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 (TH)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30例CHF患者及 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四碘甲状腺素 (T4 )、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CHF患者血清T3、T4 、TSH水平分别为 0 .8± 0 .2 8ng/ml、82 .2 1± 14.82ng/ml、5 .45± 2 .0 6mIU/L ,其中T3、T4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P <0 .0 5 ) ;治疗后分别为 1.38± 0 .30ng/ml、95 .34± 15 .82ng/ml、5 .35± 3 .10mIU/L ,T3、T4 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结论 CHF患者体内T3、T4 水平下降 ,且与CHF病情呈负相关 ,观察TH水平变化对判断CHF患者的病情、疗效及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的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 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 -β1 含量 ;测定各项反映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 :ALT、ALB、SB、PTA。结果 :TGF -β1 含量 ( x±s)分别为 :慢性乙型肝炎轻度 ( 18.2 5± 3.71)ng ml,中度 ( 5 4.32± 19.13)ng ml,重度 ( 10 8.15± 47.2 3)ng ml。重型 ( 2 41.73± 45 .48)ng ml均高于对照组 ( 7.1± 6.6)ng ml(P <0 .0 5 ) ,且随着肝损害加重 ,TGF -β1水平逐渐升高。结论 :TGF -β1 含量可反映肝损害程度 ,血清TGF -β1 的测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清瘦素在男性青春期发育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男性 13 4例 ,调查首次遗精时间 ,测定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 ,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男性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 已发育组血清瘦素 ( 6 0 7± 0 78)ng/ml、睾酮 ( 98 5 2± 14 2 1)pg/ml、促卵泡成熟激素 ( 6 64± 1 17)mIU/ml、黄体生成激素水平 ( 8 3 0± 0 5 8)mIU/ml ,均明显高于未发育组 [( 4 47± 0 3 8)ng/ml,( 3 0 61± 5 0 3 )pg/ml ,( 2 41± 0 18)mIU/ml,( 5 88± 0 2 5 )mIU/ml] (P <0 0 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清瘦素 (OR =1 15 1,P =0 0 19)、睾酮 (OR =1 0 11,P <0 0 1)、促卵泡成熟激素 (OR =1 690 ,P <0 0 1)、体重 (OR =1 2 77,P <0 0 1)为男性青春期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在男性青春期发育的早期 ,血清瘦素、睾酮、促卵泡成熟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变 ,血清瘦素是男性青春期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中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发病 1~ 3天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 ,采用双夹心ELISA抗原测定法检测血浆中TFPI抗原含量。结果 :出血 (HCVD)组患者血浆TFPI含量为 146 0 8± 2 1 36 (117- 186ng/ml) x±s与对照组 144 80± 2 3 18ng/ml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ICVD组 16 5 53± 6 7 50(81- 2 84ng/ml) x±s血浆TFPI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监测脑血管病病人的TFPI对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白细胞介素 6、8(IL -6、IL -8)、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变化及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 5 8例内异症患者和15例非内异症患者 (对照组 )血清和腹腔液中的IL -6、IL -8、TNF -α的含量 ,并分别与R -AF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 -6(分别为 :3 2 .77± 15 .2 3 pg/ml;12 6.79± 184.5 5 pg/ml)、IL -8(分别为 :5 3 .3 9± 43 .45pg/ml;15 5 .66± 190 .99pg/ml)、TNF -α(分别为 :3 1.0 9± 19.2 9pg/ml;3 5 .92± 2 2 .0 3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 :17.5 9± 4.97pg/ml、18.15± 6.3 8pg/ml、11.15± 3 .71pg/ml;腹腔液 :2 1.5 1± 8.44 pg/ml、2 0 .15± 6.3 8pg/ml、12 .5 3± 7.15 pg/ml) (P <0 .0 1) ,且Ⅲ~Ⅳ期浓度升高。除腹腔液中IL -8外 (P >0 .0 5 )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 -6、IL -8、TNF -α的浓度与R -AFS评分均呈正相关。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IL -6、IL -8的水平明显高于血清 (P<0 .0 1~ 0 .0 5 ) ,而腹腔液中TNF -α的水平与血清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异常水平的IL -6、IL -8、TNF -α是血清和腹腔免疫动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选择素白细胞介素在胃肠感染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于不同时相测定37例胃肠道创伤合并感染患者血清中E-SLT(E选择素)及IL-10(白细胞介素10)血清浓度变化情况.