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动态     
目的 探讨在《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效果.方法 整群抽取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护理专业学生(护生)237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8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护理心理学》的实训教学,实验组119人采用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模式.采用关爱能力评价表(CAI)、自编教学效果评价表及操作考核方式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教学后,对照组CAI勇气维度得分高于教学前(P<0.05),实验组CAI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教学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教学效果的有效率及操作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护理心理学》实训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与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模式均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但融入人文关怀教育的教学模式对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心理护理技术水平等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课程思政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我院2018级护理专业两个自然班的大专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对实训课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验组护生在课程前后进行人文关怀能力问卷调查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课程结束后将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生护理技能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课程前与课程结束后人文关怀能力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护理技能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护生的基础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培养了护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了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为高职护生人文关怀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学理论教学中融入叙事教育教学法对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长治医学院2013级护理本科生15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在教学中按常规教学,实验组采用关怀叙事教学模式,为期1年。教学干预结束后根据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表和护生平均理论成绩评价两组教学效果。结果教学干预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及4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生平均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教师在护理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使用叙事教育教学法,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教育在急诊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护生在传统带教方法基础上参与人文关怀教育培训,进入科室前及出科后,两组均填写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培训后在总分、灌输信念和希望、人道利他价值观、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协助满足基本需要、促进情感交流和帮助解除困难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实验组护生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文关怀教育提升了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高了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临床路径在护生实习前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我校2016级护理专业两个班护生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临床路径实训教学方法。实训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向实验组护生发放调查问卷,比较护生实训前后人文关怀情况;实训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综合考核,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包括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人文关怀及临床分析能力4个模块。结果实训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情况较实训前有明显改善(P<0.001),实验组护生综合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结论将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临床路径融入实训教学,能有效提升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临床分析能力与实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主导的多元发展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效果。方法:采取目的抽样法,将2019级护理班46名作为对照组,2020级护理班48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叙事教育主导的多元发展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对两组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及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评价,并对观察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教学实施后观察组学生人文关怀意识、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认知、勇气维度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专业教学中应用叙事教育主导的多元发展教学模式,不仅能加强高职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还能促进护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对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胃肠外科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50人与对照组50人,应用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结果:实验组人文关怀品质及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实习教学,能显著提高护生在《外科护理》实习中的人文关怀理念和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8.
朱冉 《当代医学》2016,(12):162-163
目的 分析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关怀能力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护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人文关怀教学组(观察组,n=30)与传统教学组(对照组,n=30),对2组教学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护生教学前后关怀意识得分比较[(63.5±7.0)分vs(65.0±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生教学前后关怀意识得分比较[(63.2±6.8)分vs(70.0±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关怀意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0±7.5)分vs(70.0±8.0)分](P<0.05).结论 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生关怀能力,有助于护生深入了解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意义,提高护生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护理人文关怀在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验组在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应用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则应用传统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对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满意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液实验教学中实施护理人文关怀可提高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率,提高穿刺成功率,能帮助护生掌握人文知识,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0名在我校就读的护生随机分为A组和B租,每组各100名护生,为A组护生在《急救护理》教学中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为B组护生进行《急救护理》教学,对比分析两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结果:与B组护生相比较, A组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较强,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显著,对护生人文素质修养的提高及其自身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教学以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满足临床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我校4年级两个班高职护生,通过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外科护理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即按照基础体验、观察和思考、展示和总结、实际应用4个环节组织教学。