晶体称为Yb∶BOYS[Yb∶Sr3Y(BO3)3]晶体由巴黎国家高等化学学院的化学家发明。其后由巴黎光学研究所CharlesFabry实验室的PatrickGeorge及其同事发现,此种晶体可在1062nm产生69fs的脉冲。这是二极管抽运钇晶体基质发射的最短脉冲。已从掺Yb玻璃源观察到50fs的脉冲,但Yb∶BOYS晶体的热特性优于玻璃的。德国一家晶体厂商FEE已参与德国化学家的队伍,企图将此晶体商品化。奥地利的High&Laser公司正以此种材料发…  相似文献   

15.
尚勇  彭英才 《微纳电子技术》2007,44(5):235-240,253
光子晶体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人工结构的功能材料。本文简要介绍了Si基光子晶体的主要特点;着重介绍了Si基光子晶体的几种主要制备方法,如精细干式蚀刻法、胶质晶体模板法、宏观多孔Si的电化学腐蚀、多光子聚合法和核壳结构纳米晶粒镶嵌法等;概要介绍了Si基光子晶体在Si基发光器件和Si基光波导器件中的应用。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展望了它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嵌埋于SiO2中的硅纳米晶体具有结构稳定、发光性质可控和制备简便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在设计与研制基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光学玻璃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玻璃具有液体的许多光学性质,如透明性,同时又显示出固体的许多物理性质,所以玻璃一直是光学工业的一种材料选择。玻璃的局域结构和它对应的晶体相似,例如,晶体石英和玻璃态SiO2都包含牢固连接的SiO4四面体单元。但和晶体不同,玻璃不具有远程有序或周期性。所以,玻璃是光学均质体,同时又保持着单晶固体的许多基本电子结构(和透明性)。光学玻璃被认为是一种网络结构。大部分光学玻璃仍是氧化物玻璃,其中大部分又是硅酸盐玻璃。一般说来,玻璃中的元素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网络形成体,如二氧化硅,为结构单元,通常通过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GaAs(211)B衬底上外延CdTe(211)薄膜,系统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CdTe外延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的生长温度下,在Te气氛下生长CdTe薄膜,增加CdTe:Te的束流比,可显著降低CdTe表面金字塔缺陷的尺寸和密度,当CdTe和Te束流比为6.5时,金字塔缺陷几乎消失,材料的表面平整度显著改善,X射线衍射(XRD)也表明CdTe晶体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的拉曼光谱表明,随着CdTe和Te束流比的增加,Te的A1峰减弱,CdTe LO和TO声子峰强度比增强。低温光致发光光谱(PL)研究也表明随着CdTe和Te束流比的增加,Cd空位的减少可以使与杂质能级相关的深能级区域的峰强降低,与此同时和晶体质量相关的自由激子峰半峰全宽减少,材料的光学质量明显改善。该研究为探索CdTe/GaAs外延材料的理想的工艺窗口以及相关机理,并为进一步以此为缓冲层外延高质量HgCdTe材料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晶面偏角是提高(211) Si基CdTe复合衬底质量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偏转角Si基CdTe复合衬底分子束外延工艺的研究,发现2°和3°偏转角(211)Si基CdTe复合衬底在晶体质量方面优于标准(211)Si基CdTe复合衬底,是未来提高Si基CdTe复合衬底质量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由氧化钼晶体制成的新型二维纳米材料,有可能给电子工业带来革命,使“纳米”一词不再停留于营销概念而成为现实。在材料学中,厚度为纳米量级的晶体薄膜通常被视作二维的,即只有长宽,厚度可忽略不计,称为二维纳米材料。新研制出的这种材料厚度仅有11纳米,它有着独特的性质,电子在其内部能以极高速度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