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成都市城区婴儿辅食添加情况,比较不同辅食添加时间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1-12月出生并在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定期体检的婴儿资料,纵向监测其体重、身长等各项指标及辅食添加情况。【结果】 91.78%的婴儿在4~6月龄时添加辅食;78.6%的婴儿家长选择了谷类食物为添加的第一种辅食; 4~6月龄添加辅食组婴儿的身长、体重指标在4、6、12月龄时均高于小于4月龄添加辅食组,小于4月龄添加辅食组婴儿在生后4个月内身长、体重的月增值小于4~6月添加辅食组。【结论】 成都市城区婴儿存在部分婴儿辅食添加时间和第一种辅食选择不正确的问题,辅食添加时间与体格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喂养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0~18月龄婴幼儿的喂养现状,为指导婴幼儿的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广东省城市、城镇、农村3844名婴幼儿,对喂养方式的现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4月龄母乳喂养率75.6%、纯母乳喂养率36.3%,母乳喂养持续时间(6.06±3.37)月、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60±2.00)月;4个月内主要喂养方式是混合喂养,占50.8%;母乳喂养儿的乳类添加率达91.9%;②婴幼儿开始添加辅食时间为(3.8±1.75)月龄,41.7%婴幼儿早于4月龄添加辅食,城镇过早添加辅食的现象较为突出;添加辅食的种类较丰富,但豆类添加率较低;农村婴幼儿蛋类添加率从4月龄、肉类添加率从6月龄开始显著低于城市和城镇;6月龄后婴幼儿从辅食获得能量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推荐量。【结论】婴幼儿的喂养仍存在问题,需继续提高母乳喂养率、改变过早添加辅食的现象、增加豆类添加率、改善添加辅食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陕西省镇安县36月龄以下婴幼儿出生情况和喂养行为。 【方法】 采用PPS抽样,在陕西省镇安县抽取432名36月龄以下婴幼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270 g,身长50.3 cm,性别间无显著差异。低出生体重儿占5.1%,巨大儿占5.6%。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52.3%。分别有4.2%、 26.3%和73%的婴幼儿在4~5月龄、6~11月龄和12~17月龄断奶。该地区0~5月龄婴儿96.7%已添加汤汁饮料类辅食;开始添加半固体软质谷类食物的中位数大多是在6月龄;有一半婴幼儿在7、8月龄开始添加蛋类和肉类;18~35月龄婴幼儿中有一半是在12个月龄时开始添加鱼类;12~17月龄儿中分别有88.4%和56.5%的比例添加了肉类和鱼类。 【结论】陕西镇安农村婴幼儿母乳喂养率很低,婴儿抱奶时间长,断奶过早,辅食添加过早,6月龄以后辅食种类不丰富,添加优质蛋白的时间较晚。建议应在包括镇安在内的贫困农村加大力度宣传母乳喂养,尽量保证母乳喂养,同时要适时、合理地添加辅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城市婴幼儿家长在喂养动机、喂养环境、营养知识、喂养实践等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合理喂养。 【方法】 通过自填式调查问卷对全国15个城市(区)的0~18个月婴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家长的营养与喂养现状及需求。 【结果】 0~6月龄儿童中纯母乳喂养率仅为31%,43%已添加辅食。6月龄时一半儿童已断母乳,12月龄时均已断母乳。儿童添加的第一种辅食以米粉和蛋黄为主。适龄儿童进食蛋类较多,肉类较少。家长常给儿童吃的营养补充剂以鱼肝油和钙制剂为主。家长对儿童的进食较有耐心,且会关注对进食行为的培养和训练。家长喜欢的育儿宣教方式是“面对面咨询指导”、“书报杂志”和“讲座”。除“儿童营养需求”和“常见病防治”外,家长需要的育儿宣教内容随儿童的不同月龄有所不同。 【结论】 城市婴幼儿家长在儿童营养与喂养方面有需要改进的方面,家长对正确科学的营养与喂养知识有所需求,应根据家长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以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时间添加辅食、添加不同种类辅食对婴幼儿贫血发生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北京顺义区3~18月龄婴幼儿143名,向其母亲询问婴儿基本状况、添加辅食时间和辅食种类等;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方法测量其血红蛋白浓度。 【结果】 本研究发现该组儿童贫血发生率12个月前为30%左右,明显高于12个月后的10%左右 (P< 0.01)。不论男童还是女童, 6个月龄前或6个月龄后儿童,4个月前添加辅食均可以使贫血发生率下降(P< 0.05)。