结果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外科护理学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护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明显提高。结论体验式教学法是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培养人文关怀能力的教育模式,推动护理人文教育质量发展,为培养具有较高人文关怀品质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人文教育模式,以本校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共297人)为研究对象,在护理管理学课程中融入人文关怀能力的教育,以护生人文关怀品质问卷和教学反馈问卷评价其效果。结果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所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人文关怀能力和人文关怀感知维度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99.7%的护生对人文关怀教学给予正性评价;55.6%的护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17.8%的护生表示很喜欢这种教学。结论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融入人文关怀教育,得到护生的认可,但是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没有得到显著改变,仅在人文关怀能力和人文关怀感知方面有所突破。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有待进一步探索人文关怀能力培养方式,全面提升护生人文关怀品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体验式教学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有效途径。 方法 该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某职业技术学院2016 级专科护生2 个班,用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将一 班作为实验组(共41 例,男性7 例,女性34 例),另一班作为对照组(共41 例,男性7 例,女性34 例)。在 基础护理学的教学中,实验组采用体验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学期结束后,对两组护生的人文关 怀能力进行比较。同时测量体验式教学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高于对照组(P <0.05); 实验组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实验后高于实验前(P <0.05);对照组护生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实验前后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护生对体验式教学效果持肯定态度。结论 体验式教学提高护生对人 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及语言的表达能力,加深对关怀知识的了解,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对操作技能的学 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在胃肠外科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50人与对照组50人,应用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调查问卷分析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结果:实验组人文关怀品质及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人文关怀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实习教学,能显著提高护生在《外科护理》实习中的人文关怀理念和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护士人文素养要求与评价方法,以改革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适应社会发展对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方法 将甘肃省卫生学校2008级护理三年制中职班600名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护理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进行目标教学及考评,实验组采用〈护理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和〈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要求及效果评价标准〉进行目标教学与考评,比较2组护生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2组护生人文素养考核成绩存在差异,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2组护生实习过程中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传统以技术为中心的护理技术操作考评标准已不能适应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考核标准要求注重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强调对护生沟通、交流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的考评,以提高护(士)生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6.
加强护生人文关怀教育树立护理新理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护理教育新理念的实施方法和运用价值。方法:用3年的时间,对200名在校护生采用“参与式”、“情景式”教学、“人文行动工程”、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护生的情、理、知、行等人文关怀方面的综合素质。结果:护生在临床实践中体现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在护患关系、护患沟通、医护协作能力等方面表现突出,获得了平均91.67分的测评成绩。结论:加强在校护生的人文关怀教育,培养护生的关怀理念,并将其融入临床护理实践中,既是可行的,也是完全必要的。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护理新理念已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的教学效果。方法在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2011级护理本科生中随机抽取60名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中融入护理美学知识,对照组按照既往教学内容授课未刻意加入护理美学知识。以护生期末技能操作、理论考核成绩和课堂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技能操作、理论和总成绩分别为25.23±2.27、53.33±3.81和78.57±4.55,对照组分别为23.76±2.75、50.87±3.95和74.63±4.30,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技能及总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有利于提升护生学习兴趣、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沟通交流、分析问题、人文关怀和审美能力方面,实验组的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美学与基础护理学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改革能够提高护生基础护理学成绩及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情境模拟性护理实验的设计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设计模拟性实验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9名本科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模拟性实验组织教学,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示教法。结果:实验组护生操作技能成绩、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生对模拟性实验教学的各项教学效果评价较好;多元逐步回归显示:情境模拟性实验教学方法为护理本科生临床能力得分的正性影响因素之一。结论:模拟性实验教学有利于护生操作技能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诊断学教学中,把换位思考的理念渗透到护理专业学生的诊断学实验教学中,以加强护生的责任心培养,提高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转变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避免护患纠纷,从而提高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方法以2012级护理本科学生261人作为实验组,在实验教学中融入换位思考与护患沟通能力培养,在学期末制订相关指标进行考核,并在实习期间对其进行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调查。将2011级护理本科学生311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强调融入换位思考理念及护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将两组的考核及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无论是期末考核成绩还是自我评价和对护生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诊断学实验教学中融入换位思考与护患沟通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护生责任心的培养,减少医疗纠纷;加强护生的医德培养,推动医学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0.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加强男护生人文关怀理念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加强男护生人文关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06级本科男护生设为对照组(43名),2007级本科男护生设为试验组(4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操作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大部分男护生充分认可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结论:加强男护生人文关怀教育将对提高男护生人文素质修养、专业思想的稳定及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