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假性癫痫(PS)是指一组临床症状类似于癫痫发作的发作性疾病,临床上与癫痫不易鉴别,常易被误诊、误治。PS发生与脑部电生理紊乱无关,而是由于生理或心理功能障碍所致,常有轻重不等的精神心理障碍,可由情绪刺激或暗示诱发。2005年5月至2007年10月我们对25例疑为Ps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暗示诱发试验,23例确诊为PS,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童假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与视频脑电图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假性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与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对儿童假性癫痫发作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0例经VEEG动态监测后诊断为假性癫痫发作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与10例已诊断为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及VEE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假性癫痫发作组发病前均有诱发因素,通常在觉醒状态下发生,发作时意识清楚,并可记忆发作时的情况,VEEG监测发作时无痫样放电。结论 VEEG监护可以同步观察到患者发作时的行为特征及脑电活动情况,是诊断假性癫痫发作,以及鉴别其与癫痫发作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暗示诱发实验(HPT)在儿童癔病鉴别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疑为癔病的患儿进行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及暗示诱发实验,在脑电图检查同时用"暗示法"诱发其临床"发作"并给予暗示性治疗。结果 VEEG仅1例为轻度异常,其余40例均正常;HPT阳性37例,阴性4例,HPT阳性率91.5%;暗示诱发引起明显"发作"并成功终止20例,原有症状暗示后成功终止17例;37例HPT阳性患儿均最终达到症状明显缓解及治愈的目的 ,同时初步排除癫痫。结论 VEEG+HPT对于儿童癔病可提供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并有一定治疗作用,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视频脑电图在癫痫及其他发作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江明  刘向  马仁飞 《安徽医学》2010,31(10):1154-1156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癫痫及其他非癫痫发作性疾病中的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意大利EBNeuro智能化脑电图仪,对150例临床确诊为癫痫和疑为癫痫或其他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1-4hVEEG监测,并对其脑电波形及临床发作情况进行分析。并同时对比进行常规脑电图(EEG)检测。结果 150例中,VEEG异常者124例(82.7%),痫样放电101例(67.3%);150例中109例行常规EEG检测,异常者30例(27.5%),痫样放电10例(9.2%)。异常率和痫样放电检出率VEEG监测均明显高于常规EEG检查(P〈0.005)。150例VEEG监测后明确诊断癫痫117例,其他发作性疾病33例。49例癫痫(41.9%)确定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43例(36.8%)明确其发作类型。结论 VEEG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高了癫痫的临床诊断及分型,而且对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监测并暗示诱发试验对小儿假性癫痫(pseudosizure,PS)的诊断意义。方法对76例疑为Ps患儿进行视频脑电图监测并暗示诱发试验,对其确诊为PS患儿给予社会、心理及抗抑郁药等辅助对症治疗,Ps合并癫痫患儿,除了上述治疗外还给予适量的抗癫痫药物,并随访3~6个月,复诊3—7次,观察其病情变化。结果76例疑为Ps患儿中67例确诊为PS;随访3~6个月,其中53例未再发作,14例发作明显减少。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并暗示诱发试验对小儿假性癫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对非惊厥发作癫痫的诊断价值及对难治性癫痫术前定位的意义。方法:对22例难治性非惊厥发作性癫痫患者行VEEG监测,22例行头MRI检查,17例行发作间期PET—CT检查,8例行脑磁图(MEG)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致痫灶术前定位评估后11例行手术治疗,术中皮层脑电图(ECoG)监测结果验证VEEG定位的准确性。结果:22例VEEG监测时间24~48h,共监测到83次非惊厥发作,其中5例(22.72%)监测到既往未曾发现的发作类型。每例均记录到临床发作和相应的发作期脑电异常(2~20次),18例(69次)提示局灶起源(额叶起源6例,颞叶起源7例,额颞叶起源5例),其中12例(54次,占78.26%)发作起始区与症状产生区一致。VEEG定位的致痫灶区与头MRI有结构异常者符合率为100%,与PET—CT符合率为82-35%,与MEG符合率为100%,与11例手术治疗患者的ECoG监测结果一致(符合率100%)。结论:VEEG可提高癫痫患者非惊厥类发作的捡出率,有助于癫痫的分类,比较准确地定位致痫灶,是难治性癫痫术前评估必不可少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视频脑电联合多导同步表面肌电(VEEG+ SEMG)对辅助诊断癫痫不同运动性发作类型及鉴别发作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癫痫门诊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反复性运动性发作的拟诊癫痫患者116例进行VEEG+ SEMG检测,根据其临床发作特点设计肌电安装部位,给予常规诱发及特殊诱发和刺激(肢体运动及姿势诱发、触摸、声响、扣击肌腱、双臂伸直试验等),监测患者发作情况.结果 VEEG+ SEMG共监测到发作567次/68例,包括癫痫发作443次/41例,其中癫痫性肌阵挛(EMS) 229次/22例、强直发作95次/8例、痉挛发作118次/10例、失张力发作1次/1例,它们的SEMG平均时程分别是:(0.16 ±0.04)s、(2.9±2.4)s、(1.4±0.8)s、2s,其发作期EEG及SEMG表现各不相同;非癫痫性发作包括非癫痫性肌阵挛(NEMS) 43次/2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发作81次/25例.癫痫性运动发作主要与NEMS及PKD鉴别.结论 VEEG+ SEMG是癫痫发作类型诊断及鉴别发作性疾病的可靠工具.  相似文献   

8.