结果E-SLT与IL-10在术后感染加重组中其血清水平分别于第3天出现病理性增高分别为153 6±48.9ng/ml与38.21±10.87pg/ml;在感染缓解组中其血清水平分别于术后第3天开始增高分别为150.91±50.32ng/ml与19.43±6.76pg/ml,至第14天降至对照组分别为E-SLT50.93±17.98ng/ml、IL-109.03±3.01pg/ml.水平.结论E-SLT及IL-10血清浓度的变化在反映感染发展及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E-SLT与1L-10分别是患者感染加重或缓解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2、IL-13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 2、IL -13水平在肾病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口服强的松(1mg/kg) 8周治疗前后血清IL- 2、IL -13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对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肾活体组织检查。结果 3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治疗前血清IL 2水平(6 7.16±6 .5 5 )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8.2 9±2 5 .96 )pg/ml(P <0 .0 5 ) ,血清IL 13水平(48.79±3.0 5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7.13±3.0 6 )pg/ml(P <0 .0 5 ) ;激素治疗后19例患者缓解(激素敏感型) ,11例患者无效(激素抵抗型)。激素敏感型患者治疗后血清IL- 2水平(72 .11±16 .95 )pg/ml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 5 ) ,而治疗后血清IL 13水平(46 .37±3.32 )pg/m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 .0 5 ) ,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激素抵抗型患者治疗后血清IL- 2及IL-13水平均显著升高。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IL-2水平降低,血清IL- 13水平升高,两者均参与炎症过程,IL- 2、IL -13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病情变化,监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乙肝患者血清TNF的含量与肝损伤程度及病毒复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乙肝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的含量变化及其与乙肝病毒 (HBV)复制的关系。方法 :各型肝炎患者 133例 ,对照组 30例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TNF含量 ,同时检测肝功能和HBV -DNA ,HBeAg。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TNF含量 ( x±s)分别为 :(1.17± 1.2 4 )ng/mL、(0 .5 5± 0 .35 )ng/mL、(0 .72± 0 .2 5 )ng/mL、(0 .73± 0 .2 8)ng/mL、(0 .88± 0 .30 )ng/mL和(0 96± 0 .36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 (0 .2 9± 0 .18)ng/mL(P <0 .0 1)。HBV -DNA、HBeAg阳性患者血清TNF含量明显高于阴性患者 ,TNF与肝功能损害指标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TNF是肝细胞坏死的重要介质之一 ,与肝损伤程度及病毒复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男性脂肪肝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男性脂肪肝患者性激素的变化。方法 应用美国 ACS:18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 5 8例男性脂肪肝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5 8例患者血清雌二醇 ( E2 )均值为 180 .3± 16.7pmol/ L ,睾酮( T)均值为 8.2± 1.8nmol/ L。E2 / T比值为 2 1.98± 2 .5 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胆汁酸 ( TBA)增高 ,A/ G降低的脂肪肝患者的性激素紊乱程度重于正常组的脂肪肝患者。血清 E2 增高 ,T降低与肝功能损害程度一致。结论 男性脂肪肝患者血清 E2 增高 ,T降低和 E2 / T失衡 ,反应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代偿状况 ,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β-hCG、P、LIF测定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宏  黎卫平 《中国医刊》2002,37(10):27-28
目的 检测血清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CG) ,孕酮 (P) ,白血病抑制因子 (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水平 ,评估其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异位妊娠患者 15例作为EP组 ;先兆流产患者 15例作为TA组 ;正常宫内妊娠30例作为对照 (NIUP)组。采用RIA法测血清β hCG、P水平 ,采用ELISA法测血清LIF水平。 结果 EP、TA、NIUP各组β hCG水平分别为 80 6 5 6± 2 4 81 2IU/L、982 5 4± 2 74 1 3IU/L、2 5 0 6 8 6± 316 4 8IU/L ;P水平分别为 11 4± 6 3ng/ml、11 6± 4 1ng/ml、2 7 5±8 6ng/ml;NIUP与TA、EP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LIF水平分别为 5 6 4± 0 6 6pg/ml、7 14± 0 4 2pg/ml、6 14±1 4 7pg/ml;EP与TA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单次检测血清 β hCG对早期异位妊娠无鉴别诊断意义 ;检测血清P水平有助于鉴别正常妊娠与异常妊娠 ;检测血清LIF水平有助于鉴别异常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 ;联合检测β hCG、P、LIF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异位妊娠高效、有力、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