添加铁强化食物(如配方奶和营养素补充剂)可以使血红蛋白浓度升高(P< 0.05)。采用不同贫血诊断标准(97、105、110 g/L),贫血发生率差异仍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1)。 【结论】 12个月龄前儿童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12个月龄后儿童。虽然4个月前添加铁强化辅食使得铁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但适宜的辅食添加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九市婴儿辅食喂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我国婴儿辅食添加的现状、变化趋势以及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以"2005年中国九市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中1~12个月婴儿为对象,现场询问获得辅食添加信息。【结果】①1~3、4~5和6~12月婴儿辅食添加率:城区分别为11.0%、82.5%、98.9%,郊区为11.4%、69.1%、96.8%。郊区明显低于城区。蛋、水果、粥的添加时间最早,肉、鱼、面食次之,豆制品添加最晚;②北、中片辅食添加率低于南片;③1985~2005年辅食添加率城区表现为1985~1995年有增长,1995~2005年无明显变化;郊区则呈逐渐增长趋势;④4个月内添加辅食组体重、身高均低于未添加组,4月龄以上添加多种辅食组体格指标高于添加单一辅食组。【结论】①多数婴儿均能按照喂养建议进行辅食添加;②辅食添加存在地区差别;③1985~2005年辅食添加有所改善;④辅食添加时间、种类与生长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庆市南岸区婴儿母乳喂养及辅食添加现状,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为加强科学喂养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整群随机抽样方式抽取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来两中心进行儿童保健的0~12月婴儿母亲或看护人进行婴儿喂养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影响因素。 【结果】 <4月婴儿母乳喂养率为76.56%,纯母乳喂养率占45.63%。4~6月婴儿喂养方式以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为主,分别为52.8%、42.23%;7月~和10~12月,婴儿喂养方式以人工喂养为主,分别占69.66%、87.00%。辅食添加基本从4月龄开始,米粉/米糕和菜泥/果泥添加率分别在5、6月龄达到最高,分别为84%、84.5%;到7月以后粥/面条、碎菜/水果、蛋类和肉类添加率逐渐增加,到12月时基本能达到90%左右。辅食添加顺序大致为米粉/米糕、菜泥/果泥、碎菜/水果、蛋黄、粥/面条、蛋羹、肉类。 【结论】 该区婴儿母乳喂养情况有待改善,辅食添加情况可观。妇幼保健等相关部门应做好普及科学喂养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人群母乳喂养意识,从而改善婴儿母乳喂养情况和辅食添加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6~48月龄儿童睡眠问题的现状,探索儿童喂养可能对睡眠产生的影响。 【方法】 研究采用《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对6~48月龄儿童家长进行调查,并按照国际睡眠障碍分类作为儿童睡眠问题的诊断标准。 【结果】 6~48月龄儿童睡眠问题发生率为57.8%;发生率随年龄升高而呈下降趋势;未断母乳、未断夜奶、未添加辅食肉和鱼虾及睡前饮水量较多的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均高于没有这些因素的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率较高,且与喂养因素有关,改变不良的喂养行为可以改善儿童的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婴儿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成都市婴儿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现状,为开展婴儿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成都市3~12月龄婴儿580名,对其看护人相关婴儿辅食添加知识及喂养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婴儿看护人辅食添加知识得分不及格率为39.9%,优秀率为12.3%;获取辅食添加知识的实际和期望来源均主要是儿保医护人员(70.7%、63.8%);6月龄婴儿谷类、水果/蔬菜类、蛋类、鱼/肝脏和其他肉类的添加率分别为95.7%、83.6%、84.5%、31.9%、30.2%;各类辅食首次添加时间集中在4~6月龄。【结论】目前成都市婴儿看护人辅食添加知识水平较低,婴儿辅食添加不尽合理,建议通过儿保医护人员加强婴儿辅食添加知识普及和技能指导。  相似文献   

10.
