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在SOC系统设计中存在着多处理器通信问题。传统的通信方式一般只适用于处理器功能相同的情况。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双处理器通信方案,适合一个处理器运行操作系统,而另一个处理器不运行操作系统的情况。通过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理解双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内容,使用VerilogHDL实现定制的IP核。处理器都可对IP核进行读写,设置相应的标志位,使双处理器能相互通信。在系统中,存在两个相同的IP核,不仅提高了通信的速度,而且提高了通信的效率,使两个处理器都能很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多核处理器已经成为了处理器发展的趋势.在多核处理器上运行Linux操作系统时,由于所有的TCP/IP网络协议处理都以软件的形式在Linux操作系统内核运行,处理效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核处理器的多核TCP/IP加速协议栈,将多核处理器的处理核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运行Linux操作系统.另一部分处理核心运行实时系统,处理TCP/IP协议栈.由于将TCP/IP协议栈的处理卸载到了实时系统,Linux的中断处理大大减少,并且实时系统直接操作底层硬件资源,没有操作系统的参与,所以多核TCP/IP加速协议栈的处理效率会很高.通实验结果对比,在相同的硬件资源下,多核TCP/IP加速协议栈不仅比Linux TCP/IP协议栈获得了更大的网络处理吞吐率,而且消耗了更低的CPU.  相似文献   

3.
一种异构多核处理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构架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异构多核处理器和多处理器系统及同构多核处理器的构架存在很大差别,应用于多处理器系统的分布式结构以及应用于同构多核系统的主从式结构操作系统不能解决异构多核处理器的实时调度和效率问题。对异构多核处理器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异构多核处理器的多主模式实时操作系统构架。这种构架将通信总线中的多主模式引入多核操作系统构架中,采用对称式结构及组件模式设计操作系统模型,使多核处理器中每个内核都可以作为主核实现对资源、任务的实时管理,提高系统性能,同时可以解决主从式操作系统存在的由于处理器核增多而带来的主内核不能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瓶颈问题。通过这种单一构架模型可以进行灵活配置,以适应不同结构及功能要求的处理器内核,降低操作系统开发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Ethernet/IP通信处理器的开发,采用S3C2410 ARM9微处理器和Windows CE.NET嵌入式操作系统,建立了通信处理器的Boot Loader和I/O接口驱动程序。Boot Loader与硬件高度相关,担负着初始化系统硬件和引导操作系统的双重任务。而I/O接口驱动程序使操作系统自动识别外围数据采集设备,为应用程序对底层设备的操控提供服务。实验测试表明该Ethernet/IP通信处理器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个人计算机近期最主要的发展之一是使用多处理器以提高计算能力。为了分析个人计算机额外处理器所获得的性能,研究操作系统性能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相关性,我们用功能模块设计了一个双处理器计算机系统,采用修改过的快速傅立叶算法验证加强计算的能力。Windows NT4.0版本和Linux 2.0版本采用双处理器系统运行快速傅立叶算法,无需线程技术,使第二个处理器产生的性能得到了确认。文章探讨了这方面的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6.
基于FPGA的多软核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以图像处理为应用背景、基于FPGA芯片建立的多软核系统设计。系统中包含两个Nios II软核处理器和两个用于进行图像颜色空间转换的CSC MegaCore IP核。两个NiosII软核处理器共享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及启动存储器。在硬件设计方面,CSC MegaCore IP作为外围组件通过一个自定义的接口控制器连接到以Nios II软核处理器为核心的SoPC系统中。在软件设计方面,运行在每个Nios II软核处理器上的程序通过硬件Mutex核协调对共享数据存储器的访问。  相似文献   

7.
安琳 《软件世界》2014,(10):15-15
<正>每部智能手机其实都运行着两个操作系统,在我们熟悉的Android和iOS之下,还有另外一个管理通信功能的底层操作系统,它储存在固件中,运行在基带处理器上,称为实时操作系统。运行在美国高通公司的高通基带处理器上的实时操作系统叫做AMSS(Advanced Mobile Subscriber Software,先进的移动用户软件),采用的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异构双核处理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构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建春  曾素华  岑明 《计算机应用》2008,28(10):2686-2689
当前应用于异构多核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主要是主从式结构。这种结构由于存在通信协议和结构的异构性,使操作系统在实现上和通信处理存在复杂性。根据异构双核处理器的特点,通过分析通信硬件的结构,在单核嵌入式操作系统构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对称通信的双核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构架,解决了异构双核处理器中的通信效率和共享内存的利用问题。该操作系统构架成功应用于TI OMAP5910处理器。  相似文献   

