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日前成功地繁殖了一只胚胎细胞克隆兔。记者在实验室看到,这只出生于5月13日的胚胎克隆兔现在已经能够蹦跳,看上去发育良好,健康而活泼。主持这项研究工作的石德顺研究员说,他们先从一只兔子身上获得早期胚胎,注入已去除细胞核的成熟卵母细胞中,融合形成重组胚。重组胚在体外培养后,于4月9日被移入一只雌性兔子的输卵管内,经过34天的正常孕期,克隆兔顺利降生。这只胚胎细胞克隆兔出生时,重82克,现在体重已增至数倍。  相似文献   

2.
近日 ,我校动物繁殖研究所胚胎细胞克隆兔课题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首例胚胎细胞克隆兔顺利诞生 .目前 ,胚胎细胞克隆兔生长发育良好 .该课题研究是在著名胚胎生物技术专家、博士生导师石德顺研究员指导下完成的 .经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 ,科研人员攻克了显微操作、激活、融合、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难关 ,最终胚胎细胞克隆兔得以成功诞生 .动物克隆技术诞生十几年来 ,国内外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牛、羊等大型动物 ,但兔子克隆由于技术难度高 ,成功率很低 ,一直成为科学难题 .该所科研人员采用了同克隆羊“多利”相似的程序 ,即把一只兔子早…  相似文献   

3.
客观地认识动物克隆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生物体,必须应用克隆技术。克隆(clone)即无性繁殖系,指单一的亲代细胞通过无性繁殖而产生的一组细胞。克隆动物是把动物的细胞核转移到成熟的去核卵细胞质内而发育成的动物个体,它可分为胚型克隆和无性克隆两种。胚型克隆动物是指用早期胚胎细胞核作供体移植、克隆所形成的动物。其主要克隆方式有胚胎分割,胎细胞核移植、胚胎干细胞核移植、胎儿成纤维细胞核移植和胚胎嵌合。目前世界上已经完成了对小鼠、家兔、山羊、绵羊、猪、牛、马等动物的胚胎分割克隆;用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成功了小鼠、家兔…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生殖技术实验室切萨雷·加利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成年细胞成功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匹克隆马。他们采用的是与克隆羊多莉相同的核移植技术 ,用一匹母马的成年体细胞创造了近 85 0个胚胎 ,其中仅 2 2个达到了细胞分裂阶段。在 4匹受孕的母马中 ,只有一匹于 2 0 0 3年 5月 2 8日  相似文献   

5.
以含neo和GFP基因双标记的水牛、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牛转基因体细胞核移植,结果发现:阿菲迪霉素可有效将胎儿成纤维细胞同步于G0/G1期;以GFP阳性细胞进行核移植,其卵裂率、囊胚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所构建的重组胚,2-细胞阶段观察不到GFP的表达,4-细胞以后GFP的表达逐渐增强,在囊胚的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均可检测到GFP的表达,将黄牛同种转基因克隆囊胚进行移植,获得1例妊娠;黄牛卵母细胞-水牛供核细胞构建异种重组胚囊胚率显著高于黄牛供核细胞-水牛卵母细胞构建的异种重组胚(P〈0.05),并且异种核移植重组胚中可检测到GFP表达,GFP可作为异种核移植胚胎来源的一种新标记.  相似文献   

6.
近日,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市实验动物中心联合实验室,由长江学者邓宏魁教授和丁明孝教授率领的科研小组利用核移植技术和四倍体胚胎聚合技术在国内率先克隆了小鼠,填补了我国在小动物克隆方面的一项空白。目前这一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共有2 1只小鼠出生,最大的已经4周龄,健康状况良好。克隆小鼠是棕色的,而生下他们的义母是纯白色的。虽然国内在大动物克隆方面获得很多突破,克隆牛、羊和猪相继降生,但是在小动物克隆,特别是人类疾病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小鼠,一直没有突破。1998年,日本科学家Wakayama率先成功克隆了小鼠。但是这…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种群———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种群的研究 ,总结了圈养大熊猫的繁殖生物学特性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繁殖场现圈养了大熊猫 4 2只 ,雄性 18只 ,雌性 2 4只 .0~ 1岁的 11只 ,2~ 4岁的 12只 ,5~ 10岁的 8只 ,11~ 15岁的 7只 ,16岁以上的 4只 .育龄雌性大熊猫 11只 ,有生育史的 9只 ,育龄雄性大熊猫 6只 ,4只能进行自然交配 ,2只可供采精 .从 1986~ 2 0 0 0年 ,共繁殖大熊猫 3 3胎 ,5 0仔 ,存活 1岁以上的3 6只 ,存活率为 72 %,其中单胎 17胎 ( 5 1 5 %) ,双胞胎 15胎 ( 4 5 5 %) ,三胞胎 1胎 ( 3 %) .大熊猫是季节性繁殖的动物 ,每年春季 3~ 4月发情交配 ,8月 ( 3 0 49%)和 9月 ( 4 8 88%)产仔 ,每胎平均产仔 1 5只 ,圈养繁殖大熊猫的雌雄比为 1 1∶1.大熊猫的妊娠期和幼仔的初生体重变化很大 ,妊娠期平均是 13 7 4± 19 3d ,初生幼兽的体重平均为14 2 6± 3 9 4g(N =13 ) ,最轻的只有 5 3 5g ,最重的 2 16g .即使是同一双胞胎 ,两仔的体重也有很大差异 ,1999年 8月2日大熊猫白雪产一双胞胎 ,两仔的体重分别为 5 3 5g和 15 0g ,相差近 3倍 .性成熟的年龄 ,雌性是 5 7± 1 1岁 ,雄性是 5 8± 0 5 8岁 .  相似文献   