30例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视频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视频脑电图(VEEG)表现和抗痫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额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VEEG变化和抗痫治疗效果。结果 额叶癫痫常见的发作形式为复杂部分性发作,其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发作较频繁,发作间歇期有时VEEG可无阳性所见,典型的临床发作及发作时VEEG记录到的额部或以额部为主的继发同步暴发节律有助于诊断。抗痫治疗有效率为86,7%。结论 额叶癫痫是一种具有临床特征性表现的癫痫综合征,易与假性抽搐相混淆。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联合应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电视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在小儿发作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6例具有发作性症状的病儿进行3~4 h包括清醒、睡眠及诱发试验的VEEG监测。结果656例病儿中,132例(20.1%)监测到临床发作,其中86例(65.2%)伴有发作期痫样放电,证实为癫痫性发作;46例(34.8%)发作期无痫样放电,为非癫痫性发作。656例病儿中共监测到痫样放电398例,检出率60.7%。210例(52.8%)确定了癫痫发作类型,74例监测后发作分类得到修正。痫样放电多见于NREMⅠ~Ⅱ期。结论VEEG监测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癫痫发作与非癫痫发作的鉴别及癫痫的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额叶癫痫的临床发作的症状学特征及脑电图特点, 探讨额叶癫痫的病灶定位及手术治疗。方法对30例额叶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图长程监测, 并对其中12例患者施行颅内皮质电极记录脑电图。分析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定位致痫灶, 行手术切除。术中采用脑皮质电极(ECoG) 探测定位,选用或联用胼胝体切开术(CCS),局部痫灶切除及多软膜下横纤维切断(MST) 。结果额叶癫痫的发作临床症状学表现与癫痫病灶有临床关联,结合VEEG监测可发现特征性脑电活动,颅内电极记录可进一步精确定位致痫病灶,30 例额叶癫痫患者经上述2~3种方法联合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结论观察临床症状学及颅内电极记录有助于揭示其脑电活动变化。对于难治疗性额叶癫痫, 准确定位致痫灶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危薇  罗华  董南丁 《四川医学》2010,31(5):581-582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特点。方法对86例已确诊为TLE的患者均作EEG和视频脑电图(V ideo-EEG,VEEG)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86例患者的EEG正常39例,异常47例。VEEG正常5例,异常81例。其中左侧颞叶痫样放电30例,右侧颞叶痫样放电27例,双侧颞叶痫样放电18例,6例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出现癫痫波。临床症状中以强直-阵挛发作占TLE最多;TLE患者的EEG癫痫波多分布于一侧或两侧颞区。结论颞区的癫痫波对诊断TLE有重要作用;VEEG对提高TLE的诊断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冯晓蓉  曹黎明  黄旭明 《海南医学》2011,22(22):125-127
癫痫是精神科和神经科的常见疾病,视频脑电图(Video-EEG,VEEG)在癫痫的诊断、定位和治疗中有非常重要且难以替代的作用。在精神科、神经科的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发作性事件,诊断和监测发作性事件是临床工作之一,本文系统地阐述了VEEG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临床发作性事件的诊断效果和监测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VEEG与头颅MRI在儿童癫痫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寻找二者之间相互关系,为临床确诊该病提供简便易行的诊断思路。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2月住院的120例惊厥发作儿童进行VEEG监测,并与REEG结果进行对比,同时与MRI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120例患者中,VEEG监测到临床发作患者癫痫样放电55例(45.83%),REEG监测到22例(18.33%),VEEG监测阳性率高于REEG(X2=20.82,P0.01);VEEG监测到发作间期脑电图痫样放电32例(26.7%),REEG监测3例(2.5%),VEEG监阳性率明显高于REEG(X2=28.13,P0.0);结合临床及影象学结果,VEEG明确癫痫类型20例(16.7%),REEG仅明确3例(2.5%)(X2=15.56,P0.01);34例MRI与VEEG同时异常的患者,两者的定位相符16例(47.1%),定侧相符13例(38.2%),不相符5例(14.7%)。结论:在检测癫痫患儿临床发作及发作间期脑电图痫性放电中,数字化VEEG检测到的阳性率明显高于REEG。MRI和VEEG结合更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儿童原发性癫痫药物治疗随访中的临床及视频脑电图(VEEG)检查结果。方法 对62例(初治组)初诊时长程脑电图有痫样放电的原发性癫痫儿童行临床及VEEG随访2年 。对43例(经治组)症状已完全控制3年的原发性癫痫患者行撤药前VEEG检查,并行2年的临床及VEEG随访。结果 初治组77.4 %的患者临床疗效与VEEG变化相一致,19.4%的患者临床疗效好于VEEG,3.2 %的患者VEEG好于临床疗效。经治组8例(18.6%)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2例(4.7%)在停药的1年后复发。其中5例减药前VEEG有痫样放电波,随访中全部(100%)复发。结论 抗癫痫药物控制临床发作有效,VEEG往往亦有改善,VEEG的变化与临床疗效间可不完全一致。减停药前以及随访复查中VEEG有痫样放电波者,复发的风险高。停药后的第一年内是临床复发的高风险期。 建议在抗癫痫治疗中、减停药前均应作VEEG复查,并于停药后继续作临床及VEEG随访1~2年为妥。  相似文献   

15.
