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工业场景到生活场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近年来,人工智能向新闻业进军,企图在新闻领域拥有一席之地.AI写作成为目前人工智能与新闻业交融的主要手段.在互动过程中,AI写作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提高了新闻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又在冲击传统新闻价值观的同时架构起一套新的价值逻辑与权力范式.分析AI新闻写作对传统新闻业的影响,也就是为AI新闻写作向善发展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
计算新闻这一概念自本世纪初被提出以来,其理论和内涵伴随新技术的出现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丰富之中.如今它涵盖了从聊天机器人和推荐系统,到人工智能(AI)和原子化新闻等一系列应用在新闻业中的信息技术.这些技术已被业界广泛应用于新闻的采编、制作和分发.数据、算法和软件正在成为当代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我们统称它们为机器.毫无...  相似文献   

3.
马万祺 《新闻传播》2023,(16):131-133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已趋于成熟,AI新闻写作、AI主持人等对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和新闻从业者的职能提出挑战。本文结合电视新闻主播经验,分析了AI技术在当前新闻播报中的主要应用方式,同时探讨了播报AI新闻的传播限制与弊端,并提出传统新闻主播为AI新闻补充的话语功能。力求在人工智能时代重塑广电媒体新闻业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传统新闻主播挑战AI技术的软实力,增强传统新闻主播讲好中国故事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4.
周涛 《传媒》2018,(13):19-24
2018年5月4日,在成都新经济发展研究院和封面新闻举办的"第二届AI+移动媒体大会"上,笔者阐述了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会带来的变革及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数据、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兴媒体影响也越来越大,导致了舆论媒体的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很大变化,新闻舆论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推动促进媒体融合发展是媒体人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而在媒体融合中,大力推动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以下简称AI)是不断取得融合突破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黄国春 《出版广角》2019,(15):65-67
近年来,人工智能写作应用的实例大多集中在新闻写作上。实验中,基于数据与算法的结构化自动文本生成系统在数据新闻写作的速度和数量上优于人工写作。5G时代,在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推动下,人工智能新闻写作有望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建栋 《青年记者》2017,(12):90-91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光明日报融媒体中心推出“小明AI两会”,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全国两会报道,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并在网友中产生热烈反响.两会期间,网友通过“小明AI两会”查询两会信息达到1828万次,被查询的代表委员超过2900人. “小明AI两会”的主要功能 “小明AI两会”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以大数据为基础,以提供个性、精准、高效的新闻信息服务为目标的融媒体产品,通过光明日报客户端和“光明日报小明”微信服务号对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急速发展与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作为与技术发展紧密相连的新闻传播领域,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具有模拟人类行为、甚至比人类做得更好的人工智能技术,给主持人领域带来的是革命性的改变。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主持人领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9.
人民智库与旷视AI治理研究院联合课题组,依据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新闻价值、研究价值等四个评价标准评出"2021年度全球十大人工智能治理事件".从近三年的评选情况可以看出AI治理领域的关注热点: 一是人工智能治理的重点领域日渐明晰.人脸识别、辅助驾驶、算法推荐作为人工智能应用较广泛、发展较迅速、现实意义强、问题矛盾也相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工智能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新闻行业进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预计2025年,非结构化数据量在总数据量中的占比将达95%,全球对AI的采用率将达86%,借助大数据、AI手段进行更高效的数据分析、处理、决策,将成为媒体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9,(1):27-33
算法新闻是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业相结合的产物,植根于大数据、算法模型和云储存。算法新闻极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形成新的传媒业态,但由于其技术本身还不够完善、背后的法律和行业准则还不规范,现阶段的算法新闻仍有许多亟待考量的伦理问题。本文在回顾算法新闻缘起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涉及的隐私权问题、技术伦理问题、价值偏向问题做了梳理,阐明其研究进展,进而初步探讨了未来强人工智能技术下算法新闻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与伦理规范,揭示进一步研究算法新闻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吴晓岚 《视听》2024,(4):157-16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生成式AI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媒介文本层面上,生成式AI作品在视觉传播中成功构建了互文、情境和文化语境,形成意义传达的链条;在传播文本上,此类作品呈现出复合与感官叙事的特点,提高内容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在修辞手段上,此类作品灵活运用隐喻、转喻及对比等手法,增强了视觉内容的深层含义。然而,此类作品存在数据侵权、新闻真实性存疑及算法偏见的风险,应加强数据池管理、信源验证追溯及算法黑箱的透化。  相似文献   

