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提高高速并行Turbo译码的效率,Turbo码需要改进其内部交织器。QPP(Quadratic Polynomial Permutation )交织器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置换多项式的确定性交织器,由于其操作简便,复杂度低,结构灵活,性能优良,成为近年来Turbo码交织器研究的热点。分析了QPP交织器的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了QPP交织器及其反交织器具有最大无争用特性,该特性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分块并行Turbo译码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QPP交织器还可以显著改善高速分块并行Turbo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2.
交织分多址(IDMA)通信系统采用不同的交织器来区分不同的用户,各用户使用相同的扩频序列进行扩频,所以交织器在IDMA保密通信性能上有关键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关于具保密通信功能的IDMA交织器设计的研究.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非对称IDMA交织器设计方案,该方案基于离散Arnold映射,通过类似非对称密钥加密的方法实现保密通信.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交织器不但在通信性能上等同于伪随机交织器,而且能提供保密通信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理想度分布的条件下,交织器是重复累积(repeat accumulate,RA)码性能优异的关键因素。在设计交织器时,应该避免短环的存在,特别是环4,而渐进边增长(progressive edge growth,PEG)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避免短环的构造法。将PEG算法运用到q元RA(q-RA)码交织器的设计,首先构造出无4环的校验矩阵,通过校验矩阵得到对应的q-RA码交织器。仿真了q-RA码采用设计的交织器和随机交织器时的性能,得到采用改进的PEG算法构造交织器的q-RA码性能优于采用随机交织器的码,且对于高码率的q-RA码,其性能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在理想度分布的条件下,交织器是重复累积(repeat accumulate,RA)码性能优异的关键因素.在设计交织器时,应该避免短环的存在,特别是环4,而渐进边增长(progressive edge growth,PEG)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避免短环的构造法.将PEG算法运用到q元RA(q-RA)码交织器的设计,首先构造出无4环的校验矩阵,通过校验矩阵得到对应的q-RA码交织器.仿真了q-RA码采用设计的交织器和随机交织器时的性能,得到采用改进的PEG算法构造交织器的q-RA码性能优于采用随机交织器的码,且对于高码率的q-RA码,其性能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闵祥国 《科技信息》2007,(16):455-457
交织器的设计直接影响Turbo码性能的优劣,是Turbo码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交织器设计的方法已有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尚没有通用的设计方法。本文给出一种螺旋奇偶交织器的VHDL设计,仿真结果表明,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斜纹结构的编织卷积码性能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斜纹结构的编织卷积码(WCCs)在编码设计中活性距离和交织器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信道下,发现斜纹WCCs的系统性能将受到系统传输帧长、编码器归零方式及编码器个数的影响,因此适当地选择了编码器和交织器,能使其误码性能更加优越,且没有错误地板效应。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新的不等行列交叉循环交织器,该交织器能够克服分组交织器消除相关性不彻底的缺陷,同时也能很好地解决随机交织器重置低重量输入序列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仿真结果显示:将新型交织器用于Turbo码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可以获得更好的重建图像质量,表明新型交织器具有比分组和随机交织器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对于提供语音和数据传输等业务的通信系统来说,采用短帧规则交织器是保证译码实时性和硬件实现低复杂性的一项关键技术.针对短帧Turbo系统提出了一种双螺旋交织算法.该方法采用螺旋读入及螺旋读出的规则映射,获得较大的码字最小距离,改善了码字距离谱,提高了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相同条件下比常用的规则交织器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在Turbo码系统中,交织器主要用于减少校验比特之间的相关性,进而降低误比特率.将以往的黄金分割交织器及互素交织器进行改进,并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从而可以大幅度提高Turbo码的误比特率性能.  相似文献   

10.
斜纹结构的编织卷积码性能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了斜纹结构的编织卷积码(WCCs)在编码设计中活性距离和交织器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信道下,发现斜纹WCCs的系统性能将受到系统传输帧长、编码器归零方式及编码器个数的影响,因此适当地选择了编码器和交织器,能使其误码性能更加优越,且没有错误地板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地抵抗时间选择性衰落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下一代数字视频广播手持(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next generation handheld,DVB-NGH)标准计划采用帧间卷积交织和帧内块交织级联的时间交织,以实现兼顾分集颗粒度的灵活长交织。针对级联交织的不同实现方法进行性能比较,仿真评估了终端移动速度和交织深度对级联时间交织误码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级联交织比块交织具有误码性能好、存储量少、换台时间短的优点,特别适合于移动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2.
Turbo码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高性能的信道编码.Turbo码交织器的设计是Turbo编解码器设计中的关键.分析了Turbo码对交织器的设计要求,根据m序列的伪随机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m序列生成器的交织器设计.这种交织器可以大幅降低对寄存器资源的占用,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仿真实验表明,该交织器的性能介于查表法伪随机交织器和行列交织器之间.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音频广播(DAB)系统基础上,引入酉空时码,提出了基于差分酉空频调制(DUSFM)的多天线DAB系统.该系统采用卷积码、时频交织和差分酉空频调制级联的编码调制形式,对无信道状态信息也可实现解调.理论推导证明所提系统可同时获得空、时、频三种分集.通过蒙特卡洛仿真,证实在时频双选信道、4发1收的条件下,为达到0.001的误码率,所提系统比原DAB系统有6.5 dB的信噪比增益,而同条件下CDD-DAB方案的信噪比增益仅为1.0 dB.从而验证了所提系统具有较高的分集增益.  相似文献   

14.
A new method to design interleaver based on Henon chaos model is presented. The designed interleaver is with rather random behavio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henon interleaver make a magnitude of im provement in bit error rate (BER) performance by 0.4 dB compared with the S-random interleaver for AWGN channel respectively. The S-henon interleaver may be adapted to 3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interleaver construction technique for turbo code. The technique searches as much as possible pseudo-random interleaving patterns under a certain conditio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GAs). The new interleavers have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random interleavers and this interleaver construction technique can reduce the time taken to generate pseudo-random interleaving patterns under a certain condition. The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at the new interleavers yield an equal to or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Srandom interleavers. Compared to the S-random interleaver,this design requires a lower level of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信道纠错编码Turbo码,并提出了利用FPGA实现Turbo码编译码的方法。编码采用了顺序输入,并行编码,顺序输出。译码选用Max-Log-MAP算法,针对该算法采用查表法实现交织,以提高交织速度,译码器内部采用并行级联调用,以减小译码延时。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表明。所设计实现的Turbo码其有良好的性能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