难治性癫痫约占癫痫的20%~25%[1],主要是指临床上经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发作仍无法满意控制者。其中10%-20%的患者可以通过接受癫痫外科治疗而获得良好的预后,而外科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手术前定位的精确程度[2]。视频脑电图(VEEG)能长程同步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电活动情况,为癫痫的发作起始区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0年7月应用长程VEEG仪对201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监测,经术前评估对其中97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46例儿童额叶癫痫患儿的临床表现、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特点进行分析,提高对儿童额叶癫痫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4年8月儿科门诊及住院确诊的46例儿童额叶癫痫病例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VEEG及神经影像学等特征。结果本组患儿发病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15岁。46例患儿共监测到临床发作258次,明确临床发作34例,14.7%仅于清醒期发作,61.8%仅在睡眠期发作,23.5%在清醒、睡眠中均有发作;临床发作形式包括额叶失神、局部阵挛发作、偏转性强直、姿势性强直、过度运动性自动症、口咽自动症、发声、发笑发作、临床下放电和自主神经性发作等。73.9%患儿记录到发作间期额叶为主的癫痫样放电,63.0%患儿记录到发作期额叶为主的癫痫样放电。结论儿童额叶癫痫临床发作频繁、短暂,以睡眠期发作为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漏诊;长程VEEG可监测到儿童额叶癫痫发作期临床及异常脑电图表现,可提供明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小儿癫痫定位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134例疑似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接受VEEG监测前均经过常规脑电图(REEG)监测.比较REEG、VEEG对患儿癫痫样放电检出率及同步临床发作率的检测情况,并根据VEEG监测结果确定癫痫发作类...  相似文献   

18.
王璐 《中国厂矿医学》2007,20(4):326-327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新生儿惊厥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对首次疑为癫痫性发作的130例新生儿惊厥者进行4~6 h VEEG监测,对其脑电波形及临床发作情况进行分析,监测3~5年。对于重度及中度癫痫性发作患儿给予口服鲁米那或托吡酯治疗。结果首次视频脑电图异常率90.8%(118/130),癫痫性发作48例(重度11例,中度15例,轻度22例),非癫痫性发作70例。治疗2~4周VEEG异常率75.4%(98/130),癫痫性发作40例,非癫痫性发作58例。随访3~5年癫痫性发作22例(16.9%),非癫痫性发作0例。结论在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区别癫痫性发作与非癫痫性发作及对癫痫患儿的治疗和预后判断上,VEEG是有重要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视频脑电图诊断儿童癫痫12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新  王宝西  王峰 《医学争鸣》2002,23(7):664-666
目的 分析视频脑电图(Video-EEG)在小儿癫痫诊断,分类中的应用价值及癫痫发作期的EEG特点。临床诊断的癫痫患儿128(男94,女34)例,1mo-14岁,平均年龄5.4岁,应用伟思VEEG1161B型视频脑电图仪,对患儿进行至少4-6h包括清醒与睡眠期的临床和EEG监测。监测中对各种状态及事件进行标记,结束后将EEG信号与临床录象资料同步回放并逐秒分析。结果 128例癫痫患儿中有54例(42.2%)进一步确定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其中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25例,儿童失神癫痫3例,少年肌阵挛癫痫1例,额叶癫痫5例,West综合征13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7例,有49例(38.3%)可明确其发作类型,其中强直或(和)阵挛发作10例,部分性发作33例,肌阵挛发作5例,失张力发作1例,另外有25例(19.5)尚无法分类。结论 视频脑电图 是诊断癫痫及明确癫分类的可靠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婷  马娇  余敏 《宁夏医学杂志》2023,(10):908-910+961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结合时频图(DSA)在快速鉴别诊断发作性疾病的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发作性疾病患者122例,收集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脑电图(EEG)及长时程视频脑电图监测,进行原始脑电图及时频图分析。结果 122例患者常规EEG出现癫痫样放电发生为33例(27.05%),长时程VEEG癫痫样放电59例(48.36%),长时程VEEG癫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常规EEG(P<0.05)。长时程VEEG 67.80%癫痫样放电见于醒睡各期,32.20%仅出现在睡眠期。全面性放电40.68%,局灶性放电59.32%。监测到痫性发作共18例,全面性8例,局灶性10例。24例全面性放电及18例临床痫性发作的时频图表现为慢波功率增高。结论 长时程的视频脑电图使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明显提高,结合时频图可快速发现阵发性放电及临床痫性发作,有效节省阅图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