婴儿辅食添加现场演示交流与喂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婴儿辅食添加喂养状况及婴儿家长对辅食添加的认识、喂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 【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 171名婴儿家长进行调查 ,并定期进行各类辅食的现场制作及搭配示范的演示交流 ,指导家长采用正确有效的辅食添加和制作方法。 【结果】 婴儿辅食添加与家庭经济收入有直接关系 ,收入越高 ,对婴儿辅食添加的重视程度就越高。通过干预可使儿童家长能按正确方法添加及制作辅食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辅食添加时间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婴儿辅食现场制作示范及喂养指导 ,能有效加强婴儿家长对辅食添加的认识 ,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水平 ,降低婴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武汉市江汉区0~18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及食物转换现状,为制定改善婴幼儿喂养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江汉区两个社区,将常住的0~18月龄婴幼儿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抚养人进行婴幼儿喂养情况的问卷调查。 【结果】 <4个月、4~6月、6~9月、9~12月婴儿的母乳喂养率分别为:80.95%、66.67%、45.46%和26.61%;断乳的首要原因为母乳不足(74.29%);<4个月、4~6月、6~9月、9~12月婴儿的食物转换率分别为:12.70%、58.82%、99.09%和99.08%;在已引入辅食的婴儿中,60.39%的婴儿首次引入时间在4~6月;动物性辅食的引入频率较低。 【结论】 婴儿母乳喂养率有待提高,食物转换方面存在转换时间不合理及动物性辅食引入频率较低的问题,应进一步开展母乳喂养及食物转换的宣传教育,指导抚养人进行科学喂养,以促进婴幼儿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6~12岁儿童行为问题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北京市城区236名6~12岁儿童的行为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 【结果】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2%,分析显示父母文化程度、主要带养人学历、感染性疾病等因素对儿童行为发育有明显影响。 【结论】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行为的重要因素,降低儿童不良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应注意改善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肥胖的发病机制及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宁地区5 658个 7~18岁儿童青少年,测量其身高、体重,以《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作为判断标准,并对检出的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进行影响因素调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0.12%、8.48%;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P<0.01);各年龄组间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回归系数的数据表明,对超重、肥胖性质影响最大的变量,从大到小依次是父母肥胖史、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时间、户外运动时间、吃油腻食物及甜食、进食速度、出生时体重、婴儿4个月内喂养方式。 【结论】 南宁地区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发生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遗传、饮食行为和运动是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4岁儿童正常的语言发育规律,为儿童语言发育异常的筛查以及有效干预奠定基础。 【方法】 选择山东省菏泽市城区713名2~4岁儿童,由父母报告儿童生活中最常用的260个词汇(分为16类词汇和14种语言结构)表达情况。 【结果】 1)男女儿童语法结构表达量的差异存在于24~47个月,女童的表达量多于男童。2)名词-动词和动词-名词结构是最早掌握的短语结构。 【结论】 掌握2~4岁儿童正常的语言发育规律,有利于专业人员对儿童的语言发育进行指导和评估,使幼教机构的语言教学以及特殊教育的语言康复做到科学、有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情况,为有效指导科学喂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全省14个市州所辖15个区(县)的0~5岁儿童家长,用问卷法完成本调查。 【结果】 四川省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较高为91.10%。居住在城市、年龄在40周岁以下、婴幼儿父母亲本人及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的家长对科学喂养知识的掌握较好。医务人员是喂养知识的主要来源。 【结论】 利用医院和三级妇幼保健网,从围生期到儿童保健期开展科学喂养方面的健康教育。除母乳喂养外,增加对辅食添加和基本喂养知识方面的内容,指导家长更科学的对婴幼儿进行喂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