9.
串口通信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环境,在视频监控领域中通过Linux串口通信实现ARM与DSP双处理器之间的信息数据交互是关注的热点之一.针对海康威视的IP视频模块(IPMOD),提出了Linux下双处理器系统通信的实现技术:(1)采用I/O重定向的文件共享技术,使原IP视频模块开发板硬件仅有的一个控制台串行口成为普通串行通信口,实现了IP模块和TMS320DM642之间的双向串行通信;(2)采用异步非阻塞I/O的通信模式,提高I/O的读写和CPU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随着嵌入式设备应用场景日趋复杂的变化,异构多核架构逐渐成为嵌入式处理器的主流架构.目前,多核处理器主要采用的单操作系统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局限性.为了充分发挥异构处理器的多核特性,针对异构处理器不同核部署相应的操作系统并实现多操作系统协同处理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对异构多核处理器(ARM+DSP)操作系统进行了研究,在异构多核平台上成功移植了嵌入式Linux和国产DSP实时操作系统ReWorks;为实现ReWorks与Linux操作系统协同处理,本文对核间通信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以TI公司的AM5718为例,设计了一系列多核异构通信组件.经测试,本文设计的异构通信组件实现了在ARM上对DSP核进行ReWorks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动态加载、Linux与ReWorks核间消息收发、以及Linux与ReWorks的协同计算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MPC860T与DSP的HPI口通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理器之间快速、正确的通信是构建多处理器系统的关键。本文以MPC860T与TMS320VC5402为例,讨论了双处理器系统通过DSP的HPI口进行通信连接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这类双处理器系统能充分发挥DSP的数据处理能力和MPC860T的通信控制能力,在网络安全产品开发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ARM与DSP双核系统中的通信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ARM与DSP双核系统中双处理器之间的通信问题,实现二者之间可靠、高效、稳定地通信,提出了基于主机接口(HPI)进行双处理器通信的接口设计方法。对设计所采用的S3C6410和TMS320DM642两款处理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分析了HPI接口的特点、内部构成及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方案以及Linux下接口驱动程序设计。长期的运行测试结果验证了该设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对嵌入式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Enea与Cavium,Inc.宣布Enea裸机性能(BMP)工具将支持Cavium OCTEON多核处理器。IP封包处理市场正在迅猛发展,涉及的应用领域涵盖网络设备、电信基础设施(4GLTE)、安全服务和数据中心等。CaviumOCTEON多核处理器支持大量通用物理内核,其中每一个内核都可运行Linux或Cavium Simple Executive等“裸机平台”,这样处理器内核就能在“运行至完成”模式中工作,  相似文献   

14.
将ARM处理器作为NoC系统中的一个资源节点,设计了资源网路接口,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编写了FPGA设备的驱动程序。在典型的3×32DMesh结构的NoC系统中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实现了ARM处理器资源节点和NoC系统中其他IP核数据的高速、可靠传输。  相似文献   

15.
网络路由加速平台是一个基于多核处理器的软件平台,实现网络数据报文的快速接收、快速处理、快速输出转发。该软件平台运行在多核处理器上,采用混合模式,一个core运行Linux操作系统作为控制平面,其余的core运行SE做为数据处理平面。该软件平台充分利用了Linux和SE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既发挥了Linux系统化管理和调度的优势,又简化了代码的开发结构,提高了数据转发效率,使得平台处理得以加速,可以应用于基于多核处理器的路由器、SDN、防火墙和负载均衡等通信产品。  相似文献   

16.
《个人电脑》2003,9(8):179-180
超线程(HT)技术增强了英特尔NetBurst微体系结构.允许在一个含超线程技术的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中独立和并行运行两个线程。支持超线程技术的操作系统(如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可将一个物理奔腾4处理器“视作”两个虚拟或逻辑处理器,并为每个虚拟处理器分配一个线程进行处理。该处理器在两个逻辑处理器间分配执行资源,  相似文献   

17.
超线程技术     
所谓超线程(Hyper-Threading,简称HT)技术,就是利用特殊的硬件指令,把两个逻辑内核模拟成两个物理芯片,让单个处理器都能使用线程级进行计算,进而兼容多线程操作系统和软件,减少了CPU的闲置时间,提高了CPU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基于Asic处理器智能设备存在的不足.开发出一种基于IP核的智能CAN设备;主要利用NIOSII固核处理器IP核、CAN总线IP核、PCI总线IP核,在SOPC集成环境及其它IDE环境中实现系统集成和定制,完成了NiosII处理器系统集成如主处理器、Cache、片内ROM/RAM、片外SRAM和FLASH资源等;Wishbone总线到Avalon总线的桥接;基于DPRAM的智能接几数据交换单元等,并完成设备的驱动及应用软件开发;在500kbps波特率和8字节数据位条件下,对该设备的CAN总线性能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其性能高且灵活可靠.  相似文献   

19.
11月14日,英特尔正式将超线程技术推向桌面处理器市场,含有该技术处理器的起始主频为3.06GHz。超线程技术首先应用于至强处理器,通过复制状态寄存器,使操作系统可以将一个物理处理器辨识为两个逻辑处理器,它使台式机能够同时快速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或者在运行多线程软件程序时获得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PXA255、TMS320DM642和SM501嵌入式多处理器的主要特点以及主机接口(Host Port Interface,HPI)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补型多处理器系统中操作系统间的通信接口设计方法。以一个集成3个嵌入式微处理器于单板的嵌入式多媒体系统为硬件平台,叙述了运行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上的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 如何通过DSP的HPI与运行在ARM处理器上的Linux操作系统进行任务通信和数据传输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