8.
在某次演习期间,我们按照野战要求,在野战医疗手术方舱内做了两例动物实验手术,手术名称都是颅骨切开减压术,实验动物均为健康家兔,其中一例手术完毕,兔子即醒过来,状态良好,另一例术中即呼吸抑制,抢救无效后死亡。例数虽不多,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把两种麻醉方法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动物两只动物均来源于本院动物饲养场,月龄7个月左右,体重1kg,均为雄性,一只下午即行手术称为甲兔,另一只在演习场所饲养第二天后手术称为乙兔,两只兔子买回来时状态都良好,吃食、奔跑都正常,精神饱满。1·2麻醉和手术方法甲兔术前常规备皮,保…  相似文献   

9.
家兔及小白鼠的早期胚胎(2细胞—桑椹胚),用中性红及台盼兰进行活体及非活体染色,可以将活胚及死胚区别开来。我们对225个小白鼠早期胚胎和239个兔早期胚胎进行染色,获得染成淡粉色鼠胚105个,兔胚201个,染成兰紫色的鼠胚37个兔胚14个。经过早期胚胎的体外培养及体内移植实验证明:染成淡粉色的胚胎为活胚,染成兰紫色为死胚。本实验共培养了46个着淡粉色兔胚,经过14小时培养以后,其最高发育率可达90%。将6个着淡粉色兔胚进行移植,第14天剖腹检查受体,其受胎率为100%。将6个染成兰紫色的兔胚在体外培养,经过24小时以后其发育率为O%。6个兰紫色胚经过移植,其受胎率为O%。  相似文献   

10.
世界首例转人防御素基因克隆奶牛诞生(图) 由中国动物胚胎工程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涌教授历时十年主持培育的世界首例转人防御素基因克隆奶牛在陕西杨凌科元奶牛场通过剖腹产降生。这头克隆奶牛出生体重达40.1公斤,体质健壮,毛色光亮。  相似文献   

11.
信息     
人类向“治疗性克隆”迈出重要一步韩国科学家2005年5月19日宣布他们利用体细胞核转移技术,用病人的皮肤细胞克隆出了早期胚胎,并成功提取新的胚胎干细胞系,这一成果使人类干细胞研究向“治疗性克隆”迈进了一大步。2005年5月19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网络版发表了这一成果。取得这一研究成果是韩国(汉城)国立大学的黄禹饧教授。他的小组曾在2004年运用同样技术,率先用人类体细胞克隆出早期胚胎,并提出干细胞。但2004年克隆的干细胞是取自一位健康的妇女;2005年克隆的干细胞是来自11位病人,有男有女,年龄从2岁到56岁不等,他们患有脊索…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新西兰兔进行生物学净化 ,剔除其体内外所携致病微生物 ,提高新西兰兔的微生物学等级。采用隔离器剖腹产净化 ,以全子宫摘除法对 11只临产新西兰孕兔施行剖腹产 ,选择出生体重 5 0g以上仔兔进行人工哺乳净化。结果发现对 34只仔兔进行人工哺乳 ,42d断乳成活 2 7只 ,离乳率 74 9%。经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检测 ,达到清洁级标准。采用该方法对实验动物进行生物学净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将MT-hGH(小鼠金属巯因启动子--人生长激素基因)融合基因,用微注射的方法注入昆明白小鼠原核卵的雄原核中,观察注射外源基因对原核卵的存活,卵裂及2细胞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昆明白小鼠原核卵在雄原核内注射2p1 MT-hGH基因悬液后存活率为86.71%,其存活率与只穿刺雄原核不注射:注射培养液;注射TE缓衡液后存活率相近(分别为84.94%,84.4%和86.42%)。基因注射后原核卵存活率降低主要由注射针机械刺激引起的。原核卵在注射MT-hGH基因后注射胚卵裂率显著降低,以培养24h统计。注射培养液组活胚卵裂率为93.98%,丽注射基因组仅为87.96%(P<0.01)。注射MT-hGH基因组在体外培养条件下,2细胞到胚泡的发育率为40.66%,而注射培养液的对照组为64.09%(P<0.05)。注射基因组胚胎发育速度延缓,部分胚胎延缓12h。将基因注射后的原核卵经体外培养形成的198枚2细胞胚。45枚桑椹胚和161枚胚泡,移植给54只假孕受体,其中16只受体妊娠,产仔49只。目前存活25只。85日龄时。有6只小鼠体重为对照组平均体重的1.207~1.353倍,生长速度较快。经检测其中有5只呈阳性反应为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14.
信息     
人类的克隆韩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了 30个人类胚胎 ,并从中提取出干细胞 ,这是克隆技术适于人类的第一个证据。研究人员计划由此衍生出胚胎干细胞系 ,以帮助研究者认识复杂的疾病 ,进而为患者生产出与遗传匹配的置换细胞。“分子吸脂术”可使实验鼠减肥美国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分子吸脂术”使肥胖实验鼠的体重在 1个月内减轻了原体重的 1 3。此方法主要是通过摧毁为脂肪组织提供“给养”的血管而达到减肥目的。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阿拉普教授在 2 0 0 4年 5月 9日在网络版《自然 医学》杂志上介绍 ,脂肪组织能够像肿瘤一样快速扩张 ,…  相似文献   