13.
张尧 《传媒》2023,(1):64-66
<正>随着算法、大数据、传感器、无人机、写作机器人、AI等智媒技术在传媒行业的深度应用,媒体智能化趋势越发明显,传媒行业逐步迈入了智媒体(AI Media)时代。从21世纪初传媒行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虚拟主持人,到今天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变革推动“AI合成主播”走向荧屏,AI合成主播在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综艺节目中的出镜率不断提升,科技与现实的交融为大众带来了便利和惊喜。面对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不断追求技术创新,传统主持人在智媒时代的价值与意义也将被重新审视。如今,大众对AI合成主播不再陌生,智媒时代对主持人素养能力的要求也陡然提升,倒逼主持人加速成长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晏辉  陈丹 《采.写.编》2021,(1):112-113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应用于新闻的采集、生产、分发和反馈等领域。本文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各种新闻伦理问题,如智能分发加速反转新闻传播;大数据时代隐私权被侵犯;算法推荐加剧信息茧房;沉浸式新闻削弱媒体导向等,并从技术、媒介、用户和法律层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AI主播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新闻行业共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纽带,其出现表明人工智能已经在新闻传媒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与变革。当前AI主播新闻报道正在由低水平应用向高质量应用转变,由“机器替人”向“人机协同”转变,由机械化传播向情感交互转变,对于新闻主播行业的变革和发展,它能够很好地推进新闻传播行业高效率、高稳定、高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庞俊 《传媒》2021,(9):55-56,58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AI)自面世以来,正在改变着整个媒体行业.人工智能技术以"声色俱佳"的报道形式,拉近了新闻与受众的空间距离.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手国内顶级AI技术研发机构,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国内主流媒体的普及应用,开发出涵盖智能采集、生产、分发等环节的智能编辑工具库,开启了媒体行业智能化的先河,极大丰富了主流媒体转型升级实践.本文将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编辑部"的创新"智"造进行分析,探讨未来人工智能在创新新闻流程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张波 《采.写.编》2020,(2):113-114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在各个行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传媒行业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报道模式,让新闻领域呈现出新的特点,也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产生了冲击。本文针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探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张静 《传媒》2021,(9):94-96
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广泛应用对新闻生产传播带来系列伦理失范问题,使得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人道理念受到冲击.本文基于新闻结构的三维视角,解析智能技术在新闻主体、新闻内容和新闻应用方面产生的主体性危机、算法信息偏差和数据滥用等失范问题,试图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重塑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闻规范.  相似文献   

19.
林嘉琳  师文 《青年记者》2023,(23):19-22
Chat GPT的出现启动了人工智能从分析式AI向生成式AI转变的进程,全面冲击了传统新闻事实核查模式。本文基于对智能传播领域的观察,从主体、技术、认知结构三个角度,探讨了AIGC(人工智能内容生产)对主流媒体开展事实核查的主体冲击,以及主流媒体应用AIGC进行事实核查的技术壁垒和工具局限,提出构建智能化的新型把关体系、组建专业化的事实核查队伍、完善规范化的行业自治制度,以期实现算法向善,促进事实核查和新闻传播行业整体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时代,拼凑裁剪的片面事实、虚假新闻让网络空间治理的难度加大。2019年4月1日,阿里巴巴发布AI"谣言粉碎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遏制社交媒体和网络新闻中谣言的传播,为网络谣言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网络谣言传播现状出发,结合AI"谣言粉碎机"的原理和效能,探究其对网络谣言传播路径的影响,分析痛点并提出对策,助力网络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