15.
以昆明白小鼠成纤维细胞和胚胎干(ES)细胞作为供核细胞,以昆明白小鼠和日本大耳白兔的MⅡ期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采用核移植方法,构楚了克隆胚胎.在同种克隆中,以ES细胞为供核细胞的克隆胚胎卵裂率明显低于以成纤维细胞为供核细胞的克隆胚胎卵裂率(24.4%相对于56.9%,P〈0.05),1.8%的ES细胞克隆胚胎发育到囊胚阶段,而成纤维细胞克隆胚胎没能发育到囊胚阶段;在异种克隆中,以ES细胞为供核细胞的克隆胚胎卵裂率(89.6%)和囊胚发育率(18.8%)明显高于以成纤维细胞为供核细胞的克隆胚胎卵裂率(54.2%)和囊胚发育率(4.2%).  相似文献   

16.
《科技智囊》2011,(6):I0046-I0046
一只狮子发现一只兔子,追了它大半天,最终还是没追上。其他动物嘲笑狮子,狮子无奈地说:“我跑只不过是为了一顿晚餐,兔子跑却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我当然跑不赢它。”一只狮子遇上一只兔子,奋力向它扑去。兔子自忖最终难逃狮子的魔爪,便撒腿向草地跑。一个追,一个跑,眼看兔子就要被狮子抓住,狮子却放弃了兔子。因为狮子发现兔子把它引到一群绵羊面前。羊与兔比,狮子当然要舍兔而取羊,不为别的,只为羊的肉比兔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一种适合于早期胚胎基因表达型检测的全胚原位杂交技术.方法:收集小鼠囊胚、固定;制备VASP、IL1R2基因特异性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对囊胚进行杂交前处理、全胚原位杂交、抗体处理、显色以及显色后处理与镜检.结果:VASP、IL1R2特异性表达在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和滋养层细胞中.结论:小鼠早期胚胎全胚原位杂交技术适用于早期胚胎基因时空表达型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哺乳动物克隆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细胞克隆是20世纪末生命科学领域最引人注目的高新技术,该技术对于优良种畜的复制、减少试验用动物数目、动物遗传多样性保存及濒危动物挽救、转基因动物培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克隆技术发展迅速,多种哺乳动物相继克隆成功,但也存在克隆效率太低、克隆动物表型正常而实质异常的问题。本文详细阐述了克隆效率太低、克隆动物表型正常而实质异常问题,介绍了当前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动物克隆涉及的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着重介绍了卵母细胞的去核方法和重组胚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9.
兔的趣闻     
最大的兔。凭借大约1.3米的身长以及超过22公斤的体重,一只名叫达留斯的巨兔终于从自己母亲爱丽丝头上抢得"世界最大兔子"桂冠。达留斯是一只大陆巨兔,别看它只有12个月大,但其身长却比母亲爱丽丝足足长了1英尺,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通过胚胎分裂技术成功克隆出一只猴子。这是世界上第一只通过克隆技术培育成功的灵长目动物,也是科学家第一次使培育基因完全相同的猴子的设想成为可能。 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的美国俄勒冈地区灵长目动物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说,他们将一只处于发育早期的胚胎细胞一分为四,克隆出了一只基因与母体基因完全相同的雌性猴,并为她取名“特特拉”。“特特拉”的克隆方法与英国科学家克隆多利羊的方法不同。克隆多利羊使用的是细胞核转移技术,即科研人员从一个成熟体细胞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